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程考研提醒大家:18年考研考生,马上就要开始预报名了!对于法硕考生来说,择校是法硕考研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考生要根据考生自己的复习情况、自己未来一百天时间里的潜力,来考虑自己的目标学校。下面凯程考研法硕的莫老师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对于要通过法硕考试实现名校梦想的学生而言,首先面临的就是择校问题,相对于法律界的“五院四系”九大法学院系而言,仍有很多综合性大学成为法硕考生的聚集地,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中大、南大、苏大、厦大等等,一大批985、211综合院校甚至比五院四系还要热门。正如高考一样,很多人选择了名校而非专业,法硕同样也是如此,很多人选择了综合实力强的著名院校,而没有选择专业实力强的“五院四系”,或者其他法学专业比较厉害的学校。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择校选择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一说。但是在择校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虽然综合实力很强的著名大学法学专业实力本身不是很强,但是竞争却很大,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地区。
所以我暂且把报考法硕的学校分为三类:
第一类,就是北京、上海、其他省份类似于清华、浙大、上海交大、复旦、南大、苏大、厦大等顶级综合院校;
第二类,是“五院四系”九所院校; 第三类是其他高校。
第一类是法学偶像派,特点是综合实力强,名气大,在中国算得上响当当的大学,确实体面。
第二类是法学实力派,北大、人大、武大、吉大,中政、西政、华东政、中南财政、西北政,五院四系法学实力没的说,五院均是非985高校,甚至有些211都不是,四系不仅法学院实力强,而且名气也大,都是985高校。如果第一类称为著名大学,第二类至少称为法学名校。
第三类,就是普通重点高校。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竞争力的大小及录取难易程度划分,第一类大学虽然综合实力很强,但是法学院实力比五院四系要弱一点,由于牌子响亮,所以报考人数很多,但又限于综合院校法学院招生人数毕竟有限,所以竞争可能比五院四系还要激烈;第二类,五院四系,均是法学名校,但实力差距还是不小,法学全国排名网上可以查到,就不在此重复,这些院校,人大、北大、武大、吉大的竞争会比较激烈,因为虽为五院四系的成员,但毕竟还是综合性大学,有第一类大学的一些特征,竞争还是很大,但是收益也很大,考上“四系”的法学院,不仅学校牌子高,而且法学实力强,还是很不错的,五院和四系又不相同,五院虽然也是法学名校,但是牌子并不是很高,每年报考人数很多,但是招生人数也比综合院校要多很多倍,所以相比第一类名校和“四系”而言,五院的法硕考起来相对容易,而且性价比高。第三类院校的法硕,难度就比较小了,或者说只要不是特别出名的学校,法学专业也没什么特色的学校,法硕是比
较好考的,但是不用踮起脚尖就能够得着的东西,往往也就不会是最好的。
那么针对上面划分的三类学校,对于其报考难度,凯程考研也稍作了分析和对比。
1.考第一类全国顶尖综合性大学法硕,包括“四系”在内的院校,且不说法硕考试本身难不难,至少竞争很激烈,总分要求高,带动着英语、政治要求也很高,想脱掉本科的帽子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成本。如果要抱着必须考上的决心,考不考司考无所谓,过不过司考无所谓,反正考上法硕还有时间考司考,那么可以孤注一掷地准备法硕考试,要想高收益,就必须高投入,并且承担高风险。但是如果有好的复习方法,也照样能够做到,并且会做到很好,这个后面我会说到如何复习才能拿到满意的分数。
2.考第二类,也就是“五院”学校。虽为法学名校,但是招生人数比第一类院校要多得多,所以总体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不是很强,要求的分数不是特别高,英语政治的要求也随之变得轻松很多。如果是第一种为了脱掉本科的帽子而考法硕,并且选择这几个学校的考生,其实司考和法硕完全可以兼顾;如果是为了提高学历、缓解就业压力而考法硕,也完全可以先备考司考保住饭碗,再准备法硕提高身价;如果是为了司考而考法硕的考生,不论能不能兼顾,你都可以先好好复习司法考试,司考后再准备法硕,考上考不上对你本身影响并不是很大。
3.考第三类,普通重点大学。这些学校相对于前二者,就差不多可以说是冷门学校了,竞争压力小、分数要求低,英语政治过线就可以,考上应该说是没什么问题,如果为了回家乡工作或者为了男女团聚,或者为了美食、为了天气等等原因,考这些学校的法硕,完全可以和司考兼顾,司考完再复习也会轻松拿下。
以上就是凯程考研关于法硕择校所整理和分析的一些内容,各位法硕考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结合凯程考研的分析,来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最后祝大家18年法硕金榜题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