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来源:筏尚旅游网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财 务 分 析 报 告

(2010级)

公司名称: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97)

1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目 录

1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2公司所在行业分析

3分析结论或存在的问题

3.1结论1:光明乳业近三年资产规模增长幅度不大,权益总额也并无较大增长,公司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3.2结论2:光明乳业的资产结构比较稳定,资产风险较小,资本结构较为合理,但是其财务实力略有下降。

3.3结论3:将光明乳业的成长性、财务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经营能力、盈利能力等综合指标与行业平均值比较,可以看出光明在经营能力和成长性方面优势较大,在偿债能力、财务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而盈利能力则正在改善中。

3.4结论4:光明乳业在产销量、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同行业龙头企业(伊利集团),公司实力有待提高。

3.5结论5:光明的成本控制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因为企业一旦压缩成本,极易出现质量不过关等问题。

4建议及对策

4.1增加市场拓展的投入

4.2加强品质管理,加大品牌维护

2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1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11年,总部设立在上海,是由国资、外资、民营资本组成的产权多元化股份制上市公司,从事乳和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奶牛和公牛饲养、培育,物流配送,营养保健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有乳品研发中心、加工设备以及加工工艺,形成了消毒奶、保鲜奶、酸奶、超高温灭菌奶、奶粉、黄油干酪、果汁饮料等系列产品,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乳制品生产、销售企业之一。

公司原名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实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上实食品”)、上海牛奶(集团)有限公司(“牛奶集团”)、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和DanoneAsiaPte.Ltd.,(“达能亚洲”)等发起人在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基础上,于2000年11月17日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2年8月14日向社会公众发行了每股面值1元的人民币普通股1.5亿股,并于2002年8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光明乳业长期以来秉承“创新生活、共享健康”的企业使命,始终以领先变革的首创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打造中国新鲜品第一品牌的事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0年,“光明”系列产品获第27届中国奥运代表团唯一指定乳制品称号;2001年,入围“中国最受尊敬企业50强”;2002年至今,历年入选“上海100强企业”,排名逐年上升;连续入围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500强企业”。2004年,在著名媒体《财富中国》发布的《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领导力报告》中,光明乳业入选“2004年全国最具领导力的20家上市公司”;2005年,被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评定为全国诚信等级AAA企业;200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经营报组织的竞争力年会上获得“卓越自主创新新产品”称号;2007年1月,被国家商务部评为06 年度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同年9月,被卫生部、农业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联合授予“中国食品安全十强企业”称号,是中国液态奶企业中唯一获得此称号的企业。2007年10月通过上海市质量金奖评审组的复评,再次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

2公司所在行业分析

中国乳制品行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奶类生产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迅速增加,远远高于1%的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乳制品产量和总产值在最近的10年内增长了10倍以上,已逐渐吸引了世界的眼光,但同时,中国人均奶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都还十分悬殊。令人鼓舞的是,近两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乳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政策,中国乳制品行业正面临增长方式的转

3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变,以市场化、法制化、规范化的不破坏资源生态的生产方式,从源头抓起,从整个乳业产业链抓起,以现代的营销观念,迎接新一轮高品质发展周期的到来。

中国乳品消费在逐步扩大,但目前成规模的消费市场还远没有形成。中国许多人还没有喝牛奶、食用乳制品的习惯,尤其是农村市场还远没有打开,还有相当部分的人因经济条件所限消费不起,消费习惯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过程。乳企须研究中国乳业发展的规律,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加强乳业发展的计划性。

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其焦点一直围绕在价格战、奶源战、资本战、圈地战、广告战、口水战等方面,但2007年竞争的话题显然已转移到以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为代表的研发大战。各个乳制品企业推出的新品无一不注重科技含量,也更加侧重功能性。中国乳业已进入了新的竞争阶段。针对国内消费观念逐渐成熟、从“有奶喝”转为“喝好奶”的需求日益强烈,竞争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低端的价格大战走向高端的技术、产品比拼;从原始的广告战、价格战变为对行业健康、长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差异化竞争。

