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新技术的日益普及和服务型政府的深入构建,网络传播已成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当前,在新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还存在着传播渠道单一、传播效率不高等问题,需要采取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丰富公开信息资源、优化网络媒介功能等对策进行优化。
关键词:新网络环境 信息公开 存在问题 对策
随着网络新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为公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渠道,政府面对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同时,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国家政治民主化、政府治理公开化而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的需求,也使网络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信息公开面临新的社会环境
(一)传播环境的变化
1、传播方式网络化。网络媒体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传媒形态。网络由于具有传播快捷、信息共享、检索方便等特点,已成为部分政府信息公开的首选方式。政府网站、专门的政府信息网站等网络信息平台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
2、传播机制互动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网络媒体很大程度上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加快了传播机制从传者中心到传者、受众两个中心互相制衡、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转变。[1]这使受众能主动地搜寻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也能够自己生产信息。公众选择信息权的扩大,有利于增强公众的自我意识,也使政府必须更多地站在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达到与公民沟通,服务于公民的目的。
(二)社会环境的转变
1、服务理念的建立。从政府改革的角度看,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治模式的根本转变,即从以统治百姓为核心的政治模式转向以服务百姓为核心的治政模式。[2]政府的信息公开必须坚持以公众为中心,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性特点,为公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信息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创新。
2、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依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政府进行信息公开,应当打破以往“以政府为中心”的观念和部门界限,面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专门服务。网上参政议政涉及政府整个决策链条的优化和制度配套,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抓手,在整体规划、栏目设置、业务推广等方面加强指导,并根据运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要求。
二、政府网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发布政府信息的网络平台主要为各级政府网站或由政府建立的专门政府信息网站。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公开信息内容简单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建立了政府网站,形成了政府网络信息公开的基本框架,但现实中有很多政府网站形同虚设,公开的信息数量少。对于已公开的政府信息,也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另外还表现在公开的内容上不完整及信息的有效性不强,公开的信息实用性不强,形式上公开的多,实质上公开的少;结果公开的多,过程公开的少。[3]
(二)信息传播途径单调
政府信息的网络公开目前基本上是通过政府自己建立的门户网站来实现,基本上把通过互联网的非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的方式排除在外。虽然可以显示政府信息公开的严肃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网站的建设,但这种限制却不利于政府信息的传播。政府网站几乎成为了政府信息网络传播的惟一途径。
(三)信息公开功能尚弱
1、实用性不强。目前政府部门网站上公开的信息普遍实用性不强,不能准确获知公民和企业比较关心的信息。一般公众只能被动接受有关部门愿意公开的信息,对于关于自己切身利益的信息获知度却很低。
2、互动性不高。目前大部分的政府网站没有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民申请公开等基本功能,网站不能做到真正地公开政府信息与公众互动。
3、个性化不够。我国政府网站检索查询功能不健全,很少从用户的角度来设计,为公众提供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的网站不多,提供文件、档案等信息查询服务的网站就更少,而提供场景式服务的政府网站更是少之又少。
三、新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
(一)转变信息公开理念
在崭新的传播技术手段的推动下,传播环境尤其是网络传播环境的改变,使公众信息需求的主动性越来越张扬。公众开始主动诉求自己的需求,并要求政府在信息公布的内容和公布方式方面都必须做出改变。政府部门应当把信息公开作为一项义务,而绝非权力。政府信息公开应当完成从政府职权为出发点到以人
民知情权为出发点的转变,这是推进信息公开必须实现的理念层面的转变。
(二)丰富信息公开内容
信息内容要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首先,要求政府信息发布更为及时迅速。在危机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传递政府的声音,维护公众的知情权,政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不同属地政府之间保持信息流的畅通非常重要。其次,要求政府信息发布内容符合公众的信息需求。政府在信息公开,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公开,“需要给公民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时,对于公民依法申请公开应及时作出回应,要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得到保障。
(三)增强网站服务功能
1、沟通功能。政府网络信息平台的核心作用就是有效传递政府信息,所以网站不仅要界面友好、内容丰富,更要易于传递信息,具有良好的沟通性。网站首先要提供好的导航功能,尤其是各政府机构整合在一起协作平台,清晰的导航功能尤为重要。
2、查询功能。网站同时应该提供强大的查询功能,完成精准查询、模糊查询,并且可以完成按字段组合实现任意查询。而任意查询功能在政府信息不断增加时,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3、办公功能。政府信息类网站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网上办公,如申请公开功能,网站应提供操作流程的自动演示以引导用户使用,并在用户提交申请时,给予用户必要的在线帮助,以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完成操作。
4、参政议政功能。为了让更多的公民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下有更多的机会参政、议政,政府网络信息平台不但是发布信息的平台,还应该是公民参政、议政的平台。为此,网站应建立个性化空间和网上社区。[4]
(四)整合多种媒介渠道
在新网络环境中,内容并不是吸引公众注意的最重要因素,传播渠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效果的决定性条件。政府信息想要得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注重开发多样的信息公开渠道。需要政府在信息公开时注意信息传播的广度。新网络环境中,大多数WEB2.0时代的网站,如SNS网站和即时性交流网站都聚集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用户,政府在其中开辟自己的发布渠道,既可获得很好的信息传播效果,又能够与公众产生良好的互动,使政府能更好地传递政务信息,收到良性反馈,并形成与公众积极互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参考文献:
[1]吴小玲. 提升政府网站传播效果探讨[J]. 新媒体,2009(05),71.
[2]燕继荣.对于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思考.
http://news.21cn.com/today/sixiang/2009/07/13/6569484.shtml,2009年7月13日.
[3]冯宇超. 关于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几点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09(05),8.
[4]杨诚. 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网络传播应用[J]. 现代情报,2005(03),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