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交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网络交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来源:筏尚旅游网
・110・ 跨世纪2008年10月第l6卷第10期Cross Century,October 2008,Vol 16,No.10 网络交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刘绍容 (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 随着网络的日益深入人心,网络在大学校园里的“功”和“过”都表露无遗。文章通过网络对校园人际关系的影 响分析,客观性的提出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改善人际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 网络交流;沟通;人际关系;道德教育 【中图号】G640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5—1074(2008)10—0l1O一01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可谓是深入人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吃穿住用行都已经离不开网络的支持。上班需要电脑查询、 整理资料,了解最新、最快资讯;回家需要网络购物、省时、省力、 快速。起床第一件事情,是打开QQ,日常休闲离不开游戏。网络 可真是应了一句“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做不到的”。诚然,网 络时代,对人们生活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出门行万里,人 们可以更快的掌握更加丰富的资源,可是我们也不得不正视网络 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的影响。大学生处 于学习、认识的重要阶段,思想不太成熟,自律能力差,在接受网 络这以新鲜事物的同时,将其非有利的一面一起接受。大学生过 度迷恋网络,导致人际关系淡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只能退学; 浏览黄色、暴力信息,无视网络道德现象比比皆是,诚信不再,和 谐校园成为妄谈。校园关系不再是亲如兄妹家人,而是相见不相 识。 1 网络对校园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1 过度迷恋网络,浪费大量精力,缺乏与人沟通 网络的传播 速度之快,影响之广,无可否认。在大学校园里或者附近多则几 十家,少则七八家,几乎是座无虚席。还有更多的人在那里不辞 辛苦的等候,提前几天预定通宵,可所谓是盛况空前。即使现在 很多的学生都已经自己购置了电脑,网吧的生意依旧是红红火 火,风采不减当年。在网吧看看,大部分人上网是打游戏、看电 影、聊QQ、很少有人是需要查看资料来上网。大学校园迷恋游戏 的不在少数,几个通宵下来,吃住全在网吧,一堆的饭盒,空饮料 瓶,精神萎靡,脸色苍白,上课没有精神,就逃课,考试找人代考, 修不够学分,最后只能退学。由于在网上消磨了大量时间,相对 来说与其他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对许多人来说,由于在现实 生活中与人沟通方面存在误会或者不快,于是更偏向与网络的沟 通,网络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朋友。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以 至于最终与社会脱节。网络有其正面的作用,但过度迷恋网络, 必然消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大学生应明 确自己的定位,加强自律能力,合理的利用网。 1.2 网络行为不文明现象表现突出,诚信在校园失衡大学生 接受新事物快,网络作为一种无国界、开放性的媒体工具,传播信 息快捷便利,西方国家的某些意识形态和一些低级庸俗的价值观 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问,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 要阶段的大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受到网上低级思想的 冲击和影响。许多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便利,浏览黄色、暴 力信息、网站;rE有人在网上恶意攻击他人,诋毁他人人格;有人 在网上剽窃论文,应付交差;有人在网上欺骗他人,玩弄感情;也 有人在网上学会了许多的新鲜的骂人词汇。诚信校园不再诚信, 这个半社会的群体在网络的冲击下,失去了往日的单纯,蒙上了 一层阴影。诚信在校园的失衡,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 间的相互欺骗和不信任,直接导致了校园人际关系的淡漠,校园 不再是一个大家庭,甚至出现了相互排斥和算计。和谐校园成为 泡影。 2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议 2.1 提高德育队伍网络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网络 道德教育要取得好的成果,德育工作者就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熟练 掌握系统的网络知识和技能,这是网络时代能够进行与学生相互 沟通的基本前提。在网络中,人的社会角色和道德责任都与在现 实社会有很大不同,人将摆脱现实中制约人们的道德环境,而在 超地域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这意味着,在传统社会中 形成的道德在信息社会中并不完全适用。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 熟练掌握电脑知识和技能,让自己真正的体会网络与现实的不 同,才能有所依据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大学生的年龄阶段 决定了他们也喜欢和自己认为和自己是同一国的人,是同伴的人 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的同伴,也更容易接受同伴的 劝导和建议。 2.2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大学生的年 龄阶段决定了他们自制力水平和判断力较差。面对丰富多彩的 网络文化的冲击,他们显得那么的无力。要增强对网络抵御性, 就要加强自律能力。在这里我们要了解一下学生的逆反心理,大 学生时期是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时期,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喜 欢标新立异,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但在创造自我的过程中,来自 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与自己主观意愿发生矛盾,就会认 为自己被干涉,产生强烈的排斥。因此在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 育时只有弱化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逆反情绪,才能取得实质上的 成功。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第一,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 生的网络道德观,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应避免强硬的 灌输理念,而主要采取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第二,应该充 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提高大学 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第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 学生沟通能力。多开展合作性活动,让学生体会合作和沟通的乐 趣,主张诚信交流,增强学生现实社会的自信感,实现和谐校园。 2.3 加大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宣传力度,实现网络多方面正向沟 通校园网络在教工与学生、党校与院系、院系与院系之间架起 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师生通过网络可直接获取校党政部门的政 策、规章制度,同时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校方能够及时听取 师生反映的信息,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 选课,进行思想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引导。通过校 园网学生、教工、组织都能够及时地了解社会信息、校园信息,从 而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资源,达到学习、教育和决策管理的最优 化。