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验收标准(试行)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 0分—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设备或者缺少UPS不间断供电设备的;云部署的未提供证明文件的。 1分—只实现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设备或UPS可持续供电1个小时以上。 (云部署证明文件中只实现一种的) 2分—具备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或信息安全防护设备,且具备UPS可持续供电1个小时以上的。(云部署证明文件满足此要求的) 0分—使用自建网络的企业,在需要使用信息化系统区域内存在无信号情况或者无法使用信息化系统的。(信息化系统在互联网运行的,但4G/5G信号存在盲区的)。 2分—使用自建网络的企业,网络覆盖范围满足使用要求,不存在网络信号盲区的。(信息化系统在互联网运行的需有4G/5G信号) 0分—企业网络与监管部门网络未实现联通,无法实现数据交互的。 1分—企业网络与监管部门网络通过专线、互联 网等任一方式实现了网络联通,可实现数据正常交互的。 1.系统采用本地化部署的,机房需具备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信息安全机房防护措施;需具备UPS设备持续供电要求 达1个小时以上。(采用云部署的应当提供满足要求的证明文件) 2 基本要求(10分) 网络要求 2.网络覆盖范围需满足使用要求,一般包括办公区域、生产区域、中控室区域、储存区域等需要使用信息化系统的部位(如果系统采用互联网部署需有4G/5G信号)。 2 3.企业网络与监管部门网络需建立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通道。 1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0分—企业信息化系统数据未设置任何备份策略的。 1分—企业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每天至少自动执行一次增量数据备份的。 验收情况 得分 4.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措施有效,能够数据确保数据的可恢复性和可靠性,防止安全 数据丢失。 5.企业信息化系统应能长期、稳定运运行行,企业自主运维的需有专职人员;维护 第三方运维的需有长期运维协议。 1 2 0分—企业未安排专职人员运维或合同(或运维协议)中未约定运维事宜的。 2分—企业安排专职人员运维或者合同(或运维协议)中有约定长期运维条款的。 0分—企业未编制或者印发管理制度的。 1分—企业的管理制度已印发,但是未组织培训或宣贯的。 2分—企业的管理制度已印发(企业需提供印发的管理制度),并对管理制度组织了培训和宣贯的(需提供证明文件)。 6.企业应将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制度运行、维护、考核等有关要求纳入制要求 度管理中;企业应对管理制度组织培训、宣贯。 2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 功能建设(30分)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管理 1.系统应实现对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的管理,清单内容至少应包括:生产装置/罐区/库区、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单元、风险事件、管控措施分类、管控措施、隐患排查内容、岗位(责任人)、周期、隐患问题描述等。 4 0分—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缺少生产装置/罐区/库区、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单元、风险事件、管控措施分类、管控措施、隐患排查内容、岗位(责任人)、周期、隐患问题其中任意三项及其以上内容的。 2分—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内容缺少生产装置/罐区/库区、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单元、风险事件、管控措施分类、管控措施、隐患排查内容、岗位(责任人)、周期、隐患 问题其中任意两项内容。 3分—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缺少生产装置/罐区/库区、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单元、风险事件、管控措施分类、管控措施、隐患排查内容、岗位(责任人)、周期、隐患问题描述等任意一项内容的。 4分—信息化系统已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的管理,清单内容符合要求的。 0分—企业信息化系统未实现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生成隐患排查任务功能。 1分—企业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生成隐患排查任务功能,但未实现将配置好的任务推送至相关岗位及负责 2.隐患排查任务配置。系统根据风险分隐患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自动生成隐患排查排查任务,企业可以按照不同层级、治理 不同岗位、不同周期对排查任务进行配置,系统将配置好的任务推送至相3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关岗位及负责人。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人的。 2分—企业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生成隐患排查任务功能,并将配置好的任务手动推送至相关岗位及负责人的。 3分—企业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生成隐患排查任务功能,并将配置好的任务自动推送至相关岗位及负责人的。 验收情况 得分 3.系统具备隐患排查过程记录功能。