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级高三上周测(二)

2013级高三上周测(二)

来源:筏尚旅游网
南宁三中平果分校2013级高三上学期物理周测(2)

命题人:黄巧旋 审题人:黄伟 2015.08.18 星期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5题单选,6—8题多选,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1.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如图中的( )

2.一个恒力作用在质量为m1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1;作用在质量为m2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2。若这个恒力作用在质量为m1+ m2的物体上,则产生的加速度等于( )

3.如图,A、B、C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水平面上以同一速度做匀速运动,其中C物体受到向右的恒力F的作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C组成的系统所受摩擦力的矢量和为零 B.C物体未受摩擦力

C.B物体受向右的摩擦力

D.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矢量和为零

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Fm1Fm2LLA.(m1m2)k (m1m2)k B.

LC.

Fm1Fm2m2k D.Lmk

1

5.如图,在轻绳的下端挂一金属小球,在结点O施加拉力F,使轻绳偏离竖直方向α角且保持α角不变,力F变化过程中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当拉力F为最小值时,结点O以上的那段绳的拉力大小为:( ) A.mgcosα B.mgsinα C.mgtanα D. mg/tanα 6.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 =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10 s时两车距离最近 B.在0-10 s内两车逐渐远离,10 s时两车距离最远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15 s时两车相遇

D.在0-20 s内乙车始终在甲车前面,直至20 s时两车相遇

7.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并将一物体放在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表

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

时间 体重计示数(kg) t0 45.0 t1 50.0 t2 40.0 t3 45.0 若已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 ( ) A.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B.t1和t2时刻物体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了变化 C.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但运动方向可能相反 D.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

8.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

vsv0,其中v0和vs分别表s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和末速.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

vv0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

vvs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0

2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

2v0vs2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2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二、实验题(共15分)

9、(4分)某一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图一读数为 mm;图二读数为 cm。

(图一) (图二) 10、(11分)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

(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

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弹簧原来长度(L0/cm) 弹簧后来长度(L/cm) 弹簧伸长量(x/cm) 0.5 15 16.2 1.0 15 17.3 1.5 15 18.5 2.0 15 19.6 2.5 15 20.8 ①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 ②在右图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

③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 ④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三、计算题(本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3分)如图所示,AO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均匀细杆,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细杆上的P点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接触,圆柱体靠在竖直的挡板上而保持平衡.

已知杆的倾角60,球的重力大小为G,竖直挡板对球的压力大小为23G,各处的摩擦都不计,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作出圆柱体的受力分析图; (2)通过计算求出圆柱体对均匀细杆AO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水平地面对圆柱体作用力的

大小.

12.(19分)据报道,一儿童玩耍时不慎从45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度掉下,在他刚掉下时

恰被楼下一社区管理人员发现,该人员迅速由静止冲向儿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儿童.已知管理人员到楼底的距离为18m,为确保能稳妥安全接住儿童,管理人员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住儿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不计空气阻力,将儿

童和管理人员都看作质点,设管理人员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g取10m/s2. 求:(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

不超过9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活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E.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

(2)(10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在

上方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现在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的透明体平放在平面镜上,则进入透明体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透明体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P′点,与原来相比向左平移了3.46 cm,已知透明体对光的折射率为3。求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

P 题号 答案 1 C 2 D 3 A 4 B 5 A 6 BD 7 CD 8 BC 9、 mm; cm 10、(1)实验步骤排列: C B D A E F 弹簧伸长量(x/cm) 1.2 2.3 3.5 4.6 5.8 (2)②请你在下图坐标上作出F-x图线(图略)。 ③ F = 0.43x

④ 弹簧的劲度系数,表示使弹簧每伸长或压缩0.01m(1cm)所需的拉力,大小为0.43N。 11.解析:(1)对圆柱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其中N1、N2、N3分别为桌面、挡板、细杆对圆柱体的弹力. (4分)

(2)已知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大小N223G(2分)

根据平衡关系:N3sin60N2,(2分) 则N34G(1分)

设圆柱体对细杆AO的力大小为N3/,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N3/=4G(1分) 竖直方向:N1N3cosG(2分)将数据代入得,N13G.(1分)

212.解析:(1)儿童下落过程,由运动学公式得,hgt0 ①(2分)

12

管理人员奔跑的时间t ≤t0 ②(2分) 对管理人员奔跑过程,由运动学公式得,

svt ③(1分)

由①②③并代入数据得,v≥6m/s(1分)

0v02 (2)假设管理人员先匀加速接着匀减速奔跑到楼底,奔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0,由 运动学公式得,v(1分),得v02v=12m/s>vm=9m/s(1分)

故管理人员应先加速到vm=9m/s,再匀速,最后匀减速奔跑到楼底.(2分) 设匀加速、匀速、匀减速过程的时间分别为t1、t2、t3,位移分别为s1、s2、s3

22 由运动学公式得,s1at1 ④(1分) s3at3 ⑤(1分) s2vmt2 ⑥(1分)

1212 vmat1at3 ⑦(1分) t1t2t3t0 ⑧(2分) s1+s2+s3=s ⑨(1分) 由④~⑨并代入数据得,a≥9m/s2. (2分) 选修3-4(2).(10分)【解析】

光路示意图如图所示.由sin/sinn,得β=30° (3分) 由题意及光路图得: s2dtan602dtan30 (2分) 代入数值解得d=1.5 cm. (1分)

c

光在透明介质里传播的速度v=,光在透明介质里的路程

ns=2

ds2dn,所以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 t= = = 2×10-10s(4分) cosβvc.cos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