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2017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来源:筏尚旅游网
目录

lK410000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

..............................................................................................................................................

..................................................................................................................

lK411000 城镇道路工程..............................................................................................................................................

lK411010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lK411020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lK411030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lK411040 城镇道路面层施工

..........................................................................................................................................................................................................................................................................................................................................................................................

..................................................................................................

lK412000 城市桥梁工程..............................................................................................................................................

lK412010 城市桥梁结构形式及通用施工技术lK412020 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lK412030 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lK412040 管涵和箱涵施工lK41300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

..................................................................................................................................

..........................................................................................................

......................................................................................................................................

lK4130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特点

lK413020 明挖基坑施工......................................................................................................................................lK413030 盾构法施工..........................................................................................................................................lK413040 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 .......................................................................................................................lK414000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

..........................................................................................................

......................................................................................................................

..............................................................................................................

lK414010 给水排水厂站工程结构与特点lK414020 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

lK415000 城市管道工程..............................................................................................................................................

lK415010 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lK415020 城市供热管道工程施工lK415030 城市燃气管道工程施工lK416000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

............................................................................................................................................................................................................................................

..............................................................................................................

..............................................................................................................................

lK416010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施工lK417000 城市绿化与园林附属工程lK420000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lK416020 施工测量..............................................................................................................................................

........................................................................................................................................................................................................................................................

......................................................................................................

............................................................................................................................................................................................................................................

..........................................................................................................................................................................................................................................................................................................................................................................................................................................................................................................................................................................................................................................................................................................................................................................................

..................................................................................................

..........................................................................................

lK420010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lK420020 市政公用工程造价管理lK420030 市政公用工程合同管理

lK420040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成本管理lK420050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lK420060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lK420070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lK420080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lK420090 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lK420100 城市桥梁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lK4201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lK420130 城市管道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1

lK420120 城市给水排水场站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

lK420140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lK420150 明挖基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lK420170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lK420190 市政公用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

lK430000

............................................................................................................................................................................................................................

......................................................................................................

..........................................................................................

........................................................................................................................................................................................................................

..............................................................................................................................................................................................................

lK420160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

lK420180 市政公用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法规与标准lK431010 城市道路管理的有关规定lK431000 相关法律法规——(见真题汇总)

..................................................................................................................

选择,大题,lK431020 城市绿化的有关规定

..........................................................................................................................

两者皆可。。。

2

lK410000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

lK411000

城镇道路工程

lK411010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lK411011 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

一、城镇道路分类

(1)城镇道路的功能是综合性的,为发挥其不同功能,保证城镇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交通运输经济合理,应对城镇道路进行科学的分类。

(2)分类方法有多种形式,根据道路在城镇规划道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参见表1K411011);根据道路对交通运输所起的作用分为全市性道

工业区道路、仓库区道路、

路、区域性道路、环路、放射路、过境道路等;根据承担的主要运输性质分为公交专用道路、货运道路、客货运道路等;根据道路所处环境划分为中心区道路、

文教区道路、行政区道路、住宅区道路、风景游览区道路、文化娱乐性道路、科技卫生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火车站道路、游览性道路、林荫路等。在以上各种分类方法中,主要是满足道路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功能。

二、城镇道路分级

我国现行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四个等级。

快速路,又称城市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成干路网。

支路为次干路与居住小区、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一)按结构强度分类

(参见表1K41101 1)

(1)高级路面:具有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的特点。它使用年限长,适应繁重交通量且路面平整、车速高、运输成本低,建设投资高,养护费用少,适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公交专用道路。

(2)次高级路面:路面强度、刚度、稳定性、使用寿命、车辆行驶速度、适应交通量等均低于高级路面,但是维修、养护、运输费用较高,城市次于路、支路可采用。

城市道路分类、路面等级和面层材料表

城市道路分类

路面等级

lK411011 面层材料

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的连接线路,

解决局部地区交

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

兼有服务功能,结合主干路组

))CJJ 37-2012在充分考虑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

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城镇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

使用年限(年)

3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天然石材

沥青贯人式碎(砾)石沥青表面处治

30 15 10 8

(二)按力学特性分类

(1)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包括沥青混凝土(英国标准称压实后的混合料为混凝土(砾)石面层等。

