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透层、封层、粘层施工指导意见

透层、封层、粘层施工指导意见

来源:筏尚旅游网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

透层、封层、粘层施工指导意见

根据高速公路设计文件和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结合已建成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1 透层

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基层上设置下封层时,透层油不可省略。气温低于10℃或大风、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选择渗透性好的乳化沥青作透层油,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透层油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第4章的要求。

透层用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含量允许根据渗透情况适当调整,当使用成品乳化沥青时可通过稀释得到要求的粘度。

透层油的用量通过试洒确定,不宜超出表1要求的范围。

表1 沥青路面透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表

用途 半刚性基层 乳化沥青 规格 PC-2或PA-2 用量(L/m2) 0.7~1.2 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水分在内的乳化沥青的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 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

透层油采用智能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喷洒时应保持稳定速度和喷洒量,使用的喷嘴宜根据透层油的种类和稠度选择并保证均匀能成雾状,与洒油管成15°~25°的夹角,洒油管的高度应使同一地点接受2~3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不得出现花白条。

1

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透层油必须洒布均匀,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立即撒布石屑或砂吸油,必要时作适当碾压。透层油洒布后不得在表面形成能被运料车和摊铺机粘起的油皮,透层油达不到渗透深度要求时,应更换透层油稠度或品种。

透层油洒布后的养生时间随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由试验确定,确保乳化沥青渗透且水分蒸发,然后尽早完成封层等其他层的施工,防止工程车辆损坏透层。

2 封层

按照设计文件,路面下封层可以使用“改性沥青同步碎石或单层表处”,按此要求,分别编写改性沥青同步碎石下封层施工指导意见和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指导意见,施工单位根据相关规定选取。

2.1 改性沥青同步碎石施工指导意见

2.1.1 原材料的选择、试验及验收

1)沥青材料

改性沥青同步碎石采用中上面层之SBS改性沥青为粘结材料,其技术要求见中、上面层施工指导意见中对SBS改性沥青的要求。

各施工单位与驻地办应对SBS改性沥青针入度、延度(5℃)、软化点,每车(或以下)检验一次;每批到货重量300T(或以下)至少检验全套指标一次。

2)集料

采用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颗粒组成的人工轧制的米砂,岩性宜为石灰岩,不得采用山场的下脚料,小于0.6mm的粉料含量不超过1%,采用公称粒径4.75~9.5mm的集料。下封层集料加工规格的级配

2

要求见表2。

表2 同步碎石下封层集料加工规格的级配要求

公称粒径(mm) 4.75~9.5 13.2 100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通过率(%) 9.5 90~100 4.75 0~10 2.1.2 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

1)主要施工机械: a 同步碎石封层车(智能); b 洒水车;

c 森林灭火鼓风机3~4台; d 压路机:20吨以下轮胎压路机1台 e 自行式强力清刷机。 2)主要检测仪器: a 沥青针入度仪; b 沥青延度仪; c 沥青软化点仪; d 标准筛(方筛孔); e 路面渗水仪; F BZZ—100标准汽车。

2.1.3 沥青路面下封层的施工工艺

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下封层施工顺序:准备工作→上料、撒布→碾压→养护。

1)准备工作

施工前,对已喷洒透层的基层顶面进行检查,有破损地方应进行修补;若有其他污染或杂物应进行冲洗或清扫,当用水冲洗时,应等水分蒸发、表面完全干

3

燥后才可进行改性沥青封层的施工。

对路缘石等两旁结构物或设施采取覆盖措施,以防改性沥青喷洒飞溅污染结构物。

确定单位面积碎石撒布量。为了保证施工时碎石能够均匀地满布在原路面上,防止出现“缺料露油”现象,要事先确定封层单位面积所用碎石的数量。此项量测用仪器为一带有刻度的容量盒,将施工用碎石按60%~70%均匀、不重叠地摆铺在盒底面上,然后把盒竖立,使碎石堆集在一侧,通过读取盒盖上的数据,计算出单位面积上所用石料的体积及质量。

