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建设之我见 张新梅 (鹤壁高级技工学校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河南・鹤壁458030) 文章编号:1672—7894(201 1)14—194—02 摘要坚持“以师为本、以生为本”,实现人际和谐:增强 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 亲和力,发挥示范性,建设和谐班子;丰富校园生活,提升文 化底蕴,创造先进文化;加强制度建设,改进治校方式.提高 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引导和促进全体学 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校在教学管理中,始终贯彻以“平 质量效率;规范法治环境,加强安全保卫,确保校园稳定 关键词 人际和谐 班子和谐 先进文化 制度建设安 全保卫 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Zhang Xinmei Abstract Adhere to the”teacher—centered.student~based” and achieve interpersonal harmony;enhanced afifnity,serve as a mode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team;enrich campus life and enhance cultural heritage,to create advanced culture;strengthen the system,improve the governance of the school means to imp- rove quality and efficiency;specification rule of law,strengthen security,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campus. Key words interpersonal harmony;team harmony;advanced culture;system construction;security Author’S address Hebi Senior Technical School,458030, Hebi.He’nan.China 校园和谐,顾名思义,就是指校园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处 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状态,这个状态主 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 间和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间关系的和谐、学校与周 围环境间关系的和谐、教师与家庭间关系的和谐等等。因此 建设和谐校园,应着力构建学校公平、公正、公开、民主的发 展原则,营造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的氛围,营造安定有序的 校园环境,营造学校和谐的工作氛围,营造诚信友爱的校园 风气。 那么我们如何建设和谐校园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结 合我校的情况谈一些看法。 1坚持“以师为本、以生为本”,实现人际和谐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应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对我校而 言,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给教 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实现 教师和学生最大和最好的发展可能。 学校的管理,说白了就是平衡不同层次教师的心态。必 备的制度管理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推行情感管理。我校一 贯提倡“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把“五心三 情”贯穿于日常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真心呵护、诚心关怀、耐 心扶助、细心体察、全心依靠,做到思想工作灌注情、物质激 励富于情、精神鼓励满含情。青年教工的婚姻,中年教工子 女的升学、就业,退休教工的生活、健康等,学校领导都关怀 备至。领导的关怀如点点甘霖滋润教师心田,“真心换来诚 心,热情换来激情”,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忘 我工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现阶段的表现是:以学 194||f敏 ‘ 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切实把学 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以 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大力弘扬自主、创造、竞争、合 作精神,让学生在优良的人文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关 心”,达到“管理与自律的和谐”。 2增强亲和力,发挥示范性,建设和谐班子 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因为,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带 头人,只有学校领导班子之间和谐,才能形成学校“稳定的 局面”。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学校领导的亲和力起着示 范和凝聚的作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教书育人使 命以及完善人格、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在实现人际关系和 谐化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对师生就要做到公平、公正,对于他 们的合法权益要尊重和保护。学校的各级管理部门要始终 与师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 实效,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方针,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校园良好氛 围。[1l学校领导还应该提供条件和机会以促进每位教师的智 慧和才能的发挥,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 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习和工作气氛。近些年来,笔者所在 的学校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分批选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给 教师“充电”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挖掘教师的潜能,激发在 校教师教学的内在动力。 3丰富校园生活。提升文化底蕴,创造先进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 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 值取向等等。师生既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学校文化的 接受者;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要建设 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坚持用本校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 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师生共 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校训、校风、校徽、校歌是学校的文化名片,是一所学校 的精神、办学理念,也是文化传统和学校形象的高度凝聚和 展现。近两年学校根据办学目标及特色,在全校师生中开展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校徽,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征 集学习活动,努力培育广大师生“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 技校精神。确立了学校崇德尚技、自强不息的校训,服务、诚 信、勤奋、卓越的校风,严管、深爱、铸魂、励教的教风,尊师 守纪、精益求精的学风。具有技校自身特色的校徽、校歌、校 训、校风、教风和学风,体现技校文化底蕴,作为校园文化的 重要载体,起到了激励人心、催人奋进、激发斗志、凝聚力量 的巨大作用。 校报、广播站、学校网站的建立,广泛吸引师生参与,成 为学生素质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在拓宽学生 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潜能,张扬个性特长,培养创新意识 和提高实践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等方面发挥 着最佳的作用。 