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1章 Word典型试题解析

第1章 Word典型试题解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1章 Word2010典型试题解析

1.1 Word一级操作指导 1.1.1蛇1(表格在前)

1. 2. 3. 4. 5. 6.

删除文档内所有的空行。

对第1行中的“蛇”设置为72磅文字大小,所有内容设置行距为1.5倍行距。 为第1行中的“蛇”添加尾注,尾注文字为“文档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不包括引号)。 为图“蛇的身体器官”设置题注“图1”,使后面的图1自动变成图2(或更新域后变为图2)。 表格操作。设置表格,要求“根据窗口自动调整表格”。设置表格对齐方式为“中部两端对齐”。 将第2幅图“蛇”设置图片效果为“发光变体:红色,8pt发光,强调文字颜色2”,设置其文本框所在填充颜色为绿色。

 操作步骤如下:

1. 步骤1: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编辑”选项组中的【替换】按钮

,打开“查找和替换”

对话框。

步骤2:将光标定位在“查找内容”文本框中,单击【特殊格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段落标记”(如图 1-1所示),重复该操作一次,“查找内容”文本框中插入如图 1-2中所示的特殊字符;将光标定位在“替换为”的文本框中,单击【特殊格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段落标记”,再“替换为”的文本框插入如图 1-2所示的特殊字符;反复单击【全部替换】按钮,直到删除文档内所有的空行。

图 1-1 选择“特殊格式”下的“段落标记“

图 1-2 插入段落标记

2. 选中第1行的“蛇”字,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在“字体”选项组中,设置“字号”为72磅,如图

1-3所示;按“Ctrl+A”选择整个文档,单击“段落”选项卡的【行和段落间距】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1.5”,如图 1-4所示。

图 1-3设置72磅字号

图 1-4设置1.5倍行距

3. 选中第1行的“蛇”字,切换到功能区的“引用”选项卡,单击“脚注”选项组中的【插入尾注】按钮,在尾

注区,输入尾注内容,如图 1-5所示。

图 1-5插入尾注

4. 选中图“蛇的身体器官”,切换到功能区的“引用”选项卡,单击“题注”选项组的【插入题注】按钮,

打开“题注”对话框,单击【新建标签】按钮,输入“图”(如图 1-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题注”

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设置“位置”为“所选项目下方”(图 1-7),单击【确定】按钮。最后删除题注处多余的空行,使文字居中。

图 1-6新建标签

图 1-7设置题注选项位置

5. 选中整张表格(此时同时打开了“‘表格工具’设计”选项卡和“‘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切换到功能区“‘表

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单击“单元格大小”选项组中的【自动调整】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根据窗口自动调整表格”;再单击“对齐方式”选项组中的【中部两端对齐】按钮,如图 1-8所示。

图 1-8表格属性设置

6. 选中第2幅图“蛇”(此时同时打开了“‘图片工具’格式”选项卡)。切换到“‘图片工具’格式”选项卡,单

击“图片样式”选项组中的【图片效果】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发光变体”中的“红色,8pt发光,强调文字颜色2”,如图 1-9所示;选中其文本框,切换到“‘图片(绘图)工具’格式”选项卡,单击“形状样式”选项组中的【形状填充】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绿色”,如图 1-10所示。

图 1-9设置发光变体

图 1-10设置文本框填充颜色

1.1.2蛇2(图片在前)

1. 在第一行前插入一行,输入文字“蛇”(不包括引号)并居中,黑体,三号。 2. 对文章中所有的“蛇”字(不包括图题注)加粗显示。

3. 使用多级符号对已有的章名、小节名进行自动编号。即对“第1章 蛇”、“1.1概述”、“1.2形态结构”、“第2

章 蛇的种类及习性”、“2.1种类”、“2.2习性”进行自动编号。要求: (1)章号的自动编号格式为:第X章(例:第1章),其中:X为自动排序。阿拉伯数字序号。将级别链接到样式“标题1”。编号对齐方式为居中。

(2)小节名自动编号格式为:XY,X为章数字序号,Y为节数字序号(例:1.1),X,Y均为阿拉伯数字序号。将级别链接到样式“标题2”。编号对齐方式为左对齐。

4. 对“第1章 蛇”起所有内容(不包括章名、小节名)使用首行缩进2字符。字号为小四号。

5. 表格操作。将“中文学名:蛇(Snake)门:脊索动物”所在行开始的5行内容转换成一个4列的表格,并要

求“根据内容调整表格”。将整个表格的外框设置成红色。

6. 将“蛇的身体器官”对应的图放到“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所在段落的右侧,设置

环绕方式为“四周型环绕”,并去掉边框线。(提示:同“图1”的显示方式相同)  操作步骤如下:

1. 将光标定位到第一行前,按回车产生一空行;在该行中输入文字“蛇”;选中“蛇”字,切换到功能区的“开

始”选项卡,在“字体”选项组中,设置其格式为“居中,黑体,三号”,如图 1-11所示。

图 1-11设置字体格式

2. 将光标移到文档起始位置,单击【替换】按钮,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处输入“蛇”;在“替换为”处也输入“蛇”,如图 1-12所示。单击下方的【格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字体”,打开“替换”字体对话框:设置字体格式为“加粗”,如图 1-13所示。此时可看到替换处的文本“蛇”的格式,如图 1-14所示。单击【全部替换】按钮。

图 1-12设置“替换为”文本框中的字体格式

图 1-13设置替换字体加粗

图 1-14 “查找和替换”对话框最终设置

3. 先设置章号,即“标题1”。

步骤1:切换到功能区中的“开始”选项卡,在“段落”选项组中单击【多级列表】按钮,打开“多级列

表”的下拉菜单,先在样式列表库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样表,使之成为当前列表;再次单击【多级列表】按钮

在打开的“多级列表”下拉菜单中选择“定义新的多级列表”命令(如图 1-15所示),打开“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如图 1-16所示)。

图 1-15 “多级列表”的下拉菜单

图 1-16“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

步骤2:单击“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中的【更多】按钮,打开完整的“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在“输入编号的格式”中输入“第”和“章”(带灰色底纹的“1”,不能自行删除或添加);将“将级别链接到样式”选择为“标题1”,将“要在库中显示的级别”选择为“级别1”,“起始编号”为“1”,如图 1-1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17 完整的“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设置标题1)

