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金融风险管理简答题

金融风险管理简答题

来源:筏尚旅游网
《金融风险管理》

1、如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理解金融风险?

微观金融风险是指微观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经营活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资产损失或收益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可能性一旦转化为现实损失,就会使该金融机构遭受金融资产的亏损、沉淀,资金受到侵蚀,甚至可能因资不抵债而破产倒闭。

宏观金融风险是指整个金融体系面临的市场风险,当这种金融风险变为现实时,将会导致金融危机,不仅会对工商企业等经济组织产生深刻影响,对一国乃至全球金融及经济的稳定都会构成严重威胁。 2、金融风险与一般风险的区别是什么?

1、金融风险是资金借贷和资金经营的风险。 2、金融风险具有收益与损失双重性。 3、金融风险有可计量与不可计量之分。

4、金融风险是调节宏观经济的机制。 3、金融风险有哪些特征?

1、隐蔽性。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是不完全透明的,金融风险并非是金融危机爆发时才存在,可能因信用活动特点的表象而掩盖金融风险不确定性损失的实质。

2、扩散性。一家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时,不仅危及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会引起多家金融机构的连锁反应,最终使金融体系陷入瘫痪,从而引起社会动荡。

3、加速性。金融机构一旦发生经营困难,会失去社会信用基础,会加速金融机构倒闭、破产的速度。

4、可控性。控制金融风险并不是说可以消除风险,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而是把金融风险降到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4、金融风险如何分类?

1、按从事风险的形态划分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指因交易对方无法履约还款或不愿意履行债务而造成债权人损失的可能性。

流动性风险,是由于流动性不足而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利率风险,是由于利率变动导致经济主体收入减少的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外汇汇率变动对某一项具体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失效、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风险,是指国家变化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的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其他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因没有正确遵守法律条款,或因法律条款不完善、不严密而引致的风险。

国家风险,是指由于国家行为而导致经济主体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2、按金融风险其他特征分类

金融风险性质可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主体可划分为金融机构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居民金融风险、国家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区域划分为国内金融风险和国际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按层次可划分为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按风险结构可划分为资产风险、负债风险、中间业务风险和外汇业务风险。

金融风险按风险程度可分为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 5、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金融风险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同时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1、信息的不完全性与不对称性。 2、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3、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大。

4、金融创新加大金融监管的难度。 5、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缺陷.. 6、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7、经济性的原因。 8、金融投机。

9、金融风险产生的其他原因:国际金融风险的转移、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有效监管的原因。

6、信息不对称的含义是什么?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什么?

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其含义有两点:(1)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2)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缺乏相关信息,但可以知道相关信息的概率分布。

逆向选择,由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作为贷款银行只能据投资项目的平

均风险水平决定贷款利率,这样那些风险低于平均水平的项目,由于借款成本过高就会退出市场,剩下来的愿意支付较高成本的项目一般是风险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项目,最终的结果是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水平提高,收益降低,呆帐增加。

道德风险,是指在达成契约后,也就是在合同实施中,由于一方缺乏另一方的信息,这时拥有信息方就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从事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

7、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区别是什么?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是有区别的。

金融风险是指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损失,是普遍存在的,是在一定诱因下爆发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 。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积聚的,也就是说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的积累和爆发,是金融风险的极端表现,体现了金融风险的“极限效应”,使金融活动中的可能损失转化为现实损失。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困难乃至崩溃,全部变现金融资产指标的急剧恶化,金融资产价格暴跌,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或破产,会对实物经济运行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从这个意义讲,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长期存在、普遍存在条件下的突出性结果。

8、银行业风险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银行信用风险,主要指债务人不能如期足额偿还借款而造成银行贷款损失的风险。

2、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的严重失调,

一是存贷款比例过高,二是银行资产品种单一,三是资本充足率低,资本结构不合理。

3、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4、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主要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因财务或机构设置不合理、组织分工存在漏洞、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严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 1、金融风险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金融风险管理,是管理科学中的重要分支,是研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中

各种风险的生成机理、讲算方法、处理程序和决策措施的一门科学。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对银

行业务经营重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价、控制和处理的过程。 2、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1、保证各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安全。 2、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3、保证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和较高效率。 4、保证国家宏观货币制定和贯彻执行。

3、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风险表现出哪些新的特征?

