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Ca-40 C1-35.5 Mg-24 Fe-56 K-39 Na-23 Mn-55 N-14 S-32 Ba-137
六、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胆矾研碎B. 镁带燃烧
C. 水的沸腾D. 石墨导电
2. 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处理C. 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 农业上提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 积极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3. 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时,实验室里出现了以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氧气的验满B. 倾倒液体
C. 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D. 滴加酚酞
4. 化学用语是独特的化学语言,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Ca+2③④⑤
A. ①只能表示氢元素C. ②可以表示钙离子
B. ③、④都属于阳离子
D. 由⑤可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
5. 归纳总结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
①用洗涤剂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②生活中将水煮沸可使硬水软化C.化学与安全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②工业用盐中毒由氯化钠引起
B.化学与健康
①水不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②缺乏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D.化学与材料
①铜、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②棉花、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A. AB. BC. CD. D
6. 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常用作火锅和内燃机的燃料。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 4.8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g丙和2.7g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纯净物甲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C. 物质丙属于温室气体,它在空气中的含量(按体积计算)为0.94%D. 纯净物甲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7.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0克a的溶液B. 若a中含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 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a=cD. 若将t℃时a的饱和溶液360g冷却到20℃,会析出固体a 80克8.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ABCD
探究水的组成
比较黄铜(铜、锌的合金)片和铜片的硬度检验敞口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实验方案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将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
取适量样品溶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后观察是否变色将气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 AB. BC. CD. D
10. 室温下,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段溶液的质量在不断减小B. n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C. b点溶液的pH小于d点D. c点对应纵坐标的数值为5.64
七、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11.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现有A.氢氧化钠;B.苏打;C.熟石灰;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代号)(1)①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______;②炉具清洁剂中含______,可以去除油污;
③工业上______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
(2)生活中要注意防范火灾的发生。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来灭火,此措施的灭火原理是______。(3)医疗急救时常用到氧气。6000L 氧气加压时可装入40L的钢瓶中,原因是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2.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以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为原料制TiO2,再由TiO2制金属Ti的工艺流程如下:
(1)清洁能源甲醇(CH3OH)属于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2)物质A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化学式为______。(3)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在高温和氩气条件下,金属镁和TiC14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T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氩气能做保护气的原因是______。13. 回答问题:
(1)科学家______(填字母序号)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A. 道尔顿
B. 拉瓦锡
C. 侯德榜
D. 门捷列夫
请依据H、C、O、Cl、Fe、Na元素回答下列问题。(2)若某物质为厨房里的常见调味品,则它的化学式可以是______。(3)工业上磁铁矿可以用来炼铁,其主要成分为______(化学式表示)。
(4)由上述元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可以将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食盐水区分出来,请写出该物质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5)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均由上述中的元素组成。其中A是常用于灭火的气体。(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且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均由上述元素组成,“一”表示两端物质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填字母序号)______。
A. 物质B和E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物质E一定为盐酸
B. 物质A与D反应时一定产生白色沉淀D. 物质C的类别属于单质
八、化学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4. 同学们用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向2g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的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请计算:(1)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g。(2)理论上产生氧气的质量。
九、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5. 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D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收集氢气和氧气均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从A-E 中选填)______;实验室里若用A装置并采用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若用上如图来收集二氧化碳,请将图中的导管补画完整(要求:集气瓶的方向不得改变,二氧化碳要从d口通入)
16. 为备战中考,提升体质,家长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新鲜鸡蛋。
(1)鸡蛋主要由蛋壳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鸡蛋白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已知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中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此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小英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反应均反应完全,鸡蛋壳中其他成分均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步骤】①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气密性;②向B装置中加入50g鸡蛋壳样品后,关闭K2,打开K1,先通入空气一会儿;③关闭K1,打开K2,向蛋壳样品中滴入足量的盐酸,直到B中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④关闭K2,打开K1,再通入一会空气;⑤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⑥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数据】重复实验,3次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C中沉淀质量(g)【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9.820.020.2
