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届安徽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12月联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晓望 杜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 【小题1】诗歌颈联的景色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予以赏析。(4分) 【小题2】尾联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答案】
2.(14届安徽蚌埠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题目。(8分)
从军行七首(其一)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大漠风尘日色昏, 黄昏独坐海风秋。 红旗半卷出辕门。
更吹羌笛关山月, 前军夜战洮河北, 无那①金闺万里愁。 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①无那:无奈。
【小题1】王昌龄的两首《从军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联系诗句分析。(4分) 【小题2】两首诗歌的三、四句都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解析】 【小题1】
3.(14届安徽蚌埠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
鹧鸪词 李 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鹧鸪词 李 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注】①二女: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小题1】两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湘江”、“斑竹”和“鹧鸪”,请问李益诗的前两句和李涉诗的前四句都用了《诗
经》中的何种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①
【解析】 【小题1】
4.(14届安徽池州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各题。(8分)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刘长卿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小题1】“谁听石上泉”中的“谁”字有的版本作“也”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请结合诗歌分析。(4分) 【小题2】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4分) 【答案】
5.(14届安徽江南十校高三摸底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望海楼① 米 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口 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小题1】结合诗句,分析首联表现了望海楼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对比写景,请具体结合诗歌说明。(4分) 【答案】
【解析】 【小题1】
(14届安徽寿县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注: ①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所见之物。 【小题1】诗人是如何表现居所之“幽”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清代梁清远在他的《雕丘杂录》曾说:“陆放翁诗,山居景况,一一写尽,可为村史,但时有抑
郁不平之气。”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案】
①
7.(14届安徽示范高中高三11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咏 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寒 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①金粟:形容菊花色泽金黄,形态娇小。②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宋亡后,孤身隐居苏州,改字忆翁,以示不忘故国。
【小题1】两首诗都赞美了菊花什么样的品格?又分别突出了菊花什么特点?试作简析。(4分) 【小题2】两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试作赏析。(4分) 【答案】
②①
均可视为正确答案。) 【解析】 【小题1】
8.(14届安徽太湖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南湖早春 自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睛,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 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自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返照:阳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说。
【小题1】诗的哪几联描写了早春之景?诗人又是如何描写的?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4分) 【答案】
③
②①
【解析】
【小题1】
9.(14届安徽黄山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8分)
中吕·满庭芳 姚 燧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选自《元曲三百首》)
注释:①酒圣:酒中的圣贤。此指刘伶之属,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诗豪:诗中的英豪。 【小题1】“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两句在曲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曲内容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联系全曲,简析“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三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①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10.(14届合肥一中高三上段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8分)
西江月 秋兴
程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渔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bó):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小题1】结合上阕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4分)
答: 【小题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试举两个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
【小题2】
试题解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平时要多掌握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很有用。答题时要结合
原诗,仔细分析辨别。本诗的叠词、对仗、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等喻都很明显。答题的路子通常是:给出表现方法的术语,然后结合诗歌具体分析,最终要落实到诗人的表达意图上。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2014届安徽省级示范高中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8分)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沈:同“沉。②绿蚁:一种美酒。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小题1】
12.(14届安徽屯溪一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沙漠。)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小题1】两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结合两首诗的尾句,分析两首诗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4分) 【答案】
13.(14届安徽蚌埠市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小题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3分)
答:
【小题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
【解析】 【小题1】
14.(14届安徽马鞍山二中高三10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小题1】结合词句,请说说上阕表现了词人的哪些情感?(4分)
【小题2】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历来被后人称道,说说你读这一句词表达特色方面的体会。(4分) 【答案】
15.(2014届安徽名校联盟高三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小题。(8分)
边 愁 崔 湜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①崔湜,字澄澜,唐朝定州人,曾在唐睿宗、玄宗时任宰相。②腓(féi):枯萎。 【小题1】本诗一、二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小题2】最后一联描写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与前三联相比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 答: 【答案】
②
①
【解析】 【小题1】
16.(14届安徽巢湖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旅 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小题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4分) 【小题2】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4分) 【答案】
【小题2】
17.(14届安徽蒙城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 ②痴儿:指作者自己。②朱弦:琴的代称。 ④佳人:知心朋友。
【小题1】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
③
④
①
①
【解析】 【小题1】
【小题2】
试题分析:
18.(14届安徽池州一中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小题1】欧阳修的《田家》在描绘农村生活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技巧?请结合全诗简析。 【小题2】两首诗都描绘了农村生活,但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答案】
【解析】 【小题1】
【小题2】
19.(14届安徽阜阳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小题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14届安徽蚌埠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各题。(10分)
落 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落 花 【宋】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①半面妆:《南史·后妃传》载梁元帝徐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②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时用为妓院等地的代称。
②
①
【答案】
【小题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