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 德 医 学 院 学 报 V01.31 No.6 2014 [2】费素定,王小丽,徐金梅.ECS情景教学在急救综合技能 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o7,24(6):86-_87. [5] 董志峰.教学基本要素及其运行方式构建[J】.教育理论与 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4):1017-1018. 【3】张荣明,王萍.四阶段情景教学模式在临床外科教学中的 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30_-32. 【4】丁小萍,朱大乔,夏彩莲,等.角色扮演在护理临床见习的 实践,2005,25(7):52—55. 【6】盖立平,刘铁利,王礼,等.医学物理学教学的问卷调查与 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28(5):2952-2953. (收稿日期:2014-01--04) 临床流行病学 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赵秀荣,毛淑芳,张凤英,高玉峰,米术斌 (承德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河北承德067000) 【关键词】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1004--6879(2014)06-_0541-.-02 临床流行病学是在临床医学领域内,引入了现代流行 病学和统计学等有关理论,创新了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 病学和循证医学融合为一门课程,这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循证思维和综合能力。 量和评价的临床科研方法学,从病患的个体诊治扩大到相 应患病群体的研究,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 规律,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获得的结论有充分的科学依 2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授 课方法外,还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灵活多样的采用了多种 据u 。随着医学模式、人类疾病谱、健康观的转变和信息技术 的发展,尤其是循证医学的兴起,使临床流行病学在临床医 学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是针对临床流行病学课 教学方法。 2.1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BL)强 调学生自主学习,实施中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 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的初步思考,并对 实践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 的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关于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 1改革教学内容 自2009年开始,我校在2006级临床医学、麻醉、影像本 科专业开设了临床流行病学课程,并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 了改革,以适应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的内容采用了PBL教学法,该方法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 极发言,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协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2.2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1.1 调整理论和实习内容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内容主 要包括科研的基本原则、方法、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疾病病 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研究与评价,临床决策等内容,共计 32学时,最初设计的是理论26学时、实习6学时。根据课程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例。研究性教学的形式多样,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式。①基于 项目的学习。如在临床科研方法部分的学习,鼓励学生进行 科研活动,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研 特点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我们调整了理论和实习 内容,调整后理论20学时、实习12学时,在实习中增加了临 床研究方案的设计、科研基本原则、数据统计分析的错误辨 析,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研究及评价的案例分析,临床 究方案、实施研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最后撰科研论文。 这种形式将教与学相结合,能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的整 合与建构,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培养 了学生的科研能力。②基于科研实践过程的学习。如在研究 决策树的绘制等综合性、设计性实习内容,增加了学生实践 的机会。 1.2融合循证医学的思维循证医学实践对临床流行病 学研究的科研选题、设计具有深远影响。我们在临床流行病 学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循证医学的思维,将临床流行病学 方案设计部分,先让学生选择感兴趣又可行的主题,然后从 中选定一项或两项,学生根据主题分小组查阅文献、进行设 计、收集数据并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基于科研实践过程的 学习”与“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区别在于全班学生均需参加。 基于科研实践过程的学习让全体学生经历一次科研过程, 的教学重点从传播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方法转变为 教会学生如何在医疗实践中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结 果,寻求证据、评价证据。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已将临床流行 从而将书本知识与科研实践过程相结合,也了解了科学研 究过程各个环节的要求。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 ・541・ 承 德 医 学 院 学 报 V01.31 NO.6 2014 J0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2.3案例式教学法 在临床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研究方案分析、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疾病病因与 危险因素、诊断、治疗、疾病预后研究设计与评价中采用了 案例式教学。授课时教师首先给出案例,学生通过查阅、阅 读和分析文献,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最后教师做出点评和评 价。在实践中发现,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 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检索和评 形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3.1注重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 了获取更多有关教学的信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习 态度、表现等进行的系统评价。我们主要通过批改实习报 告、测验、课堂提问、课堂授课观察、问卷调查、学生讨论记 录、电子邮件、教师课程中心互动等形式,获取教学有关的 反馈信息。教师通过反馈信息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为教师改 进教学提供依据;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从中获得成就 感,从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3.2改革终结性考试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的有关要求,我 价文献的能力 。 2.4三明治教学法三明治教学法是将理论和实践交替进 行并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科研原贝q、统计分析内 容的学习中,教师将理论内容用案例引出后,给学生足够的 时间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与沟 通,然后对本部分理论知识进一步提炼、总结、升华,再进行 下一知识模块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理论和实 们积极探索考试方式的改革,反对以死记硬背为主的闭卷 考试形式,增加了科研设计的错误辨析、研究方案选择、统 计数据分析辨析、科研文献的评价等开卷考试形式,使考试 更加贴近临床实践和科研。 总之,在临床流行病学课程教学中,我们既注重基础知 识的讲授,也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授课过程中 践结合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针对临床流行病学的课程特 点,采用了多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例如在课堂上设 置问题、有计划地进行课堂小测验等。对于学生已经有一定 基础的研究方法部分的内容,采用学生自学方式,再配以案 例的分析实习,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个别答疑或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他们的 批判性思维,成效明显。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我们仍需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为培养适应新 世纪要求的医学人才而努力。 在全班重点讲解。数据分析部分的内容采取师生角色互换 的方式,学生讲解、教师听课,然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师生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家良,王滨有.临床流行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8.2-8. 2.6网络辅助教学法由于学时的限制,仅凭课堂教学往 [2]孙宝志.实用医学教育学D伽.第l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11.97-99. 往不能满足学生对临床科研知识的需求。为此,我们为学生 提供相关网址,供学生课下学习,方便学生获取更多的II缶床 科研方面的知识,这种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 习惯。 [3]李丽琼,李海燕.研究性学习在妇产科教学中的效果观察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106--107. [4]梁瑞峰,袁福胜,白建英,等.案例教学法在卫生学教学中 的应用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07-108. [5】黄亚玲,马建辉,彭义香,等.Sandwich教学法在医学教育 3改革考核方式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形成性评价,在期末采用多种 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8,21(3):55-56. (收稿日期:2013-12-21) 以病理生理学为例浅谈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张泓波 ,赵志伟 ,高维娟 (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3.河北中医学院)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病理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 -BIC 【文章编号1 1004-6879(2014)06-0542-03 “教师中心模式”是我国当前医学教育的主要教学模 究我国未来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式,该模式对传授医学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病理生理学是基础 医学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 女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06O2407) △通讯作者 ・1病理生理学教学现状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本质的科学,也是医 学生理解临床问题、训练临床思维的基础,在学习医学知识 的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但由于课程内容抽象、逻辑 推理性强,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 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