(2)B装置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3)装置D的作用______。
(4)请利用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计算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实验反思】
(5)上述实验步骤④中,关闭K2打开K1,还要再通入一会儿空气,目的是______。
(6)小海同学认为,用以上装置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会偏小,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解析
六、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胆矾研碎B. 镁带燃烧
C. 水的沸腾D. 石墨导电
2. 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处理C. 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 农业上提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 积极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3. 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时,实验室里出现了以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氧气的验满B. 倾倒液体
C. 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D. 滴加酚酞
4. 化学用语是独特的化学语言,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Ca+2③④⑤
A. ①只能表示氢元素B. ③、④都属于阳离子
C. ②可以表示钙离子D. 由⑤可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
5. 归纳总结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
①用洗涤剂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②生活中将水煮沸可使硬水软化C.化学与安全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②工业用盐中毒由氯化钠引起
B.化学与健康
①水不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②缺乏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D.化学与材料
①铜、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②棉花、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A. AB. BC. CD. D
6. 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常用作火锅和内燃机的燃料。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 4.8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g丙和2.7g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纯净物甲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C. 物质丙属于温室气体,它在空气中的含量(按体积计算)为0.94%D. 纯净物甲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7.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0克a的溶液B. 若a中含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 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a=c
D. 若将t℃时a的饱和溶液360g冷却到20℃,会析出固体a 80克8.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ABCD
探究水的组成
比较黄铜(铜、锌的合金)片和铜片的硬度检验敞口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实验方案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将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
取适量样品溶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后观察是否变色将气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 AB. BC. CD. D
10. 室温下,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段溶液的质量在不断减小B. n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C. b点溶液的pH小于d点D. c点对应纵坐标的数值为5.64
七、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11.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现有A.氢氧化钠;B.苏打;C.熟石灰;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代号)(1)①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______;②炉具清洁剂中含______,可以去除油污;
③工业上______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
(2)生活中要注意防范火灾的发生。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来灭火,此措施的灭火原理是______。(3)医疗急救时常用到氧气。6000L 氧气加压时可装入40L的钢瓶中,原因是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2.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以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为原料制TiO2,再由TiO2制金属Ti的工艺流程如下:
(1)清洁能源甲醇(CH3OH)属于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2)物质A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化学式为______。(3)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在高温和氩气条件下,金属镁和TiC14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T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氩气能做保护气的原因是______。13. 回答问题:
(1)科学家______(填字母序号)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A. 道尔顿
B. 拉瓦锡
C. 侯德榜
D. 门捷列夫
请依据H、C、O、Cl、Fe、Na元素回答下列问题。(2)若某物质为厨房里的常见调味品,则它的化学式可以是______。(3)工业上磁铁矿可以用来炼铁,其主要成分为______(化学式表示)。
(4)由上述元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可以将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食盐水区分出来,请写出该物质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5)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均由上述中的元素组成。其中A是常用于灭火的气体。(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且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均由上述元素组成,“一”表示两端物质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
定项选择,填字母序号)______。
A. 物质B和E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物质E一定为盐酸
B. 物质A与D反应时一定产生白色沉淀D. 物质C的类别属于单质
八、化学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4. 同学们用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向2g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的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请计算:(1)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g。(2)理论上产生氧气的质量。
九、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5. 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D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收集氢气和氧气均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从A-E 中选填)______;实验室里若用A装置并采用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若用上如图来收集二氧化碳,请将图中的导管补画完整(要求:集气瓶的方向不得改变,二氧化碳要从d口通入)
16. 为备战中考,提升体质,家长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新鲜鸡蛋。