(2)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路面,)面层、沥青碎石面层、沥青贯入式碎

lK411012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一、结构组成(一)基本原则

(1)城镇沥青路面道路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大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过多。(2)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因而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大于或等于的回弹模量比宜为

0.08~0.4。

0.3;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

(或底基层)

(3)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级路面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5)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二)路基与填料1.路基分类

根据材料不同,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2.路基填料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三)基层与材料

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

100~150mm。

粒料,其厚度视路基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一般

不适于做路基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

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

同时应采取在边沟下

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在设计标高受限制,

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

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

(又分全路堑、半路堑、

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4

(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基层可分为基层和底基层,两类基层结构性能、施工或排水要求不同,厚度也不同。

(2)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黏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者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时,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等。

(3)常用的基层材料:1)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所用的工业废渣蚀。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属于柔性基层,冻胀和湿软,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级配中最大粒径宜小于

(四)面层与材料

(1)高级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面层、下(底)面层。

(2)沥青路面面层类型:1)热拌沥合料面层热拌沥青混合料

(HMA),包括

SMA(沥青玛蹄脂石混合料

)和OGFC(大空隙开级配排

水式沥青磨耗层)等嵌挤型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其种类应按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级配、孔隙率划分。

2)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支路及其以下道路的面层、

支路的表面层,以及各级沥青路面的

基层、连接层或整平层;冷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坑槽冷补。

3)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温拌沥青混合料是通过在混合料拌制过程中添加合成沸石产生发泡润滑作用、拌合温度范围相同。

4)沥青贯入式面层

沥青贯入式面层宜用作城市次干路以下道路面层,定,厚度不宜超过

100mm。

(砾)石

其主石料层厚度应依据碎石的粒径确

120~130°C条件下生产的沥青混合料,

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适用

(表)面层、中

可用作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

为防止

包括石灰稳定土类基层、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

砾基层、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

(粉煤灰、钢渣等)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

),或

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粒径小于5mm)的10%,砾石颗

37.5mm。

20%。级配砾石用作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底基层时,

53mm,用作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5)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沥青表面处治面层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路面的作用,其集料最大粒径应与处治层厚度相匹配。

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一)路基

(1)路基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础条件,也是道路的支撑结构物,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即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变形。

(2)性能主要指标:1)整体稳定性

5

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层状态的地层,有可能由于填筑或开挖而引起不平衡,产生的填土附加荷载如超出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使上侧坡体失去支承,

有可能造成坡体现塌破坏。

滑坡或明塌。因此,必须保证路基在不利的环境稳定性,以发挥路基在道路结构中的强力承载作用。

2)变形量控制

基层及其下承的路基,

(土层或岩层)的受力状态;原先处于稳定导致路基失稳。软土地层上填筑高路堤就会造成路堤沉陷;在山坡上开挖深路堑在不稳定的地层上填筑或开挖路基会加剧(地质、水文或气候)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整体

在自重和车辆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如地基软弱填土过分疏松

或潮湿时,所产生的沉陷或固结、不均匀变形,会导致路面出现过量的变形和应力增大,促使路面过早破坏并影响汽车行驶舒适性。因此,必须尽量控制路基、地基的变形量,才能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承。

(二)基层

(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且为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对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

(2)性能主要指标:

1)应满足结构强度、扩散荷载的能力以及水稳性和抗冻性的要求。2)不透水性好。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

(三)面层

(1)面层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用以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提高道路服务水平性和经济性),以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

(2)面层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3)路面使用指标:1)承载能力

当车辆荷载作用在路面上,

使路面结构内产生应力和应变,

如果路面结构整体或某一结

(沉陷、车

构层的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和应变时,路面便出现开裂或变形

辙等),降低其服务水平。路面结构暴露在大气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影响,也会使其承载能力下降。路面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损坏和塑性累积变形,繁维修养护势必会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营。

2)平整度

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簸,能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依靠先进的施工机具、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及经常、