步骤3:右键单击“开始”选项卡的“样式”组的【第1章标题1】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修改”命令(如图 1-18所示)。在打开的“修改样式”对话框中,单击【居中】按钮

,如图 1-19所示。

图 1-18 “标题1”的快捷菜单

图 1-19 设置“标题1”居中

再设置小节名,即“标题2”。

步骤1:按上面步骤1的方法打开完整的“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选择“单击要修改的级别”为“2”;保持默认的“输入编号的格式”;将“将级别链接到样式”选择为“标题2”,将“要在库中显示的级别”选择为“级别2”,“起始编号”为“1”,如图 1-20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20完整的“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设置标题2)

步骤2:重复步骤4,在打开的“修改”样式对话框中,单击【左对齐】按钮,设置标题2左对齐显示。单

击【确定】按钮。

应用标题1和标题2样式。

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文档的第一行(即章名所在的行)的任何位置,再单击“样式”选项组中的【标题1】按

钮,应用了标题1的样式;并删除多余的章序号(自动生成的带灰色底纹的章序号不能删),如图

1-21所示。其余各章按序同理。

图 1-21 应用“标题1”样式

步骤2:将光标定位在文档的1.1节所在的行,“样式”选项组中的【标题1】按钮,应用了标题2

的样式;并删除多余的节号(自动生成的带灰色底纹的不能删),如图 1-22所示。其余各节按序同理。

图 1-22 应用“标题2”样式

(提示:为了将某一文本的格式快速复制到其他文本,也可以使用“开始”选项卡的“剪贴板”选项组中的“格式刷”按钮

。)

4. 步骤1:选中“第1章 蛇”起所有内容(不包括章名、小节名),切换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段落”

选项组的【其他】按钮,如图 1-23所示,打开“段落”对话框:设置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如图 1-24所示

图 1-23 段落的【其他】按钮

图 1-24 设置“首行缩进2字符”

步骤2:字号设置,可参考1.1.1题的2。

5. 步骤1:选中“中文学名:蛇(Snake)门:脊索动物”所在行开始的5行内容,切换到功能区的“插入”选项

卡,单击“表格”选项组中的【表格】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如图 1-25所示),打开“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设置表格尺寸列数为“4”,设置“自动调整”操作为“根据内容调整表格”,如图 1-2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25 “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

图 1-26 “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设置

步骤2:选中新生成的表格,鼠标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如图 1-27所示),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设置“方框-红色”,如图 1-28所示;再设置“自定义-黑色”,单击如图 1-29所示的内边框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图 1-27表格的快捷菜单

图 1-28设置红色方框

图 1-29设置黑色内边框

6. 步骤1:将“蛇的身体器官”对应的图所在的文本框拖放到“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

所在段落的右侧;切换到功能区中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排列”选项组的【位置】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设置文字环绕为“顶端居右,四周型文字环绕”,如图 1-30所示。

图 1-30设置文字环绕

步骤2:选中“蛇的身体器官”对应的图所在的文本框(此时同时打开了“‘绘图工具’格式”选项卡)。切换到“‘绘图工具’格式”选项卡,单击“形状样式”选项组中的【形状轮廓】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设置

“无轮廓”,如图 1-31所示。

图 1-31设置形状轮廓

1.1.3杭州国际马拉松赛

1. 将文挡中所有的数字加粗,蓝色。

2. 将首行“杭州国际马拉松赛”设置为“标题1”样式并居中。将“杭州国际马拉松赛,是……”所在段落简体

字转换成繁体字。将“目录”下的两行文字“赛事简介”和“赛事规则”“双行合一”,自行调整字体后,置于“目录”右侧。

3. 对所有的一、二、三、……改为编号列表(即当删除了前面的编号后,后面编号自动改变)。 4. 表格操作

(1)对文档中的表格左上“名次”所在单元格,添加左上右下斜线,斜线以上为“名次”,斜线以下为“性别”。 (2)对其右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所在的八个单元格,设置文字在单元格内垂直、水平都居中。

5. 为第1页上的图设置“金属椭圆”的图片样式。  操作步骤如下:

1. “查找内容”文本框中的设置参考1.1.1题中的1,此处选择的是“任意数字”;“替换为”文本框的设置参考题

1.1.2题中的2,此处设置字体颜色为“蓝色”,字形为“加粗”。 2. 步骤1:选中首行“杭州国际马拉松赛”,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样式”选项组中的“标题1”,

应用该样式;再单击“段落”选项组中的【居中】按钮,如图 1-32所示。

步骤2:选中“杭州国际马拉松赛,是……”所在段落,切换到功能区的“审阅”选项卡,单击“中文简繁转

换”选项组中的【简转繁】按钮

图 1-32设置“标题1”样式并居中

步骤3:删除“赛事简介”和“赛事规则”之间的换行符,合并为一行;选中文字,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段落”选项组中的【中文版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双行合一”命令,如图 1-33所示;并设置其字号为“小二”,删除“目录”右侧的换行符。

图 1-33设置中文版式“双行合一”

3. 将光标定位在“一、举办单位”之前,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段落”选项组中的【编号】按

钮完成自动编号。(此时单击选中文本“一”,能看到带灰色底纹);其余编号同理。

4. 步骤1:选中文本“名次”所在单元格,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段落”选项组中的【下框线】

按钮,在打开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斜下框线”命令(如图 1-34所示);单击“段落”选项组中的【右对齐】按

,使之右对齐。在文本“名次”后,按回车产生一空白行,输入文本“性别”。

图 1-34设置斜下框线

步骤2:选中右边“一、二、三……”所在的八个单元格的文本内容,(此时同时打开了“‘表格工具’设计”选项卡和“‘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切换到功能区“‘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单击“对齐方式”选项组中的【水平居中】按钮,如图 1-35所示。(也可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下的【水平居中】按钮)。

图 1-35设置水平居中

5. 选中第1页上的图(此时同时打开了“‘图片工具’格式”选项卡)。切换到“‘图片工具’格式”选项卡,在

“图片样式”选项组中,选择“金属椭圆”,如图 1-36所示。

图 1-36设置图片样式

1.1.4 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校录取工作进程

1. 删除文档中所有的多余空行。

2. 将首行“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校录取工作进程”设置文本效果为“渐变填充-预设颜色:红日西斜,类型:射