(1)鸡蛋主要由蛋壳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鸡蛋白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已知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中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此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小英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反应均反应完全,鸡蛋壳中其他成分均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步骤】①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气密性;②向B装置中加入50g鸡蛋壳样品后,关闭K2,打开K1,先通入空气一会儿;③关闭K1,打开K2,向蛋壳样品中滴入足量的盐酸,直到B中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④关闭K2,打开K1,再通入一会空气;⑤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⑥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数据】重复实验,3次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装置C中沉淀质量(g)【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2)B装置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3)装置D的作用______。
(4)请利用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计算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实验反思】
(5)上述实验步骤④中,关闭K2打开K1,还要再通入一会儿空气,目的是______。
(6)小海同学认为,用以上装置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会偏小,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实验119.8
实验220.0
实验320.2
答案解析
六、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胆矾研碎B. 镁带燃烧
C. 水的沸腾D. 石墨导电
【答案】B【解析】
【详解】A、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水的沸腾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物理变化;D、石墨导电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故选B。
2. 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处理C. 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答案】C【解析】
【详解】A、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农业上提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造成水体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加高工厂烟囱,不会减少向大气中排放废气,不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B. 农业上提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 积极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积极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时,实验室里出现了以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氧气的验满B. 倾倒液体
C. 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D. 滴加酚酞
【答案】A【解析】
【详解】A、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操作错误;
B、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先拿下细口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试管稍倾斜,使液体缓缓地流入试管中,操作正确;
C、固体粉末状药品取用时,使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将试管直立起来,操作正确;D、少量滴加液体药品时,使胶头滴管垂直悬空在容器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内壁,操作正确;故选:A。
4. 化学用语是独特的化学语言,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Ca+2③④⑤
A. ①只能表示氢元素C. ②可以表示钙离子【答案】D【解析】
B. ③、④都属于阳离子
D. 由⑤可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
【详解】A、①H能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选项错误;
B、③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为阴离子,④质子数大于电子数,为阳离子,选项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离子,则钙离子应为Ca2+,选项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一格知,钛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钛原子的核电荷数
为22,选项正确。故选D。
5. 归纳总结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
①用洗涤剂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②生活中将水煮沸可使硬水软化C.化学与安全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②工业用盐中毒由氯化钠引起
B.化学与健康
①水不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②缺乏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D.化学与材料
①铜、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②棉花、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A. A【答案】A【解析】
B. BC. CD. D
【详解】A、①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故用洗涤剂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正确;
②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将水煮沸可使硬水软化,正确。符合题意;
B、①水、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油脂是六大营养素,错误;②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错误。不符合题意;
C、①可燃性气体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正确;②氯化钠无毒,工业用盐中毒由亚硝酸钠引起,错误。不符合题意;
D、①铜、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正确;
②棉花属于天然材料,羊毛属于天然材料,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6. 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常用作火锅和内燃机的燃料。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 4.8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g丙和2.7g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纯净物甲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C. 物质丙属于温室气体,它在空气中的含量(按体积计算)为0.94%D. 纯净物甲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答案】D【解析】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纯净物甲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纯净物甲一定含碳、氢元素,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4g故纯净物甲中还含有氧元素,选项错误;B、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2,选项错误;
C、物质丙为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它在空气中的含量(按体积计算)为0.03%,选项错误;D、由以上分析知,纯净物甲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选项正确。故选D。
7.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216100%2.7g100%5.6g,大于氧气质量,4418A. 20℃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0克a的溶液B. 若a中含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 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a=cD. 若将t℃时a的饱和溶液360g冷却到20℃,会析出固体a 80克【答案】B【解析】
【详解】A、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5g,该温度下,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
17.5g物质a,得到67.5g的a溶液,选项错误;
B、a、b溶解度受温度升高而增大,a变化更明显,故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选项正确;
C、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a、b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 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时c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选项错误;
D、20℃时a的溶解度为35g,t℃时a的溶解度为80g,t℃时360g饱和溶液a中溶质质量为
360g80g100%160g,溶剂质量为360g-160g=200g,20℃时,20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为
100g80g70g,则析出固体a的质量为160g-70g=90g,选项错误。故选B。
