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大量地铁工程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使得地下空间建筑越来越多,这对大型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选型、施工方法、施工工期、工程造价、周边环境保护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逆作法是近年来新兴的基坑支护技术,因其具备独特的施工工艺,适用于深度较大且对围护结构水平变形有严格的基坑工程,尤其适用于大跨度地下建筑工程施工。其具备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周期短、造价较低、地下工程风险性小等优点,在国内多个大型深基坑工程得以成功实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逆作法与传统的施工方式不同,它是将高层建筑地下结构自上往下逐层施工,即沿建筑物地下室四周施工连续墙或密排桩,作为地下室外墙或基坑的维护结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有关位置,施工楼层中间支撑桩,从而组成逆作的竖向承重体系,随之从上向下挖一层土方,一同土模浇筑一层地下室梁板结构,当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作为维护结构的内水平支撑,满足继续往下施工的安全要求。与此同时,由于地下室顶面结构的完成,也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也可以同时逐层向上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
1、工程概况
上海中心大厦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中心区,基地总面积约3.04万㎡。主楼建筑高度632 m,地上共121层,地下5层,裙楼地上5层,总建筑面积约573 223 ㎡,建成后将为中国第一高楼。场地北侧为花园石桥路,与金茂大厦相邻,西侧为银城中路,南侧为陆家嘴环路,东侧为东泰路,与上海环球中心相邻。如图1上海中心大厦效果图
上海中心大厦基坑工程采用了塔楼区顺做裙房区逆做的方案,将基坑分为塔楼区和裙房区2个分区基坑。基坑总面积约34960㎡,基地呈四边形,边长约200 m,共设5层地下室,塔楼区基坑开挖深度为31.2m.局部33.2m。裙房区基坑开挖深度为26.7m。场地鸟瞰图如图2
图2 场地鸟瞰图
2、基坑施工方案
本工程首先明挖顺做施工塔楼区基坑,塔楼结构出±0.00m后再逆做裙房区基坑。主楼环形基坑直径121 m,面积11 500 ㎡,开挖深度31 m,围护形式采用环形地下连续墙,开挖深度内设置6道环箍,地下连续墙墙厚l200 mm,成槽深度50 m,共65幅,总成槽方量约23400m³。地墙接头形式为V型钢板柔性接头,地墙设计强度等级C45,水下混凝土按C55配制。
塔楼区的采取顺做法施工可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塔楼区基坑采用圆筒形无内支撑结构形式,利用圆形均匀良好的受力性能,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基坑分区施工开始后,塔楼区顺作开挖时可利用裙房区域作为施工场地,裙房区基坑逆作施工,可利用地下室顶板作为施工场地,分别解决了塔楼区和裙房区基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不足的问题。
裙房逆作区域为一桩一柱,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插格构式钢立柱形式。水平支撑体系利用结构梁板兼作支撑,节省了临时支撑体系的工程量以及支撑拆除工程量;同时大刚度的结构梁板体系作为基坑的支撑,有利于控制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从而较好的保护周边环境;裙房逆作可减少施工噪音、扬尘等,避免支撑拆除爆破,充分贯彻了绿色建造技术的要求。
2.1、塔楼区施工工艺
