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让我和你同行! 轮船,带我离开这里! 带我走,到远方。
此地,土俱是泪。” ——阿兰得波顿《旅行的艺术》
有着旅行情结的人是懂得欣赏世界的人。现在的旅行队伍中最多的是扬旗吹哨,匆匆追赶的人群,而对于旅行的意义大多没有一个概念。说明旅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非必需的事物。而对于《旅行的艺术》的作者阿兰得波顿来说,旅行其实是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她不仅仅在于五感而是从你精神深处和生活态度中达到极致。
如果你已经找到了旅行的意义,那么你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你会对旅行有种更深入的认知。
书本并不是平常所读到的旅行笔记和导游手册,她像是用小说笔法把人物的传记片段刻画出来。作者用他细腻纯朴的笔法向我们呈现出他对旅行中所见所闻事物的观察入微,这种语言方式让人读起来并不会有华而不实感。例如作者写到梵高租下了拉马丁广场的房间后,梵高对画画的专注和心态的转变都能看出作者的学识渊博和写作的匠心独运。
旅行不受侨情和劳累,她不是用费用和劳累来衡量的,饱了眼福也不是她的唯一目的。文章写出了旅行的感性之处,没有太多的概念和理性。明媚笑靥,豁然开朗,这样的心境来源于旅游生活的本真,
去掉自身的浮躁来细细品味此书是必要的。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离开了熟悉的地方,遇见的都是陌生的人,旅行者就好像是被这个社会所孤寂。而在旅行的途中你会明白身边的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明白那些和自己朝夕相对的人之间的情谊是多么的深厚,教会我们珍惜眼前人。
读阿兰得波顿的《旅行的艺术》让我立刻明白到我还是一个新生的旅行者。
人生如若初相识,多好,但不能。每次的旅行的目的地都会尽量选择各种的极端。终点是不会改变的,但过程是个未知之数,这种刺激会把我的心填得满满,我们不都是热衷于这种快感么?
悲伤的时候试过站在悬崖上,紧闭双眼,头发扬动,心情坦然,用舌尖尝尝,高原的风原来带点甜。然而风并不能带走了你的什么,只是我能改变自己的一些什么。
天地并非无情,我们不是在无人之境,所以不要把自己装在一个盒子里。世界上最美好的事,都不过是发生了你找到我。只要是合适的人,无论去到哪里都会是快乐的。
如果世界多一分钟,我想就可以多一分钟去疯狂,可以遇到多一分钟有趣的事,这是多么的美好。有时我会渴望坐上那班开往奇幻角度、轨道式的列车,车票的终点上印着我没听过的名字,列车行驶每一段轨道,都会是我曾经存在的印记。旅行催人思索,是陌生环境中的奇思妙想还是人生旅途的独特领悟?归咎旅行是内心世界的补完。
也许我们并不急着要寻找“旅行是什么”这个答案。读了这本书
或许会使你对旅行的方式和心态有所改变,这是作者所希望的。然而对于每个旅行者,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从旅行中找到“存在的艺术”。
(附一些旅行经历)
1.
生命就像一首诗,永恒而优美
2.
耳边的风,手心的汗......反倒我心娴静了
3.
苍白的天空被抹上一层哀伤 鱼肚白消失的瞬间
夺取的除了光,还有遥远的彼方
4.
一盆花叫有爱心 两盆花叫不孤单 三盆花叫环保 四盆花可以说是悠闲
5.
欢乐的,悲伤的,愤怒的,人的感情不能被瞬间保存,只是相片能打上情感印记。
当年华尽洗,我们心态依然。 完。
杏坛支行 金登分理处 吴永浩 083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