系统对各岗位根据隐患排查任务开展隐患排查的情况进行记录,可实时查看任务完成情况(已排查/未排查/超期未排查)。对已完成的任务,应记录排查周期、排查时间、排查人、排查结果的。 4 0分—未实现隐患排查过程记录完成情况的。 2分—隐患排查过程记录功能中缺少排查周期、排查时间、排查人、排查结果任意一种记录内容的。 3分—隐患排查过程记录完成情况只能查看完 成情况(已排查/未排查/超期未排查)其中一种或者两种的,且记录的内容包括了排查周期、排查时间、排查人、排查结果的。 4分—企业信息化系统具备隐患排查过程记录功能,记录内容符合要求的。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4.系统具备隐患管理功能。系统应实现对企业隐患的统一管理(包括企业自查、外部专家检查和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等发现的隐患),隐患清单内容至少包括隐患排查日期、隐患排查实施部门、隐患排查人员、隐患名称、隐患内容、隐患地点、隐患等级、隐患类型、判定依据、原因分析、整改期限要求、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及来源、整改落实情况、整改完成日期、评估验收单位、评估验收人员等。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 3 0分—隐患清单内容缺少两种及其以上的或者未实现企业自查、外部专家检查和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等分类管理隐患的。 1分—隐患清单内容缺少其中任一类或隐患管理缺少企业自查、外部专家检查和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等其中任意两项隐患类型的。 2分—隐患清单内容符合要求但隐患管理缺少企业自查、外部专家检查和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等其中任意一项隐患类型的。 3分—企业信息化系统具备隐患管理功能功能,可实现对企业隐患的统一管理,隐患清单内容符合要求的。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 5.系统应支持对隐患的新增、修改、删除、模板下载、导入、导出、治理信息填写等功能,企业可以通过系统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2 0分—系统对隐患的新增、修改、删除、模板下载、导入、导出、治理信息填写等功能缺少其中3个及其以上的。 1分—企业可以通过系统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但是系统对隐患的新增、修改、 删除、模板下载、导入、导出、治理信息填写等功能缺少其中2个及其以下的功能的。 2分—企业信息化系统符合要求,实现了对隐患的新增、修改、删除、模板下载、导入、导出、治理信息填写等功能。 0分—系统未实现巡检人员录入关键运行参数的功能或无法自动生成巡检记录表。 1分—系统只实现了巡检人员录入关键运行参数的功能,无法自动生成巡检记录表。 2分—系统实现了巡检人员录入关键运行参数的功能,并能自动生成巡检记录表。 6.日常巡检。系统应实现巡检人员录入关键运行参数的功能,系统可自动生成巡检记录表。 2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7.预警推送。系统对超期未排查的隐患排查任务和超期未整改隐患,可通过APP、短信、即时通讯软件等多种方式向相关责任人自动推送预警信息,提醒及时处置。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 1 0分—系统未实现超期未排查的隐患排查任务和超期未整改隐患自动提醒功能。 1分—系统对超期未排查的隐患排查任务和超 期未整改隐患,可通过电脑、APP、短信、即时通讯软件等任一种方式向相关责任人自动推送预警信息、提醒及时处置功能的。 0分—系统无隐患治理情况、隐患排查任务统计功能的。 1分—系统实现了按部门、等级、责任单位等不 同维度对隐患治理情况、隐患排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功能的。 8.系统应具备隐患治理情况、隐患排查统计任务完成情况的统计功能,支持按部分析 门、等级、责任单位等不同维度进行统计分析。 1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 移动端 9.隐患排查。系统应具备排查任务接收、超期未排查任务提醒的功能。企业员工通过移动端在现场扫码等方式可查看有关排查内容,对发现的隐患进行登记上报。 3 0分—未实现移动终端设备隐患排查功能的。 1分—系统只具备排查任务接收,并通过移动端查看有关排查内容,对发现的隐患进行登记上报,但是隐患任务排查时未采用现场扫描二维码、NFC识别、人员定位比对等任一方式确保人员在巡检现场进行巡检的。 2分—系统只实现了排查任务接收,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在现场采用扫描二维码、NFC识别、 人员定位比对等任一方式查看排查内容,对发现的隐患进行登记上报的功能。 3分—系统实现了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排查任务接收、超期未排查任务提醒的功能,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在现场采用扫描二维码、NFC识别、人员定位比对等任一方式查看排查内容、登记上报隐患情况的。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 10.隐患治理。系统应实现隐患整改人接收隐患信息、填报隐患整改信息、自动保存隐患整改记录等功能,实现隐患的闭环管理。 3 0分—系统未实现隐患治理功能的。 1分—系统只实现隐患整改人接收隐患信息、填报隐患整改信息、自动保存隐患整改记录等功能其中一种功能的。 2分—系统只实现了隐患整改人接收隐患信息、 填报隐患整改信息、自动保存隐患整改记录等功能其中两种功能的。 3分—系统实现了隐患整改人接收隐患信息、填报隐患整改信息、自动保存隐患整改记录等功能。 0分—爆炸性气体环境、可燃性粉尘环境使用的移动终端不满足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 1分—爆炸性气体环境、可燃性粉尘环境使用的移动终端满足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但是不具 备拍照功能的。 