线”。并设置为“小一”字号及居中。 3. 设置页面纸张方向为横向。

4. 对从“公布分数线、填报志愿”到表格“浙江省2012年文理科第三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之前的内容

进行分栏,要求分两栏,并设置分隔线。 将“(一)”、“(二)”改为自动编号(即当删除前面的一个编号时,后面编号会自动改变)。 5. 表格操作。

按“文科执行计划”升序排序表格,并设置“重复标题行”。将表格边框线设置线宽为1.5磅。

6. 将文档末尾的图移动到“浙江省2012年文理科第三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上方,设置锐化50%,图片

样式:简单框架,白色。

7. 为“浙江省2012年文理科第三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设置超链接,链接到:http://www.zjzs.net。  操作步骤如下:

1. 参考1.1.1题中的1。

2. 选中首行文字“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校录取工作进程”,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字体”选项

组的【字体颜色】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渐变”下的“其他渐变”命令(如图 1-37所示),打开“设置文本填充格式”对话框:单击“渐变填充”,选择“预设颜色”中的“红日西斜”,类型为“射线”,如图 1-38、图 1-39所示。 设置字号及居中。

图 1-37“字体颜色”下拉菜单

图 1-38 设置“渐变填充”的“预设颜色”

图 1-39设置“渐变填充”的“类型”

3. 切换到功能区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选项组中的【纸张方向】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

选择“横向”,如图 1-40所示。

图 1-40设置纸张方向

4. 选中从“公布分数线、填报志愿”到表格“浙江省2012年文理科第三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之前的内容,切换到功能区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选项组中的【分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更多分栏”(如图 1-41所示),打开“分栏”对话框:选择“两栏”;勾选“分隔线”复选框,如图 1-42所示。

自动编号设置可参考1.1.3题中的3。

图 1-41分栏命令

图 1-42分栏对话框

5. 步骤1:选中整张表格(此时同时打开了“‘表格工具’设计”选项卡和“‘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切换到

功能区的“布局”选项卡,单击“数据”选项组中的【排序】按钮,打开“排序”对话框:设置“主要

关键字”为“文科执行计划”,单击选择“升序”,如图 1-43所示;再单击“数据”选项组中的【重复标题行】

按钮,。

图 1-43设置“排序”对话框

步骤2:选中表格, 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边框”选项卡中,单击选择“自定义”,设置“宽度”为“1.5磅”,再单击如图 1-44所示的四个外框线的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外边框的设置。

图 1-44边框设置

6. 选中文档末尾的图片(此时同时打开了“‘图片工具’格式”选项卡)。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

“剪贴板”选项组中的【剪切】按钮数线”上方,单击【粘贴】按钮

;再将光标定位到“浙江省2012年文理科第三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

。切换到功能区的“‘图片工具’格式”选项卡,在“调整”选项组中单击

【更正】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设置锐化50%,如图 1-45所示;在“图片样式”选项组中,设置图片

样式为“简单框架,白色”,如图 1-46所示。

图 1-45设置锐化

图 1-46设置图片样式

7. 选中“浙江省2012年文理科第三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切换到功能区中的“插入”选项卡,单击“链

接”选项组中的【超链接】按钮

(也选择快捷菜单中的“超链接”命令),打开“插入超链接”对话

框,在地址处输入“http://www.zjzs.net”,如图 1-4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47设置超链接

1.1.5 A大学

1. 将最后一段文字“A大学位于……”所在段落,移动到第一页“学校概况”之前,并设置与“A大学(A University),

2. 3. 4. 5. 6.  1.

坐落于中国历史……”具有相同的段落格式。 对文档中所有的英文字母设置为蓝色。 设置纸张大小为“16K”,左右页边距各为2厘米。

将“办学模式”部分中的文字,即从“本科生教育”之后,到“学科建设”之前,设置分栏,要求分2栏。 表格操作。将表格中多个“人文学院”合并为只剩一个,且将该单元格设置为“中部两端对齐”。将“金融学系,财政学系”拆分为两行,分别为“金融学系”和“财政学系”。 对文挡插入页码,居中显示。 操作步骤如下:

切换到功能区中的“开始”选项卡,选中最后一段文字“A大学位于……”所在段落,单击“剪贴板”选项组的【剪切】按钮

;再光标定位到第一页“学校概况”之前,单击单击“剪贴板”选项组的【粘贴】按钮

。,

选中“A大学(A University),坐落于中国历史……”段落,单击“剪贴板”选项组的【格式刷】按钮此时光标变成

,再单击“A大学位于……”所在段落,使其具有相同的段落格式。

2. 参考1.1.3题的1。

3. 切换到功能区中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在“页面设置”选项组中单击【页面设置】按钮(如图 1-48所示),

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在“纸张”选项卡中,设置“纸张大小”为“16开”,如图 1-49所示;在“页边距”选项卡,设置左右页边距为“2厘米”,如图 1-50所示。

图 1-48【页面设置】按钮

图 1-49 设置纸张大小

图 1-50设置左右页边距

4. 参考1.1.4题中的4。

5. 步骤1:选中表格中多个“人文学院”单元格(此时同时打开了“‘表格工具’设计”选项卡和“‘表格工具’

布局”选项卡)。切换到功能区的“‘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单击“合并”选项组中的【合并单元格】按钮

;并删除多余文字。单击“对齐方式”选项组中的【中部两端对齐】按钮。

步骤2:选中“金融学系,财政学系”单元格,单击“合并”选项组中的【拆分单元格】按钮,打开“拆分单元格”对话框:设置“列数”为“1”,“行数”为“2”,拆分为两行,如图 1-51所示。最后将文字“财政学系”剪切到第二行中。

图 1-51拆分单元格

6. 切换到功能区中的“插入”选项卡,单击“页眉和页脚”选项组中的【页码】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

“页面底端”下的“普通数字2(居中)”,如图 1-52所示。

图 1-52 插入页码

1.1.6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 清除首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不同颜色突出显示文本”的效果(即为无颜色,不突出显示文本)。设置字符间距缩放为120%。