学校应加大校园网的建设和宣传力度,首先,应加大校园网 信息的开发,增加校园网内容,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课内容,网 跨世纪2008年1O月第16卷第10期Cross Century,October 2008,Vol 16,No.10 对绵阳市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 刘文惠 (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 本文通过对绵阳部分地区的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 统计法来进行研究。经过分析总结,反映出绵阳部分地区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该地区男女中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 识差异较大。而学校也应增加对培养学生自觉进行锻炼的意识及树立体育健康观念。同时,希望社区能够适当增加适合中学 生锻炼的场所和设备,把提高中学生身体健康落到实处。 【关键词】 中学生;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中图号】G80—3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5—1074(2008)10一Ol11一O1 1 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 有一些运动设施则是收费的,作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来说,长 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不够,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 期在此锻炼显然是不现实的 J。望各社区能够适当增加适合中 学校在宣传方面不够重视。由表2—4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 学生锻炼的场所和设备,把提高中学生身体健康落到实处。 为,学校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一般。学校对体育活动的宣传大 4结论与建议 多是存在于形式上,没有把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落 4.1 结论①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绵阳部分地区中学男生自觉参 实到实处,而主要宣传的是学习,忽视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其 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反观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差。② 实体育锻炼本来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学习一些体育锻炼的基本知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不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校在宣传 识可以指导我们正确的参加体育活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处在 方面不够重视。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对学校安排的锻炼时间 青年时代的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感到不够,加之锻炼项目的单一,学生对体育课内容提不起兴趣, 1.1 体育锻炼时间我认为,大量的补课挤掉了学生参与体育 对于中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不明显。③而社会体育大众设施也 锻炼的时间,中学生除了上体育课和上操以外,可以用来参与体 不利于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社区的体育设施绝大部分是给中老 育运动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学生在学校锻炼时问的有限,加 年提供的,无法满足青少年的运动需求,而还有一些运动设施是 之锻炼项目的单一,对于中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不明显。 收费的,作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来说,是不可行的。 1.2 课程设置方面学校的课程内容单一,在其中占主导地位。 4.2 建议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和心理状态的不同,加之参与 学校对我们在运动方面的培养,应该重点放在兴趣和习惯上,因 锻炼的意识差别,导致男女生参与锻炼的差异较大。学校在宣传 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 体育方面应加大力度,在安排锻炼时间和锻炼项目的内容也要增 前提,而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又是在运动参与过程中逐渐养成的。 加。所以绵阳地区各中学校应增加对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 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激发 炼的意识及树立体育健康观念的重视程度。而社会体育大众设 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 施也不利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各社区应当适当增加适合 惯,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从体育学习和活动中 中学生锻炼的场所和设备,把提高中学生身体健康和树立健康观 获取更多的益处。所以要通过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 念落到实处。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提高全民素 程度,从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质,不仅包括文化知识,优良的思想道德,而且还要包括具有强壮 2 家庭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态度情况 的体魄,强壮的体魄是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优秀思想品德、劳动技 家庭中的体育锻炼是人们实现终身体育的起点和归宿。人 能的载体。加强对中学生的锻炼,使每个学生在学校有一副强壮 在一生中从家庭走进学校,步入社会,最终又返回家庭,不管哪一 的体魄,同时我们还要保证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 个阶段都应该不问断地从事体育锻炼,成为一个终身体育者。父 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也是学校教育赋予体育与健康学科责无 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意见左右着孩子,有句话在新时 旁贷的使命。 代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接受: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 5 参考文献 生活太好的孩子是成不了大事的。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从长远 1 周飞.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情况的实验研究[J].江西教育学 着想,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运动。 院学报,2005,(6). 3 社会对中学生参与锻炼的影响 2 杨惠.大学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行为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 体育运动是人们实现社会参与的一个最简单,最廉价,又最 院学报,2003,(3). 有收获的一种型式。根据我们的实际调查,社区中的体育设备绝 3 程丽芬.青少年学生不愿参与体育活动现象探析[J].江西教育科 大部分是给中老年人提供的,无法满足青少年的运动需求,而还 研。2006,11. 站应尽可能的包罗学生需要的各类有益,同时加快更新的速度以 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 提升校园网的浏览量和作用;其次要定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网 直接影响了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使 址,引导学生上网习惯;最后要加大网络道德教育,增开网络课 其在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上发挥正面的作用是建设诚信校园、和 程,聘请名师讲座,倡导诚信交流,鼓励同学友好合作。 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3 结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