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及思考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及思考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及思考

作者:郭宇

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07期

【摘要】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其发展历程反映了国家间货币政策和经济的相互作用。旧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和新体系的形成为当前国家货币体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开放经济中,宏观经济政策有两个基本目标: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内部均衡主要指一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物价基本稳定。外部均衡主要指经常项目的差额没有使得国家陷入无法清偿外债的困境或遭受贷款无法挽回的损失。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一国的国内政策会通过汇率和其他渠道影响其他国家,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使得各国在货币政策和外汇体制上相互协调,产生了被称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系列制度。 一、金本位制下的国际经济(1870-1914)

金本位制诞生于1819年,英国废除了对金条、金块出口的限制,此后各国纷纷采用了金本位制。在此制度下,央行的职责是维持货币与黄金的官方平价。

金本位制下存在一些自动调节各国内外部均衡的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物价-硬币-流动机制。大卫·休谟提出的这一机制还可以解释为,两国之间的贸易交往会使得国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出现差额。假设一国经常项目盈余,在金本位制下,黄金会流入该国,此时黄金流入国的货币增加,物价水平上升。在固定汇率之下,本国货币实际升值,因此会增加对外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减少外国对本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样会减少本国的贸易顺差和外国的赤字,两国又达到了国际收支平衡。然而,在金本位制下,内部平衡处于次要地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许多国家放弃了维持金本位制的义务,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期间,各国为了增加国内总需求限制进口,国际贸易和国际信贷的限制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如果实行自由贸易,加强国家间的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协调,各国的境遇都能得到改善。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经济所遭受的沉重打击,许多国家希望建立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1944年,44国代表齐聚美国布雷顿森林,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实施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美元同黄金挂钩,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承担按固定比率兑换黄金义务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的自由兑换性使得美元成为一种世界货币,方便了国际贸易的结算。

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存在着很多问题。固定汇率制使得各国难以在调节汇率的情况下实现内外部均衡。随着国际间资本转移的日趋容易,投资性资本流动也会给各国经济造成潜在危机。1964年英镑贬值,1969年法郎贬值都是由投机性冲击造成的。1960年罗伯特·特里芬提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长期存在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即“信心问题”。随着各国国际储备需求的不断增加,如果各国认为外国所拥有的美元超过美国的黄金储备时,各国将抛出美元兑换黄金,这将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支出大大增加。这一时期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6%。60年代末,欧洲各国也出现了通货膨胀加速的现象。为了稳定物价实现内部均衡,他们不得不允许货币浮动,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

很多人以固定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为由认为固定汇率制是不利于国际经济发展的,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本文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的原因不在于它实行了各国货币盯住美元,美元盯住黄金的固定汇率制度,而在于美元作为一种主权货币无法充当国际货币。美元作为一种信用货币使得其无法在发挥国内调节经济政策作用的同时维持它的国际信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美国的约束相对较小,美国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加速其货币增长,其他国家不得不进口美国的通货膨胀,使得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通货膨胀成为一种世界现象。战后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也使得这种固定汇率无法维持。

因此当各国只顾本国利益,独自制定政策时,任何汇率体系都无法良好的运行,尤其是在各国经济互相依赖性很高的当今世界。全球的平衡和稳定政策是任何国际体系成功运作的前提,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对国际经济的发展和世界金融稳定日益重要。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作为国际结算手段的能力却延续了下来,但特里芬难题最终并没有得到解决。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更使得各国认识到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货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当前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寻求新的方法以减少受世界经济不稳定的波及。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许多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目的在于降低危机发生可能性和制造政策空间。这些储备多是以发达国家的货币形式持有,体现了资源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移。这种转移相当于是发展中国家以较低利率向美国等国家提供贷款,而发行储备货币的发达国家坐收铸币税,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与此同时,外汇储备国还面临着外汇储备缩水的巨大危险。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为刺激经济,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美元贬值的同时使得许多以美元为主要外汇储备的国家遭受巨大损失。于是很多人提出创造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种超主权储备货币来解决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和机构提出全球新储备货币的替代方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直致力研究国际货币体系问题,1976年《牙买加协议》中正式确认浮动汇率合法化,协议提出储备货币多元化,并要求提高特别提款权(SDR)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考》中对此发表观点并提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并指出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

我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IMF,世界银行等世界性金融组织的不断完善,建立一种各国互利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超主权储备货币是可以实现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