2. 表格操作。将第1页中的表格转换成以制表符分隔的文本。 3. 将“部分年表”中的内容转换成表格,并“根据窗口调整表格”。

4. 为“部分年表”对应的表格上方添加题注,题注行内容为“表Ⅰ二十岁前年表”(不包括引号),其中的Ⅰ使用

的编号格式为“Ⅰ、Ⅱ”(如果前面插入另一张表并添加题注,则这边的Ⅰ自动变成Ⅱ),题注居中。 5. 删除文档“主要成就”部分第二段中所有的空格。

6. 为“简介 主要成就 轶事 部分年表”所在行的各项设置超链接,分别链接到其后各对应内容的标题上。  操作步骤如下:

1. 选中首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字体”选项组中的【以不同颜色

突出显示文本】按钮

,取消突出显示设置;单击“字体”选项组的【字体】按钮(如图 1-53所示),打

开“字体”对话框:在“高级”选项卡,设置“字符间距”的“缩放”为“120%”,如图 1-所示。

图 1-53【字体】按钮

图 1-设置字符间距

2. 选中第1页中的表格(此时同时打开了“‘表格工具’设计”选项卡和“‘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切换到

“‘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单击“数据”选项组中的【转换为文本】按钮为文本”对话框:设置“文字分隔符”为“制表符”,如图 1-55所示。

,打开“表格转换

图 1-55表格转换成文本

3. 参考1.1.2题中的5。

4. 参考1.1.1题中的4。此处在“题注编号”对话框中,需设置“格式”为“Ⅰ、Ⅱ”。

5. 选中“主要成就”部分第二段,参考1.1.1题中的1。此处需设置“查找内容”为“特殊格式”下的“空白区域”,

“替换为”文本框中不输入任何内容。 6. 选中文字“简介”,切换到功能区中的“插入”选项卡,单击“链接”选项组中的【超链接】按钮

打开“插入超链接”对话框:单击“本文档中的位置”,设置文档位置为“标题”下的“简介”,如图 1-56所

示,其余超链接设置同理。

图 1-56 超链接设置

1.1.7杭州西湖1

1. 设置文字对齐字符网格,每行38个字符数。 2. 删除所有页眉,包括原页眉处的横线。 3. 表格操作。

(1) 不显示第1页“基本信息”、“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周边住宿”表格的框线。 (2) 对“周边住宿”中的表格,在“杭州鼎红假日酒店”所在行前,插入一行,内容为:“杭州黄龙饭店,

杭州西湖区曙光路120号,1.16。

4. 为第1页表格中的“基本信息”、“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周边住宿”设置超链接,分别链接到后面“1.

基本信息”、“2.名称由来”、“3.历史沿革”、“4.周边住宿”处(链接点位置在编号后、汉字前,如“基本信息”的“基”)字之前。

5. 删除文档“历史沿革”部分中所有的空格。 6. 将正文中所有的数字设置为字体“红色”(注意不包括标题中的数字,如“基本信息”、“名称由来”、“历史沿

革”、“周边住宿”等之前的编号)。  操作步骤如下:

1. 切换到功能区中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选项组的【页面设置】按钮,打开“页面设置”对

话框:在“文档网格”选项卡中,设置“网格”为“文字对齐字符网格”,设置“字符数”为“每行”“38”,如图 1-57所示。

图 1-57设置文档网格

2. 双击页眉处(此时同时打开了“‘页眉和页脚工具’设计”选项卡)。切换到功能区中的“开始”选项卡,在“样

式”选项组中单击【其他】按钮(如图 1-58所示),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清除格式”,如图 1-59所示,并删除页眉中的文本。

图 1-58其他按钮

图 1-59清除页眉的格式

3. 步骤1:选中第1页中的表格(此时同时打开了“‘表格工具’设计”选项卡和“‘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

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边框”选项卡中,选择“设置”为“无”,如图 1-60所示。

图 1-60设置无边框

步骤2:光标定位到“周边住宿”表格的“杭州鼎红假日酒店”所在行的前一行单元格的外部,按回车即可产生一行空白表格,并输入表格内容。

4. 步骤1:光标定位到“1.基本信息”的“基”字之前,切换到功能区中的“插入”选项卡,在“链接”选项组

中单击【书签】按钮,打开“书签”对话框:在“书签名”处输入“基本信息”,单击【添加】按钮,如图 1-61所示。单击【关闭】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图 1-61添加书签

步骤2:选中第1页表格中的文本“基本信息”,在“链接”选项组中单击【超链接】按钮,打开“插入超链接”对话框:单击“本文档中的位置”,选择“书签-基本信息”,如图 1-62所示。其余设置同理。

图 1-62书签超链接

5. 参考1.1.6题中的5。 6. 参考1.1.3题中的1。

1.1.8杭州西湖2

1. 将第1行“杭州西湖”设置为“标题”样式,并设置字体为隶书,字号为初号。 2. 为文档设置页眉,奇数页页眉文字为“杭州西湖”,偶数页页眉文字为“国家重点5A级风景名胜区”(均不包

括引号)。

3. 为“基本信息”、“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周边住宿”设置序号“1.2.”,该序号将随着某个序号的删除或增

加而自动改变。 4. 为“秦汉-唐代”、“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至20世纪末”设置形如➢的项目符号。 5. 表格操作。对表格按“距西湖直线距离约(公里)”升序排序。设置表格外框线及标题行下的线条线宽为3.0

磅,颜色为蓝色。

6. 为文档中的两张图插入题注(下方,剧中),题注内容分别为,第1张:“图1西湖全景”,第2张:“图2西湖

美景”(均不包括括号,而其中图1、图2中的数字应随着前面图片及题注的添加而自动改变)。  操作步骤如下:

1. 参考1.1.3题中的2;参考1.1.2题中的1。

2. 切换到功能区中的“插入”选项卡,单击“页眉和页脚”选项组【页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编

辑页眉”,此时打开了“‘页眉和页脚工具’设计”选项卡:勾选“选项”选项组中的的“奇偶页不同”复选框(如图 1-63所示),并在“奇数页页眉”处输入 “杭州西湖”(如图 1-所示);在“偶数页页眉”处输入“国

家重点5A级风景名胜区”(如图 1-65所示)。单击“关闭”选项组的“关闭页眉和页脚”按钮出页眉和页脚对的编辑状态。

,退

图 1-63设置“奇偶页不同”

图 1-奇数页页眉

图 1-65偶数页页眉

3. 参考1.1.3题中的3。

4. 光标定位到“秦汉-唐代”前,切换到功能区中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段落”选项组的【项目符号】按钮的