近几年来,全国乳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目前,全国型乳品企业主要有蒙牛、伊利和光明。而伊利、蒙牛双雄目前在市场上拥有绝对的市场优势,大比例的市场份额归揽在它们的怀中,呈“垄断”态势。外资企业的进入中国奶业,使得这一行业的竞争趋向更加激烈。

2009年上半年,我国乳制品行业产量、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均呈现正增长,产销率稳定,乳制品生产和销售已经触底并呈现缓慢平稳回升态势。2010年上半年乳业三大巨头均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其中,伊利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93亿元,同比增长20.27%;蒙牛乳业收入达144.342亿元,同比增长19.31%;光明实现主营业务42亿元,同比增长12.06%。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已明显回暖,消费趋于理性回归。同期,受国际市场乳制品产品供应充足、价格走低的影响。随着相关产业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产奶旺季的到来、国际乳制品市场的逐步回暖和消费者信心的进一步恢复,我国乳制品行业有望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 随着中国乳业的迅速发展,产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已成为技术装备先进、产品品种较为齐全、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食品制造业,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乳制品消费市场会不断扩大并趋于成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乳制品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

3分析结论或存在的问题

3.1结论1:光明乳业近三年资产规模增长幅度不大,权益总额也并无较大增长,公司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原因及理由:

4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光明乳业2009—2011年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

5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6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由表格可得出以下分析:

从资产的角度来看,2009-2011年光明乳业总资产本期增加3251027253元,增长幅度为3.36%,说明该公司本年资产规模增长较少。流动资产本期增加94 542 324元,增长的幅度为5.02%。非流动资产本期增加18 069 460元,增长的幅度为1.23%。

本期资产的增加主要体现在流动资产的增加上。如果仅从这一变化来看,该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有所增强。尽管流动资产的各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动,但其增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币资金的大幅增长。货币资金本期增长116 065 765元,增长的幅度为26.32%。乳制品行业本就是对于现金需求量比较高的企业,货币资金的增长对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满足资金流动性需要都是有利的。二是预付款项的增长。预付账款本期增长56 635 238元,增长453.26%。这些变动都是由于销售规模的扩大,随着消费者信心从“三鹿”事件中的逐渐恢复和国内消费需求量的增加,乳制品行业整体回暖。存货本期减少75 374 613元,减少幅度为36.64%也说明了这一点。

非流动资产的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的增长。固定资产本期增长19 027 895元,增长的幅度为41.25%。该公司固定资产增加主要是由于部分在建工程转入所致,且并无闲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少46 242 511元,减少幅度为90.79%,说明了这一点。二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32 883 616元,增加幅度为15.83%。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递延到以后缴纳的税款,就长期来说,对企业的资产并不会造成影响,是通过会计的方法调节资产的一种办法。

从权益的角度来看,光明乳业权益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12 611 784元,增长幅度为3.36%,说明该公司权益总额并无较大增长。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负债本期增加44 592 620元,增长的幅度为2.54%。股东权益本期增加68 016 164元,增长的幅度为4.26%。

本期权益总额的增长主要体现在股东权益的增长上,未分配利润的增长是其主要方面。未分配利润本期增长68 016 164元,增长的幅度为4.26%,由于08年“三鹿”事件对乳制品行业的影响巨大,虽然公司本期盈利,但仍不足以弥补上期的亏损,所以股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并未有变动。

负债本期增加44 592 620元,增长的幅度为2.54%,、流动负债的增长是其主要方面。流动负债增加27 237 539元,增长幅度为1.57%。流动负债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应付账款的增长。应付账款本期增长57 859 955元,增长幅度为5.92%。其变动主要由于企业销售规模的扩大,也是企业近阶段资金紧张,充分利用无成本资金的表现之一,用以节约利息支出。非流动负债本期增长17 358 081元,增长幅度为89.68%,虽然增长幅度大,但由于其增长额度小,所以并不是负债增长的主要原因。非流动负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借款和其他非流动负债的增加。长期借款增长5 279 721元,增长幅度为45.76%;其他非流动负债增长12 078 360元,增长幅度为169.72%。这

7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报告期流动资

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 些都是为了缓解企业短期的偿债压力,调整企业负债结构,减少财务风险所造成的。

