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默写《清明》这首诗,写清题目作者、朝代。
2. 用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填空。
(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名人______说:“______。”
(2)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孟子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园风光是一首诗,春天的桃花可以入诗:“______,______。”夏天的稻田可以入诗:“______,______。”
(4)看到有雾的天气,我会想起农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具体写一段话,语意要通畅。
我爱可爱的大自然。我爱大山,因为它给了我______;我爱太阳,因为______;我爱______,因为______。
3. 先读给同学听,再完成练习。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1)“赤日”指红色的太阳,“苍穹”指( )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字,填一填。 ①绿竹对______松 ②山风对 ______雾
(3)照样子,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雷隐隐 雾蒙蒙 ______ ______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2)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3)《擅苗助长》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 (4)秋处露秋寒霜降,______。
(5)______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5. 和大人一起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今天,我偷偷做了一件事, 于是,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
绿树对我招手, 花儿对我挤眼, 小鸟在枝头叽喳叫, 小草们弯腰齐声问我好。 而我只不过暗暗下了决心, 从今要做个好孩子。 就这样,突然间, 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1)例:偷偷做 ______ ______
(2)为什么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在文中用横线画一画。
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鹿柴》中的“柴”应读______。
(2)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时分的幽静景色。
(3)诗的三四句由声响转到夕阳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______。 (4)诗人王维是个才子,苏轼曾经赞他的作品“______,______。”
7. 精彩回顾,在横线上填上花的名字。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村。 (2)竹外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______始盛开。
8. 读一读,完成练习。
春对秋,夏对冬。 白云对红日,明月对清风。
(1)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春”是表示季节的词语,像这样的词语文中还有,找出来。
9. 回忆学习内容,根据要求填空。
(1)《将相和》记述了“______“、”______“ 、“ ______ ”三个小故事,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______,因为他______。
(2)古诗《牧童》向我们勾勒出一幅恬淡的水墨画,诗中“______ ,______”描写了与明月清风相伴的意场面。
(3)古人云:“______,无志空长自岁”、______“,日新者日进也”,让我们树立远大志向,天天学习,不断进步。
10. 请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 (1)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
(2)______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4)______,不是遮头是使风。
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望天门山 唐________ 天门________江开, 碧水东________。 两岸青山________, ________一片日边来。
(1)把古诗作者及内容补充完整。 望天门山 唐______
天门______江开, 碧水东______。 两岸青山______, ______一片日边来。
(2)这首诗中,诗人用哪些动词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 (3)用“/”给诗歌划分出朗读节奏,并试着读几遍。 (4)请用自己的话说出前两句的意思。
(5)试着画出天门山的奇景。(提示:回忆一下诗中都有哪些具体的景物) (6)根据李白写山水的诗句,选择相对应的古诗题目。
A.《独坐敬亭山》 B.《早发白帝城》 C.《望庐山瀑布》 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______ ②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______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______
12. 把诗句补充完整,只填序号。
春晓
(唐)孟浩然
______眠(mián)不(bù)觉(jué)晓(xiǎo) , 处(chù)处(chù)闻(wén)啼(tí)______。 夜(yè)来(lái)______声(shēnɡ) , 花(huā)落(luò)知(zhī)______。 ①风雨 ②春 ③多少 ④鸟
13. 阅读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______ 风:______
意思:______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______,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______。著有《______》。
14. 日积月累我能行。
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 当午,汗滴 。 谁知盘 餐,粒粒皆辛苦。 (1)把古诗补充完整。
锄______ ______当午,汗滴______ ______ ______。 谁知盘______餐,粒粒皆辛苦。
(2)当你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时,你可以用诗中哪两句来劝说呢?请用横线画出来。
15. 按诗文内容填空。
(1)春天在哪里?在鸟的叫声里: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在杨柳的迷醉中: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在春雨的无声中:______,润物细无声。在鸭子的先知中: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2)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______。蝉叫了,蜘蛛______,池塘里的水满了,______。
16. 语言积累:古诗词填空。
(1)诗句“______ ,孤云独去闲“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 。 (2)宋代诗人苏轼的诗“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好美。 (3)“采菊东篱下,______”写出了诗人陶渊明的悠然自得。
(4)我能从诗句“______,______”想象出小孩在树阴下学习种瓜的场面。(提示:出自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5)我能从“______ , ______ ”感受到桃红水碧、鹭飞鱼肥的江南美景。(提示:出自张志和的《渔歌子》)
1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池草______,山花______,______出水,______入林。 (2)小荷才露______,早有蜻蜓______。
(3)______,疑是地上霜。举头望______,______。 (4)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
18. “山”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显得高峻雄奇,抒写的是勇于克服困难的凌云壮志。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说说这首诗中作者是怎样写山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19. 背背写写。
(1)孤帆远形碧空尽,______。
(2)两岸青山______,孤帆一片______。 (3)______,不知其可也。
20. 背一背,连一连。
小时______呼作______又疑______飞在______ 白玉盘 青云端 不识月 瑶台镜
21. 名句积累。
(1)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2)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 (3)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______,______。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莫少一人。
(4)奶奶常对我说,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这与八字成语“______,______。”表达的意思相同。
(5)劝人改过时,我们可以引用《左传》中的句子:“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22. 古典诗词我欣赏:请默写古诗《牧童》并完成下面的填空。可别忘了写题目,书写要整洁啊! (1)默写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你喜欢它的原因是______。
23. 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______千秋雪,门泊______万里船。 (2)与其锦上添______,不如______送炭。 (3)爷爷说:那______森林是______的摇篮。 (4)______是盏指路灯,它______高挂在北方。
(5)这个学期,我还读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书,我最喜欢其中的一本书,书名《______》,我喜欢的原因是______。
24. 默写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
2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对今,圆对______。和风对______ ,朝霞对______。
(2)人之初,______,性相近, ______。苟不教,______,教之道______。 (3)小娃撑小艇,______。 (4)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5)荷叶是小水珠的______,是小蜻蜓的停机坪 ,是小青蛙的______,是小鱼儿的______。
26. 读古诗,回答问题。
咏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找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这首诗写了鹅的曲项、白毛和( )(填序号) ①红掌 ②清波
27. 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填一填。 (填序号) ①水无声 ②日当午 ③山有色 ④禾下土
(1)学校的食堂要写一些条幅,我认为可以把《悯农(其二)》这首诗写上去:“锄禾______,汗滴______。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远看______,近听______。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色。
28. 背背写写。
(1)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2)桃花一簇______,可爱深红______?
(3)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______,就能超群出众。
29. 用古诗句填空。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运用诗句阐明深刻的哲理。为了表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我们会用苏轼《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又生出新的希望时我们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说明\"站得高,看得远”时可用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比喻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时可用郑燮《竹石》中的”______,______。”
30. 知识回顾。
(1)______,孤光一点萤。 (2)秋处露秋寒霜降,______。
(3)______,农夫犹饿死。
(4)春节到,______,______,放鞭炮。 (5)唯德学,唯才艺,______,______砺。
(6)《蜘蛛开店》一文中写了蜘蛛先后______、______、 ______这三件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