下拉箭头,选择“➢”,如图 1-66所示。其余设置同理。

图 1-66设置项目符号

5. 步骤1:排序和表格边框设置参考1.1.4题中的5。

步骤2:设置标题行下的线条。选中标题行,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进入“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选择“自定义”,“颜色”选择“蓝色”,“宽度”选择“3.0磅”,点击右侧预览区的上下左右四个相应按钮。 6. 参考1.1.1题中的4。

1.1.9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1

1. 在第一行前插入一行,输入文字“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不包括引号),设置字号为24磅、加粗,居中、无首

行缩进。段后距为1行。

2. 对“景区简介”下的第一个段落,设置首字下沉。

3. “历史文化”和“三堤五景”部分中间段落存在手动换行符(软回车),替换成段落标记(硬回车)。 4. 使用自动编号。

(1) 即对“景区简介”、“历史文化”、“三堤五景”、“必游景点”,设置编号,编号格式为“一、,二、,三、,

四、”;

(2) 对五景中的“秋芦飞雪”和必游景点中的“洪园”重新编号,使其从1开始,后面的各编号应能随之

改变。

5. 表格操作。将“中文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所在行开始的4行内容转换成一个4行2列的表格,并设置无

标题行,套用表格样式为“彩色型1”。

6. 为文档末尾的图加上题注,标题内容为“中国湿地博物馆”。  操作步骤如下:

1. 步骤1:字体设置参考1.1.2题中的1;

步骤2: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段落”选项组中的【段落】按钮,打开“段落”对话框,在“段落和间距”选项卡中,设置“特殊格式”为“无”,段后“间距”为“1行”,如图 1-67所示。

图 1-67设置缩进和段后间距

2. 将光标定位到“景区简介”下的第一个段落,切换到功能区中的“插入”选项卡,在“文本”选项组中单击【首

字下沉】按钮,如图 1-68所示。

图 1-68首字下沉

3. 参考1.1.1题中的1。此处“查找内容”文本框中的“特殊格式”需选择“手动换行符”,“替换为”文本框中的

“特殊格式”需选择“段落标记”。

4. (1)将光标定位在“景区简介”前,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段落”选项组中的【编号】下

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编号格式(如图 1-69所示)。其余同理。

图 1-69设置编号样式

(2)光标定位到五景中的“秋芦飞雪”前,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 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新开始于1”,如图 1-70所示。

图 1-70 重新开始编号

5. 步骤1:参考1.1.2题中的;

步骤2:创建表格后,将光标定位到表格处(此时同时打开了“‘表格工具’设计”选项卡和“‘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切换到“‘表格工具’设计”选项卡,在“表格样式选项”选项卡中,取消勾选“标题行”;在“表格样式”选项组中,选择“表格样式”为“彩色型1”,如图 1-71所示。

图 1-71设置表格样式

6. 参考1.1.1中的4。

1.1.10西溪国家湿地公园2(有表格)

1. 在“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湿之地…”所在段落中,对其中“到了宋元时期…”起的内容另起一段。 2. 对文档中所有的“西溪”两字下划线(单线)。

3. 以修订方式执行操作:去掉“景区简介”中的两个段落的首字下沉效果。

4. 以下各小题操作仍在非修订状态进行。

1. 对“四、必游景点”之后开始的内容另起一页;

2. 使“四、必游景点”之前的每一页使用页眉文字“西溪”;

3. 使“四、必游景点”之后开始的每一页使用页眉文字“西溪必游景点”。 5. 表格操作。设置第1页中表格

1. 根据内容自动调整表格,表格居中; 2. 整个表格的外框线使用红色双线。  操作步骤如下:

1. 光标定位到“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湿之地…”所在段落中“到了宋元时期…”的前面,敲回车键,另起一

段。

2. 参考1.1.2题中的2。“替换处”文本框中的文字需设置下划线。

3. 切换到功能区中的“审阅”选项卡,单击“修订”选项组中的【修订】按钮;再切换到功能区中的“插

入”选项卡,选中“景区简介”中的第一个段落,在“文本”选项组中单击【首字下沉】按钮,选择“无”,如图 1-72所示。其余设置同理。

图 1-72去除“首字下沉”

4. 步骤1:切换到功能区中的“审阅”选项卡,单击“修订”选项组的【修订】按钮,返回到非修订状态;将光

标定位到“四、必游景点”之前,切换到功能区中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选项组中的【分隔符】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分节符”的“下一页”,如图 1-73所示。

图 1-73分页

步骤2:切换到功能区中的“插入”选项卡,单击“页眉和页脚”选项组的【页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编辑页眉”命令(此时同时打开了“‘页眉和页脚工具’设计”选项卡)。在页眉处输入“西溪”,效果如图 1-74所示。

图 1-74第1节页眉

步骤3:将光标定位在“四、必游景点”之后的页,切换到“‘页眉和页脚工具’设计”选项卡,在“导航”选项组中,单击【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按钮,去除原有链接,并输入页眉,如图 1-75所示。

图 1-75去除链接

5. 步骤1:参考1.1.1题中的5。

步骤2:参考1.1.2题中的5。

1.2 Word2010二级典型试题解析(*)

1.2.1 综合操作题

1. 对正文进行排版

(1) 使用多级符号对章名、小节名进行自动编号,代替原始的编号。要求:

* 章号的自动编号格式为:第 X 章(例:第 1 章),其中 X 为自动排序。阿拉伯数字序号。对应级别1。居中显示。

* 小节名自动编号格式为:X.Y,X 为章数字序号,Y 为节数字序号(例:1.1),X、Y 均为阿拉伯数字序号,对应级别2。左对齐显示。

(2) 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考生准考证号后 5 位。其中: *

* 段落:首行缩进 2 字符,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行距 1.5 倍;两端对齐,其余格式,默认设置。

字(3) 对正文的图添加题注“图”,位于图下方,居中。要求: 体* 编号为“章序号”-“图在章中的序号”,(例如第 1 章中第 2 幅图,题注编号为 1-2) :* 图的说明使用图下一行的文字,格式同编号。 中* 图居中

文(4) 对正文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下图”两字,使用交叉引用。 字*

体(5) 对 正为*改文“* 表的说明使用表上一行的文字,格式同编号。 为 中编楷*表居中,表内文字不要求居中。 “的号体(6) 对正文中出现图“如下表所示”中的“下表”两字,使用交叉引用。

