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桩承台及底板混凝土的施工方案

桩承台及底板混凝土的施工方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桩承台及底板混凝土的施工方案

本工程桩承台形式、尺寸多样对于该部分桩台及底板,在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方能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为确保桩承台及底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前除必须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做到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外,必须采取特殊的养护措施方能确保桩承台及底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本工程拟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退打、前中后三路振捣,一次连续整体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和“综合温控”施工技术。主要施工措施如下:

1、预应力管桩后期处理措施

在施工承台和底板之前,必须处理好预应力管桩,为下一步工序做好准备。

1.1、为了能保证管桩上口平齐,且截断时不损坏管桩,在底板垫层上10mm处弹好控制线,用电锯沿圆周的方向截断预应力管桩。 1.2、在离管桩上口1m处安装与管桩内径相同的4mm厚钢板。 1.3、钢板上焊4Φ18钢筋,并在管桩上口处用2Φ12的钢筋焊牢,以防止移位和下落。

1.4、在钢板上部管桩内浇筑8%的UEA混凝土。 2、桩承台及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关键技术措施

2.1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严格选用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并根据以往施工经验进行优化。

2.2为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建议商品混凝土站选用425#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混凝土的龄期采用R45天的强度代替R28

天的强度,同时掺加适量UEA微膨胀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补偿收缩,最终减少混凝土内部产生的热量。 2.3使用洁净的中粗骨料,即选用粒径较大(5—25mm),级配良好含泥量小于1%的石子和含泥量小于2%的中粗砂;掺加磨细Ⅰ级粉煤灰掺合料,以代替部分水泥;掺加适量木质磺酸钙或同类性质减水剂;降低水灰比,控制坍落度。

2.4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及浇筑温度,使用商品混凝土时,向供应商事先提出要求。严格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站控制石子和水的温度,高温天气砂石堆场全部搭设设简易遮阳棚并定时淋水降温。 2.5加强养护措施:混凝土浇好之后12小时,在混凝土表面覆盖1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再加盖一层草包,以起到保温保湿养护作用,控制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内部之间的温度差不超过250C。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准备

3.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派专人对混凝土厂家进行实地检查,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进行技术交底,要求统一配合比,统一原材料,专门分仓堆放。督促商品混凝土站搭设遮阳棚,外加剂单独计量,原材料储备是否足量,确保连续供应。要求原材料、外加剂均采用电子计量、微机控制,自动上料。

3.2混凝土拌制时,对混凝土厂家进行监控,派驻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生产厂家的原料的质量、坍落度供应速度进行跟踪检查,记录。确保供应的连续、匀速,质量的稳定。

3.3准备充足的施工机械,除现场实际使用的施工机械外,准备足够的备用机械,至少配备一台备用混凝土输送泵。

3.4在混凝土浇筑前,及时与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单位联系提前召开现场协调会。

4、桩承台及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4.1、桩承台及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流程

桩承台及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结合土方开挖流程,分成六个施工段组织施工,按施工现场各施工段的实际施工进度先后组织施工。 4.2、机械选择

计划选用2台移动式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输送;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多台小型高扬程抽水机辅助抽除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泌水。

4.3、混凝土浇筑顺序

各施工段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区分层一个坡度,循序退打,一次到顶的方法。商品混凝土由自动搅拌运输车运送,由输送泵车泵送混凝土,从基坑一端推进到另一端,由一个泵负责浇筑一个区进行浇筑,每次浇筑厚度根据混凝土输送能力、施工段宽度及坡度、混凝土初凝时间进行计算,每层厚度30cm-45cm。若有意外,混凝土输送能力下降,则立刻减小混凝土浇筑厚度,确保在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出现冷缝。在浇筑混凝土的斜面前中后设置3道或5道振捣器振捣并采用二次振捣。 4.4、混凝土浇筑

每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前层混凝土必须在初凝前被新浇混凝土所覆盖,振动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冒气泡和混凝土不再下沉为准。不能漏振和过振。混凝土浇筑到顶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平板

振动器移动间距要确保相邻搭接5cm,防止漏振。 4.5、泌水排除方法

提前在基坑下端外墙模外测砌筑集水井,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的泌水流入砖砌小井内,用泥浆泵排除。 4.6、混凝土上表面标高控制

在浇筑混凝土前,用精密水准仪、经纬仪在墙、柱插筋上测得高出1m的标高用红油漆做标志,使用时拉紧细麻线,用1m高的木条量尺寸初步调整标高,全站仪器和水准仪精密复核即可。 4.7、混凝土表面二次抹平

混凝土浇筑到顶面,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后,随即用括尺括平,二次铁滚碾压两遍,用铁板抹平整一道,待混凝土终凝前,用木蟹槎抹一遍,再用专用圆型抹光机打磨收光。 5、混凝土温度监控

5.1混凝土浇筑之前,为准确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降情况,在底板中心轴线沿相互垂直两个方向,从表面到中心多个部位设置测温点,每个测点垂直方向布置1-5个温度传感器。

5.2为正确地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状况,本公司拟选用智能温度巡检仪进行测温控制,以便确切测得不同深处内部混凝土的温度升降情况,信息及时反馈。

5.3智能温度巡检仪测温时以6min为一个采样周期,每1小时打印温度参数表一次以供备查。

5.4当出现超过控制温度时,应立即报警并增加保温措施。 5.5测温点的布置结合第一施工段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情况,动

态调整,或取消测温措施。 6、后浇带施工

6.1、后浇带施工技术措施

在后浇带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后浇带施工,要求: 6.1.1、后浇带处比底板的高度小10mm。

6.1.2、后浇带处的板钢筋、梁钢筋、剪力墙钢筋均贯通不得随意切断。

6.1.3、后浇带处混凝土比原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用无收缩水泥配制,内掺8%的膨胀剂。

6.1.4、后浇带接缝二侧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 6.2、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6.2.1、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分析,后浇带为沉降与伸缩双重作用的缝。钢筋的连接采用直通,以消除混凝土因温度胀缩、干缩等引起的变形影响。

6.2.2、后浇带处的侧面模板采用铅丝网或钢板网封堵相结合的方法,浇筑时允许少量混凝土浆自网中溢出,使施工缝表面粗糙而且相对整齐干净,保证新旧混凝土界面结合良好。 6.2.3、后浇带成型后,用胶合板加彩条布铺盖,防止建筑垃圾掉入后浇带。

6.2.4、平板处后浇带两侧的模板予留不拆,待主体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以确保后浇带接口处板底的平整如一。

6.2.5、浇后浇带混凝土前,先将两侧混凝土接缝处的铅丝网或钢板网拆除,清理表面较松散混凝土,表面凿毛,并湿润24小时以上,并仔细检查模板,防止漏浆。

6.2.6、后浇带处的混凝土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按设计要求采用8%的膨胀水泥。

6.2.7、浇筑混凝土前,在后浇缝侧面均匀涂刷水泥纯浆一遍。 6.2.8、后浇带处的混凝土浇筑间隙不得超过2小时,对接缝处应仔细振捣,以求密实,待1—2小时后再进行抹压收光,防止沉降裂缝出现。

6.2.9、混凝土终凝后,该处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