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重瓶
2.沥青针入度仪
3.智能低温沥青延伸度仪
4.沥青软化点仪
5.沥青旋转薄膜烘箱
6.沥青混合料搅拌机
7.马歇尔电动击实仪
8.马歇尔稳定度
9.电子拉力万能试验机
10.压力试验机
11.连续式标点机
12.游标卡尺
13.低温恒温溢流水箱
比重瓶操作规程
1.概述
本规程对使用比重瓶测沥青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沥青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使用比重瓶测定沥青材料的密度与相对密度。非特殊要求,本方法在试验温度25℃及15℃下测定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
3.总则
使用比重瓶测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4.实施步奏
4.1比重瓶水值的测定步骤
4.1 .1 用洗液、水、蒸馏水先后仔细洗涤比重瓶,然后烘干称其质量,准确至1㎎。
4.1.2 将盛有冷却蒸馏水的烧杯侵入恒温水槽中保温,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水的深度必须超过比重瓶顶部40㎜以上,使恒温水槽及烧杯的蒸馏水达到规定的试验温度±0.1℃。
4.1.3 将比重瓶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中的烧杯里,烧杯底浸没水中的深度应不少于100㎜,烧杯口露出水面,并用夹具将其固牢。
4.1.4 待烧杯中水温再次达到规定温度比并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入瓶口,使多余的水由瓶塞上的毛细孔中挤出。此时比重瓶中不得有气泡。
4.1.5 将烧杯从水槽中取出,再从烧杯中取出比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将瓶塞顶部擦拭一次,再迅速擦汗比重瓶外面的水分,称其质量,准确至1㎎。瓶塞顶部只能擦拭一次,即使由于膨胀瓶塞上有小水滴也不能再擦拭。
4.2液体沥青试样的试验步骤
4.2.1 将试样过第0.6m)后注人干燥比重瓶中至满,不得混人气泡。
4.2.2 将盛有试样的比重瓶及瓶塞移人恒温水槽(测定温度+0.1C) 内盛有水的样沉人水底烧杯中,水面应在瓶口下40mm。不得使水浸人瓶内。
4.2.3 待烧杯内的水温达到要求的温度后保温30min,然后将瓶塞塞上,使多余的达到真空度试样由瓶塞的毛细孔中摘出。用體有三氧乙烯的棉花擦静孔口挤出的试样,并保持孔中充满试样。
4.2.4 从水中取出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擦去瓶外的水分或黏附的试样(不得再擦孔口)后,称其质量,准确至3位小数。
4.3粘稠沥青试样的试验步骤
4.3.1 按本规程T0602 方法准备沥青试样,沥青的加热温度宜不高于估计软化点以上100( 石油沥青或聚合物改性沥青),将沥青小心注入比重瓶中,约至2/3 高度。不得使试样黏附瓶口或上方瓶壁,并防止混入气泡。
4.3.2取出盛有试样的比重瓶,移入干燥器中,在室温下冷却不少于1h,连同瓶塞称其质量,准确至3位小数。
4.3.3 将盛有蒸溜水的烧杯放入已达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然后将称量后盛有试样的比重瓶放入烧杯中(瓶塞也放入烧杯中),等烧杯中的水温达到规定试验温度后保温30min,使比重能中气泡上升到水面,待确认比重瓶已经恒温且无气泡后,再将比重后的源寨塞紧,使多余的水从塞孔中溢出,此时应不得带人气泡。
4.3.4 取出比重瓶,按前述方法迅揩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准确至3位小数。
4.4固体沥青试样的试验步骤
4.4.1 试验前,如试样表面潮湿,可在干燥,洁净的环境下自然吹干,或置50℃烘箱中烘干。
4.4.2 将50~100g试样打碎,过0.6mm 及2.36mm 筛。取0.6~2.36mm 的粉碎试不少于5g放人清洁、干燥的比重瓶中,塞紧瓶塞后称其质量,准确至3 位小数。
4.4.3 取下瓶塞,将恒温水槽内烧杯中的蒸馏水注人比重瓶,水面高于试样约10㎜,同时加入几滴表面活性剂溶液( 如1%洗衣粉、洗涤灵),并摇动比重瓶使大部分试样沉人水底,必须使试样颗粒表面所吸附的气泡逸出。摇动时勿使试样摇出瓶外。
4.4.4 取下瓶塞,将盛有试样和蒸馏水的比重瓶置真空干燥箱( 器) 中抽真空,逐渐达到到真空度98kPa(735mmHg) 不少于15mn。当比重瓶试样表面仍有气泡时,可再加几滴表面活性剂溶液,摇动后再抽真空。必要时,可反复几次操作,直至无气泡为止。
注:抽真空不宜过快,以防止样品被带出比重市
4.4.5 将保温烧杯中的蒸馏水再注人比重瓶中至满,轻轻塞好瓶塞,再将带塞的比重瓶放人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塞紧瓶塞。
4.4.6 将装有比重瓶的盛水烧杯在置恒温水槽(试验温度+0.1年)中保持至少30min后,取出比重瓶,迅速楷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准确至3位小数。
沥青针入度仪操作规程(SYD-2801E)
1.概述
本规程对使用沥青针入度试验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沥青针入度试验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姓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以0.1㎜计。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贯入时间5s。
3.总则
使用沥青针入度试验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4.实施步骤
4.1 按本规程T0602的方法准备试样,然后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
4.2 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10㎜,加盖防尘罩,在15-30℃的室温中冷却不小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或3h(特殊盛样皿),应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并应保持不少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或2.5h(特殊盛样皿)。
4.3 调整针入度试验仪,检查针连杆及导轨,用三氯乙烯清洗标准针,将标准针插入连杆,用螺钉固定。
4.4 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人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I℃ (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小于10mm。
4.5 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人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使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将位移计复位为零。