3.2结论2:光明乳业的资产结构比较稳定,资产风险较小,资本结构较为合理,但是其财务实力略有下降。 原因及理由:

光明乳业2009—2011年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

垂直分析光明乳业2009-2011

2009

2010201109-10变动情10-11变动情

2009 2010 2011 (%) (%) (%) 况

2.157E+09 3107312892 3750531291 52.32% 52.01% 50.86% -0.32%

-1.15%

1.966E+09 2867236588 3623483728 47.68% 47.99% 49.14%

0.32% 1.15%

光明乳业的资产结构从静态来看,该公司2009年流动资产比重为52.32%,非流动资产的比重为47.68%。2010年流动资产比重为52.01%,非流动资产的比重为

47.99%。2011年流动资产比重为50.86%,非流动资产的比重为49.14%。根据该公司

的资产结构可以认为该公司的资产流动性比较强,资产风险比较小。

从动态来看,2009-2010年该公司流动资产比重下降了0.32%,非流动资产比重上升了0.32%。2010-2011年该公司流动资产比重下降了1.15%,非流动资产比重上升了1.15%。结合各资产项目的结构变动情况来看,都没有大幅度变动,说明该公司资产结构相对比较稳定。

2009201020112009-2010变动2010-2011

(%) (%) (%) 情况 变动情况 负债合计 46.69% 55.03% 61.56% 8.34% 6.53% 所有者权益合计

53.31% 44.97% 38.44%

-8.34%

-6.53%

光明乳业的资本结构从静态来看,该公司的股东权益比重分别为53.31%,

44.97%,38.44%,负债比重分别为46.69%,55.03%,61.56%,资产负债率较为合适,

财务风险相对较低。从动态来看,股东权益比重分别下降了8.34%,6.53%,负债比重上升了8.34%,6.53%,各项目变动幅度不大,表明该公司资本结构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财务实力略有下降。

8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3.3结论3:将光明乳业的成长性、财务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经营能力、盈利能力等综合指标与行业平均值比较,可以看出光明在经营能力和成长性方面优势较大,在偿债能力、财务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而盈利能力则正在改善中。 原因及理由:

和行业相比各指标综合得分

综合得分80706050403020100成长性财务能力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光明乳业 指标 光明乳业 行业均值

成长性 50.23 40.91 行业均值

经营能力 73.18 31.80 盈利能力 26.31 45.40 财务能力 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 32.90 50.00 39.67 63.64 34.02 40.91 报告期

2009/12/31 公司

行业

2010/12/31 公司

行业

2011/12/31 公司 33.45%

行业 33.55%

毛利率 37.55% 营业利润率 净利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权益乘数

盈利指标

33.11% 34.50% 33.53%

1.91% 1.62%

-29.83% 55.65%

2.18% 2.38% 偿债指标

9.71% 8.86%

1.70% 2.30%

10.02% 9.56%

1.23% 0.93% 1.88

1.70% 1.06% 0.91

1.21% 0.90% 2.22 运营能力

3% 2.27% 1.78

0.98% 0.69% 2.6

3.23% 2.49% 2.55

9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5.10% 5.81%

13.20% 16.99%

5.30% 8.34% 周转率

11.64% 17.45%

4.31% 9.70%

9.09% 12.44%

14.58 8.81 1.95%

108.52 4.32 1.02%

12.9 9.47 1.90%

210.43 4.55 1.02%

11.23 8.24 1.77%

343.75 4.49 0.95%

盈利指标:公司2009年营业利润率比同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1.74%;2010年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7.53%;2011年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8.32%。同样光明2009年净利润比同行业平均水平低出27.92%;2010年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6.48%;2011年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7.26%。

图中反映,2009-2011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不断上升的,这说明,对其投资的收益也越来越高,公司获利能力不断增强。光明乳业销售净利率也是不断上升的,由2009年的1.62%上升至2011年的2.3%,但是该水平仍然较低,公司应当努力降低销售成本以提高净利润。公司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不断上升的,这也是净利率不高的原因之一。2009-2011年,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是逐年下降的,说明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在不断降低,因此,要加强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努力提高销售利润率。

