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
电镀端子的检验是电镀完成后不可缺少的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交给下一工序使用。通常使用的检验项目为:膜厚(thickness),附着力(adhesion),可焊性(solderability),外观(appearance),包装(package).盐雾实验(salt spray test)等,对于图纸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有孔隙率测试(30U”)金使用硝酸蒸气法,镀钯镍产品(使用凝胶电解法)或其它环境测试。
一 膜厚:
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
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鉴别镀层厚度及成分。
2.使用X-RAY注意事项:
1)每次开机需做波谱校准
2)每月要做十字线校准
3)每星期应至少做一次金镍标定
4)测量时应根据产品所使用的钢材选用测试档案
5)对于新产品没有建测试档案,应建立测试档案
3.测试档案的意义:
例:Au-Ni-Cu(100-221 sn 4%@0.2 cfp Au-Ni-Cu----------测试在铜基材上镀镍打底再镀金的厚度。(100-221 sn 4%-------AMP铜材编号 含锡4%的铜材)
4.檢查周期:每批;
5.測試數量:n>5pcs
二.附着力:
附着力检测为电镀基本检测项目,附着力不良为电镀最常见不良现象之一,检测方法有两种:
1. 折弯法:先用与所需检测端子相同厚度的铜片垫于需折弯处,用平口钳将样品弯曲至180度,用显微镜观察弯曲面是否有镀层起皮,剥落等现象。
2. 胶带法:用3M胶带紧牢地粘贴在欲试验样品表面,垂直90度,迅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载剥落金属皮膜。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3 .胶带法:用锋利小刀在表面上切割 1mm * 1mm 的格子,横纵数的格数不少于 5 格,划痕深度应深及底层。然后再用 3M 600# 胶纸贴在格子上,用垂直于格子表面的方向快速拉起胶带 , 经附着力测试后 , 电镀层脱落面积 <5%
4 .胶带法:將3M胶带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為1mm * 1mm )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來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脫落現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5. 结果判定:
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c)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折弯后不可有严重龟裂及起皮之现象。
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e)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不可有裸露出下层金属之现象。
6. 对于附着力发生不良时应学会区分剥落的层的位置,可用显微镜及X-RAY测试已剥落的镀层厚度来判断,借些找出出问题的工站。
7.檢查周期:每批;
8.測試數量:n>2pcs
三.硬度測試:
1.用中華鉛筆以45度角並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進,擦試後鍍層不能有劃痕;
其中:UV鍍測試:3H鉛筆,500g力
真空鍍:2H鉛筆,500g力
水鍍測試:1H鉛筆,200g力
2.檢查周期:每批;
3.測試數量:n>2pcs
四.耐磨測試:
1.頭施500g力,用於被測產品來回試擦50次,往返為一次,不能變色,脫鍍及露底材;
2.檢查周期:一次/3個月
3.數量:n>2pcs ;
五.耐酒精測試:
1.用500g砝碼外包8層棉布,再將白棉布沾濕濃度為95%的乙醇,以不下滴為宜,將砝碼與鍍層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動距離1英寸為一次,共100次,鍍層不能有反應;
2.檢查周期:一次/3個月;
3.測試數量:n>5pcs ;
六.高溫高湿测试:
1.ABS底材溫度設定為60度,PC底材溫度設定為90度,濕度90%-95%,測試時間6小時,看鍍層有無拱起,起泡或脫落;
2.檢查周期:一次/3個月;
3.測試數量:n>5pcs ;
七.冷熱沖擊测试:
1.零下1度30分钟,常溫2分钟,70度30分钟為一個回合,看鍍層有無拱起,起泡或脫落;
2.檢查周期:一次/3個月;
3.測試數量:n>5pcs;
其中:UV鍍測試:5回合;真空鍍:2回合;水鍍測試:1回合;
八.鹽霧測試:
1.溫度35度,濃度5%的鹽水,噴霧8小時,共3回;看鍍層有無起反應;
2.檢查周期:一次/3個月;
3.測試數量:n>5pcs;
九.排汗測試:
1.常溫下5%Nacl,10%乳酸,85%蒸鎦水,浸泡24小時,看鍍層有無反應;
2.檢查周期:一次/3個月;
3.测试数量:n>5pcs;
4.排汗测试只限定人体与镀层经常接触之电镀零件适用;
十.外观檢查:
1.检验条件:在40W-60W日光灯相當照明度条件下,距離30-50cm:
2 .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
3..镀层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
(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面呈气泡现象;
(2)脱皮: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
(3)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4)麻点:在电镀或腐蚀中,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5)粗糙: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
(6)水印、色斑: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
(7)颜色暗淡: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不均匀,有深浅色,异色(如变黑,发红,发黄),镀金可有严重色差。
(8).平滑性不良好,有凹洞、颗粒物
(9)粘有任何异物(毛屑,灰尘,油污,结晶物)
(10没有干燥,沾有水分
(11)有压伤,刮伤,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之现象
(12)有裸露出下层之现象,
4.电镀位置依照图纸规定执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由工程师决定适当放宽标准
5.对于有疑异的外观不良现象,应由工程师定极限样版和外观辅助标准
6 .檢查周期:每批;
7.數量:依MIL-STD-105E抽樣計劃水准
十一.包装 :
1.包装要求包装方向正确,包装盘,箱干净整齐,无破损:标签填写完整,正确,内外标签数量一致。
十二.可焊性
1. 可焊性为镀锡铅和镀锡的基本功能与目的,如果有焊接后工序要求的,焊接不良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2. 焊锡试验的基本方法:
1) 直接浸锡法:根据图纸规定,直接将焊锡的部分浸上求求的助焊剂,浸入235度的锡炉中,5秒钟后应缓缓以约25mm/S速度取出。取出后,冷却至常温时用10倍显微镜观察判定:吃锡面积应大于95%以上,吃锡部位应平滑光洁,无拒焊,脱焊,针孔等现象即判合格。
2) 先老化后焊接,对于部分力面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样品在作焊接试验前应使用蒸汽老化试验机对样品进行8或者16个小时的老化,以判断产品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的焊接性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