“表X-Y”,其中“X-Y”为表题注的编号。 表为”* 改为X

”为图题注的编号。,其中“添“X-Y,(7)正文中首次出现“Photoshop”的地方插入脚注。

加章西* 添加文字“Photoshop由Michigan大学的研究生Thomas创建。” 题序文(8) 将(2)中的样式应用到正文中无编号的文字。 不包括章名、小节名、表文字、表和图的题注、尾注号字 注。

,位于表上方,居中。”2. 体 在正文前按序插入三节,使用 Word 提供的功能, 自动生成如下内容: 为(-(2)第 2 节:图索引。其中:“图索引”使用样式“标题 “11”, 并居中; “图索引”下为图索引项。

(3)第 3 节:表索引。其中:“表索引”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表索引”下为表索引项。 表T)

在i.使用适合的分节符,对正文进行分节。添加页脚,使用域插入页码,居中显示。要求: 第3章m (1)正文前的节,页码采用“i,ii,iii,...”格式,页码连续; 中e(2)正文中的节,页码采用“1,2,3,...”格式,页码连续; 1的 (3)正文中每章为单独一节,页码总是从奇数页开始;

,例如,(第1 章中第 1 张表,题注编号为1-1) (4)更新目录、图索引和表索引。节

4.添加正文的页眉。使用域,按以下要求添加内容,居中显示。其中: N:

e目(1)对于奇数页,页眉中的文字为:章序号 章名 (例如:第1章 XXX) w录(2)对于偶数页,页眉中的文字为:节序号 节名 (例如:1.1 XXX) 。 操作步骤如下:

.“对正文进行排版”的操作如下: 其1

R1)使用多级符号对章名、小节名进行自动编号,代替原始的编号。 中(o:先设置章号,即“标题1”。 “m目a录n”

步骤1:切换到功能区中的“开始”选项卡,在“段落”选项组中单击【多级列表】按钮,打开“多级列

表”的下拉菜单,先在样式列表库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样表,使之成为当前列表;再次单击【多级列表】按钮

在打开的“多级列表”下拉菜单中选择“定义新的多级列表”命令(如图 1-76所示),打开“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如图 1-77所示)。

图 1-76“多级列表”的下拉菜单

图 1-77“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

步骤2:单击“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中的【更多】按钮,打开完整的“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在“输入编号的格式” 中输入“第”和“章”(带灰色底纹的“1”,不能自行删除或添加);将“将级别链接到样式”选择为“标题1”,将“要在库中显示的级别”选择为“级别1”,“起始编号”为“1”,如图 1-7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78 完整的“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设置标题1)

步骤3:右键单击“开始”选项卡的“样式”组的【第1章标题1】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修改”命令(如图 1-79所示)。在打开的“修改样式”对话框中,单击【居中】按钮

,如图 1-80所示。

图 1-79标题1的快捷菜单

图 1-80修改“标题1”的格式

再设置小节名,即“标题2”。

步骤1:按上面步骤1的方法打开完整的“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选择“单击要修改的级别”为“2”;保持默认的“输入编号的格式”;将“将级别链接到样式”选择为“标题2”,将“要在库中显示的级别”选择为“级别2”,“起始编号”为“1”,如图 1-8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81完整的“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设置标题2)

步骤2:重复步骤4,在打开的“修改”样式对话框中,单击【左对齐】按钮,设置标题2左对齐显示。

单击【确定】按钮。

应用标题1和标题2样式。

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文档的第一行(即章名所在的行)的任何位置,再单击“样式”选项组中的【标题1】按

钮,应用了标题1的样式;并删除多余的章序号(自动生成的带灰色底纹的章序号不能删),如图 1-82

所示。其余各章按序同理。

图 1-82应用“标题1”样式

步骤2:将光标定位在文档的1.1节所在的行,“样式”选项组中的【标题1】按钮,应用了标题2的

样式;并删除多余的节号(自动生成的带灰色底纹的不能删),如图 1-83所示。其余各节按序同理。

图 1-83应用“标题2”样式

(提示:为了将某一文本的格式快速复制到其他文本,也可以使用“开始”选项卡的“剪贴板”选项组中的“格式刷”按钮

。)

(2)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考生准考证号后 5 位。

步骤1:在正文中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将样式定位在正文。

步骤2: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样式”选项组中的【样式】按钮(如图 1-84所示),打开“样式”窗格。

图 1-84 “样式”组中的【样式】按钮

步骤:3:单击“样式”窗格中最左下角的【新建样式】按钮(如图 1-85所示),打开“根据格式设置创建新样式”对话框。

图 1-85 “样式”窗格中的【新建样式】按钮

步骤4:在“根据格式设置创建新样式”对话框中:输入“名称”为“样式08501”(假设准考证号后5位是08501),“样式基准”选择为“正文”,如图 1-86所示;再单击该对话框左下角的【格式】按钮,选择“字体”选项,在打开的“字体”对话框中按题目要求设置字体,如图 1-8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根据格式设置创建新样式”对话框。

图 1-86 “根据格式设置创建新样式”对话框

图 1-87 “字体”对话框

步骤4:在“根据格式设置创建新样式”对话框中,单击左下角的【格式】按钮,选择“段落”选项(如图 1-88所示)。在打开的“段落”对话框中按题目要求设置段落(注意:若度量单位不符,可在文本框中直接修改原度量值),如图 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根据格式设置创建新样式”对话框,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在“样式”窗格中看见设置完毕的新样式“样式08501”。

图 1-88 选择“段落”选项

图 1- “段落”对话框

3)对正文的图添加题注“图”,位于图下方,居中。

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文档中第一张图片下方的题注前,如图 1-90所示。

图 1-90 将光标定位在图的题注前

步骤2:切换到功能区中的“引用”选项卡,单击“题注”选项组中的【插入题注】按钮,打开“题注”对话框。

步骤3:在“题注”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标签】按钮,打开“新建标签”对话框,在其中输入文本“图”,如图 1-9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题注”对话框。此时,新建的标签“图”就出现在了“标签”列表框中。

图 1-91新建标签“图”

步骤4:在“题注”对话框中,选择刚才新建的标签“图”;再单击【编号】按钮,在打开的“题注标号”对话框中:勾选“包含章节号”复选框,确认“章节起始样式”为“标题1”(如图 1-9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题注”对话框。此时,“题注”文本框中的内容由“图1”变为“图1-1”。单击【确定】按钮添加了图的题注。