4.6 按下释放键,这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人试样同时开始,至5S 时自动停止。
4.7 读取位移计或刻度盘指 针的读数、准确至0.1㎜。
4.8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 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l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人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待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4.9 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智能低温沥青延伸度仪操作规程(SSX-LS-1.5)
1.概述
本规程对使用沥青延度试验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沥青延度试验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3.总则
使用沥青延度试验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4.实施步骤
4.1 配置隔离剂,将隔离剂拌和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玻璃板和两个和侧模的内侧表面。
4.2 按本规程T0602准备试样,然后将试样自试模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并略高出试模。
4.3 试样在高温下冷却1.5h,然后用热刮刀将高出试模的多余沥青从中间向两端刮去,使沥青面与试模面齐平。
4.4 将试模从玻璃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孔分别套在延度仪的滑动板和固定板柱上,并取下侧模,使水面距试件表面不小于25㎜。
4.5 开动延度仪,并观察试样的延伸情况,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保持水温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震动和水面不得有晃动。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需加入酒精,沥青细丝沉入槽底时加入食盐,使细丝始终与试模同一平面。
4.6 试件拉断时,按“停止”键,读取读书,以㎝计。
沥青软化点仪操作规程(环球法)(DF-12)
1.概述
本规程对使用沥青软化点试验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沥青软化点试验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蒸发残留物或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
3.总则
使用沥青软化点试验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4.实施步骤
4.1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底板上,按本规程T0602的规定方法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如估计试样软化点高于120℃,则试样环和试样地板不用玻璃板均应预热至80~100℃)
4.2试样在室温冷却30min后,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应使其与环面齐平。
4.3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
4.3.1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置于装有5℃±0.5℃水的恒温水槽中之少15min; 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
4.3.2 烧杯中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C的蒸馏水或纯净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4.3.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入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温度为5℃±0.5℃,环架上任
何部分不得附有气泡。将0~100℃的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平齐。
4.3.4与试想有不和不来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开动电磁振荡搅排器,使水微微振荡,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 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 C +0.5C。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值,如温度上升速度超出此范围,则试验应重做。
4.3.5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
4.4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上者:
4.4.1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32℃±℃甘油的恒温槽中至少l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甘油中。
4.4.2在烧杯内注人预先加热至32%的甘油。其液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4.4.3从恒温情中取出装有试样的试样环,按上述的方法进行测定,准确至1℃。
沥青旋转薄膜烘箱操作规程(型号:SYD-3061)
1.概述
本规程对使用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旋转薄膜烘箱(简称RTFOT)后的质量变化,并根据需要测定旋转薄膜加热后,沥青残留物的针入度,黏度,延度及脆点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老化性能。
3.总则
使用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4.实施步骤
4.1用汽油或三氯乙烯洗净盛样瓶后,置温度105C t5C烘箱中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编号称其质量(m),准确至1mg。盛样瓶的数量应能满足试验的试样需要,通常不少于8个。
4.2将旋转加热烘箱调节水平,并在163C 土0.5C
下预热不少于16h,使箱内空气充分加热均匀。调节好温度控制器,使全部盛样瓶装人环装入金属架后,烘箱温度应在10min 以内达到163℃+0.5℃。