2)上料、撒布

从沥青高温罐车泵吸高温改性沥青(175~185℃)到同步碎石封层车沥青储罐内。为防止高温沥青罐车的输油管阀门滴漏沥青,应采用铁质容器接受滴漏沥青。

碎石的撒布是为了保护下封层的沥青膜免受临时交通的破坏,同时也为下步工艺提供很好的施工平台。碎石的粒径采用4.75~9.5mm,预拌碎石的沥青用量控制在0.4~0.6%,预拌碎石出料温度宜为160~170℃,碎石撒布温度不得低于150℃。沥青洒布车与集料洒布车应联合作业,二者速度应相协调,均应洒布均匀,局部可用人工扫匀集料和嵌缝料。

将装好料的同步碎石封层车开至施工起点,操作手调整好各个系统的工作参数;然后指挥驾驶员沿预先设置的控制线起步,行驶速度应控制在5~8km/h左右。

打开各料门控制开关,使沥青喷出,同时撒布均匀碎石。改性沥青洒布量的参数2.0kg/m2一旦设定,同步碎石封层车的控制系统就会根据车速自动调节沥青流量,使洒布量控制在2.0kg/m2。碎石撒布量应根据现场试验检测,通过控制车速确定。

矿料用量宜为9~10kg/m2,碎石的覆盖率应达到60%以上,以不重叠、不松散、不成堆为准。

4

3)碾压

刚洒布的下封层不能立即碾压,否则高温改性沥青会粘附胶轮压路机的轮胎并粘走碎石。碎石撒布一段后,当SBS改性沥青温度降至100℃左右时,使用轻型胶轮压路机趁热将预拌碎石压入沥青层,从底往高进行,碾压速度不超过2km/h,碾压2~4遍,使碎石压入改性沥青之中且粘结牢固,并扫除多余松散颗粒。

4)养护

封层铺筑后,严禁施工车辆急刹车和掉头。应封闭交通,SBS改性沥青封层的施工与下面层的施工紧密衔接,紧接着施工沥青下面层。摊铺完下面层后方可开放交通。经胶轮压路机稳压形成的下封层表面,碎石和沥青的粘结非常牢固,改性沥青的延性(弹性恢复)大,发挥应力吸收层作用,能有效延缓和减少基层裂缝在面层上的反射裂缝。

2.1.4 做好试铺路段

在沥青路面下封层正式开工前必须做试铺路段。试铺路段宜选在主线上,长度不小于100m。试铺路段需要决定的内容包括:

a 基层表面浮灰清除方法。

b SBS改性沥青的喷洒方法及用量的掌握,起步、终止的横向及纵向喷洒幅间搭接工艺等。

c 集料撒布方法及用量的控制。 d 碾压工艺。

e 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计划。 f 全面检查材料质量及试铺层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g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等。

试铺段结束后应通过现场目测和相应技术项目的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

5

定后,施工单位应提出试铺总结,经批准后,即可作为申请正式开工的依据。

2.1.5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a 为保证雾状喷洒而形成均匀、等厚度的沥青膜,必须保证SBS改性沥青洒布温度在175~185℃范围内。

b 洒布SBS改性沥青封层的施工气温不应低于15℃,大风、浓雾或下雨天不得施工。

c 喷油嘴高度不同沥青膜厚度不同(各个喷嘴喷出的扇形雾状沥青重叠情况不同),通过调整喷嘴高度使得沥青膜厚度适宜和均匀。

d 碎石封层车应以适宜的速度匀速行驶,在此前提下石料和粘结料两者的撒布率必须匹配。碎石撒布量受车速影响比较大,要求驾驶员保持车速匀速行驶。

e 改性沥青与碎石洒布后,应立即进行人工修补或补撒,修补的重点是起点、终点、纵向接缝、过厚、过薄或不平处。

F撒布的碎石必须进行预拌处理。预拌碎石的沥青用量控制在0.4~0.6%,预拌碎石出料温度宜为160-170℃,碎石撒布温度不得低于150℃。

g 派专人手拿竹扫帚紧跟同步碎石封层车后边,及时把弹出摊铺宽度(即沥青洒布宽度)外的碎石扫到摊铺宽度内;或加工挡板防止碎石弹出摊铺宽度。

h 当同步碎石封层车上任何一种料用完时,应立即关闭所有材料输送的控制开关。查对材料剩余量,校核拌和准确性。

2.1.6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外观检测:改性沥青封层的改性沥青洒布:SBS应均匀无漏洒和油层过厚现象。SBS改性沥青封层的单粒径碎石撒布应均匀不重不漏。