1、金融的自由化。

2、金融行为的证券化,这主要是指筹资者不是通过银行借款来筹措资金,

而是直接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各种证券来筹措资金。

3、金融的一体化。国内金融市场 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以国际金融市场相互

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从 而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统一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4、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1、回避策略,是一种事前控制,指决策者考虑到风险的存在,主动放弃或

拒绝承担风险。

2、防范策略,是指预防风险的发生。

3、抑制策略,又称消缩策略,是指金融机构承担风险后,采取种种积极措

施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程度。

4、分散策略,指管理者通过承担各种性质不同的风险,利用它们之间的相

关程度来取得最优风险级全,使加总后的总体风险水平最低。

5、转移策略,也是一种事前控制策略,即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各种交易

活动,把可能发生的危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

6、补偿策略,首先把风险报酬计入价格之中,其次是与贷款人订阅抵押条

款。

7、风险监管,包括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管。

5、金融风险管理的组织系统如何构建?

1、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它的任务是确定公司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对

股东大会负责。

风险管理委员会,承担董事会的日常风险管理职能,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风

险管理方面的问题。

2、风险管理部,是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于日常交易管理之外的实

务部门,通常设有战略组和监控组。

3、业务系统。是整个金融风险管理系统的直接而又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既与风险部相分离,成为一个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又要执行风险管理部制定的有关风险管理制度和战略,并要协助、支持风险管理部的工作。

4、具体操作:三道监控防线。第一道监控防线是岗位制约,第二道监控防

线是部门制约,第三道防线是内部稽核。

6、关于金融风险的数据仓库主要由哪些信息构成?

1、客户基本信息 2、授信合同信息 3、信贷帐务信息 4、担保品信息 5、清偿数据信息 6、企业财务信息

7、关于金融风险的数据分析系统主要由哪几个子系统构成?

1、贷款评估系统 2、财务报表分析系统 3、担保品评估系统 4、资产组合量化系统

1、金融风险识别的原则是什么?

1、风险识别必须既全面,又深入。 2、风险识别必须既及时,又准确。 3、风识识别必须既连续。又系统。

2、贷款五级分类法将信贷资产分成哪五个级别,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按贷款风险从小到大的顺序,将贷款依次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

损失”五个级别,后三个级别为不良贷款。

正常类贷款,是指借款人能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

足额偿还。

关注类贷款,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

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类贷款,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

放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可疑类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

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类贷款,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

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3、如何用比例指标从信贷结构比重角度分析信贷资产风险?

不良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该指标反映的是银行贷款质量的恶化程度 。 (正常贷款余额+关注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这一比率反映的是银行贷

款的总体安全程度。

加权风险贷款余额/(核心资本+准备金),这一比率反映的是银行资本可能

遭受侵蚀的程度和银行消化这些损失的能力。

4、从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来识别金融风险的指标是什么?

(1)存贷款比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

(2)中长期贷款比率=人民币余额1年以上贷款期末余额/余期1年以上存

款期末余额

(3)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

(4)国际商业借款比率=(自借国际商业借款+境外发行债券)期末余额/

资本净额

(5)境外资金运用比率=(境外贷款+投资+存放境外资金运用)期末余额/

外汇资产期末余额

(6)备付金比率=超额准备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 (7)单个贷款比率=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期末余额/资本净额 (8)拆借资金比率=拆入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

5、如何计算一级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额/风险调整资产

总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额+二级资本额)/风险调整资产 一级资本,又称为核心资本,包括普通股权额和留存收益。 二级资本,又称为补充资本,包括优先股权额和大部分从属债务。

风险调整资产

6、如何计算风险调整资产?

风险调整资产=∑表内资产×相应风险权数+∑表外项目×信用换算系数×

对应的表内资产的风险权数

7、如何理解银行盈利分解分析法树形图及其中各项指标如何计算。

衡量银行盈利性的主要指标是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税后净收入/总资本 资产收益率=税后净收入/总资产 资本乘数=总资产/总资本

净利息收益率=(利息总收入-总利息支出)/总资产

净非利息收益率=(非利息经营收入-非利息经营支出)/总资产 净非经营收益率=(非经营收入-非经营支出)/总资产 所得税税率=所得税支出/总资产

有息资产的净利息收益率(总利息收入-总利息支出)/总有息资产总额 有息资产占总资产比率=总有息资产/总资产

净利息差额=有息资产的利息收益率-付息负债的支付收益率

来自净利息头寸的损益=净利息头寸占有息资产比率×有息负债的利息支

付率

有息资产的利息收益率=总利息收入/总有息资产 有息负债的利息支付率=总利息支出/总有息负债

净利息头寸占有息资产的比率=(总有息资产-总有息负债)/总有息负债

1、息票债券的当期售价的折现公式及其含义是什么?