第二课堂的开设和学科兴趣小组、学生青年志愿者社 团的建设,则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学习技能、 语言表达、解题技巧、实际操作技能、艺术特长等,达到培养 学生特长、强化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的教育目标。 权,全力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的校 园氛围。 5规范校园法治环境,加强安全保卫。确保校园稳定 树立“以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校园管理思想,营造稳 定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治安环境、安全的学习和工作环 境,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校园暴力,以确保师生的人身 安全。 4加强制度建设,改进治校方式。提高质量效率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制度建设起根本性、全局性、稳 定性和长期性的规范作用,健全、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 能合理划分学校各级组织的职能,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明 晰责任归属,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学校资源,从而提高学校 领导的管理水平。哔校要在整个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贯穿 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学校领导工作和 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 都有制度可依,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改 进管理方式。一是坚持制度约束与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改 变依靠生硬的行政指令来约束教职工完成教育教学和其他 任务的做法,在坚持原则、依法治校的基础上,将各种任务、 第一,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同时开展师生安全自 救的演练,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和“建筑及设施安全管理措施”,消除所有不安全因素,以学 校安全稳定为宗旨。口第二,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耐心帮 教“问题学生”,开设心理咨询室,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 点,加强健康心理指导,使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 活。第三,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 育、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创建健康和谐、安 全稳定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坚强的意志 和健康的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的作用是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发展事业。在校园 里倡导和谐,必将为师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用和谐的 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和谐促发展、推改革、求公 平、保稳定,使构建和谐校园成为光辉的现实。 …… 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在公正 的信念基础上创造激励机制,制定以激励教师出成绩、做贡 爹芍又献 [1] ・ 时期构建和谐校园意义浅析【JJ_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謦 老荸 空 :样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激励. 整 校务公,开制度,围绕教师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评优评先、 工作成果得到肯定。二是推行 3j萄 蒿毒享 2007(5). ~师范学院学报,分 : [2] I.L构L建).和谐校园提高办学水平【J1_贵州教育,2009(1). 芏 本途 周口 。。。 财务收支、职称晋升等,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 健全和落实校务公开制度,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 (上接第170页) [4.蒋超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沿海企业与科技'2oo6(1 2). 编辑胡俊龙 1 1 1 1 1 1E(1 1 1 1 1 1 1E(1E(.. .. .I 1 1 1 1E(1 1 1 1E(1 1 1 1 1E(1E(1 1 1 1 ..E(1 .. 1 1 1 1 .. .. 1 音乐创作,激发学生演奏的创造力,能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 进行举一反三,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与表演方式。 3.3探究性的钢琴教学模式 所谓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是要在现代的创新素质教学 理念中对激发学生主体占据重要的位置。探索和研究是人 类得以发展进步的心理因素。多年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 抑制了学生的探索潜能,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很多学生的 学习是被动的,所以我国现代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激发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的热情。在钢琴教学中加入探究性元 素,唤起学生与老师共同探索的潜能,并能激发学生对知识 的渴望,给创新的教学模式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依靠。 探究性分为探索和研究两方面。探索性的教学模式,要 求教师采取听、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的教学,通过听、看、想、演奏,使学生 能够主动探索,发现音乐的风格和特点,有自己独到的见 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通过 专题的研究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学习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构建,这种模式也多用于钢 琴的集体课。 3.4创新活动与钢琴教学模式 这是课堂教学能够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共同完成一种 创新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来组织和策划创新的艺术活动,学 生通过活动来训练自己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最后学生能够 独立策划活动,如即兴演奏,通过即兴的演奏和创作来训练 创造性思维,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采用比学生程度低的乐曲演奏,让 学生用直觉迅速地感悟出乐曲的情趣并演奏出来。鼓励学 生进行自主创作,组织有创意的观摩会,给学生新鲜的体 验,提高学生表演、策划及多方面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各种钢琴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构 建和思考,开展各项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和 挖掘学生自主创新的潜力,激发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不 断进取的个性、不会因挫折而气馁的品质,在钢琴学习上所 磨炼出的坚毅品质在个人全方面的素质中也有所体现。同 时,又能使学生真正以主体的态度,开发自己独特的能力, 培养自主、自强、自信、自尊的信念,拥有社会道德的全面素 质。同时,对教师本身具有的知识结构、人格魅力、创造素质 也提出了比以往更加严格的要求,作为教育的主动力,更要 在学科中通过不断的创新教学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和发 展学生的创新素质,构建更好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晓娜.1]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武汉音乐学院 学报.2009(1). 【2詹艺虹,2】吴晓娜.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钢琴教学模式调查与 分析[J】.艺术研究.2010(2). 编辑孙静 ||f段j毛.i‘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