图 1-92设置题注编号

(注意:为了使图片的题注更加规范,可在题注和图片的说明文字之间插入一个空格。) 步骤5:选中该图片和题注,单击“开始”选项卡的“段落”选项组中的“居中”按钮同理,依次设置文档中的题注和图片。

(4) 对正文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下图”两字,使用交叉引用。

步骤1:选中第一张图片上方的文本“下图”。

步骤2:切换到“引用”选项卡,单击“题注”选项组中的【交叉引用】按钮

,打开“交叉引用”,使其居中。

对话框。在“交叉引用”对话框中,选择如图 1-93所示的“引用类型”、“引用内容”和“引用哪一个题注”。单击【插入】按钮,并关闭该对话框。

图 1-93“交叉引用”对话框

同理,依次对文档中其余图片设置交叉引用。

(5)对正文中的表添加题注“表” ,位于表上方,居中。

与(3)中的操作方法类似。

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第一张表上方的题注前,如图 1-94所示。

图 1-94将光标定位在表题注前

步骤2:切换到功能区的“引用”选项卡,单击“题注”选项组中的“插入题注”按钮,打开“题注”对话框。

步骤3:在“题注”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标签】按钮,打开“新建标签”对话框,在其中输入文本“表”,如图 1-95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题注”对话框。此时,新建的标签“表”就出现了在“标签”列表框中。

图 1-95新建标签“表”

步骤4:在“题注”对话框中,选择刚才新建的标签“表”;再单击【编号】按钮,在打开的“题注编号”对话框中:勾选“包含章节号”,“章节起始样式”为“标题1”,如图 1-9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题注”对话框。此时“题注”文本框中的内容由“表1”变为“表2-1”。单击“确定”按钮添加了表的题注。

图 1-96勾选“包含章节号”

(注意:为了使表的题注更加规范,可在题注和表的说明文字之间插入一个空格。) 步骤5:选中该题注,单击“开始”选项卡的“段落”选项组中的“居中”按钮

,将表题注居中。再选中

该表(注意选取表格而不是只选中表格中的文字),单击“开始”选项卡的“段落”选项组中的“居中”按钮同理,依次设置文档中表的题注和表格。 (6)对正文中出现“如下表所示”中的“下表”两字,使用交叉引用。

同(4)中的操作方法类似。。

步骤1:选中第一个表格上方的文本“下表”。

步骤2:切换到“引用”选项卡,单击“题注”选项组中的“交叉引用”按钮

,打开“交叉引用”

对话框。在“交叉引用”对话框中,选择如图 1-97所示的“引用类型”、“引用内容”和“引用哪一个题注”。单击【插入】按钮,并关闭该对话框。

图 1-97“交叉引用”对话框

同理,依次对文档中其余表格设置交叉引用。 (7)正文中首次出现“西湖龙井”的地方插入脚注。

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首次出现文本“西湖龙井”处。注意:当不能快速找到文本时,可用使用查找功能。

步骤2:切换到功能区中的“引用”选项卡,单击“脚注”选项组中的“插入脚注”按钮直接输入脚注内容,如图 1-98所示。

,在本页下方

图 1-98插入脚注

(8) 将(2)中的样式应用到正文中无编号的文字。

将光标定位在正文段落的任意位置,单击“样式”窗格中的“样式08501”。依次对其余段落(不含章名、小

节名、表文字、表和图的题注、尾注)应用该样式。

注意:为了加快速度,成片的段落可一起选中,再单击“样式”窗格中建好的新样式;也可使用【格式刷】按钮

完成样式的复制。

2.在正文前按序插入三节,使用 Word 提供的功能, 自动生成目录、图索引和表索引。 (1)生成目录:

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章序号“第1章”后面(需紧跟着章序号),如图 1-99所示。

图 1-99 光标定位处

步骤2:切换到“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选项组中的【分隔符】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分节符“下一页”,如图 1-100所示。

图 1-100插入“下一页”分隔符

步骤3:在新插入的节的开始位置,输入文本“目录”,此时“目录”前自动出现了“第1章”字样(即应用了“标题1”的样式),如图 1-101所示。单击鼠标选中目录的章序号“第1章”,按Delete键删除。

图 1-101 输入“目录”

步骤4:将光标定位在“目录”后,按回车键2次,产生换行。

步骤5:切换到功能区的“引用”选项卡,单击“目录”选项组中的【目录】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插入目录”命令(如图 1-102所示),打开“目录”对话框。

图 1-102“目录”菜单

步骤6:在“目录”对话框中选择“目录”选项卡,确认已选中“显示页码”和“页码右对齐”复选框;并将“显示级别”改为“2”,如图 1-10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自动生成目录项。(注意:目录中若出现了除标题1和标题2之外的项目,可手动删除。)

图 1-103 “目录”对话框

(2)生成图索引:

与“生成目录”操作步骤类似。

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章序号“第1章”后面(需紧跟着章序号)。

步骤2:切换到“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选项组中的【分隔符】按钮

,在弹出的菜

单中选择“下一页”分节符。

步骤3:将在新插入的节的开始位置,输入文本“图索引”,此时“图索引”前自动出现了“第1章”字样(即应用了“标题1”的样式)。单击鼠标选中图索引的章序号“第1章”,按Delete键删除。 步骤4:将光标定位在“图索引”后,按2次回车键,产生换行。

步骤5:切换到功能区的“引用”选项卡,单击“题注”选项组中的“插入表目录”按钮

,打开

“图表目录”对话框,选择“题注标签”为“图”,如图 1-104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自动生成图索引项。

图 1-104 “图表目录”对话框

(3)生成表索引:

与“生成图索引“操作相同,只需更改“题注标签”为“表”即可。

3.使用适合的分节符,对正文进行分节。添加页脚,使用域插入页码,居中显示。

注意:为了使章之间的页码连续,先做第(3)小题。 (3)正文中每章为单独一节,页码总是从奇数页开始。

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章序号“第1章”后面(需紧跟着章序号)。

步骤2:切换到“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选项组中的【分隔符】按钮,在弹出的“分隔符”下拉菜单中选择“奇数页”分节符,如图 1-105所示。