3)温度稳定性

路面材料特别是表面层材料,运行质量下降。为此,

4)抗滑能力

光滑的路表面使车轮缺乏足够的附着力,

汽车在雨雪天行驶或紧急制动或转弯时,

车轮

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素的作用,材料强度会下降,

材料性状会变化,如沥青面层老化,弹性、黏性、塑性逐渐丧失,最终路况恶化,导致车辆

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及时的维修养护,可实现路面的高平整度。

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

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需要维修养护,但频

具有足

为此,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

(包括舒适

为防止地下渗水影响路基,

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沉降变形

但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

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

6

易产生空转或溜滑危险,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

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因此,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

降低发

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路面抗滑能力强,可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

5)透水性

一般情况下,城镇道路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路面的使用功能丧失。

6)噪声量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

以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会使人们出行感到不舒适,

致使

也会使居民

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为营造静谧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

近年我国城市开始修筑降噪排水路面,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减少城市交通噪声。降噪排水路面的面层结构组合一般为:上面

(磨耗层)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

层、下(底)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这种组合既满足沥青路面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和平整密实等路用功能,又实现了城市道路排水降噪功能。

lK411013 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组成包括路基一、构造特点

(一)垫层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环境下,水泥混凝土道路应设置垫层,以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

(1)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结构设计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根据路基干湿类型和路基填料的特点设置垫层;其差值即是垫层的厚度。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墅,路基土湿度较大时,刚性垫层。

(2)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

(二)基层

(1)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作用: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凝土面层提供稳定而坚实基础,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2)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

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

(09年考

湿润出)。

过了)。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

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3)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或摊铺机施工时

)或650mm(滑模或摊铺机施工时

(4)各类基层结构性能、施工或排水要求不同,厚度也不同。

(5)为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6)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三)面层

(1)面层混凝土通常分为普通等。目前我国多采用普通

(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

(抗冻性),

(素)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

为混

150mm。

(3)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

宜设置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

宜加设半

(见lK411012)、垫层、基层以及面层。

7

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2)混凝土面层在温度变化影响下会产生胀缩。为防止胀缩作用导致裂缝或翘曲,混凝土面层设有垂直相交的纵向和横向接缝,

形成一块块矩形板。一般相邻的接缝对齐,不错缝。

每块矩形板的板长按面层类型、厚度并由应力计算确定。

(3)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

横向接缝可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快速路、主干路的横向缩缝应加设传力杆;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等处,应设置胀缝。

(4)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承受繁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小于下设施的检查井周围,应配筋补强。

混凝土既是刚性材料,又属于脆性材料。因此,混凝土路面板的构造,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刚性特点为目的,使路面能承受车轮荷载,保证行车平顺;同时又要克服其脆性的弱点,防止在车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开裂、破坏,最大限度提高其耐久性,延长服务周期。

(5)抗滑构造: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即应具备较高的抗滑性能,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因此可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

二、主要原材料选择

(1)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

42. 5级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

32. 5级。26.5mm,碎石

19.0mm。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2)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粗骨料宜使用人工级配,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不得大于31.5mm,砾石不宜大于

(3)宜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

19.0mm;钢纤维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在自由边处,

900的面层角隅,下穿市政管线路段,以及雨水口和地

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

2. 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技术指

35,不宜使用抗磨

标应符合规范要求。使用机制砂时,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

(4)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应经掺配试验,的有关规定方可使用。

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应用于城市快速路、

GB 8076-2008的有关规定,并有合格证。

GB 50119-2013

确认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5)钢筋的品种、规格、成分,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试痕等缺陷。传力杆

(6)胀缝板宜用厚

(含见证取样)合格。钢筋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和刻

(拉杆)、滑动套材质、规格应符合规定。

20mm,水稳定性好,具有一定柔性的板材制作,且应经防腐处理。

缝材料宜用树脂类、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剂。

lK411014 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

一、结构组成与分类(一)材料组成

(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组成,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拌合而成;

这些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材料混合形成不同的结构,

有的还加并具有不

8

同的力学性质。

(2)沥青混合料结构是材料单一结构和相互联系结构的概念的总和,包括沥青结构、矿物骨架结构及沥青矿粉分散系统结构等。点。

(3)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主要由矿物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和嵌挤力,以及沥青胶结料及其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所构成。

(二)基本分类

(1)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

(2)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3)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称最大粒径大粒径