4.3调整喷气嘴与盛样瓶开口处的距离为6.35mm.并调节流量计,使空气质量为4 000mL/min 士200mL/min 。
4.4按本规程T0602 的方法准备沥青试样,分别注量为35g+0.5g,放人干燥器中冷却
至室温后称取质量后沥青性质变化时,应同时灌样测定加前沥青的性质。
4.5将称量完后的全部试样瓶放人烘箱环形架的各个瓶位中,关上烘箱门后开启环形架转动开关,以15r/min 土0.2r/min 速度转动。同时开始将流速4 000mL/min ±20mL/min的热空气喷人转动着的盛样瓶的试样中,烘箱的温度应在10min 回升到
163 ℃±0.5℃,使试样在163℃±0.5℃温度下受热时间不少于75min。总的持续时间为85min.若10min 内达不到试验温度,则试验不得继续进行。
4.6历青试验到达时间后,停止环形架转动及喷射热空气,立即逐个取出盛样瓶,并迅速将试样倒人一洁净的容器内混匀(进行加热质量变化的试样除外),以备进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的试验,但不允许将已倒过的沥青试样瓶重复加热来取得更多的试样所有试验项目应在72h 内全部完成。将进行质量变化试验的试样瓶放人真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质量准确至1mg。此瓶内的试样即予废弃(不得重复加热用来进行其他性质的试验)。
沥青混合料搅拌机操作规程 (SSX-F20型)
1. 概述
2. 本规程对使用沥青混合料搅拌机在试验室拌和试样,供试验室测定沥青混合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采用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以供试验室进行沥
青混合料物理学性质试验使用。
3.总则
使用沥青混合料搅拌机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4.实施步骤
4.1开启电源开关,检查电源、加热系统、升降系统、搅拌系统是否正常。
4.2设置所需温度的上限和下限,将温控开关置于“测量\"位置,待搅拌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从烘箱中取出各种集料及沥青,称取规定重量置于搅拌锅中。
4.3将搅拌叶片降至离搅拌锅底1-2cm,设置所需搅拌时间。
4.4开启”搅拌“按钮,自动搅拌。
4.5倒出混合料,将锅底刮干净待下组试样使用。
4.6当搅拌不同类型混合料时,每组混合料第一锅不应使用。
4.7关闭电源。
(每次试验完毕认真检查仪器性能状况,并擦拭干净仪器表体)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 (SYD-0702A)
1.概述
本规程对使用沥青混合料搅拌机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沥青混合料搅拌机的准确使用。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采用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以供试验室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学性质试验使用。
3.总则
使用沥青混合料搅拌机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4.实施步骤
4.1 打开电源开关,开启击实仪电源开关。
4.2 在计数器上设置所需击实次数,检查仪器性能。
4.3 将试模、模套、底座、装料漏斗、捣棒置于烘箱中至少预热30分钟以上。
4.4 量测混合料温度,当混合料温度达到所要求温度时迅速称取所需混合料重量并装
入试模,用捣棒捣,沿周边捣15次,中间10次,将表面整平成凸圆弧面。
4.5 将试模置于击实仪内,开启击实仪,自动击实所设置次数,再将试模取出旋转至另一面击实同样次数。
4.6 每组混合料击实完第一个试件后,用游标卡尺量测其高度是否符合(63.5+1.3) mm要求,否则应调整混合料重量。
4.7 仪器每次使用完毕,仔细检查仪器性能状况并将仪器擦拭干净。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操作规程 (SYD-0709)
1. 概述
2. 本规程对使用马歇尔稳定度仪的操作步骤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马歇尔稳定度仪的准确使用。
3. 2.适用范围
4. 本规程对使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以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或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根据需要,也可进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 供检验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的能力时使用,通过测试其水稳定性检验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
5. 3.总则
6. 使用沥青混合料搅拌机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7. 4.实施步骤
4.1 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好后,打开全部开关。
4.2 按“复位”键,使控制器的流值、稳定度均显示为“O.OO”。
4.4 将试件从已达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的恒温水槽中取出,用湿毛巾擦干试件表面的水分,放入上下压头之间。
4.5 按“启动”键,马歇尔稳定度仪自动加载并采集试件的最大荷载和流值后下降复位。
4.6 按试件编号记录显示相应的稳定度和流值,按打印键,打印出马歇尔试验结果及图形。
4.7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是得超过30秒。
4.8 试验完成后,关闭电源,清理仪器。
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操作规程 (CXWAW-300B)
1. 概述
2. 本规程对使用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操作步骤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准确使用。
3. 2.适用范围
4. 本方法使用于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对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
5. 3.总则
6. 使用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BG/T228.1-2010《拉伸试验 第一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GB/T 232-2010《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方法》的规定。
7. 4.实施步骤