偿债指标:流动比率2009年为1.23%,2010年为1.21%,2011年为0.98%,都比同时间内行业指标低很多。2009-2011年光明乳业存货量呈平缓上升趋势,因此,其速动比率变化趋势和流动比率变化趋势趋同,该企业流动比率较低,短期偿债能力不强。光明乳业的资产负债率这三年处于平稳状态,2009-2011年平稳上升,在这说明公司的财务杠杆也在逐年增高,财务风险也相对幅度增加。光明乳业2009-2011年权益乘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增幅较大,这说明公司负债程度不断加大,风险不断增加。光明乳业的利息保障倍数在2009-2011

10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年是逐年下降的,说明其偿还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在不断下降,这主要原因是公司这三年中,财务费用不断增加且增幅很大。

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由2009年的14.8突然降至2010年的10.28,而2010到2011年则变化平稳。主要原因是2009-2011年公司销售收入基本呈匀速上升趋势,而应收账款在2010年增幅很大,导致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10年的大幅下降。

2009-2011年,光明乳业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说明公司存货周转速度变慢,存货占用

水平高,流动性差,存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变慢。

11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周转率2011年较2010年下降,企业营运能力下降,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光明乳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在2009年至2010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2010-1011年变化幅度不大,这是由于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降低导致的。

营运能力: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保持在11%-14%,但是远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表明公司的经营效率不太高。应收账款周转率略有下降与销售额的增长有一定关系,销售额快速的增长会使应收账款数额增大,从而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从存货周转率来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表明公司的存货管理在加强。流动资产的周转率在下降说明公司流动资产利用效率下降,长期下去将影响企业盈利水平。

3.4结论4:光明乳业在产销量、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同行业龙头企业(伊利集团),公司实力有待提高。 原因及理由:

2009年—2011年光明乳业与伊利股份同行业对比表

12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同行业(伊利股份)水平结构分析:

盈利能力比较:光明乳业的毛利率相对于伊利股份来说三年都是高于伊利股份的,相对稳定,然而营业利润率三年则相对不够稳定。从三年的差值可以看出,2011年的光明乳业在营业利润率上出现了较为大的下滑,同时也是因为伊利股份在11年的营业利润率突然增高。说明光明乳业虽然相对于自身去年并没有较大的下滑,而对于同行业的伊利股份来说,盈利能力是下降的。同样的,在净利率方面,光明乳业三年是呈现持续上升的,但三年连续低于伊利股份,并在11年出现了2.59%的大差距,这严重影响了光明乳业在同行业中盈利能力的排名。

偿债能力比较:光明乳业的流动比率三年来都一直在下降,而相对于伊利股份则三年都较高,09年以及10年都保持在高于伊利股份0.47%的水平上,而在11年则降到仅仅高于伊利股份0.3%,这也与伊利在11年的盈利能力的升高有一定的联系。说明光明乳业在11年虽然相对于自身并没有明显的偿债能力下滑,而对于伊利股份来说,在偿债能力上,还是有所下降的。同时,光明乳业的权益乘数在三年内都在上升的同时,说明企业的负债程度在逐渐增高,而相对于伊利股份则三年呈现递减的趋势,从09年的1.67的差距到10年的1.18再到11年的0.56,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光明乳业在偿债能力上相对于伊利在逐渐降低,而伊利股份的偿债能力则在逐年上升,但相对光明乳业的偿债能力看,还是相对较差的。

运营能力:在09年时,光明乳业的资产收益率低于伊利股份1.59%,而10年时低于伊利股份0.54%,相对这个数字来看,在09年到10年光明乳业的营运能力是在上升的,然后11年的数字则就相对较差,11年伊利股份的资产收益率高出了光明乳业7.52%,对于同行比较来说,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差距。这不仅仅是伊利股份在11年的整体盈利能力的上升的原因同时也是光明自身在这个同行激烈竞争后导致的下滑。在三年中,光明乳业的资产收益率整整降低了0.79%。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伊利乳业09年10年都是相对稳定的,而在11年上升了11.16%,说明在11年的投资带来的受益较以前年度非常高。而光明乳业的相对来说投资受益则较低,保持在低于伊利乳业15%左右的水平,这虽然不能说明光明乳业并没有像伊利股份在投资方面获得了较多的受益。光明乳业在其他投资方面,也就是营运能力方面还是相对伊利有一定的差距的。这也从一定方面说明了为什么伊利股份的负债相对光明乳业较高的原因。伊利股份将一定的资产用在了投资上,并得到了较大的受益,而光明乳业相对比较保守,虽然负债较少,但也并没有得到很多投资收益,这相对于股东来说并不好。但对债权人来说光明乳业较伊利股份是更加安全的。