(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

4.75mm)。

(三)结构类

37.5mm)、粗粒式(公

26.5mm或3 1. 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

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取决于下列因素:

矿物骨架结构、

沥青的结构、矿物材料与沥青相互作用的特点、

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及其毛细孔隙结构的特

9.5mm或13.2mm)、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等于

(4)按生产工艺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

型可分为按嵌挤原则构成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两大结构类型。力为主、沥青结合料的粘结作用为辅构成的。构成骨架,沥青结合料填充其空隙,度)的影响较小。

(1)按嵌挤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矿物质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

特点是以较粗的、颗粒尺寸均匀的矿物质颗粒

(温

粘结成整体。这类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受自然因素

(2)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为主,矿物质颗粒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辅构成的。大。

(3)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通常有下列三种形式:

1)悬浮一密实结构:由次级骨料填充前级骨料(较次级骨料粒径稍大)空隙的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大的密度,但由于前级骨料被次级骨料和沥青胶浆分隔,不能直接互相嵌锁形成骨架,因此该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

c,但内摩擦角

φ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通常按最佳级配原

理进行设计。AC型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

2)骨架空隙结构:粗骨料所占比例大,细骨料很少甚至没有。粗骨料可互相嵌锁形成骨架,嵌挤能力强;但细骨料过少不易填充粗骨料之间形成的较大的空隙。该结构内摩擦角较高,但黏聚力型代表。

3)骨架密实结构:较多数量的断级配粗骨料形成空间骨架,发挥嵌挤锁结作用,同时由适当数量的细骨料和沥青填充骨架间的空隙形成既嵌紧又密实的结构。φ较高,结聚力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

三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由于密度

ρ、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

VMA不同,使它们在稳1K411014。

定性和路用性能上亦有显著差别。它们的典型结构组成示意图见图

图lK411014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该结构不仅内摩擦角

(简称SMA)

c也较高,是综合以上两种结构优点的结构。沥青玛蹄脂混合料c也较低。沥青碎石混合料

(AM)和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的典

φ

这类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受温度的影响较

9

(a)悬浮-密实结构;

二、主要材料与性能

(b)骨架空隙结构;(c)骨架密实结构

(一)沥青我国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路面层宜优先采用

1.粘结性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

CJJ 1-2008规定:城镇道

A级沥青,不宜使用煤沥青。其主要技术性能如下:

沥青粒子产生相互位移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即沥青的粘

JTG F40-2004也列入了

60℃

对高等级道路,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

宜采用稠度大当需要满足高、

度。常用的是条件粘度,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动力粘度(绝对粘度)作为道路石油沥青的选择性指标。重载交通、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

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结构层,

(针入度小)的沥青;对冬季寒冷地区、交通量小的道路宜选用稠度小的沥青。低温性能要求时,应优先考虑高温性能的要求。

2.感温性

感温性是指沥青材料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感应性。定试验条件下达到一定粘度时的条件温度。

作为反应感温性的指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的沥青;(结合针入度)反之,则用软化点较小的沥青。

3.耐久性

表征指标之一是软化点,即沥青在特因此软化点可

对日

软化点高,意味着等粘温度也高,

JTG F40-2004规范新增了针人度指

数(PI)这一指标,它是应用针入度和软化点的试验结果来表征沥青感温性的一项指标。区、重载交通、停车站、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车速较慢的路段或部位需选用软化点高

高等级道路,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的地

沥青材料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受到热、光、水、氧气和交通荷载等外界因素的作用而逐渐变硬变脆,改变原有的粘度和低温性能,老化性能即耐久性,

