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论 谭汉洪,袁摘科学_与 财 富 婷 基于MATLAB的三相半波电阻性负载可控整流电路仿真研究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省东莞市,523083) 要:利用MATLAB7.0命令语言对可控整流电路的仿真研究,给出三相半波电阻负载可控整流电路的理论分析波形图,提供该电路的MATLAB的 命令语言,得到仿真的计算结果,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命令语言的正确性。 关键词:三相半波;电阻负载;整流电路;命令语言 中图分类号:TN xxx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资金项目:2014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2014KQNCX244) 0引言 由理论分析可知,0。≤d≤30。时,负载电流连续,输出整流电压平 均值 为: Matlab提供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可直接建立电路仿真模型,随 意改变仿真参数,并且立即可得到任意的仿真结果,直观性强,进一步省去 了编程的步骤 。Matlab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的语言,为电力电子技术 的研究与应用实现提供了理想的工具【lPl。 1理论分析 三相半波电阻负载可控整流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又 l C 蛊 图1三相半波电阻负载可控整流电路原理图 二极管换相时刻为自然换相点,是各相晶闸管能触发导通的最早时 刻,将其作为计算各晶闸管触发角d的起点,即 =0o。Ot≤30。时的波形:负 载电流连续,晶闸管导通角等于120。(a=30。时负载电流连续和断续之间 的临界状态)。a>30。的情况:负载电流断续,晶闸管导通角小于120。。故由 分析可知,d的移相范围:0o 150 ̄。 l《 ’U’t 。’ ’● b) > 八 { / ‘ 义 l 1 一、 1 1 1 l ~} ’ ~ 。、 、、, 厂、\/ \ / 、( (8)cx=0。 一 >i<>i<)}< 1 1 1 1 一 l \_ 、 ‘、 \ ‘、 、 、. (b)a=60。 图2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共阴极接法电阻负载时的波形 264 【,d= U2 sintotd(cot) 3 =去住 、助2 sin ̄otd( 3∞ = ,cos =1.17 ,cosa Z丌 ‘ ‘ 当30。≤  ̄<150。时,负载电流断续,晶闸管导通角减小,此时有: =击 、 2 sincota( ̄) 3 =击 )/to sin cord@t) 3∞ = 小c。 ] =0-675 l+cos(6+ )I 2 MATLAB仿真模型 当a< ̄30。时,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以下命令,可得整流电路输出 平均电压。 >>syms U2 Ud alpha omega t: >>T=1/50;omega=100 pi; >>u= qrt(2) U2 sin(omega >>Ud=1/(2 pi/(3 omega)) int(u,t,(pY6+alpha)/omega,(5 pi/6+alpha)/ omega); >>Ud=expand(Ud);Ud=vpa(Ud,4) 命令运行结果为: ud=1.169 U2 cos(alpha) 即整流电压平均值Ud=1.169U2 COSa。当d=0。时, =1.169U2。 当30。≤0【≤150 o时,在MATLAB命令窗121继续输入以下命令,可计 算整流电路输出平均电压。 >>Ud=l/(2 pi/(3 omega)) int(u,t,(pi/6+alpha)/omega,pi/omega); >>Ud=expand(Ud);Ud=vpa(Ud,4】 命令运行结果为: Ud=0.6750 U2+.5846 U2 cos(alpha)-.3375 U2 sin(lapha) 即整流电压平均值 =0.675U2[1+COS( +a)】o当a=150。时,Ua=0。 由以上分析可知,MATLAB命令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4结论 文中应用Matlab的命令语言对三相半波电阻负载可控整流电路的理 论计算结果进行了仿真,对仿真结果与理论进行了比较,在误差允许范围 内。MATLAB命令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进一步验证了MATLAB命令 语言的正确性 应用Matlab对整流电路仿真研究,为分析整流电路打下较 好的基础,是一种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的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同进也是 科学理论 科学 澍莴 基于利益的政治 国共重庆谈判的博弈论分析 郭蕊 (贵州师范学院55o0l8) 摘要:重庆谈判是抗战结束以后中国政治生活的重大事件,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战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影响。本文力 图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结合一些历史材料,对国共双方进行谈判的目的及政治利益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共产党国民党博弈利益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威胁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因素开始减 少,中国的民族主义和国家利益第一次需要得到伸张和保障,但是却因为 美苏两国对中国的干预以及蒋介石一党专治的野心而失去了和谈的真正 =、重庆谈判的基本情况介绍 重庆谈判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最高领袖于抗战胜利后,就国内局势以 及和平、民主、建国等问题在重庆举行的重要谈判,也是国共两党历史上举 意义。上演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剧 重庆谈判在某钟意义上决定了战后 中国的政治走向和政治格局。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虽然也 有不少研究重庆谈判的论著,但是大多集中于重庆谈判的动机、结果、背 景、美苏等国际大国对重庆谈判的影响等历史层面的研究。而对其政治利 益层面的研究则较少。本文试图用博弈论的方法就国共谈判的政治目的、 利益以及双方运用怎样的策略来进行博弈等问题进行分析。 政治学的博弈论视角 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其运作规律的科学。