周转率比较分析:在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差距上可以看出,伊利股份是非常高的,比光明股份高出115%左右,说明09年到11年伊利的收账速度比光明更迅速,账龄也相对较短,资产流动性更强,短期的偿债能力也较强,坏账损失也会较少。而光明乳业的周转率过慢,可能造成坏账损失较多等不利影响。09年和10年伊利股份的存货周转率都是相对光明较低的,09年低于伊利股份0.75%,10年低与伊利股份0.11%,可是在11年时,伊利股份逆转

13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性的超过了光明乳业的存货周转率,并比光明乳业高出了0.75%。可见,在2011年,伊利乳业的存货占用水平较低,流动性曾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同时也曾快,增强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而光明乳业则应通过存货周转速度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从总资产周转率来看,从09年一样的1.95%到11年低于伊利的0.35%,可见伊利的营运及盈利能力都在增强,而光明则相对较差,虽然自身比较而言并没有明显的下滑,而相对同行业的伊利股份而言,则表现较差。

综合分析比较,在盈利和营运能力方面,伊利股份较光明乳业从09年的较差,到11年的提升并超过光明乳业,说明伊利的短期偿债随着盈利能力的好转和营运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在增强。而光明乳业虽然没有明显下滑,但也有些许的降低,偿债能力也有些许的降低,而盈利和营运能力对于伊利股份并没有很大的提升。

3.5结论5:光明的成本控制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因为企业一旦压缩成本,极易出现质量不过关等问题。 原因及理由: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上升,而主营业务利润却没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报表显示主要是成本上升造成的。企业在市场的份额下降,经营处于保守的状态下,缺乏市场拓展的能力,而是通过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加大销售,增加收入,从而达到了提高利润的目的。但是企业一旦压缩成本,极易出现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光明乳业近年来发生多起由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例如“蛆虫事件”、“呕吐事件”、“回奶门”、“变质门”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把公司推上社会的风口浪尖,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且使公司财务蒙受损失,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心,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光明乳业作为中国乳品行业昔日的的霸主企业,在上海及华东市场一直处于龙头地位,独霸上海乳品市场高达70%以上的份额。其近年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伊利乳业和蒙牛乳业赶上并超过,在华东以外的市场开拓不利,“回奶事件”更是雪上加霜,对其整体的市场销售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使营业收入处于不利状态,迫使企业只能靠压缩成本的手段来提高利润,以挽回公司的形象,保证股东信心。

4建议及对策

为了抓住机遇、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光明乳业应该要积极提高资产营运的效率,这就需要加强引进科学的管理办法。其次,光明要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提高其销售收入,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这就需要光明加大其在市场营销、广告宣传、销售管理等方面的资源投入。最后,从公司财务入手,采取谨慎的融资政策和投资政策,加强对营运资本的管理。

14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4.1增加市场拓展的投入

光明乳业主营业务增长缓慢,无法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虽然所处的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同业竞争者强有力的发展态势,对企业的市场发展造成巨大压力。从整体业态发展来看,光明已经处于劣势。同时,在费用投入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同业竞争企业,从公众在媒体上对几家企业的感知来看,光明的宣传力度明显不如伊利和蒙牛,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够。因此,我们小组建议光明乳业一定要转变观念,加大市场投入。从市场开发、产品研发、加强产品质量把关、提高管理能力等方面来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提高自身实力,加速企业的发展。

4.2加强品质管理,加大品牌维护

乳制品安全卫生营养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光明乳业发生的多起由食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事件突显出企业在品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从大的方面也反映了企业管理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大业,由质量问题引发的社会事件也让消费者对光明品牌产生了怀疑。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品质管理,加大品牌维护,提升品牌形象。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