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草莓
生产机械化的调研报告
一、草莓的生产现状
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柔软多汁,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生育期短、结果早、产量高等特点备受欢迎。世界草莓的栽培始于14世纪的欧洲,1750年在法国育成了至今仍栽培生产的大果草莓—凤梨草莓,之后世界各国才广泛栽培。目前世界草莓的总产量已突破300万吨,产量排名的前5个国家是美国(74万吨)、中国(40万吨)、波兰(25万吨)、西班牙(23万端)、日本(21万吨)。草莓的平均亩产以美国和西班牙最高,亩产高达2.5吨,这两个国家草莓栽植的共同特点是新品种更新快、机械化程度高及规模化种植面积大。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每个草莓种植户的经营面积都在20公顷以上。总体来看,欧洲草莓种植以露地栽培为主,日韩以保护地栽培为主,美国目前保护地栽培发展很快,反季节栽培面积逐年增加,栽培技术日本最为先进。
我国草莓栽培面积达2万公顷,每个省均有草莓栽培,但面积较大的省份主要有河北、辽宁、山东、江苏等,其中河北栽植面积最大。山东栽植面积5万亩左右,其中青岛栽植面积为1万亩左右。
1 / 6
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将立即删除!
二、草莓的栽植模式
草莓的栽植模式包括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其中设施栽培包括半促成栽培(拱棚、地膜)、促成栽培(温室)、抑制栽培。一般采用温室及塑料大棚栽植,它对现实草莓的周年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我国草莓生产以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早春大中拱棚半促成栽培和露地栽培三种形式的生产,其比例约为30%、50%、20%,南方以半促成栽培为主,北方三种形式并行发展 ,青岛市以日光温室保护地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模式为主。
㈠、设施栽培 1、促成栽培
设施栽培也叫保护地栽培,它是利用保护设施,在秋冬季加温保温,防止草莓进入休眠,而使其继续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的一种特早熟栽培模式。一般采用温室或塑料大棚栽植。
2、半促成栽培
在秋冬季的自然环境下满足草莓的低温需求量,使其通过自然休眠或中途人为打破其休眠,采用保温或加温的办法,促进植株开花结果,提早上市的一种栽培模式。一般采用小拱棚+地膜覆盖保温的种植方法。
3、抑制栽培
草莓植株处于休眠状态时,挖苗放置于冷库低温(0±
2 / 6
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将立即删除!
1)℃下储藏,使其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然后根据预定采收期实施栽植,周年供应市场的一种栽培模式。此模式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几乎很少使用。
㈡、露地地膜栽培
在田间自然状态下栽植草莓的一种方式,一般4-5月份收获。露地地膜草莓栽培应选休眠期长、长势强、产量高、果齐色艳、硬度大的品种。除主栽品种外,还应配置其授粉品种。原则上1个草莓园品种不宜少于3个,应包括早、中、晚熟品种。2个品种间的距离20厘米左右,同一品种在栽培区域配置要集中。
三、草莓的田间栽培与管理 1、土壤的准备
草莓栽植前要深耕土壤,耕深30㎝左右,要求沉实平整。结合耕整地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入5000㎏的腐熟好的农家肥另加50㎏过磷酸钙和50㎏的氯化钾或加50㎏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因草莓的生长周期短,在生长期内不便施肥,要求一次性施足底肥。
2、田间管理
对匍匐茎苗要求无虫害,有较多的新根,根茎粗度在1㎝以上,至少有4片展开叶,中心芽饱满,叶柄短粗,起苗前先割除老叶,留2-3片心叶,最好就近栽植。每亩草莓栽植1万株左右,栽植时将新芽的弓背朝固定方向,栽植时应
3 / 6
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将立即删除!
掌握“深不埋心,浅不漏根”的原则,栽植后立即浇定根水。
在开花前可叶面喷施0.3%的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2-3次;在坐果后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和花芽分化。每个草莓一般有2-3个花序可着生3-30朵花,过高则不孕成为无效花,应及时疏花疏果。在果期应打掉侧芽和弱芽,以利于通风透光。
应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应尽量采用农业方法、生物方法和物理的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科学采用化学方法,尽量采用低毒生物药剂。
四、草莓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草莓的生产作业大致经过育苗、栽植、灌溉、施肥、覆膜、疏花疏果、摘除匍匐茎、摘除老叶与弱芽、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室内)收获分选等作业。日韩、欧美国家草莓机械化发展水平较高,很多关键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一些国家开始推广应用草莓采摘机器人。在我国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我市的草莓生产机械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草莓生产很多环节还停留在手工作业上,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根据温室草莓生产基地的实地调查,在草莓温室生产中,每公顷需要550个人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造成与二、三产业争抢劳动力的局面,实现草莓生产机械化是解决此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而且国外草莓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水平应用较高,不仅提高了草莓生产效率,而且节约了生产作业成本。目前我
4 / 6
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将立即删除!
市草莓机械化生产的耕整地、植保等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草莓生产专用的机具少,现有的机具科技含量不高,有些关键环节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新技术、新机具有待于推广应用。我市草莓生产机械化主要问题为:
1、机具研发投入少
一些科研部门多草莓生产机械化的机具研发投入少,一些农机生产企业不愿意生产这些小门类的机械,市场上缺少先进适用的草莓生产机械化的机具。
2、一些现有的机具及机械化技术推广也比较慢。特别是设施农业部分环节机械推广缓慢,如温控、光控设备及立体栽培设施、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一定程度上影响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3、对种植户的一些新技术、新机具的使用培训不够 一些种植户对设施种植的机械化技术、生物植保技术、物理植保技术、补光技术等缺乏认识,对一些知识知之甚少,认识不够,在农机与农艺融合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一些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五、草莓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建议 1、加大对草莓生产机械化的投入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对草莓生产机械化的投入,特别是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农机企业应加大对草莓生产专用机具的研发与生产,通过购机补贴重点扶持草莓生产机械化
5 / 6
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将立即删除!
的温室设施及生产机具,满足我市草莓生产机械化需要。
2、加大草莓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草莓生产机械,建设草莓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强化基地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以基地作为一个平台,加大草莓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培训,研究探索草莓生产过程中农机与农艺融合的一些问题,推广应用更多的草莓生产机械化的新机具,特备是蜜蜂授粉、假植育苗、温控与补光、膜下滴灌设备、疏花疏果、气肥装置、卷帘机、超低量喷雾机、土壤消毒机械、大田育种起苗机械、草莓移栽机等。
3、加大对草莓种植园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对草莓设施栽培的开发应用,吸引周边游客观光旅游、采摘草莓,进一步扩大影响,增加群众收入。
4、推广应用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草莓立体栽培技术在节省土地、提高产出、提升草莓品质、标准化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观光旅游等方面效益显著,建议充分学习外地经验和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引进、实验、示范草莓立体栽培技术,带动和促进周边草莓种植户的生产和销售。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