2分—爆炸性气体环境、可燃性粉尘环境使用的移动终端满足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且移动终端具备拍照功能的。 11.移动设备硬件要求。在爆炸性气体硬件环境、可燃性粉尘环境使用的移动终要求 端应满足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移动终端应具备拍照功能。 2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 12.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应预留数据接口,与其他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数据交换,避免形成信息孤岛。(数据接融合 口指的是信息化系统开发数据共享的接口程序,其他的信息化系统可以调用接口实现数据获取并使用) 2 0分—系统未预览数据接口,无法同其他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融合的。 1分—系统已预留数据接口(提供接口文档),但是没有实现与其他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 2分—系统已预留数据接口(提供接口文档),并与其他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避免形成了信息孤岛的,如:通过人员定位约束人员到现场排查的。 0分—企业信息化系统中未录入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 0~4分—企业信息化系统中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录入不完整,缺少一个风险分析对象或者覆盖了所有风险分析对象但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内容不完整的,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 5分—企业信息化系统中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录入完整,覆盖了企业实际所有的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的。 1.企业信息化系统中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应录入完整。 5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0分—系统中未设置排查任务的。 0~4~分—企业信息化系统风险管控措施未全部设置排查任务的,缺少一项扣一分,直至扣完为止。 5分—企业信息化系统风险管控措施都设置了排查任务的。 验收情况 得分 2.企业系统中排查任务包含所有的风险管控措施。 5 3.企业应使用系统下达并执行排查任务。 5 0分—企业未使用系统下达并执行排查任务,或排查任务按期排查完成率<60%的。 1分—企业使用系统下达并执行排查任务,70%>排查任务按期排查完成率≥60%的。 2分—企业使用系统下达并执行排查任务,80%>排查任务按期排查完成率≥70%的。 3分—企业使用系统下达并执行排查任务,90%>排查任务按期排查完成率≥80%的。 4分—企业使用系统下达并执行排查任务,95%>排查任务按期排查完成率≥90%的。 5分—企业使用系统下达并执行排查任务,排查任务按期排查完成率≥95%的。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 4.企业应使用系统进行巡检排查,不得存在两张皮现象。 3 0分—企业使用其他方式开展巡查排查工作,巡查排查计划、巡查排查结果未录入到双重预防 机制数字化系统的。 3分—企业使用系统进行巡检排查的。 0分—系统中无任何隐患记录的。 3分—企业系统只记录了隐患内容、整改情况的,未记录验收情况的。 5分—企业系统如实记录隐患内容、整改情况、验收情况的。 0分—企业未使用系统开展包保责任人任务排查的。 0~2分—企业使用系统开展包保责任人任务排查,但包保责任人任务未覆盖《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人隐患排查任务清 单》的,按照包保责任人类型缺少一类扣1分。 3分—企业使用系统开展包保责任人任务排查,且包保责任人任务覆盖《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人隐患排查任务清单》的。 5.企业应使用系统记录隐患内容、整改情况、验收情况。 5 6.根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功能优化和数据质量提升工作的函》的要求,使用系统开展包保责任人任务排查, 且包保责任人任务覆盖《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人隐患排查任务清单》。(只针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其他企业此项得分) 3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 7.根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功能优化和数据质量提升工作的函》的要求, 企业配置移动终端设备情况。满足经营企业和未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移动终端数量>=1,其他类型的企业移动终端数量>=重大危险源个数的。 8.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登记综合服务系统”中登记的重大危险源和其他重点场所未全部完成安全风险分析的;企业在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登记综合服务系统”中未录入全部的重大危险源、或者企业未将涉及18种重 点监管工艺的装置或者其它重点场所录入到危险化学品登记综合服务系统的。 (名称解释:安全风险分析对象定义,指的是安全风险伴随的生产、储存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 1 0分—企业配置移动终端设备情况不满足要求的。 1分—企业配置移动终端设备情况满足要求的。 4 0分—企业录入的安全风险分析不满足要求的。 0~3分—企业录入的安全风险分析缺少任一风 险分析对象的,扣1分,扣完为止。 4分—企业录入的安全风险分析满足要求的。