这种变化称为沥青的老化。

沥青应有足够的抗采用薄膜烘箱加

使沥青路面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

我国相关规范规定,

热试验,测老化后沥青的质量变化、残留针入度比、残留延度性越好。

4.塑性

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曾采用10℃延度或

(10℃或5℃)等来反映其抗老

化性。通过水煮法试验,测定沥青和骨料的粘附性,反映其抗水损害能力,等级越高,粘附

即反映沥青抵抗开裂的能力。过去

25℃的延度而不能比较教稠石油沥青的低温性能。现行规范规定:25℃延度改为

15℃延度,不同标号的沥青延度就有了明显的区别,从而反映出它们的低温性

能,一般认为,低温延度越大,抗开裂性能越好。在冬季低温或高、低温差大的地区,要求采用低温延度大的沥青。

5.安全性

确定沥青加热熔化时的安全温度界限,越小。如沥青标号

(二)粗集料

使沥青安全使用有保障。

有关规范规定,通过闪

(标号高),闪点

点试验测定沥青加热点闪火的温度闪点,确定它的安全使用范围。沥青越软

110号到160号,闪点不小于

230℃,标号90号不小于245℃。

10

(1)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有关规定。

(2)每种粗集料的粒径规格

(即级配)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3)粗集料应具有较大的表观相对密度,较小的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吸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以及水洗法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和软石含量。如城市快速路、主干路表面层粗集料压碎值不大于

26%、吸水率不大于

2.0%等。

PSV应不少于36~42 (雨

(4)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表面层量气候分区中干旱区—潮湿区

(或磨耗层)的粗集料的磨光值

),以满足沥青路面耐磨的要求。

3级。

(5)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有较大值,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应大于或等于4级,次于路及以下道路应大于或等于

(三)细集料

(1)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有关规定。

20%,SMA、OGFC不宜

(2)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使用天然砂。

(四)矿粉

(1)应采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成,且应洁净、干燥,不含泥土成分,外观无团粒结块。

(2)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

(3)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规定。(五)纤维稳定剂

(1)木质素纤维技术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2)不宜使用石棉纤维。(3)纤维稳定剂应在(一)普通沥青混合料(二)改性沥青

250℃高温条件下不变质。(即AC型沥青混合料)

三、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

适用于城市次干路、辅路或人行道等场所。

(Modified bitumen)混合料

(改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混合

AC型混合料相比具有较高的路面抗流动性即

较高的耐磨耗能力和

(1)改性沥青(Modified bitumen)混合料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料。

(2)改性沥青(Modified bitumen)混合料与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3)改性沥青(Modified bitumen)混合料面层适用城市主干道和城镇快速路。(三)沥青玛琦脂碎石混合料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混合料。

(2) SMA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用量达7%~13% (“粉胶比”超出通常值

5mm以上的粗骨料比例高达70%~80% , 矿粉1. 2的限制);沥青用量较多,高达6.5%~7%,

(Stone mastic asphalt,简称SMA)

填充于间断级配

(1) SMA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

良好的路面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

CJJ 1-2008 有关

CJJ 1-2008

粘结性要求高,且选用针人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

(3) SMA是当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较好的沥青面层混合料;

11

适用于城市主干道和城镇快速路。

(四)改性沥青混合料

(或SMA)

SMA结构形式。

(1)采用改性沥青,材料配比采用

(2)具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且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耐老化性能及耐久性等路面性能都有较大提高。

(3)适用于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客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严格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的城镇主干路和城镇快速路。

lK411015 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应用

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应用主要涉及沥青路面材料再生机理、青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因素及厂拌生产工艺。

一、再生目的与意义(一)再生机理

(1)沥青路面材料在沥青混合料拌制、运输、施工和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由于加热和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沥青逐渐老化,胶体结构改变,导致沥青针入度减小、粘度增大,延度降低,反映沥青流变性质的复合流动度降低,道路耐久性。

(2)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关键在于沥青的再生。沥青的再生是沥青老化的逆过程。在已老化的旧沥青中,加入某种组分的低粘度油料经过科学合理的工艺,

(二)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材料再生技术是将需要翻修或者废弃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再添加适量的新骨料、新沥青,重新拌合成为具有良好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用于铺筑路面面层或基层的整套工艺技术。

(三)再生意义

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和砂石材料,节省工程投资。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再生剂技术要求与选择(一)再生剂作用

(1)当沥青路面中的旧沥青的粘度高于106Pa2S或针入度小于40 (0.lmm)时,应在旧沥青中加入低粘度的胶结料—再生剂,调节过高的粘度并使脆硬的旧沥青混合料软化,便于充分分散,和新料均匀混合。

