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环境 第27卷第4期(总第106期) 2017年12月 新媒体时代环境新闻报道策略分析 景淑媛 (青海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青海西宁870007)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为了让公众获取更多快捷、真实的环境信息,媒 体人需要重视环境新闻报道工作。改进环境新闻报道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如今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环境新闻报道,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主要矛盾在发生变化,人民对高质量 生活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当前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使环境新闻报道更加多元迅 速,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传播环保正能量,是环境新闻宣传部门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文章主要分析新媒体时 代环境新闻报道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报道;策略 中图分类号:X一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454(2017)04-206-04 1 引言 网络化与数字化的出现使人们对于新媒体有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传 了全新的认识,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或媒介,打破 统媒体获取相应的环境新闻报道,而是发挥主动 传统的传播方式,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最 性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虽然获取信息来源 新的环境新闻及相关报道,这一点传统传播渠道 变得更加广泛.但由于各种不实报道或断章取义 并不能完全做到。同时传播平台的多元化还增加 的新闻充斥新闻体系,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让人 了受众对环境新闻内容的自主选择,受众可以根 质疑,这也是当前我国环境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 据自身需求主动选择、搜索关注的环境新闻内容 所遇到的尴尬境地。因此.环境新闻报道想要在 及动态,了解相关环境新闻的最新信息,同时还可 当前新媒体时代下获得相应的价值体现,不仅需 以与在线的人共同交流环境新闻的报道内容,发 要对环境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做出甄别报 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强大的舆论特性可以督促主 道,还需要在报道方式上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 体责任人及环保部门加快解决相关问题并出台相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体现出环境新闻的报道 应的措施办法。 成效,帮助人们快速认知当前真实的环境状况,并 2.2受众身份的转向带来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 做出反思与行动。 在过去的新闻传播中,人们对于环境新闻的 2新媒体时代对环境新闻报道的促进作用 报道内容没有过多的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对于环 环境新闻作为新闻报道重要组成部分,主要 境新闻报道的诸多想法被限制。如今的新媒体时 聚焦于人与自然的独特规律及社会矛盾。目的是 代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媒体环境,人们能够自由的 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现状告知受众,引起社会 选择或是主导环境新闻报道,对于环境新闻报道 各界的警示与警醒『1]。特别是在当前新媒体时 内容有了更多的选择,公众能够主动参与到环境 代下,科学技术及网络的快速发展,也为环境新闻 新闻报道中.对于环境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可靠 的报道带来了巨大影响。其中,对环境新闻报道 性进行追踪关注.不再只是单一的接受者,更多的 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是参与者与监督者。在新闻传播中公众的身份得 2.1 网络和数字技术带来的传播平台的多元化 到了重大转变。有了更多的主导性。 收稿日期:2017—11—16 新媒体时代环境新闻报道策略分析景淑媛 2.3网络传播渠道的便捷提升了受众的认知水 平 地方矿厂违规排放污染物.导致山下居民大量出 现肝脏、肾脏严重受损并死亡的事件。媒体在报 网络传播不仅承载了传统媒体传播的优势。 道中对受害人病痛特征、葬礼描述等进行大肆渲 染,然后再对原因和现状进行展示。这种为凸显 环境问题尖锐与迫切性所使用的方法.虽然达到 了新闻刺激受众,引起社会重视的效果。但作为 受害人的家属及正在受到环境问题污染的人们而 还在此基础上扩展了更多的优点,使人们获取信 息更加便捷和全面,提升受众对环境现状的认知 水平。通过网络传播,人们接收到的资讯更加丰 富,获取环境新闻报道的内容也更加多元化。