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 9.根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功能优化和数据质量提升工作的函》的要求,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分析对象中管控措施数量或隐患排查内容数量去重后小于10条且管控措施类型未全部包含4种类型(工程技术、维护保 养、操作行为、应急措施四类措施)。(只针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其他企业此项得分)(名词解释:安全风险分析单元,指的是按照功能相对独立、便于日常管理等原则,进一步将安全风险分析对象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便于识别的单元) 10.根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功能优化和数据质量提升工作的函》的要求,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分析对象 排查任务清单中小时级任务具备1或者2小时任务。(只针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其他企业此项得分) 4 0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分析对象的管控措施数量或隐患排查内容数量不满足要求的。 4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分析对象各管控措施数量或隐患排查内容数量满足要求的;其他重点场所的安全风险分析对象具备管控措施和隐患排查内容已完成设置的。 4 0~3分—企业任一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分析对象排查任务清单中缺少小时级任务(1小时或者2小时)的,扣2分,直至扣完为止。(如果重大危险源数量只有1个,则此项不得 分) 4分—企业所有的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分析对象排查任务清单中小时级任务(具备1小时或者2小时)的。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0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分析对象缺少任意类型包保责任人任务的。 4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分析对象意类型包保责任人任务配置齐全的。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得分。 0分—系统内存在重大隐患超期未整改的。 4分—系统内无重大隐患超期未整改的。 验收情况 得分 11.根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功能优 化和数据质量提升工作的函》的要求,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分析对象配置任意类型包保责任人任务。 12.重大隐患应按期完成整改。 4 4 13.企业应组织使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人员进行培训,并熟练使用。 3 0分—无培训记录的,或者使用操作不熟练的(抽查2人)。 1分—无培训记录的,或者使用操作不熟练的(抽查2人),但主要负责人可熟练讲解系统的。 2分—培训记录未覆盖所有需使用系统员工但使用熟练的(抽查2人)。 3分—各岗位培训记录齐全的,且使用操作熟练的(抽查2人)。 1.运行效果良的扣10分。 2.运行效果中的扣15分。 3.运行效果差的扣30分。 14.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在山东省危险化 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中运行效果应为“优”。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分值权重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 1.数据上传频率应符合《山东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试行)》要求,隐患排查任务记录、隐患记录、包保责任人履 职记录至少1小时上传1次;安全风险分析单元数据、安全风险事件数据、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数据、隐患排查任务数据、停用/检修记录至少1天上传一次。 数据交换(10分) 2.数据上传覆盖安全风险分析单元数据、安全风险事件数据、安全风险管 控措施数据、隐患排查任务数据、隐患排查任务记录、隐患信息数据、停用/检修记录、包保责任人履职记录的。 3.企业系统中各类数据与政府监管系统中的数据相互匹配,抽查政府端与企业端数据。(抽查1、2个危险源, 比对管控措施数量;比对近期3个月隐患数量)(数据上传完整率(政府监管系统数据条数/企业系统数据条数*100%) 2 0~1分—数据上传频率不符合要求,出现一类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包保责任人履职记录不纳入扣分) 2分—数据上传频率符合《山东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试行)》要求的。 4 0分—缺少安全风险分析单元数据、安全风险事件数据、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数据。 0~3分—除停用/检修记录外,其他数据缺少任意一种类型数据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不 构成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包保责任人履职记录不纳入扣分) 4分—上传的数据已覆盖所有类型的。 0分—其他情况。 1分—60%≤数据上传完整率<75%的。 2分—75%≤数据上传完整率<85%的。 3分—85%≤数据上传完整率<95%的。 4分—95%≤数据上传完整率。 4 项目 子项 功能要求 验收得分 分值权重 100 评分标准 验收情况 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