(2)再生剂还能渗入旧沥青中,使其已凝聚的沥青质重新熔解分散,调节沥青的胶体结构,改善沥青流变性质。

(3)再生剂主要采用低粘度石油系的矿物油,如精制润滑油时的抽出油、润滑油、机油和重油等,为节省成本,工程上可用上述各种油料的废料。

(二)技术要求

(1)具有软化与渗透能力,即具备适当的粘度;(2)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质,复合流动度接近

L显现牛顿液体性质;

K—再生沥青的

(3)具有溶解分散沥青质的能力,即应富含芳香盼。可以再生效果系数沥青复合流动度有较大提高,流变性质大为改善。

(即再生剂),或者加入适当稠度的沥青材料,

再生沥青比旧

调配出具有适宜粘度并符合路用性能要求的再生沥青。

沥青的非牛顿性质更为显著。

沥青的老化削

弱了沥青与骨料颗粒的粘结力,造成沥青路面的硬化,进而使路面粒料脱落、松散,降低了

再生剂的技术要求、再生沥

12

延度与原(旧)沥青延度的比值表征旧沥青添加再生剂后恢复原沥青性能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5)必须具有良好的耐热化和耐候性(三)技术指标

(1)根据我国目前研究成果,再生剂的推荐是:流动度大于0.90;芳香酚含量大于度比(后/前)小于3。

(2)日本的再生剂质量标准还要求:不含有毒物质;根据施工性能和旧料物理性能恢复的能力确定

60℃粘度;应有足够高的闪点

)。

(施工安全性);规定了薄膜烘箱试验后的粘度比

和质量变化(保证再生路面的耐久性

三、再生材料生产与应用(一)再生混合料配合比

(1)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采用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包括骨料级配、混合料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确定。旧路面材料的品质,

经验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旧料中沥青的含量和骨料级配,

应考虑

即回收沥青的老化程度,

必须在旧料配

25℃粘度:0. 01—20Pa2

36x10

-3

(以试验薄膜烘箱试验前后粘度比衡量)。

S;25℃复合

30%;25℃表面张力大于

N/m;薄膜烘箱试验粘

合比、骨料级配、再生沥青性能等方面调配平衡。

(2)再生剂选择与用量的确定应考虑旧沥青的粘度、再生沥青的粘度、再生剂的粘度等因素。

(3)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旧料含量:如直接用于路面面层,交通量较大,则旧料含量取低值,占30%—40% ;交通量不大时用高值,旧料含量占

(二)生产工艺

(1)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可根据再生方式、再生场地、使用机械设备不同而分为热拌、冷拌再生技术,人工、机械拌合,现场再生、厂拌再生等。采用间歇式拌合机拌制时,旧料含量一般不超过

30%,采用滚筒式拌合机拌制时,旧料含量可达

40 %—80 %。

个别指标可适当放

(2)目前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技术标准原则上参照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由于再生沥青混合料组成的复杂性,

宽或不予要求,并根据试验结果和经验确定。

(3)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指标有: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等。

(4)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检测项目有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等,其技术标准参考热拌沥青混合料标准。

(三)再生混合料用于路面下层时,在保证再生混合料质量的基础上宜尽可能多地使用旧料。

50 %—80%。

lK411016 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

一、常见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在城市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挡土墙有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结构挡土墙、砌体结构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土墙。形式及结构特点简述见表

lK411016。

lK411016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可分为重

按照挡土墙结构形式及结构特点,

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柱板式、锚杆式、自立式、加筋土等不同挡土墙;其结构

挡土墙结构形式及分类表

13

14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体的自重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衡重式挡土墙的墙背在上下墙间设衡重台,

(土压力),以维持土体稳定,多

用料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或用混凝土浇筑,是目前城镇道路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

利用衡重台上的填土重量使全墙重心后移增

主要依靠底板上

加墙体的稳定性。悬臂式挡土墙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悬臂式直墙构成,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

带卸荷板的柱板式挡土墙是借卸荷板上不填土的重力平衡土体侧压力的挡土构筑物。杆式挡土墙是利用板肋式、锚杆维持稳定的挡土建筑物。

自立式挡土墙是利用板桩挡士,整体稳定的挡土建筑物。

依靠填土本身、拉杆及固定在可靠地基上的锚锭块维持

依靠墙后布置的土工合

加筋土挡土墙是利用较薄的墙身结构挡土,格构式或排桩式墙身结构挡土,

依靠固定在岩石或可靠地基上的

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扶壁式挡土墙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直墙和扶壁构