施工阶段的检测项目包括:改性沥青喷洒量、集料撒布量、下封层渗水试验、刹车试验、外观检查等。

检验方法及检验标准见表3。

6

表3 同步碎石下封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

项目 改性沥青量 集料量 渗水试验 刹车试验 检查频率 每天1次3处 每天1次3处 1处/1000 m2 1处/2000 m2 (仅试铺段做刹车试验) 随时全面 沥青层不破裂 质量要求或允许误差 沥青量±0.2 kg/m2 在规定范围内 渗水量<5ml/min 试验方法 测定面积计算改性沥青量 用集料总量与撒布面积算得 用渗水仪,每处2点 7天后用BZZ—100标准汽车以50km/h车速急刹 外观均匀一致,用硬物刮开下封层观察,与基层表外观检查 面牢固粘结,不起皮,无油包和基层外露等现象,无多余沥青。 2.2 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

2.2.1 原材料的选择、试验及验收

1)沥青材料

沥青路面下封层宜采用优质改性乳化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4。

表4 下封层用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

项 目 标准粘度C25.3 s 贮存稳定性(1d) % 贮存稳定性(5d) % 筛上剩余量(1.18mm筛) % 电荷 破乳速度 蒸发残留物含量 % 针入度(25℃,100g,5s) mm 蒸发残 留物性质 延度(5℃,5cm/mim) cm 软化点 ℃ 溶解度 % 技术要求 10~25 ≤1 ≤5 ≤0.1 阳离子带正电荷 慢裂 ≥53 80-130 ≥30 ≥50 ≥97.5 各施工单位与驻地办应对乳化沥青检验蒸发残留物含量及残留物针入度、延度(5℃)、软化点、贮存稳定性,按重量(沥青乳液)每车(或以下)检验一次;乳化沥青每批到货重量500T(或以下)至少检验全套指标一次。

7

2)集料

采用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颗粒组成的人工轧制的米砂,岩性宜为石灰岩,不得采用山场的下脚料,小于0.6mm的粉料含量不超过5%,采用公称粒径3~5mm的集料。下封层集料加工规格的级配要求见表5。

表5 单层式下封层集料加工规格的级配要求

规格名称 S14 公称粒径(mm) 3~5 9.5 100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通过率(%) 4.75 90~100 2.36 0~15 0.6 0~3 2.2.2 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

1)主要施工机械: a 沥青洒布车(智能); b 洒水车;

c 森林灭火鼓风机3~4台;

d 压路机:20吨以下轮胎压路机1台; e 集料洒布机; f 清刷设备。 2)主要检测仪器: a 沥青针入度仪; b 沥青延度仪; c 沥青软化点仪; d 标准筛(方筛孔); e 路面渗水仪。

2.2.3 沥青路面下封层的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需保湿养生,经验收合格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在正常养

8

生7天后才可施工下封层。

彻底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确保下封层与基层粘结牢固。用自行式强力清刷机将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再用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用水冲洗,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

下封层按以下步骤实施:

a 喷洒乳化沥青。用沥青洒布车(智能)在晾干的基层表面上喷洒乳化沥青,喷洒数量按沥青含量0.864~1.2kg/m2控制。

b 撒布集料。用集料撒布机或人工撒布集料,规格3~5mm,数量6~8 m3/1000 m2,以碾压时不粘轮为度。

c 碾压。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两至四遍。

2.2.4 做好试铺路段

在沥青路面下封层正式开工前必须做试铺路段。试铺路段宜选在主线上,长度不小于300m。试铺路段需要决定的内容包括:

a 基层表面浮灰清除方法。

b 乳化沥青的喷洒方法及用量的掌握,起步、终止的横向及纵向喷洒幅间搭接工艺等。

c 集料撒布方法及用量的控制。 d 碾压工艺。

e 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计划。 f 全面检查材料质量及试铺层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g 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等。