4.1 接通电源,启动伺服油泵,打开实验软件。
4.3 根据实验要求输入试样信息。
4.2 调整横梁位置,放置试件,闭合夹头。
4.5 关闭防护罩,力值清零,按‘启动’按钮。
4.7 听到响声, 打开防护罩,立即取下试样,进行复位。
4.8 以上述方法进行再次试验。
(注:左手放置试样时,应抓至试样中心位置,防止夹手;如发生意外,立即按下‘机停’按钮)
电子拉力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 (WDW-50KN)
1. 概述
2. 本规程对使用电子拉力万能试验机的操作步骤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电子拉力万能试验机的准确使用。
3. 2.适用范围
4. 本方法使用于电子拉力万能试验机对土工合成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
3.总则
使用电子拉力万能试验机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JTG E50-2006《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4.实施步骤
4.1 在试验前,换好所做试验参数时的夹头,接通电源,确认接好底线,打开电源开关管,链接计算机系统,按上升,下降开关,横梁夹头所需位置。
4.2 夹好试件后,设置必要数值,按清零开关,选好所需速度,按启开关,开始拉伸
试件,当试件断裂后,自动停止,手动复位,显示窗显示所需参数数值。
4.3 根据是否连续试验,做上述操作继续试验。
4.4 试验完毕后,上升、下降开关和横梁复位,清理台面。
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YE-2000C)
1. 概述
2. 本规程对使用压力试验机的操作步骤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压力试验机的准确使用。
3. 2.适用范围
4. 本方法适用于抗压、劈裂等试验。
5. 总则
6. 使用压力试验机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的规定。
7. 4.实施步骤
8. 1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油管接头是否松动或液压油的位置,以便进行下步操作。
4.2 开启电源,转动大手轮,调整丝杆高度,可调至试件离上压板适当位置。
4.3 放置试样在承载板中心位置,转动大手轮之接触试件。
4.4关闭回油阀,调节送油阀,控制送油阀按需要的速度加荷。
4.5 试件破碎后,速度值变为负值,关闭送油阀,转动回油阀。
4.6 转动大手轮,取出试件。
4.7 关闭油泵,关闭电源,清理保洁。
连续式标点机操作规程 (LB-40型)
1.概述
本规程对使用连续式标点机的操作步骤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连续式标点机的准确使用。
2.适用范围
本方法使用于连续式标点机对金属材料伸长率计算时的标距。
3.总则
使用连续式标点机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BG/T228.1-2010《拉伸试验 第一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的规定。
4.实施步骤
4.1 准备钢筋试样,对于弯曲的钢筋进行敲直。
4.2 取出制备好的钢筋试样,放置在标点机支架上。
4.3 调整标点机支架,使标点机点头与钢筋试样在同一轴线上且与钢筋接触。
4.4 压住中心手柄,摇动右侧把手。
游标卡尺操作规程 (0-200mm)
1.概述
本规程对使用游标卡尺的操作步骤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游标卡尺的准确使用。
2.适用范围
本方法使用于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材料的实测内径、宽等。
9. 总则
10. 使用游标卡尺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BG/T228.1-2010《拉伸试验 第一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的规定。
11. 4.实施步骤
12. 4.1用软布将量爪擦干净,使其并拢,查看游标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如果对齐就可以进行测量,如没有对齐则要记取零误差:游标的零刻度线在尺身零刻度线右侧的叫正零误差,在尺身零刻度线左侧的叫负零误差(这件规定方法与数轴的规定一致,原点以右为正,原点以左为负)。
13. 测量时,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动游标,左手拿待测外径(或内径)的物体,使待测物位于外测量爪之间,当与量爪紧紧相贴时,即可读数.
14. 游标卡尺的读数
15. 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毫米(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
16. 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
17. 判断游标上哪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准,可用下述方法:选定相邻的三条线,如左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左右,右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左,中间那条线便可以认为是对准了。
18. 如果需测量几次取平均值,不需每次都减去零误差,只要从最后结果减去零误差
即可。
低温恒温溢流水箱操作规程 (CF-C)
1.概述
本规程对使用游标卡尺的操作步骤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游标卡尺的准确使用。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沥青稳定碎石等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19. 总则
20. 使用 低温恒温溢流水箱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及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21. 4.实施步骤
1. 根据吸水率的大小,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法
2. 安装悬吊装置,装水控温至试验温度。
3. 除去试件表面浮粒,称取干燥试件空中质量。
4. 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并复位,把试件置于网篮中,称取水中质量。
5. 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湿毛巾擦去试件表面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
6. 记录并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