针对上海地区软上的“时空效应”特点。为保证圆形基坑受力均衡和稳定以及控制变形。开挖及环箍施工遵循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的总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1、塔楼区基坑开挖采用岛式挖土,首先均衡、对称、放坡开挖环边上体,基坑中部岛式露土形成坑内压载,提高坑内土体抗力,待环箍形成后再挖除岛式留土,控制基坑变形;
2、邻近地墙的土方,对称、均衡、分块开挖并及时形成环箍.以减少基坑无环箍暴露时问,控制圆形围护的对称受力、均衡、稳定及变形。为便于开挖作业.结台场地出土安排.在圆形基坑内设置了4个挖土平台,岛式开挖及挖土平台布置详见图3。
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毕后继续由下而上顺做地下室竖向结构,包括核心筒、地下室外墙、结构柱、后做车道、楼梯以及其它混凝土板墙等。直到±0.00标高开始裙房区逆作法施工。
对于无内支撑圆形基坑,安全实施的关键在于地下墙厦环箍的定位准确以满足真圆度要求,同时各幅地墙间应紧贴接触、可靠传力;基坑开挖应分层、对称、均衡卸载以充分发挥圆形基坑的“圆筒”空间效应,将水土围压充分转化为圆形围护结构的轴向力。确保塔楼基坑地墙整体均衡受力和开挖的安全稳定。
图3 塔楼区岛式开挖及挖土平台布置图
图4基坑开挖至坑底现场图片
2.2裙房逆做区施工工艺
1、 第一次土方开挖,盆边开挖至-3.80m,盆中开挖至-6.30m,临时边为1:2。地下连续墙内侧导墙拆除及地下连续墙泛浆混凝土凿除,主楼临时地下连续墙及环形围檩爆破拆除至-6.30m
2、裙房B0层楼板结构施工
结构达到100%强度。盆边开挖至-9.60m,临时边坡坡度为1:2
3、第二次土方开挖,开挖2-1、2-2层土体,开挖条件为B0层楼板
4、盆边200厚C35垫层施工
5、裙房B1层盆边楼板结构施工。第三次土方开挖,开挖2-3、2-4层土体,盆中开挖至-11.60m,临时边坡坡度1:2。主楼临时地下连续墙及环形围檩爆破拆除至-11.60m。
6、盆中200厚C35垫层施工。裙房B1层盆中楼板结构施工
7、依次循环施工各至各楼层指定标高,至基坑底部-27.2m
8、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
9、裙房B4层结构柱墙施工,封闭B4层楼板结构留设的取土口。裙房B3至B0层结构柱墙施工,封闭所有取土口。
3、全逆作法施工方案
利用工程桩接升到地面的临时支柱与地连墙作为垂直承重结构, 从地面向下挖土并施工各层地下室楼板, 此顶板又作基坑的水平支撑体系, 同时也利用此支柱承重, 从地面以上施工各层上部结构, 可实现地上地下二个方向同时进行施工。
从当地的实际条件出发, 并不完全从逆作法理论上去刻意安排士±0.000为分界线。而是根据工程特点、业主要求,以合理为原则,可以以地下室一层底作为向上下施工的分界线的。这个顺序的最大优点是第一层土方可以大开口挖土, 施工效率较高。第一层地下室一般深度4m 左右,这时地下室外墙(地下连续墙)是悬臂受力,可以采取盆式挖土的方法,以保留墙边土体的方式达到控制土体变形与减少悬臂弯矩的目的,当地面浇捣后,再对称挖除地下墙边斜坡土并及时浇筑垫层与第一层地下室底板,当形成二层楼板加外墙、中柱的箱形结构后,上部结构与地下室就可以同时向上下二个方向施工,因为此时结构有了巨大的刚度, 比较容易控制变形,可以保证施工安全。
施工流程简图见下图
A.盆式挖土施工至地下一层底板
B.地下一层垫层施工及±0.00楼板施工
C、地下一层楼板施工
D.地下一层楼板强度达到100%进行地下二层挖土并同时可进行地上一层结构施工。
逆作法施工原理简单, 效果明显, 但施工控制不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这里以已建造工程施工工程的经验, 说明必须注意的关键技术:
1、 支柱桩正确定位
逆作法施工时,支承垂直力的是由工程桩接高的型钢支柱,将来在立柱外再包裹混凝土作正式作地下室柱,所以其轴线位置与垂直度必须正确,要求偏差在20mm 以内,否则会影响正式工程柱子位置的正确性,这在施工工程桩时,就要特别注意提高精度,立柱要按下部工程桩的种类,设计专用定位器与采取定位措施,如钻孔灌注桩要适当扩大钻孔,钢筋笼固定立柱要全方位测量垂直定位下放,再用支架临时固定后浇灌混凝土。如果是大口径钢管桩,可以在孔内埋设导向定位锚板,测量控制垂直度,再用支架临时固定后浇灌锚固混凝土。
2、 坑内降水
深基坑施工在上海必须降水, 而逆作法施工更加重要, 上海软土地基在降水后, 土性指标大大提高,不仅能提高人员与机具在地下施工安全与效率,并且也是地下室楼板支模之必须,所以挖土以前要安排足够的井点抽水。井点降水位置要事先设计, 认真实施, 不能与结构梁相交, 以避免给结构施工带来麻烦。
对深井降水实施要动态控制, 水位要定时观测, 应始终让水位控制在挖土面以下1.5m左右。