政治产生的原因 一行的首次最高层次的政治谈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加紧内战军事准备 的同时,又玩弄“和平”的政治伎俩,于1945年8月l4日、2O日和23日三 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避免内战,争取和 平,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重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 10月lO日结束。在此期间,毛泽东直接同蒋介石就两党关系中的重大问 、题进行过多次商谈 9月3日,中共代表首先提出以和平、团结、民主为统 之基础,结束党治,确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作之必要 办法等11条谈判方案,争取了谈判的主动。蒋介石拟出《对中共谈判要 一是利益的冲突。社会生活中充满了矛盾与妥协、冲突与合作。博弈论正是分 析利益冲突的构架。“博弈”(GAME)一词是指某些个人或组织做出相互有 影响的决策。博弈的结局,不仅取决与本人或本组织的行动,还取决于对方 或其他方的相应行动。就像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冲突与合作,就要在 全方位的了解各个参与者的策略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有利于解决矛盾的方 案。因此,博弈论(GAME THERY)又叫对策论。在一场政治博弈中应具有 如下要素:第一、局中人,就是你选择谁作为你的对手进行博弈。第二、资 源,从政治博弈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有金钱、权威。从军事博弈的角度来讲, 就是要有作战的武器装备等。第三、策略,要有经过周密计划的操作步骤和 应变招数以及让你的对手预料不到的制胜手段。第四、规则,就是博弈要以 怎样的方式进行。第五、目标,即在这场博弈中,你想从中获取哪些利益。政 治博弈实质上就是局中人运用他们的资源,在一定规则范围内制定对策以 达到他们的目标。博弈的核心就是策略的运用。每一位局中人都要设计一 套策略或行动计划以使赢得的机会最大化,损失的机会最小化。局中人制 定策略时不但要考虑自己的目标和资源,还要考虑到他人会如何行动。政 治博弈的策略运用也要根据博弈进行过程中的复杂变化进行调整。因为在 现实生活中,政治不只是处于总体冲突状态,更多的是呈现冲突与合作的 状态,当追求的目标单一的时候,局中人处于总体冲突之中,双方都会制定 争取全面胜利的策略,这种博弈叫做零和博弈。即一方参加者的所得恰好 为另一方的所失。如选举、战争。而通常的情况是双方追求的目标有几个, 而且双方可能存在某些共同利益。所以,双方都会采取讨价还价的策略,希 望在共同利益的目标上能进行合作。此时,一方参加者的所得不再恰好是 另一方的所失。这种博弈叫非零和博弈。局中人在制定策略的时候要考虑 对方或其他方的策略来指定自己的博弈方案,这样才能做至 知己知彼,百 战不殆”。但是通常情况下,局中人不能明确的了解到对方的策略,只能猜 测对方有可能实施哪种策略,经过权衡利弊,制定最有利于自己或全局的 最佳博弈方案。这就是博弈论的经典理论“囚徒困境”。政治学的博弈论视 角实质上是以利益为着眼点,局中人都只分析制定怎样的策略才能谋求利 益。而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考虑应制定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获取正当的利 益。 点》,两方案的根本分歧,在于对中共领导的解放区政权和抗日武装的承认 与否。谈判过程中,国民党方面始终没有提出任何积极具体的方案,而是顽 固坚持所谓“中共不能要求国民政府承认解放区,否则就是破坏政令统一” 等苛刻条件,借以否认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给谈判设置障碍,进而 使双方谈判限于停滞。为争取和平,粉碎国民党企图将内战之责嫁祸于中 共的阴谋,中共在不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 斗争。同时,毛泽东、周恩来等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广泛会见各界人士和 中外友好,从道义上争取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同情支持。在军事上,中共 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方针,坚决打退了国民党对上党、平汉一线解 放区的进犯。中共灵活的政治进攻和坚决的军事自卫,迫使国民党再次回 到谈判桌上。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经过国共两党多次谈判,1O月lO日, 签订了儆府与中共会议纪要》(即《双十协定》)。 三、博弈论视角分析重庆谈判 这虽然是一场为了争取和平而进行的谈判,但是两党都是为了达到各 自的政治目的,争取各自的党派利益而进行的博弈。而且由于美苏两国对 重庆谈判的干涉,使博弈变得更为复杂。我们从政治博弈的要素来看,从国 民党方面来讲,蒋介石选择的对手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潜在的盟 友是国际力量和国内民众。资源是在国际国内的威望以及他所拥有的军队 和武器装备。目标是通过和平谈判来掩盖内战,同时争取时间调兵谴将,做 好内战的准备和部署。策略是邀请共产党来重庆和平谈判,表面顺应国际 大国和国内民众反对内战的愿望,但是秘密的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军事部 署,寻找对共产党军事力量进行毁灭性打击的有利时机,以便最大限度的 寻求自己的优势,最后孤立并削弱共产党。由于蒋介石想借助美苏两国的 援助来达到他的一党专治的目的。所以重庆谈判实际上不仅仅是国共两党 的之间利益的争夺,它还涉及美苏等国际大国的国家利益等多重利益的争 夺。 (一)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目的及博弈策略 蒋介石和平谈判这个策略也是他在对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以及共产 党的心理和军事实力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形势分析:从国内形 势看,经过八年的抗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举国上下要求民主和平的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较好辅助工具。本文的分析对电力电子电路的研究与使 用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潘文霞,范永威,陆小花,等.Natlab在电路教学中的三种应用方法f J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6,18(1):108—112. 【2】贾周,王金梅.基于MATLAB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研究『J】.2009(6): 33—35.46. [3]马军.基于Matlab的整流电路仿真研究fJ].价值工程,2013,23(82): 65—66. 作者简介: 谭汉洪(1979一),女,广东省东莞市,硕士,讲师,电子、电气自动化专业 方向。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