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数据时代学术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大数据时代学术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来源:筏尚旅游网
档案管理与图书馆建设DANGANGUANLIYUTUSHUGUANJIANSHE

大数据时代学术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曹文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图书馆

【摘要】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针对大数据时代学术图书馆的创新服务进行了简单分析与探讨。【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学术图书馆;创新服务

在大数据的支撑下,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向读者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为此要改变传统的被动式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添砖加瓦。

一、研究背景

在大数据的压力下,图书馆又该如何应对从而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呢?这也是参会所有图书馆人的共同疑问。当前,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大量知识与管理系统之间的断档,要求图书馆必须要创新服务,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随6月25日由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着方正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创新服务研讨会的召开,提出图书馆要以知识服务为基础,致力于用户需求和市场服务,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建立一个主动智能、无处不在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环境,提升帮助用户查找知识的能力、以知识为载体,将报、刊、书等中的内容以知识作为核心进行重新组合,构建良好的读者体验,方便于需要知识人的使用。

二、大数据时代学术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创新服务必须要以知识服务为中心,结合以往的经验,除了要使用大量的数据以外,还需要创造大数据,同时,这也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大数据支撑下,图书馆创新服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构建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

所谓泛在知识环境,就是人人参与的信息环境,以构建一个网状结构的知识网络,以此为基础,让图书馆融入新的知识环境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其中知识的提供者,传统图书馆知识链中的各个角色也不再具有固定性,各个角色可以相互转化,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成为知识的传递者与发布者,这个复杂的网络结构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好地帮助人们掌握、识别和获取知识信息,这就成为当下数字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新的定位。在实际创新发展中,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增强图书馆的互操作性与功能性。数字图书馆构建在加强信息集成化处理,桥接信息之间的异构性,利用互联网,将各种有用的信息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还要利用WEB将各种信息源进行无缝集成,深化对资源的服务和资源的管理与维护,并且通过支付方式、访问原则等,体现数字图书馆的高度自治性,充分体现现代图书馆以协作、交流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使得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使用。

其次,调整数字图书馆框架。传统的图书馆构建主要是以内容为中心,并以特定环境为基准,以存储为中心,重复建设,但是未来图书馆而在从用户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构建系统结构,每一个子系统都有着其相应的管理功能,并通过专门模块来处理,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连接,并且进行各个网络系统之间交流与互动。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必须要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比如在图书馆构建中,结合语义技术、网络技术、知识元、以及相应的语境进行系统构建,重视知识和信息的语境,关注知识创建,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的利用。

(二)构建3G环境下的移动图书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的出现,标志着我

668

国开始进入了3G时代。在当前这个3G环境下,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又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运营商通过网络基础设备,还创造了无缝网络环境,如3G上网本、3G智能手机等,这些为移动阅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图书馆的发展也要充分利用这个机遇,构建3G环境下的移动图书馆,深入读者生活,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个性化的服务。比如以国家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代表,其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将传统的业务提升为无线移动通讯械,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能够通过短信咨询、查询、续借以及读书预约等,实现了读者导航和移动定位,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相比,信息沟通方式更加灵活,传播介质新颖,用户群体范围扩大,具有良好的自由选择性、开放性以及互动性、有效性、便利性,确保及时的信息交流,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在实际构建中,3G环境下的移动图书馆创新服务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模式进行:

首先WAP模式。在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时,可以采用WAP模式属于一种开放性全球化通信标准,能够将英特网、计算机、移动电话、PDA等有效地连接起来,实现各个通信系统的全面参与,以些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比如可将企业局域网与移动网络紧密连接,可以通过手机设备等享受高效的网上信息资源,同时通过WAP模式提供的程序编辑器和浏览器,可以显示各种形式的图像和语言文字,通过源数据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获得所需的下载内容,并通过不同源服务器之间的协议交换,登录图书馆网站,随时随地查看图书馆目录、公告、预约、续借、借阅记录等,为用户获取知识信息搭建了良好的服务平台。

其次是短信模式,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短信作为人们进行交流的一个有效工具,其正好与现代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保持一致,因此移动图书馆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以文本通知,方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订制相关的信息,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推送信息实现读者的订制,比如讲座、图书催还提醒、预约图书、图书馆公告、培训通知等,同时,还有还可以根据用户所咨询的相关问题,按照约定的格式,以文本和代码的形式将整理后的答案发送到选定服务号码,主要包括的服务项目有外借查询、信息管理、证件挂失、预约座位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环境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当下数字图书馆提供一个新的定位方向,加强信息集成化处理,深化对资源的服务和资源的管理与维护,以交流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使得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使用。

考文献】

[1]杨海燕.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J].图书与情报,2012,04:120-122.

[2]韩翠峰.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J].图书馆,2013,01:121-122.

[3]孙琳.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研究[J].理论观察,2013,04:99-100.

[4]吴保成.大数据时代信息服务的创新研究[J].河南科技,2013,17:23+30.

【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