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体育
互联网金融略谈
王南川1,2,姜蓉1,严久山1,3
1.西华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2.西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3..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摘 要:在这个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无疑得到了有利的支持和极快的发展,同时大家关于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互联网金融将传统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以及传统的金融业务的核心功能结合起来,能够满足消费者各项基本的金融需求,同时互联网金融对促进中小型企业持续发展以及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互联网金融是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新产物,监管体制还不够健全,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认识它有助于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对指导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持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传统金融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早在2015年之际,我国政府就已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也积极提倡并进行了互联网有关的基础建设,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它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被人们依赖。在这个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无疑得到了有利的支持和极快的发展,同时大家关于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互联网技术和不同传统产业不断进行融合和创新,金融行业各领域也逐渐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行业不断进行深度融合,并逐渐形成为如今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掀起了一波创新的互联网金融风口和热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银行等机构逐渐向网络金融机构进行过渡,并在传统金融的许多业务领域上进行了不同的创新。互联网金融凭借着无现金支付的特殊优势,加速着金融改革的进程,认识它有助于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对指导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持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ITFIN ),即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业务的有机结合,主要指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服务体系,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2]。
2 互联网金融的的特征
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金融行业中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出了透明度强、协作性好、覆盖面广、参与度高、操作便捷、成本低、监管弱、效率高和风险大等不同的特征。3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我国互联网金融现阶段的发展具有着以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金融信息的传播扩散速度较快[3]。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务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支撑而不断发展的,并在互联网世界中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实现对金融业务相关信息的迅速传播和扩散,增强了金融信息的共享能力,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面较广[3]。互联网技术一直具有覆盖性较广的特点, 通过将其与金融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了对金融业务的覆盖面和受众人群。4 互联网金融的意义
互联网金融将传统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以及传统的金融业务的核心功能结合起来,能够满足消费者各项基本的金融需求,比如移动支付功能、方便快捷的融资功能、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功能以及投资理财功能等[4]。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包括电子支付结算、投资理财、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十余种业务,用户只需运用网络与终端进行连接和通讯,就可以自行完成金融业务操作。
互联网金融对促进中小型企业持续发展以及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向好发展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大门,同时也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促进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同时也为当今涌现出的一大批新兴的互联网公司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营养的土壤[4]。5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在当今的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金融业服务和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和创新发展的带来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主导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 即传统金融行业的信息网络化及业务电商化创新、金融业务APP软件等;二是非传统金融机构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开展金融业务,即互联网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效率高、覆盖面广、成本低等优势开展创新金融业务,同时也开展传统金融业务。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业务模式包括: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理财模式的手机理财平台,货币模式的数字货币平台,以及不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等[5]。6 总结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新产物,监管体制还不够健全,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致使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运行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可见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处在一个持续探索成长和不断调整完善的阶段。但互联网金融还隐藏着不少的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暴露不仅会使用户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不利于金融行业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也在不断涌现,并且得到了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如何有效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对其未来的健康发展对于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6]。
参考文献
[1]王瑞.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7):62-63. DOI:10.3969/j.issn.1672-190X.2019.07.025.[2]王钟辉.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平台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P2P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17.
[3]关宏,刘嘉祥.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6):53-54.
[4]张欣妍.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存在的风险[J].现代商业,2019,(5):150-151. DOI:10.3969/j.issn.1673-5889.2019.05.077.[5]李文丽,张斌.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打击防范对策[J].消费刊,2017,(2):122-123.DOI:10.3969/j.issn.1672-5719.2017.02.101.
[6]李生宁.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及其风险监管[J].生产力研究,2019,(3):41-44. DOI:10.3969/j.issn.1004-2768.2019.03.007.
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