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来源:筏尚旅游网
word

某某省某某市无为县开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模

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5分)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小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 水分

2.(2.5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 有无核物质

3.(2.5分)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 A. 变大、变少、变暗 C. 变小、变多、变暗

4.(2.5分)一种蛋白质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共含有100个氨基酸,若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是120,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 A. 12000

5.(2.5分)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 变形虫

6.(2.5分)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X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 2个

7.(2.5分)小麦根尖细胞DNA分布在() A. 细胞核、核糖体 C. 细胞核、高尔基体

B. 细胞核、线粒体 D. 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 1 - / 20

B. 4个

C. 16个

D. 32个

B. 大肠杆菌

C. 衣藻

D. 烟草花叶病毒

B. 10236

C. 10218

D. 13764

B. 变大、变多、变亮 D. 变小、变多、变亮

B. 有无细胞壁

C. 有无核膜

D. 有无细胞膜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

word

8.(2.5分)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 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虫和老蚜虫 D.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9.(2.5分)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蛋白质

10.(2.5分)在将显微镜的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A. 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转动物镜转换器

11.(2.5分)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B. 转动粗准焦螺旋 D. 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B. 核酸

C. 细胞

D. 器官

A. B. C.

D.

12.(2.5分)绿色开花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13.(2.5分)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B.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将A液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品试管中

B.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D.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 2 - / 20

word

C. 脂肪的鉴定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D. 斐林试剂与蔗糖溶液水浴煮沸5分钟将出现砖红色沉淀

14.(2.5分)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波片.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

15.(2.5分)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是() A. Fe、Mn、Zn、Mg B. Zn、Cu、B、Mn

16.(2.5分)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A. 大肠杆菌与蓝藻 C. 大肠杆菌与酵母菌

17.(2.5分)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A. 水

18.(2.5分)丙氨酸的R基为﹣CH3,赖氨酸的R基为﹣C4H10N,在它们缩合成的二肽分子中含有的C、H、O、N原子数分别为() A. 9、21、4、3

19.(2.5分)组成DNA的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⑤ - 3 - / 20

D. ②③④⑥

B. 9、19、3、3

C. 9、19、4、3

D. 9、19、3、2

B. 钙盐

C. 钠盐

D. 尿素

B. 大肠杆菌与病毒 D. 酵母菌与病毒

C. Zn、Cu、Mn、Ca D. K、Mn、Cu、Mo C. ⑤→④→③→② D. ③→④→①→②

word

20.(2.5分)如图所示,a、b、c、d为物镜和目镜长度,e、f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其切片距离大小.如需得到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

A. ace

二、非选择题(满分为50分,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 21.(30分)根据图回答问题.

B. bdf

C. bce

D. bde

(1)图中A表示,D表示.

(2)该化合物是由个氨基酸分子失去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3)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表示肽键的字母是.

(4)图中有个肽键,有个氨基和个羧基.该化合物由种氨基酸组成.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中需要个水分子.

22.如图中①代表磷酸基因,②代表五碳糖,③代表含氮碱基.请据图回答:

(1)若③是胞嘧啶,当②是时,该图代表核糖核苷酸;当②是时,该图代表脱氧核苷酸. (2)若③是尿嘧啶,则②是;若③是胸腺嘧啶,则②是 (3)若②是核糖,则③有种;若②是脱氧核糖,则③有种.

(4)若该图所示的物质只存在于SARS病毒中,则②一定是,而③可以是、、、. (5)人体细胞中构成核酸的碱基共有种.

- 4 - / 20

word

某某省某某市无为县开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5分)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小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 水分

考点: 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分析: 在构成细胞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解答: 解: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做题时注意审清问的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还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2.(2.5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 有无核物质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虽然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 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物质,如DNA,A错误;

- 5 - / 20

B. 有无细胞壁

C. 有无核膜

D. 有无细胞膜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

word B、绝大多数原核细胞和部分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壁,B错误;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C正确;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能对两者进行比较,明确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2.5分)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 A. 变大、变少、变暗 C. 变小、变多、变暗

考点: 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解答: 解: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此时进入视野的光线减少,视野就变暗.

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情况依次为:变大、变少、变暗.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显微镜的操作能力,属于容易题.

4.(2.5分)一种蛋白质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共含有100个氨基酸,若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是120,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 A. 12000

- 6 - / 20

B. 10236

C. 10218

D. 13764

B. 变大、变多、变亮 D. 变小、变多、变亮

word 考点: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则脱水缩合时产生的水为m﹣n个;又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所以一个由n条肽链m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m﹣18(m﹣n).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蛋白质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共含有100个氨基酸,又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是120,所以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120×100﹣18×(100﹣2)=10236.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蛋白质脱水缩合相关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5分)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 变形虫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 在自然界中,除了病毒,其它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因此,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据此答题.

解答: 解: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其生物体由一个细胞构成,A正确; B、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其生物体由一个细胞构成,B正确; C、衣藻是单细胞生物,其生物体由一个细胞构成,C正确;

D、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D错误. 故选:D.