15

成材料减少土压力以维持稳定的挡土建筑物。

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施工中应按设计规定施作挡土墙的排水系统、泄水孔、反滤层和结构变形缝。挡士墙投入使用时,应进行墙体变形观测,确认合格要求。

二、挡土墙结构受力

挡土墙结构会受到士体的侧压力作用,该力的总值会随结构与士相对位移和方向而变化,侧压力的分布会随结构施工程序及变形过程特性而变化。挡土墙结构承受的土压力有: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见图lK411016a):若刚性的挡土墙保持原位静止不动,墙背土层在未受任何干扰时,作用在墙上水平的压应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其合力为

E0(kN/m)、强度为P0 (kPa)。

图lK411016士压力的三种形式

(a)静止土压力;

(b)主动土压力;

(c)被动土压力

土体开始剪裂,

主动土压力(见图lK411016b):若刚性挡土墙在填土压力作用下,背离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减小,别用Ea (kN/m)和Pa (kPa)表示。

被动土压力(见图lK411016c):若刚性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增大,

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

土体开始剪裂,出现

连续滑动面,墙后土体向上挤出隆起,这时土压力增到最大值,称为被动土压力。

三种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

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

并产生连续滑动面,使士体下滑。这时士压力减到最小值,称为主动土压力。合力和强度分

lK411020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lK411021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一)施工特点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

16

致施工变化多。

(2)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二)施工项目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边坡、排水管线等项目。(三)基本流程1.准备工作

(1)按照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

(2)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使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

(3)施工控制桩放线测量,建立测量控制网,恢复中线,补钉转角桩、路两侧外边桩等。(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路基士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CBR试验,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

2.附属构筑物

(1)地下管线、涵洞(管)等构筑物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涵洞等构筑物可与路基

(土方)同时进行,但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

\"先地下,后地上

先深后浅\"的原则。考理解

(2)既有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拆改、加固保护。

(3)修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除设施,为后续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创造条件。3.路基(土、石方)施工

开挖路整、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护工程等。多选二、路基施工要点

(一)填土路基

当原地面标高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需要填筑土方槽,分层填实至原地面高。

(2)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宜大于

300mm,宽度不应小于

1. 0m。

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

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

(即填方路基)。

(管)\"、\"

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路床)本身及有关的土(石)方、沿线的涵洞、挡土墙、路肩、

(1)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树根坑的坑

(3)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士、压实。(4)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5)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程控制填土厚度并及时碾压修整。

(二)挖土路基当路基设计标高低于原地面标高时,需要挖土成型一挖方路基。(1)路基施工前,应将现况地面上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粪坑等部位进行技术处理。

(2)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

(3)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机械开挖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4)压路机不小于

12t级,碾压应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5)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挖方

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6)路基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值。填土至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

17

(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三)石方路基

(1)修筑填石路堤应进行地表清理,先码砌边部,然后这层水平填筑石料,确保边坡稳定。

(2)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遍数及沉降差等施工参数。(3)填石路堤宜选用

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25t以上轮胎压路机或

压实度和弯沉值

2. 5t的夯锤压(穷)实。(0.01mm);一般项

(4)路基范围内管线、构筑物四周的沟槽宜回填土料。三、质量检查与验收检验与验收项目:主控项目为目有路基允许偏差和路床、路堤边坡等要求。

土质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

lK411021的规定。

土质路基压实度表

填挖类型

路床顶面以下深

度(cm) 0~80

填方

80~150 >150

零填或挖方

0~30 30~80

快速路96 94 93 96 94

lK411021

路基最小压实度(%) 主干路95 93 92 95 93

次干路94 92 91 94 ——

支路

92

91

90

92

——

lK411022 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

城市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主要应掌握:一、路基材料与填筑(一)材料要求

(1)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填料的强度强度值应符合表

lK411022的规定。

100mm的土块应打碎。最小强度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8. 0 5. 0 4.0 3.0

(%)