3、 逆作法施工中的挖土技术
挖土是逆作法施工的重要环节,有顶盖的地下挖土难度大,周期长,不仅是
影响工期的关键因素, 而且挖土是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也是施工安全的关键。上海的几只逆作法施工工程挖土均采用小型挖土机与人工挖土相结合,地下水平运输采用人力拖车运输到出土孔下,出土吊运由专门设计的抓土行车完成,再由卡车运出工地。
4、跃层逆作法施工方案
通过对原有逆作法工程施工经验加以分析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可对本工程地下室楼板的施工顺序等逆作法施工关键点上加以改进:在保证基坑安全的情况下,确定“越层”施工方案,即先施工B0板,随后一次性开挖至B2板,施工B2板后再顺做B1板的施工方案。
由于每次土体开挖深度一般在8 m以上,对于增大的围护结构内力可以通过加强配筋的方式来解决,同时解决基坑可能出现的变形过大的问题,采用了留土护坡的施工措施。沿坑边的留土不仅增大了基坑内被动土压力,土体本身也有一定的结构抗力,对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起到作用。
A、±0.00结构梁板施工养护
B、一次性开挖至B2底板标高,浇筑垫层
C、浇筑底下二层结构梁板,养护
D、向上顺做地下一层竖向结构及梁板结构,养护
跃层式逆作法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众多施工重难点,主要控制要求如下: 1、 B0层的设计刚度和完工程度以及混凝土龄期强度的实现情况,即跃层的上一楼层的设计刚度、施工完成度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跃层施工的成败和效率,设计上需对B0层楼板进行加强,施工时加强养护
2、 本工程中仅B1层为跃层,同理,B3、B5、⋯均可作跃层施工; 3、 建议跃层施工挖土的深度6—9m,约为2楼层的高度,若超过10m情况施工,可能会超过围护结构的结构安全受力和允许位移,进而增加围护结构的成本,得不偿失;
4、 跃层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跃层上一楼层的设计刚度和施工进度,严禁在设计强度不足或施工完成度、楼层梁板混凝土龄期强度未达标情况下进行跃层施工;
5、 逆作施工中,挖土施工需合理选用开挖工艺,严格控制跃层挖土施工的质量,严禁过度超挖,切勿破坏“一柱一桩”结构,以免造成重大工程损失和事故。
5、结语
从以上工程实例可以看出,大城市地下空间施工, 采取逆作法工艺在环境保护、施工进度、社会和经济效益方面有着极大的优越性, 这对于今后更为广阔的地下空间开发有着推广运用的意义。但是, 逆作法工艺发展至今, 尽管一些关键控制技
术逐步得到攻克, 但仍然存在一些施工或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具体表现在
①逆作法楼板封闭后, 施工人员在下面操作将面临通风采光不足的施工环境 ②后做的竖向结构混凝土浇捣相对困难 ③逆作法出土相对较慢
④逆作法要求设计单位投入较大设计力量, 施工图的早期就要完成上下部的计算和部分图纸, 其中包括部分水、电、煤、各类管道设备的系统策划
⑤施工单位投人技术管理要求高, 对施工各阶段要通过结构计算预测过程中的沉降量、桩的承载能力、节点构造、监测的方式方法, 有时需要专业人员与设计对口等等。
另外, 我们也注意到逆作法施工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经验目前还在起主要作用, 比如地下室施工阶段上部结构能否施工或施工至几层相邻立柱差异沉降值达多少比较危险对于盆式挖土, 盆边土留多少才算合理, 这些课题都是今后理论研究的方向。除此之外, 高效取土、运土方法及设备的改进, 地下综合体的降水、防水施工技术, 新老地下空间的联通和接口技术, 浅层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的整体保护技术等都是技术人员需努力攻克的方向。
总而言之, 随着我国城市进一步的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任务愈来愈重, 逆作法以其有利控制周边环境、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等优点, 将在城市综合地下空间施工中发挥更大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