Pd——债券的当期售价 F——债券的面值

C——各年息票利率,等于面值乘以息票利率 i——到期收益率

PdFibF= mn(1i)m1(1i)n到期收益率与债券价格成反比,只有债券的当期售价低于面值时,投资该债

券的到期收益率才会高于息票利率,才值得去投资,否则,就会冒较大风险。 2、统一公债的收益率公式及其含义是什么?

统一债券的一个特例是统一公债,是一种没有到期日,不偿还本金,永远支

付固定金额息票利息的永久性债券。 3、如何计算贴现发行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就贴现发行债券而言,其到期收益率与当期债券价格反向相关。 Pd——债券的当期价格 F——债券的面值

4、如何理解和计算用于反映资产系统性风险的β值?它在资本定价模型(CAPM)和套利定价理论(APT)中的公式与含义是什么?

充分多样化的资产组合的风险完全来自该资产组合中的资产回报率对整个

资本市场变动的敏感度

β值是某项资产的回报率变动率与市场价值变动率的比值,当市场资产组合的价值平均上升1%,导致该项资产的价值上升2%时,则该项资产的β值就是2.0。β值较大的资产系统性风险较大,故而该资产受欢迎程度较小。

e资本定价模型(CAPM): pr(RmRf)

pr——风险升水

Re——该资产的预期回报率

Rf——无风险利率

——该资产回报率对资本市场变动的敏感度

eRm——市场资产组合的预期回报率

如果某种资产β为0,则意味它无系统风险,其风险升水为0;如果某种资

产β为1,则意味该资产系统风险与整个市场一致,其风险升水与市场一致,为

eRmRf。

套利定价理论(APT)表明,一项资产的风险升水与各种影响因素的风险升

水有关,且随着该资产对各因素的敏感度提高,其风险升水也会提高。 5、如何用无风险债券利率为参照利率来确定风险贷款利率?

在银行可自由选择将资金投入贷款还是国库券的前提下,国库券的收益常被用来确定风险性贷款的违约报酬率。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出发,风险性贷款的价格至少应有保证其期望收益优选法不小于无风险的收益率。假定一笔贷款违约的概率为d,能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概率就是(1-d),如果无风险债券的为r,则风险贷款的价格r*1r1 1d上式发映了风险和价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风险越大,风险贷款利率就越高。当风险为1时,无论多高的贷款利率都不能保证其收益率,银行应该拒绝这样的贷款。

6、金融资产回报优选法变动频率表现出的峰态和偏态分别是什么含义?

峰态,分布的峰态或高峰态,是衡量较大的正或负的资产回报频率的度量,

它衡量距均值大平方偏离的概率。如果资产回报率在均值之上很远,在均值之下很远的情况经常发生,资产回报率的分布将会显示出很高的峰态。

偏态,分布的偏态用于度量在特定方向上发生高收益率的频率。如果一项资

产高的负回报次数多于高的正回报次数,就说该资产的收益率分布偏向左边,或是有一个“左肥尾”。如果一项资产高的正回报次数多于高的次回报次数,就说该资产的收益率分布偏向右边,或是有一个“右肥尾”。 7、金融资产VaR的概念是什么?有何特征?

VaR直译为“在险价值”,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某种金融资产(证券组合)

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

VaR方法有正反两方面的特征。从正面特征来看,有利于比较不同业务部门

之间的风险大小,有利于进行基本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资本配置、风险限额设置等; 体现了资产组合分散化对降低风险的作用;可以度量资产集中度风险,为对集中度进行总量控制提供依据,有利于监管部门的监管。

从反面特征来看,VaR认为历史数据与未来数据完全相等,以及认为收益分

布完全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与现实存在差距;VaR只是在市场正常变动时对市场(信用)风险的有效测量,而无法对金融市场价格的极端变动给资产组合造成的损失进行试题,必须依靠压力测试。 8、VaR的参数选择和影响参数的因素有什么?

计算VaR必须要确定两个关键参数:第一是时间段,第二是置信水平。 (1)时间段。

①选择时间段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资产的流动性。 ②正态性。 ③头寸调整。 ④数据约束。 (2)置信水平 ①对VaR验证的需要。 ②内部风险资本需求。 ③监管要求。

④不同机构之间比较的需要。 对各要点略加阐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