8.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答案】B【解析】
【详解】A、水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是溶液,推理错误;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推理正确;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两个化合物之间没有相互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推理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推理错误;故选:B。
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ABC
探究水的组成
比较黄铜(铜、锌的合金)片和铜片的硬度检验敞口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方案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将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
取适量样品溶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后观察是否变色
D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 A【答案】C【解析】
B. BC. CD. D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正确;B、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有划痕,说明黄铜片比铜片的硬度大,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正确;C、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后观察是否变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错误;
D、将混有氯化氢气体的一氧化碳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得到一氧化碳气体,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正确。故选C。
10. 室温下,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段溶液的质量在不断减小B. n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C. b点溶液的pH小于d点D. c点对应纵坐标的数值为5.64【答案】A【解析】
【分析】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硫酸先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铜再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铜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钡产生的沉淀质量不同。b点前后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钡产生沉淀的质量不同,所以b点硫酸完全反应。
【详解】A、硫酸先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沉淀析出,若加入氢氧化钡溶质质量分数较小,含有水的质量较多,溶液质量不一定减小,故A错误;
B、硫酸先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n点之后沉淀继续增加,说明n点溶质含有硫酸铜,硫酸已经反应完,氢氧化钡再与硫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因此n点溶质只有硫酸铜,故B正确;
C、b点硫酸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是硫酸铜,溶液显酸性,d点溶质为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所以b点溶液的pH小于d点,故C正确;
D、氢氧化钡先与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然后氢氧化钡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m,
H2SO4+Ba(OH)2=BaSO4+2H2O1711.71gm233=1.71g171m=2.33g,
设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n,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x,
233mCuSO4+Ba(OH)2=BaSO4+Cu(OH)2171233981.71gnxn233=n=2.33g,1.71g171x98=x=0.98g,1.71g171所以生成沉淀质量=2.33g+2.33g+0.98g=5.64g,故D正确。故选A。
七、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11.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现有A.氢氧化钠;B.苏打;C.熟石灰;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代号)(1)①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______;②炉具清洁剂中含______,可以去除油污;
③工业上______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
(2)生活中要注意防范火灾的发生。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来灭火,此措施的灭火原理是______。(3)医疗急救时常用到氧气。6000L 氧气加压时可装入40L的钢瓶中,原因是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答案】(1) ①. C ②. A ③. B
(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气体分子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间隔,受压时迫使分子间距离缩小,因此体积也相应缩小【解析】【小问1详解】
①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C。②炉具清洁剂中含有可用来去除油污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故选A。
③工业上碳酸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碳酸钠俗称为苏打,故选B。【小问2详解】
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水汽化时吸热,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小问3详解】
6000L 氧气加压时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间隔,受压时迫使分子间距离缩小,因此体积也相应缩小。
12.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以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为原料制TiO2,再由TiO2制金属Ti的工艺流程如下:
(1)清洁能源甲醇(CH3OH)属于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2)物质A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化学式为______。(3)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在高温和氩气条件下,金属镁和TiC14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T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氩气能做保护气的原因是______。【答案】(1)有机化合物
(2)CO(3)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4) 【解析】
①. TiCl4+ 2Mg
高温ArTi+2MgCl2 ②.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
【小问1详解】
甲醇(CH3OH)属于含碳有机化合物。【小问2详解】
由图知,TiO2和氯气和焦炭生成TiC14和A,物质A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知,A为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小问3详解】
由图知,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反应为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通电2NaOH+H2↑+Cl2↑。
【小问4详解】
在高温和氩气条件下,金属镁和TiC14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Ti和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 2Mg
高温ArTi+2MgCl2。氩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能做保护气。
13. 回答问题:
(1)科学家______(填字母序号)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A. 道尔顿
B. 拉瓦锡
C. 侯德榜
D. 门捷列夫
请依据H、C、O、Cl、Fe、Na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2)若某物质为厨房里的常见调味品,则它的化学式可以是______。(3)工业上磁铁矿可以用来炼铁,其主要成分为______(化学式表示)。
(4)由上述元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可以将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食盐水区分出来,请写出该物质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5)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均由上述中的元素组成。其中A是常用于灭火的气体。(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且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均由上述元素组成,“一”表示两端物质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填字母序号)______。
A. 物质B和E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物质E一定为盐酸【答案】(1)D
(2)NaCl和CH3COOH
