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隧道径向预埋RPC注浆管与拱顶带模注浆技术及注制浆一体机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径向预埋RPC注浆管与拱顶带模注浆技术及注制浆一体机施工作业指导书

来源:筏尚旅游网


隧道径向预埋RPC注浆管与拱顶带模注浆技术

及注制浆一体机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隧道径向预埋RPC注浆管与拱顶带模注浆技术及注制浆一体机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2.1.1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2.1.2 施工前, 应完成三级技术交底,即项目总工程师对项目部各部室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主管人员对作业队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业队技术负责人对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及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并体检合格

2.2外业技术准备

2.2.1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已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修建生产用房及设施,配齐并安装好各种生产设备,并按规定检测合格;配齐施工需要的各项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

2.2.2 施工人员、机械及工器具配备齐全并进场,设备调试验收合格及材料进场检验合格。注浆一体机调试完成,压力计、流量表和称量设备等计量仪表、设施标定合格,注浆管道、控制阀门安装完成,试压正常,设备运转正常。

3.技术要求

3.1 必须按照设计及技术交底文件进行带模注浆施工;按照《客货共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53-201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及《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及相关规范标准施工及验收。

3.2 拱顶注浆应在二衬砼浇筑完成后进行。拱顶带模注浆孔布置4个(1#兼做排气孔、2#-4#为注浆孔),1#、4#孔距离端头间距1m,2#、3#孔分别间距1#、4#孔3m,布置图如下:

图1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 1 -

4.1施工程序

拱顶带模注浆施工的主要施工程序为:安装RPC注浆管并固定→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安装注浆管并制备浆液→注浆→拆卸法兰及注浆管件→养护→无损检测。

4.2工艺流程

隧道二次衬砌拱顶带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2。

图2隧道衬砌台车拱顶带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 施工前需对RPC注浆管、微膨胀注浆料的产品合格证、出厂质检单及第三方检测报告进行核查,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签收进场。

5.1.2 衬砌模板台车走形到位,并局部调整钢筋间距避开注浆孔位置。 5.1.3 注浆计量设备、专用注浆机调试完成,并试运转正常。 5.2施工工艺

5.2.1安装RPC注浆管并固定

首次使用RPC注浆管时,于每个注浆孔处依次从上至下环形满焊模板固定法兰、注浆管定位法兰。

- 2 -

图3 模板固定法兰、注浆管定位法兰大样图

图4模板固定法兰与注浆管定位法兰焊接效果图

法兰安装完成之后,从定位法兰中试穿RPC注浆管顶紧防水板,并标记和测量穿入的长度并记录,标记为2条环线,一条为与二衬模板内模板交界线(尺量用来检测二衬厚度是否满足要求),另一条为注浆管下料长度线(注浆管下管口距离定位法兰孔口2cm)。

根据试穿测量数据,进行RPC注浆管下料制作,端头切割“十”字溢流槽,深度5mm,宽度3mm(深度及宽度可适当调整),安装RPC注浆管,溢流槽端朝上,紧贴防水板,安装RPC注浆管的固定管并固定,依次安装其他注浆口处的RPC注浆管及配套构件。

图5RPC注浆管“试穿”及端头开孔效果图

- 3 -

图6 RPC注浆管“试穿”及端头开孔效果图

5.2.2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

二次混凝土浇筑具体参照《衬砌台车(加装料斗与滑槽实现混凝土分层逐窗入模浇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5.2.3安装注浆管并制备浆液

监控二衬拱部混凝土冲顶浇筑及四个注浆孔出浆情况,待混凝土冲顶完成后即可进行拱顶带模注浆;以紧挨已施作衬砌端的注浆孔为主注浆孔(4#),其2#、3#为次注浆孔,于RPC注浆管的固定管处连接含有球阀、注浆压力表、套管、快速接头的注浆连接套件,最后通过注浆管连接注浆一体机,依次由4#→2#开始进行逐孔注浆。

图7 注浆连接套件布置图及注浆一体机

人工配合一体机进行M20微膨胀性水泥砂浆拌制并注浆,注浆压力为0.2Mpa(可根据工艺性试验调整),注浆达到设计终压或排气孔(1#)出浆时即可终止注浆。

5.2.4拆卸法兰及注浆管件

注浆结束后,关闭止浆阀门,卸下注浆管,拆卸定位法兰,并封堵RPC注浆管。待浆液初凝后卸除定位法兰及注浆管件,清洗注浆设备。

5.2.5脱模养护

待衬砌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敲除RPC注浆管,台车脱模前行,进入下一循环施工。进行混凝土养护,具体养护参建《二次衬砌喷淋养护台车与雾炮施工作业指导书》。

5.2.6无损检测

混凝土达到无损检测长度后,使用登高车、地质雷达进行隧道二衬无损检测。 6.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 4 -

6.2 人员配置

作业人员结合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作业面需配备的人员如下:

表1 每作业面劳动力组织及人员配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作业人员 架子队长 技术主管(技术人员) 专职安全员 领工员 工班长 试验、质检、测量 注浆操作手 普工 数量(人) 1 1 1 1 1 3-4 3 2 备注 作业区段共用 作业区段共用 全权负责本班工作 注:劳务工人数量根据工程任务情况适当调整。 7.材料要求

7.1 RPC注浆管:SM-RPC为一种改进的RPC材料,经高温蒸养制作的高性能水泥基制品,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折强度高,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

表2 RPC注浆管材料性能指标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管抗压强度/(KN/m) 管抗折强度/Mpa 长度(mm) 外径(mm) 内径(mm) SM-RPC管 备注 ≥100 ≥18 ≥600 36±1 15±0.5 7.2 微膨胀注浆料浆体基本性能 配制的微膨胀注浆料浆体基本性能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规定。

表3 微膨胀注浆料浆体性能要求 序号 2 4 5 6 7 技术指标 1 拌合物表观密度(kg/m3) 2260± 40 出机流动度(mm) 分离度(%) 泌水率(%) 塑性膨胀率(%) 12h 抗压强度(MPa) 1d 12h 8 9 抗折强度(MPa) 抗渗性(MPa) 1d 380~410 ≥320 -1.0~1.0 0 0.3~2 ≥3.5 ≥18.0 ≥1.0 ≥4.0 ≥1.5 GB/T17671 GB/T23440-2009 GB/T17671 3 90min 流动度保留值(mm) 试验项目 检测方法/标准 JGJ/T70 GB/T50448 GB/T50448 GB/T50080 28d ≥50.0 28d ≥10.0 备注:微膨胀注浆料水料比按照推荐水料比。 - 5 -

8.设备机具配置

机械设备的配置应结合工期要求、工点具体特点进行合理的配置。结合正常施工需要,每个工作面主要设备配置如下:

表4每个作业工段(点)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名称 1 2 3 4 注浆一体机 衬砌衬砌台车 电焊机 流量计 单位 数量 备注 台 台 台 台 1 1 1 1 拌制、注浆 注:机械数量及型号可根据工程任务及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注浆采用隧道衬砌专用注浆机,其指标见下表隧道衬砌专用注浆机主要参数。

表5隧道衬砌专用注浆机主要参数 序号 1 2 3 4 5 6 技术指标 容量 电机功率(搅拌+注浆+振动) 转速 注浆机最大压力 搅拌量 重量 技术参数 200-400 L 15-18 KW 54-70r/min 4.0 MPa 2-4m³/h 700-800 kg 备注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隧道衬砌背后注浆选用的注浆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检验批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注浆材料性能试验。 9.2 浆液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0㎡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配合比选定试验。 9.3 隧道衬砌背后注浆应保持回填密实。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0㎡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无损检测、钻芯取样、压水等检测验证回填密实的情况,每断面应从拱顶沿两侧不少于5点。

9.4 注浆压力、注浆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验。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统计。

9.5 注浆孔的数量、布置、间距、孔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验。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尺量。 9.6 注浆范围符合实际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验。 检验方法:观察。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 建立健全各种岗位安全责任制,并设立专职安全员,严格执行现场交接制度。 10.1.2 注浆人员熟练掌握有关作业规程;禁止在不停机械的情况下进行任何修理。

- 6 -

10.1.3 注浆泵由专人负责操作,未经同意其他人不得操作;注浆人员在拆管路、操作注浆泵时戴防护眼镜,以防浆液溅入眼睛。

10.1.4 注浆前检查注浆泵、管路及接头牢固程度,防止浆液冲出伤人。 10.1.5 注浆时密切监视压力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注浆时注意防止串浆和跑浆,若发生串浆和跑浆要停止注浆,分析原因随时解决。

10.1.6 做好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时间等各项记录。

10.1.7 注意用电安全,高空作业应有防坠落措施,采用合格电线,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布线、接头时要做到安全无障。

10.1.8 每一孔注浆完成后,先泄压,再拆管,防止注浆管内高压伤人。

10.1.9 注浆作业时,应做好台车上下沟通,防止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如采作业平台上必须满铺木板,以满足支架上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正常使用。

10.1.9 二衬台车、注浆泵应定期保养,修护,加油。 10.1.10 洞内作业时,应做好洞内的通风、照明。 10.1.11 施工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10.2环保要求

10.2.1 当注浆施工过程过程遇到危害身体健康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注浆工作中要戴防护眼镜,防护橡胶手套,穿好防护工作服、鞋等。

10.2.2 注浆过程中的漏浆、泻浆等废弃物不能随意排放,防止污染周围生活用水等,污染灌溉用水等。

10.2.3 施工完成后要及时清洗施工场地,收集和妥善处理注浆料的包装袋,确保施工现场清洁。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