B. 大肠杆菌

C. 衣藻

D. 烟草花叶病毒

- 7 - / 20

wor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的概念,明确自然界除了病毒,其他生物均由细胞构成,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6.(2.5分)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X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 2个

考点: 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 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或者宽度,不是面积或者体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解答: 解: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X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一行细胞是长度,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比原来放大了4倍,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8÷4=2个细胞,A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察了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实际操作一下印象会很深刻

7.(2.5分)小麦根尖细胞DNA分布在() A. 细胞核、核糖体 C. 细胞核、高尔基体

考点: 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分析: 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其次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 解答: 解:A、核糖体中无DNA,A错误;

B、小麦根尖细胞无叶绿体,D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中,B正确; C、高尔基体中无DNA,C错误; D、小麦根尖细胞无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B. 细胞核、线粒体 D. 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B. 4个

C. 16个

D. 32个

- 8 - / 20

wor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真核细胞中DNA的分布,对于DNA的分布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8.(2.5分)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 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虫和老蚜虫 D.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考点: 种群的特征.

分析: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因此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属于种群应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答题.

解答: 解: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A错误;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不止一种,不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虫和老蚜虫是一个物种的全部个体,为一个种群,C正确;

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不是一个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种群的概念,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准确判断各选项是否属于种群,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9.( 2.5分)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蛋白质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核酸

C. 细胞

D. 器官

- 9 - / 20

word 解答: 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故选:C.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0.(2.5分)在将显微镜的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A. 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转动物镜转换器

考点: 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 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解答: 解:A、转换到高倍镜后需要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A正确; B、高倍镜下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B错误; C、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需要转动物镜转换器,C正确;

D、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因此需要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变亮,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观察实验,重点考查显微镜的操作,要求考生识记显微镜的相关操作步骤,掌握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1.(2.5分)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B. 转动粗准焦螺旋 D. 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 10 - / 20

word

A. B. C.

D.

考点: 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分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解答: 解:A、该氨基酸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错误;

B、该氨基酸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B错误; C、该氨基酸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C错误; D、该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不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D正确. 故选:D.

点评: 对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辨析是解题的关键.

12.(2.5分)绿色开花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据此答题.

解答: 解:A、高等植物个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A正确; B、植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还有器官,但没有系统,B错误; C、植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还有组织,但没有系统,C错误; D、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D错误.

- 11 - / 20

B.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D.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word 故选:A.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考查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明确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3.(2.5分)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B.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将A液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品试管中 C. 脂肪的鉴定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D. 斐林试剂与蔗糖溶液水浴煮沸5分钟将出现砖红色沉淀

考点: 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解答: 解:A、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再使用,A错误; 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A液,后加B液,B错误;

C、脂肪鉴定试验中,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正确; D、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因而用斐林试剂在水浴煮沸条件下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14.(2.5分)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12 - / 20

word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波片.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

考点: 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准焦螺旋).

解答: 解:据图可知,图(2)为图(1)中甲的放大,因此首先⑤移动装片,可将装片向左移动,然后④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③调节光圈,最后再②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故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⑤→④→③→②. 故选:C.

点评: 本题属于简单题,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考查,着重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能力,考生关键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15.(2.5分)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是() A. Fe、Mn、Zn、Mg B. Zn、Cu、B、Mn

考点: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 组成细胞的必须元素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有C、H、O、N、S、P、K、Ca、Mg等,;微量元素有Fe、Mn、B、Zn、Mo、Cu等.

C. Zn、Cu、Mn、Ca D. K、Mn、Cu、Mo C. ⑤→④→③→② D. ③→④→①→②

- 13 - / 20

word 解答: 解: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是微量运输.

A、Mg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

B、Zn、Cu、B、Mn都属于微量元素,B正确; C、Ca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 D、K属于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对于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6.(2.5分)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A. 大肠杆菌与蓝藻 C. 大肠杆菌与酵母菌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 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

解答: 解:A、大肠杆菌与蓝藻均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均具有细胞结构,A错误;

B、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正确; C、酵母菌具有细胞结构,C错误;

D、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B. 大肠杆菌与病毒 D. 酵母菌与病毒

- 14 - / 20

wor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的分类,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识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考生在解题时从答案中寻找“原核生物”和“病毒”两种生物即可.

17.(2.5分)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A. 水

考点: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 本题是对无机盐作用的考查,梳理无机盐的作用和缺乏症,然后根据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 解:由于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过低会引起肌肉抽搐,因此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钙盐所致.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无机盐的作用和相关的失调症,对于无机盐的作用和相关失调症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18.(2.5分)丙氨酸的R基为﹣CH3,赖氨酸的R基为﹣C4H10N,在它们缩合成的二肽分子中含有的C、H、O、N原子数分别为() A. 9、21、4、3

考点: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分析: 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推出氨基酸的化学式是C2H4NO2R,二肽是由两个氨基酸脱去1个水分子形成的,因此二肽中C、H、O、N的个数等于丙氨酸和赖氨酸中C、H、O、N的个数﹣水中H、O的个数.