B. 物质A与D反应时一定产生白色沉淀D. 物质C的类别属于单质
(3)Fe3O4(4)CaOH2+Na2CO3=CaCO3+2Na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5)AD【解析】【小问1详解】
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不符题意;
B、拉瓦锡首先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不符题意;C、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不符题意;
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符合题意;故选:D。【小问2详解】
H、C、O、Cl、Fe、Na中可以组成的调味品有食盐和食醋,化学式分别为NaCl或CH3COOH;【小问3详解】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小问4详解】
H、C、O、Cl、Fe、Na中由C、O、Na组成的碳酸钠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和氯化钠不反应,没有明显示现象,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小问5详解】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均由H、C、O、Cl、Fe、Na中的元素组成,且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均由上述元素组成,A是常用于灭火的气体,A是二氧化碳,B、C、D、E不属于氧化物;B反应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B可以是HCl、Na2CO3、NaHCO3,B和D不是同类别物质,B可以由D生成,且D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则D是NaOH,B是碳酸钠;E可以和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反应,E是HCl或CH3COOH;C由HCl反应生成,C只能是单质,C是H2;
A、由分析可B是碳酸钠,E是盐酸或醋酸,B和E反应是两个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属于复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A是二氧化碳,D是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说法错误;C、由分析可知E是醋酸或盐酸,说法错误;D、由分析可知C是氢气,属于单质,说法正确;故选:AD。
八、化学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4. 同学们用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向2g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的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请计算:(1)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g。(2)理论上产生氧气的质量。
【答案】(1)2(2)解: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100g×3.4%=3.4g
设理论上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683.4gMnO22H2O+O232xx68=
323.4gx=1.6g
答:理论上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6g。【解析】【小问1详解】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所以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仍为2g,故填2。
【小问2详解】见答案。
九、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5. 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D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收集氢气和氧气均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从A-E 中选填)______;实验室里若用A装置并采用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若用上如图来收集二氧化碳,请将图中的导管补画完整(要求:集气瓶的方向不得改变,二氧化碳要从d口通入)【答案】(1)集气瓶(2)
①. C ②. 2KClO3
MnO2Δ2KCl+3O2↑
(3)
【解析】【小问1详解】
图D中标号①的仪器是集气瓶,可用来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进行物质和气体之间的反应;【小问2详解】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不能选用相同的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和氧气都不易溶于水,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反应的发生装置,用来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是加热高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选装置C;
锰酸钾制取氧气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题目要求混合物,则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MnO2Δ2KCl+3O2;
【小问3详解】
图示仪器为万用瓶,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万用瓶收集时应从长导管进入,短导管排出,题目要求从d
口通入,则应该把d口导管改为长导管。
16. 为备战中考,提升体质,家长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新鲜鸡蛋。
(1)鸡蛋主要由蛋壳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鸡蛋白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已知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中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此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小英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反应均反应完全,鸡蛋壳中其他成分均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步骤】①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气密性;②向B装置中加入50g鸡蛋壳样品后,关闭K2,打开K1,先通入空气一会儿;③关闭K1,打开K2,向蛋壳样品中滴入足量的盐酸,直到B中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④关闭K2,打开K1,再通入一会空气;⑤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⑥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数据】重复实验,3次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装置C中沉淀质量(g)【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2)B装置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3)装置D的作用______。
(4)请利用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计算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实验反思】
实验119.8
实验220.0
实验320.2
(5)上述实验步骤④中,关闭K2打开K1,还要再通入一会儿空气,目的是______。
(6)小海同学认为,用以上装置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会偏小,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答案】(1)蛋白质(2)CaCO3+2HCl=CaCl2+H2O+CO2(3)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到C装置中干扰实验结果(意思相近即可)(4)40%(5)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排入到C中,被充分吸收(意思相近即可)
(6)盐酸具有挥发性,HCl气体进入C装置会溶解一部分碳酸钙,导致结果偏小。(合理答案也可)【解析】【小问1详解】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小问2详解】
蛋壳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小问3详解】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可能会进入C装置和氢氧化钙反应,影响实验结果,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则装置D可以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到C装置中干扰实验结果;【小问4详解】
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CO2=CaCO3+H2O,由方程式可知实验中消耗的
碳酸钙的质量与最终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相等,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19.8g+20.0g+20.2g=20.0g,鸡蛋
3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小问5详解】
20g×100%=40%;50g关闭K2打开K1,可以让空气进入装置B中,将装置B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排入到装置C,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小问6详解】
盐酸易挥发,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以使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的碳酸钙被溶解转换成氯化钙,导致沉淀质量减小,则计算得出的鸡蛋壳中的碳酸钙质量偏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