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全词翻译赏析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名誉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说明
①记梦:记录梦幻;师伯浑,词人的朋友。②雪晓清笳乱起: 大雪飘飞的清早笳声乱起。笳,古代军队顶用的一种管乐器。③想关河:想必这样的边关河防。④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⑤青海际:青海湖畔。青海湖在今青海省。⑥睡觉:睡醒。⑦
漏声断:漏声尽。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⑧自许句:自己许下誓言在万里战场为国杀敌,立功立业。⑨残:此指头发零落稀少,意即年迈。
译文
下过雪的清早,有幽静笳声响起,梦中所游之地,不知道是什么 地方。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连绵不停。我猜想这样的关 河,应当在雁门关西边,青海的边沿。在寒灯照耀下睡醒时,更漏 声已经滴断了,月光斜斜透过窗纸。我自允许在万里以外的战场封 侯,但有谁能知道呢?我鬓发虽残败灰白,可我(在战场杀敌立功报
效祖国的)心却并未逝世!
赏析
陆游有大批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记梦诗,在词作里也有。这首《夜游宫》,主题正是这样。师伯浑是陆游以为很有本领的人,是他在四川交上的新朋友,够得上是齐心同调,因此陆游把这首记梦词寄给他看。上片写的是梦幻。一开头就衬着了一幅有板有眼的关塞风光画
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向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述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而后才又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定是雁门、青海一带了。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国土。但是,这样苍莽宏伟的关河当时落在谁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说了。那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游”呢?
只因王师还未北定中原,光复故乡。这压着作者的芥蒂,迟迟未能解
除。作者深沉的爱国感情,凝集在短短的九个字中,给人以非恢复河
山不行的激励,进而过渡到下片。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一灯荧荧,
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四周一片死寂。黑夜因作者的心事变得凄凉,
而冷淡的环境,又反衬出作者报国壮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焚烧。自许封
侯万里以外的信念,是何等地执着。人老而心不死,自己固然走开
南郑前线回到后方,但是一直不忘要持续参加抗金事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即便是死了,也朝思暮想光复故乡。这样爱国热忱,是多么伟大!“有谁知”三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挤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慨斥责。梦幻和实感,上下片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五十七字中的笔调,拥有壮阔的境地和教育人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