其他等级道路

6. 0 4.0 3.0 2. 0

(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

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实方法与压实厚度三者的关系,达到所要求的压实密度。

(2)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士、泥炭土、冻土、盐渍土、腐殖土、有机土及含生活垃圾的士做路基填料。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

路基填料强度填方类型路床路基路基路基(二)填筑

(1)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500mm。(每侧都要宽500)

(2)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二、路基压实施工要点(一)试验段

(1)在正式进行路基压实前,有条件时应做试验段,以便取得路基或基层施工相关的技

18

(CBR)的最小值表lK411022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

(cm) 0~30 30~80 80~150 >150

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

术参数。

(2)试验目的主要有:1)确定路基预沉量值。

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选用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

3)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4)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

5)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如果考试可能会结合到基坑或者沟槽回填土的碾压。(二)路基下管道回填与压实

(1)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沟槽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的规定且管顶以上

(2)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3)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三)路基压实

(1)压实方法(式):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2)土质路基压实应遵循的原则\"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

\"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4km/h。——涉及到所有的碾压

1/4—1/3。

500m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500m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500—800m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结构采

(3)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4)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三、土质路基压实质量检查

(1)主要检查各层压实度和弯沉值,不符合质量标准时应采取措施改进。(2)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3)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案例补充题考点

lK411023 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

一、工程用土分类

(一)按士的工程分类标准分类(1)依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

GB/T 50145-2007,工程用土指工程勘察、建筑物地基、

堤坝填料和地基处理等所涉及的土类,有机土是指土料中大部分成分为有机物质的土。

(2)工程用土的类别根据下列土的指标确定:

1)土颗粒组成及其特征;土的分类和土颗粒粒径关系如图

1K411023所示。

图lK411023土的分类和土颗粒粒径关系(单位:rnm)

19

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WL)、塑限(Wp )和塑性指数(Ip )。

(二)按照士的坚实系数分类

1.一类土,松软土

主要包括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种植土、淤泥2.二类土,普通土

主要包括粉质黏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土等,坚实系数为

3.三类土,坚土

主要包括软及中等密实秸土,重粉质黏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黏土;压实的填土等;坚实系数为

4.四类土,砂砾坚土

主要包括坚硬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等;坚实系数为软石灰及贝壳

石灰石等;坚实系数为二、土的性能参数(一)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强度性质

土的工程性质除表现为坚实系数外,粒径级配有关外,还与土的三相

还表现在土的强度性质。

土的强度性质除与其颗粒

(固相、水相和气相)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有关。固相是以颗1.5-4.0。

含有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1.0-l.5。

粗卵石;

0.8-1. 0。

0.6-0.8。

(碎)石;种植士、填

(泥炭)等,坚实系数为

0. 5-0. 6。

5.五类土,软石主要包括硬质黏土,中密的页岩、泥灰岩、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

粒形式的散体状态存在。固、液、气三相间相互作用对土的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2.土体应力应变

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复杂性从根本上讲都与土颗粒相互作用有关,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各类非饱和土的工程性质。

(二)路用工程(土)主要性能参数

含水量ω: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粒质量之比,即天然密度p:土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即孔隙比e: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即简称塑限;

塑性指数Ip: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围,表征土的塑性大小;

液性指数IL: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可用以判别土的软硬程度;塑状态,IL≥1.0流塑状态。

孔隙率n: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体积土的压缩性指标

(三相)之比,即η=Vv/V,(%)。

a为从土的自重应力至土

Es:Es =l十ec/a,ec为土的天然孔隙比,的自重加附加应力段的压缩系数。力。土体会因受拉而开裂,

也可因受剪而破坏。IL<0坚硬、半坚硬状态,

IL = ( W -W p ) / I p , IL

0≤IL<0.5硬塑状态,0.5≤IL <1. 0软

p =wL-wp,即土处于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

ω=Ww/Ws,(%);——单选题考点e=Vv/Vs;p=W/V, (g/cm3 , t/m3 );

土的密实状态决定其

力学性质。通过土中固、液、气相的相互作用研究还有助于促进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发展,

塑限ωp: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称为塑性界限,

(三)土体的抗剪强度土的强度性质通常是指土体的抗剪强度,即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

士体中各点的力学性质会因其物理状态的不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