试铺段结束后应通过现场目测和相应技术项目的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后,施工单位应提出试铺总结,经批准后,即可作为申请正式开工的依据。

9

2.2.5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基层表面浮灰一定要清除干净,一般需经过清扫—气吹—水冲才能完成,使基层顶面的集料颗粒上表面部分外露。

乳化沥青和集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规定。根据实测沥青含量决定乳化沥青喷洒数量;特别注意集料中小于0.6mm部分含量不得超过规定。

乳化沥青应做到喷洒均匀,数量符合规定。施工时应根据周围的环境温度,经试喷后确定乳液的喷洒温度。起步、终止应采取措施,避免喷量过多;纵向和横向搭接处做到乳化沥青既不喷量过多也不漏洒。对于局部喷量过多的乳化沥青应刮除,对于漏喷的地方应用手工补洒。

集料撒布应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成。集料撒布应均匀。堆料处基层表面当集料用完后必须清扫、气吹干净,才能喷洒乳化沥青。若气温较高,为防止粘轮而多撒的集料可在铺沥青下面层前扫除。

集料撒完后,即可进行碾压。沥青路面下封层宜用胶轮压路机碾压,不可将集料压碎。局部露黑处发生粘轮时,应再补撒少量集料。

碾压完毕后应封闭交通2~3天,等水分蒸发后,可允许施工车辆通行以均匀碾压。必须行驶的施工车辆应在破乳后才能上路,并保证车速低于5km/h。不得在下封层上刹车或调头。养护7天后才可摊铺沥青路面下面层。

对于基层表面不平整,或表面有坑塘的情况,应防止在低洼处乳化沥青用量过大,形成软层。

2.2.6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施工阶段的检测项目包括:乳化沥青喷洒量、集料撒布量、下封层渗水试验、刹车试验、外观检查等。

检验方法及检验标准见表6。

10

表6 沥青路面下封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

项目 乳化沥青量 集料量 渗水试验 刹车试验 检查频率 每天1次 每天1次 1处/1000 m2 1处/2000 m2 (仅试铺段做刹车试验) 随时全面 沥青层不破裂 质量要求或允许误差 纯沥青量±0.2 kg/m2 在规定范围内 渗水量<5ml/min 试验方法 测定面积计算乳化沥青量 用集料总量与撒布面积算得 用渗水仪,每处2点 7天后用BZZ—100标准汽车以50km/h车速急刹 外观均匀一致,用硬物刮开下封层观察,与基层表外观检查 面牢固粘结,不起皮,无油包和基层外露等现象,无多余乳化沥青。 11

3 粘层

在两次沥青面层之间,在上一层沥青层摊铺前应洒布粘层油。

粘层油的洒布用量按纯沥青用量0.15-0.3kg/m2控制,粘层用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见表7。粘层沥青喷洒后应进行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和人员踩踏,不粘车轮时才可摊铺上层沥青面层。

表7 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

项 目 标准粘度C25.3 s 贮存稳定性(1d) % 贮存稳定性(5d) % 筛上剩余量(1.18mm筛) % 电荷 破乳速度 蒸发残留物含量 % 针入度(25℃,100g,5S) mm 蒸发残 留物性质 延度(5cm/mim,5℃) cm 软化点 ℃ 溶解度 % 技术要求 8-25 ≤1 ≤5 ≤0.1 阳离子带正电荷 快裂或中裂 ≥50 40-120 ≥20 ≥50 ≥97.5 粘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气温低于l0℃时不得喷洒粘层油,寒冷季节施工不得不喷洒时可以分成两次喷洒。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油,用水洗刷后需待表面干燥后喷洒。

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

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