B. 9、19、3、3

C. 9、19、4、3

D. 9、19、3、2

B. 钙盐

C. 钠盐

D. 尿素

- 15 - / 20

word 解答: 解:根据氨基酸的化学式C2H4NO2R和丙氨酸的R基为﹣CH3,赖氨酸的R基为﹣C4H10N,可推知丙氨酸的化学式是C3H7NO2,赖氨酸的化学式是C6H14N2O2.因此,它们缩合成的二肽分子中含有的C、H、O、N原子数分别为3+6=9、7+14﹣2=19、2+2﹣1=3、1+2=3.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脱水缩合过程,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19.(2.5分)组成DNA的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 A. ①③④⑤

考点: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分析: (1)构成DNA的碱基有四种,分别是A、G、C、T;构成RNA的碱基有四种,分别是A、G、C、U;DNA含T不含U,RNA含有U不含T.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其中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解答: 解:①核糖是构成RNA的成分之一,①错误; ②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之一,②正确; ③磷酸在DNA分子和RNA分子都含有,③正确;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是构成DNA的碱基,④正确; ⑤胸腺嘧啶是构成DNA的分子组成,⑤正确; ⑥尿嘧啶是组成RNA分子成分之一,⑥错误. 故选:C.

点评: 核酸有两种:DNA和RNA.两者的区别体现在:五碳糖的不同、碱基的不同,注意区分.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 16 - / 20

word

20.(2.5分)如图所示,a、b、c、d为物镜和目镜长度,e、f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其切片距离大小.如需得到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

A. ace

考点: 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 分析题图:物镜有螺纹口,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其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因此a和b为物镜,且b为高倍镜;目镜没有螺纹口,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c和d为目镜,其中d为高倍镜.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a和b为物镜,且b为高倍镜,其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c和d为目镜,其中d为高倍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的放大倍数,因此需得到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要选高倍镜,即b和d,其中b与载玻片的距离近,即e,因此正确的组合为bde.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观察实验,重点考查显微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显微镜的原理、操作步骤,掌握显微镜上重要部件,能准确判断图中镜头的名称及放大倍数,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二、非选择题(满分为50分,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 21.(30分)根据图回答问题.

B. bdf

C. bce

D. bde

(1)图中A表示氨基,D表示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3个氨基酸分子失去2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脱水缩合.

- 17 - / 20

word (3)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BCG,表示肽键的字母是EF.

(4)图中有2个肽键,有1个氨基和2个羧基.该化合物由2种氨基酸组成.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中需要2个水分子.

考点: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 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每条肽链中一端是氨基(﹣NH2),另一端是羧基(﹣COOH).形成一个肽键(﹣CO﹣NH﹣)需要消耗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解答: 解:(1)每条肽链中一端是氨基(﹣NH2),另一端是羧基(﹣COOH).图中的A为氨基,D为羧基.

(2)该肽链含有2个肽键(﹣CO﹣NH﹣),即由3个氨基酸脱去2个水分子合成的三肽化合物,此反应为脱水缩合反应.

(3)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即BCG.肽键的结构式:﹣CO﹣NH﹣,即EF.

(4)该肽链由3个氨基酸脱去2个水分子合成的三肽化合物,形成2个肽键,即E、F.该化合物含有一个氨基(A)和2个羧基(C、D),其中R基B、F是相同的,所以共有2种氨基酸组成的该化合物.形成肽键的位置就是脱水的位置,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中需要2个水分子. 故答案为: (1)氨基 羧基 (2)3 2 脱水缩合 (3)B C G E F (4)2 1 2 2 2

点评: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首先要求考生能分析氨基酸结构得出共同点;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概念和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简单计算.

- 18 - / 20

word

22.如图中①代表磷酸基因,②代表五碳糖,③代表含氮碱基.请据图回答:

(1)若③是胞嘧啶,当②是核糖时,该图代表核糖核苷酸;当②是脱氧核糖时,该图代表脱氧核苷酸.

(2)若③是尿嘧啶,则②是核糖;若③是胸腺嘧啶,则②是脱氧核糖 (3)若②是核糖,则③有4种;若②是脱氧核糖,则③有4种.

(4)若该图所示的物质只存在于SARS病毒中,则②一定是核糖,而③可以是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 (5)人体细胞中构成核酸的碱基共有5种.

考点: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 核苷酸分为两大类: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碱基为A、G、C、T,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为核糖,碱基为A、G、C、U.

解答: 解:(1)图为核苷酸的结构简图,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为核糖;

(2)尿嘧啶(U)是核糖核苷酸特有的碱基,胸腺嘧啶(T)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特有的碱基; (3)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为核糖,碱基为A、G、C、U,有四种,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碱基为A、G、C、T,有四种;

(4)SARS病毒体内只有RNA一种核酸,五碳糖为核糖,碱基为A、G、C、U,; (5)人体细胞有两种核酸,碱基共5种; 故答案为:

(1)核糖;脱氧核糖; (2)核糖;脱氧核糖; (3)4;4;

- 19 - / 20

word (4)核糖;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 (5)5.

点评: 此题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掌握其在结构上的不同就很容易解答了.

- 20 - /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