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首件涵洞墙身施工总结

首件涵洞墙身施工总结

来源:筏尚旅游网
大思高速DSTJ-7合同段 首件涵洞施工总结

目 录

一、首件工程概况………………………………………………………1 二、参加首件工程的主要施工人员……………………………………1 三、主要投入的机械设备………………………………………………1 四、涵洞基础及下构施工流程及工艺…………………………………2

1、涵洞基础施工…………………………………………………2 2、台身施工工艺…………………………………………………3 五、质量保证措施………………………………………………………5 六、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5 七、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6 八、综合评价及总结……………………………………………………6

0

大思高速DSTJ-7合同段 首件涵洞施工总结

首件工程涵洞施工总结

一、首件工程概况

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我合同段内的涵洞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我标段选定了AK0+360钢筋砼盖板涵为我标段盖板涵的首件开工工程。该盖板涵,洞口形式均为八字墙,孔数-孔径为1-4.0m。中心桩号为AK0+360,交角90°;涵洞全长40m,基础采用条形扩大基础,墙身尺寸长×宽×高:40×1.1×3.9m。 二、参加首件工程的主要施工人员 姓 名 王安记 白青毅 石宏伟 王区光 周道明 聂永富 职 务 职 责 技术负责人 负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及交底,现场施工组织 质检工程师 试验负责人 现场技术员 专职安全员 测量负责人 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 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 负责现场测量、技术、质量控制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负责整个施工中测量控制 三、主要投入的机械设备 名称

型号 数量 名称 型号 数量 1

大思高速DSTJ-7合同段 首件涵洞施工总结

砼拌和机 砼罐车 JS1000 1台 装载机 ZL50C、30 各1台 9M3 3台 2台 吊车 发电机 ZY20 300KW 1台 1台 电焊机 DAYOL500S 四、涵洞基础及下构施工流程及工艺 1、涵洞基础施工

首件工程报批→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底承载力检测→基础施工→墙身施工。

此项工程于2011年3月10日报批,于2011年3月14日开始施工,首先放样,确定基坑开挖位置,并用石灰粉末表示开挖线,然后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经过动力触探试验,基底承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由此设计院、项目办、总监办、驻地办与我部研究决定采用浆砌片石换填基底1米深,经处理后便施工基础。

基底换填采用浆砌片石,按照砌体施工工艺,满浆满缝砌筑到基底标高,然后进行涵洞片石混凝土基础施工,在施工基础前先进行放样,按照设计尺寸进行模板安装,并加固后方可进行片石混凝土浇筑。 浇注时用人工将事先计算好片石安混凝土浇注比例加入片石,并振捣密实。掺入片石时应分散均匀布置,以便混凝土能很好的填充缝隙,从而保证了基础的整体性。在基础浇注至顶时,在墙身部位预埋榫子石,榫子石间距最好控制在30-50cm,外露部分不低于30cm。

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墙身放样,墙身四角定点挂线进行模板安装,安装时需要考虑墙身沉降缝与基础对应。本项工程采取的主要施

2

大思高速DSTJ-7合同段 首件涵洞施工总结

工方法为:模板采用定型厚2cm净面木模,按设计的墙身尺寸现场拼装,按基础沉降缝位置分段立模浇筑,每浇完一段墙身,将模板拆松滑移至下一段台身位置安装就位,利用滑模方式循环浇筑混凝土。砼采用集中拌合,罐车运输,采用吊机配合料斗入模浇筑。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首件工程过程受控,施工工序顺畅。 2、台身施工工艺

1)施工放样

仔细对施工图纸进行复查,领会设计意图。根据图纸确定的构造物的位置和标高,准确计算结构物中桩坐标和轴线方向,然后根据计算的具体位置进行施工放样,并在基础顶面采用钢钉定出控制桩;放样完成后,根据墙身的平面尺寸进行自检,并申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查,检验合格,方可进行墙身钢筋网及模板安装。

2)、钢筋网、模板与支架:

A、 按照设计φ6间距10*10的钢筋网进行铺设在台前及台后,并保证2cm的保护层厚度。

B、 墙身砼模板采用尺寸为1.2m×0.9m净面木模,模板必须保证其表面平整,板缝间不漏浆等要求。

C、 模板安装前,对模板进行除污,清理完毕后再涂刷脱模剂,脱模剂要求涂刷均匀,无流动。并不得采用易粘易污染的油料。

D、模板安装时在接缝处粘结一层双面胶,在内测用玻璃胶封面。确保相互之间连接紧密,无空隙,同时。相临模板表面高差控制在2mm以内,模板采用钢管支护,每隔0.6米在模板上设置双根横杆、

3

大思高速DSTJ-7合同段 首件涵洞施工总结

竖杆背肋,竖杆、横杆均采用钢管支撑,横竖杆搭设完成后,利用螺杆将两面的横杆拉紧、固定。固定完后,再采用钢管设置斜撑进行加固。

E、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正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挂线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浇筑。

F、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将片石堆放在浇筑部位附近,以便于施工。 G、在混泥土浇筑过程中,随时对模板及支撑进行巡查,发现有松动偏移的现场,立即进行加固处理。

3)、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

a. 材料选用。开工前,对材料样品进行检测,合格后再进场,进场后再对原材料进行二次检测,确保原材料满足质量要求。

b. 涵洞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罐车运输,吊车配合浇筑。拌和前对沙石进行含水量检测,并相应调整配合比。砼浇筑时,必须对运到施工现场的砼进行严格的检查。如砼坍落度、和易性。

c. 浇筑前先对支架、模板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必须填塞严密。

d. 为了防止混凝土自高处向模内倾卸时发生离析,在浇筑墙身时,吊车倾卸高度不超过2米,通过串筒下落,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e.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50、30型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移动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到10厘米的距离。 f.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30小时后拆除模板,用土工布覆盖混凝

4

大思高速DSTJ-7合同段 首件涵洞施工总结

土,然后进行洒水养身,设置专一混凝土养身人员,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五、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做好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凡需隐蔽的工序完成之后,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均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项目经理部设质量检验工程师和专职质检人员跟班检查验收。每道需隐蔽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确保监理工程师对即将覆盖或掩盖的任何一部分工程进行检查、检验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对其基础进行检查。

检测 、试验手段和措施:

⑴现场取样、送样及时,试验室建立台帐并设专人管理。 ⑵加强试验文件、资料的管理,设专人负责。 ⑶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检测工作。

⑷建立检测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制度,对设备损坏或认为检测精度不合要求时,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标定。

⑸严格执行试验工作的公证性。 ⑹严格检验程序和试验程序。

⑺坚持对检测试验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

六、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

1、新安装的墙身模板与已浇好的墙身砼面的接头处施工缝明显,且出现局部漏浆。

5

大思高速DSTJ-7合同段 首件涵洞施工总结

2、模板安装验收后,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监控力度不够,拉杆松紧不及时造成模板轻微位移。

七、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1、模板与浇好的墙身接头处采用双面胶或土工布进行堵塞,以防止接头处出现漏浆现像。

2、做好砼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所需要的人员、器具、机械等须及时到位。浇注混凝土时并挂线施工,保证模板随时在一条线上。 八、综合评价及总结

通过AK0+360涵洞首件工程的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涵洞施工工艺满足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涵洞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涵洞施工队伍加深了对涵洞墙身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涵洞施工。同时通过对AK0+360涵洞墙身混凝土成品的检测,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041—2000)的各项规定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自检评价意见为优良工程,能够指导后续施工。

杭瑞高速DSTJ-7合同段

项目经理部

2011年5月1日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