在 过去传统媒体中,传播的新闻内容和形式都比较 言,这种报道方式对他们再次造成心理和身体上 单一,而如今网络传播渠道的增加,使公众在信息 传播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获取方式也变得更 加多样化。受众可以通过网络传播.从环境新闻 事件本身,迅速、全面的了解新闻背景、环境科普 知识、相应的政策法规等等,增强受众了解环境新 闻本质的能力,提升受众的认知水平。 3新媒体时代环境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为环境新闻报道提供了 多样化渠道,丰富了环境新闻内容,提升了受众的 环境新闻参与能力,为环境新闻发展提供了有力 保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当前新媒体时代下环境 新闻报道存在的诸多问题_2 J 3.1环境新闻内容真实性有待加强 真实性是环境新闻的生命,是环境新闻报道 的必要属性,但当前一些网络新闻媒体为了自身 利益想要获取更多的关注度 ],对某些环境问题 在未调查、未核实的基础上进行断章取义的报道, 过分夸大某一片面问题,博取大众眼球.造成极大 的社会影响。同时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爆炸性增 长,使得相关辟谣信息被不实言论覆盖,受众无法 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使得环境新闻报道内容的 真实性严重不足。缺少真实性的环境新闻,不仅 扩散了虚假信息,还使人们对准确的环境新闻报 道产生质疑,致使无法相信准确报道内容的真实 性,致使环境新闻报道的价值和意义受到严重的 威胁,更甚影响到社会公信力。 3.2报道操作不规范导致“二次伤害”较大 一部分环境新闻是对环境问题的揭露性报 道,其目的是制止环境遭到破坏_4]。但是在此类 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由于报道的操作不规范,使得 报道过程缺乏人性关怀.导致对遭受相关环境问 题影响的人们受到二次伤害。例如,从湖南省湘 西自治州花垣县铅锌致命尾矿的报道来看.由于 的伤害可想而知。通过对相关环境新闻的梳理还 可以发现,目前环境新闻的报道除了采用以上报 道操作形式外。还存在标题中为吸引人们眼球对 相关报道采用“最xxx的人都在这里”等模式,存 在通过市场消费的方式来报道有关环境问题的情 况。在环境新闻报道中。此类不规范操作虽然体 现出了环境新闻的真实性与尖锐性。但却严重缺 乏新闻报道所需要的人文关怀。 3.3网络环境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倾向的正确性 不足 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环境新闻报道的舆论 导向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环境新闻的报道是揭 露生态环境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从而达到改善环 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但是在某些环 境新闻报道中,新闻舆论引导的倾向却与社会发 展的导向相冲突【5]。例如在“治理雾霾关厂后的 日子”相关报道中,原本因为治理日益严重的雾 霾污染,需要对相关超标、落后的企业进行关闭、 新建、改建,这是落后工业发展的生存方式与当前 环境客观要求的冲突必然产生的结局。在环境新 闻媒体报道过程中,此类环境新闻揭露环境问题 的同时,那些依赖于企业工人的生存问题也随之 被提起。而作为环境新闻的受众所希望的是在治 理环境问题的同时,依旧能够保障此类相关人员 后续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在环境新闻报道过程 中,亦需要衡量新闻内容所产生的舆论引导倾向。 环境问题需要治理,人们的生存问题也不容忽视。 而且在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着与当前舆论引导倾向 相违背的实例。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好 奇心,将环境问题引起的社会舆论转移到无辜的 受害者身上并肆意大力炒作,这完全失去了新闻 媒体的传播意义,丧失了正确的舆论引向,覆盖新 闻本身的真实性。 207 青海环境 第27卷第4期(总第106期) 2017年12月 3.4报道重叠度较高且专业性不足 当前由于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相 关新闻媒体和新闻发布渠道越来越多,而且由于 一闻报道后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还应提 升大众的媒介素养,对于接收到的环境新闻持有 自己的判断力与思考力,避免二次事件传播;建立 健全新媒体网络监督机制,通过有效的政府监督 和社会监督制止媒体散布不良消息;环境新闻报 道工作者要注重人性关怀.不断提升正确的新闻 些传播平台的需要使得新闻报道的信息重叠度 也越来越高,不同媒体只是换汤不换药,新闻出现 大量“热剩饭”的情况。特别是对于环境新闻报 道而言,一些媒体开始不断炒作环境危机 主观夸 大沙漠化、雾霾、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影响.以 道德素养.对环境新闻报道有全新的认识,坚持以 客观、真实的报道传播给大众。使环境新闻报道更 此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且相关报道的传播量增 加后,其它媒体就会效仿或转发,从而使得不实环 境新闻报道出现大量重叠。加之一些环境新闻报 道人员大多缺乏专业和系统的环境知识认知.导 致环境新闻真实性和可靠性更加受到质疑.间接 削弱了环境新闻宣传应有的作用。如“地球生命 只剩50年”、“八成地下水不能饮用”等相关环境 新闻的报道。由于新闻从业人员及报料人专业性 不足,对出现的新闻事件只为实现“眼球经济”和 高“流量”的目的,盲目相信所谓专业报告解读, 以讹传讹从而给社会和公众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4新媒体时代下环境新闻报道的发展策略 4.1强化环境新闻内容审核.提升环境新闻报道 真实性与科学性 提升环境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将正 确的舆论导向展现给大众。才能使环境新闻报道 能够得到大众的信任,并避免虚假新闻有可乘之 机,进而提升社会公信力。为此。需要各级环境新 闻部门加强对环境新闻内容的审核.建立健全逐 级审核制度和追究责任人制度:在确保环境新闻 时效性的同时,重视内容的真实性,保证每条环境 新闻都是经过认真调查、采访、核实的,不要一味 追求“快”,而丢掉环境新闻真实性的基础;环境 新闻部门应当与官方环境研究部门建立长期合作 关系,环境新闻中涉及到的环境知识、影响、危害 等内容,应当由官方环境研究部门给与审核和把 关 。 4.2规范环境新闻操作流程.注重报道“以人为 本”基本策略 结合实际应该加强新闻立法,通过完善的法 律法规避免不真实的、侵犯人们隐私名誉的环境 报道行为,保证新闻媒体向正规化、法制化的道路 发展,使新闻记者能够规范采访流程,避免环境新 208 加规范.并保证环境新闻当事人的隐私。 4.3树立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价值观,明确环境 新闻报道的目的 树立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价值观是所有宣传 思想工作的灵魂,环境新闻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 方向。设立舆论监督机制。及时把控环境新闻舆论 的走向,分析舆情发展动态。正确的环境新闻舆 论导向对环境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意义.像是汽 车的安全行驶离不开方向盘一样,它能够及时、有 效化解环境事件引起的社会矛盾。环境新闻是用 新闻手段.传播人们关注的环境信息,环境新闻报 道聚焦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及其产生的社会问 题,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真实性、科学性、贴 近性原则,将环境现状告知大众,引起社会关注, 从而达到全社会保护环境、热爱环境的最终目的。 4.4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环境新闻工作者专 业技能及职业素养 环境新闻报道产生的主体是新闻工作者,新 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 定着环境新闻报道的内容。但目前我国专职环境 新闻工作者数量很少.大部分都是综合性记者做 环境新闻报道。因此,必须注重加强环境新闻工 作者环境知识、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建立定期 培训机制,确保环境新闻质量。主要从以下两个 方面着手:一方面,提高行业的准人标准,采用持 证上岗的模式,并落实新闻报道的责任制度,确保 环境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规范性_7 J。另一方面, 注重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培训工作。在日常工作中 融合培训内容,以网络培训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 新模式,不断提高环境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 另外,还要整顿行业风气,提倡新思想、新作风,要 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避 免不实新闻报道出现。要鼓励和引导环境新闻工 新媒体时代环境新闻报道策略分析景淑媛 作者在T作中凸显人性关怀,体现自身的责任意 识.向大众报道真实的情况,并注重保持公正的立 场.成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环境新 闻工作者,从而促进环境新闻报道的规范化。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1]扎西达娃.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的思考[J].新 媒体研究.2016【3):l】8—119. 『2]彭冬梅.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策略的变化[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8):195. 新媒体时代,对于环境新闻的发展是一把 “双刃剑”.作为环境新闻从业人员,应当利 好 传播快、多元化、主观能动性强等“利”的这一面。 同时也要认清内容真实性不高、博眼球经济、新闻 重叠性大这些“弊”.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 『3]肖琳.论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转化[J].视听,2016 (10):148—149. 『41周怡.环境新闻报道的负效应[J].新闻界,2006(3): l09~I】0. [5j郭斐斐.论社会新闻报道中的舆论引导[D].南京师范 大学.2008. 养的培养.提升环境新闻质量,为新媒体下环境新 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6]李子路,黄馨茹.对《南方周末》绿色版块环境新闻观 念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1(17):16. 『7]宫鹤.浅谈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工作技能的提升[J].品 牌月刊.2014(10):23~23.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