图 1-105 插入“奇数页”分隔符

步骤3:按同样的操作方法给其余章节插入“奇数页”分隔符。 (1)正文前的节,页码采用“i,ii,iii,...”格式,页码连续。

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正文前的节中,如目录所在的页。

步骤2:切换到功能区的“插入”选项卡,在“页眉和页脚”选项组中单击【页码】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位置合适的页码显示(如图 1-106所示)。此时功能区中显示了“页眉和页脚工具”设计选项卡。

图 1-106 选择页码显示的位置

步骤2:在“页眉和页脚工具”的设计选项卡中,单击“页眉和页脚”选项组中的【页码】按钮,在弹出的“页码”下拉菜单中选择“设置页码格式”命令(如图 1-107所示),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数字格式”为“i,ii,iii,...”,并设置“起始页码”为“i”,如图 1-10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107 “页码“菜单

图 1-108设置“目录”页的页码格式

步骤3:将光标定位于“图索引”页的页脚处(此时可看到已有页码插入,但是格式不对)。单击“页眉和页脚”选项组中的【页码】按钮,在弹出的“页码”下拉菜单中选择“设置页码格式”命令,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选择“数字格式”为“i,ii,iii,...”,并选择“页码编号”为“续前节”,如图 1-10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109 设置“图索引”页的页码格式

同理,设置“表索引”页的页码格式。

步骤4:将光标定位在第4页(即空白页)页脚的页码处,单击“导航”选项组中的“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按钮

,使之处于未选中状态,取消与上一节相同的格式,原本显示的文本“与上一节相同”会

消失。(比较图 1-110与图 1-111的不同之处)

图 1-110未取消链接的页脚

图 1-111取消链接的页脚

步骤5:删除第4页的页码。

(2)正文中的节,页码采用“1,2,3,...”格式,页码连续。

步骤1:将光标定位于正文第1页的页脚处,单击“导航”选项组中的“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按钮

,取消与上一节相同的格式。

步骤2:单击“页眉和页脚”选项组中的“页码”按钮,在弹出的“页码”下拉菜单中选择“设置页码格式”命令,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选择“数字格式”为“1,2,3,...”,并设置“起始页码”为“1”,如图 1-11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112 设置正文页码格式

步骤3:再次单击“页眉和页脚”选项组中的【页码】按钮,在弹出的“页码”下拉菜单中选择“页面底端”

下的居中显示的页码,如图1-113所示。单击“关闭”选项组中的【关闭页眉和页脚】按钮正文编辑状态。

,返回到

图1-113 插入正文页码

(4)更新目录、图索引和表索引。

单击“目录”页的任一目录项,切换到功能区的“引用”选项卡,单击“目录”选项组中的“更新目录”按钮

,打开 “更新目录”对话框中,选择“更新整个目录”单选按钮,如图 1-114所示。单击【确定】

按钮就更新了整个目录。(注意:目录中若出现了除标题1和标题2之外的项目,可手动删除。)

图 1-114“更新目录”对话框

同理,依次更新“图索引”目录和“表索引”目录(此时只需选择“只更新页码”)。 4.添加正文的页眉。使用域,按以下要求添加内容,居中显示。其中: (

1步骤1:双击正文第一页的页眉区,进入页眉编辑状态(此时显示了“页眉和页脚工具”的设计选项卡)。 )步骤2:勾选“选项”选项组中的“奇偶页不同”复选框;单击“导航”选项组中的“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按对

,取消与上一节相同的格式。 于钮

奇数

步骤3:在“页眉和页脚工具”的设计选项卡中,单击“插入”选项组中的【文档部件】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域”命令(如图 1-115所示),打开“域”对话框。

图 1-115 选择“域”命令

步骤4:在“域”对话框中:选择“类别”为“链接和引用”;“域名”为“StyleRef”;“样式名”为“标题1”; “域选项”下勾选“插入段落编号”,如图1-11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插入了章序号。

图1-116“域”对话框(插入章序号)

步骤5:重复步骤3,在打开的“域”对话框中设置图1-116所示的“类别”、“域名”和“样式名”,不同之处为:“域选项”下不选择“插入段落编号”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插入了章名。

(注意:为规范起见,在“章序号”和“章名”之间 插入一个空格。) (

2步骤1:将光标定位正文第2页(偶数页)页眉中,单击“导航”选项组中的“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按钮)

,取消与上一节相同的格式。 对

于步骤2:切换到功能区的“插入”选项卡,单击“文本”选项组中的【文档部件】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的“域”偶命令,打开“域”对话框。

数步骤3:在“域”对话框中:选择“类别”为“链接和引用”;“域名”为“StyleRef”;“样式名”为“标题2”; “域页选项”下勾选“插入段落编号”,如图1-11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插入了节序号。 ,页眉中

图1-117 “域”对话框(插入节序号)

步骤4: 重复步骤2,在打开的“域”对话框中设置如图1-117所示的 “类别”“类别”、“域名”和“样式名”,不同之处为:“域选项”下不选择“插入段落编号”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插入了节名。 (注意:为规范起见,在“章序号”和“章名”之间插入一个空格。) 由于前面设置了“奇偶页不同”,可能会使得偶数页页脚处没有页码显示。此时只需在偶数页脚中再次插入居中页码。

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快捷菜单栏中的【保存】按钮

,保存设置。

1.2.2 单项操作题

1. 主控文档

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建立主控文档Main.docx,按序创建子文档Sub1.docx、Sub2.docx、Sub3.docx。其中:

(1) Sub1.docx中第一行内容为“Sub1”,第二行内容为文档创建的日期(使用域,格式不限),样式为正文; (2) Sub2.docx中第一行内容为“Sub2”,第二行内容为“→”,样式均为正文; (3) Sub3.docx中第一行内容为“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样式为正文,将该文字设置为书签(名为Mark);第二

行为空白行;在第三行插入书签Mark标记的文本。

操作步骤如下:

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新建3个Word子文档,按题目要求重命名为Sub1.docx、Sub2.docx、Sub3.docx。

(1)步骤1:双击打开Sub1.docx,在第一行中输入“Sub1”,选中“1”。切换到功能区“开始”选项卡,单击“字

体”选项组中的“上标”按钮

步骤2:将光标定位在上标“1”之后,再次单击“上标”按钮,使之后的字体恢复正常。

步骤3:按回车产生换行(此时光标定位在第二行)。切换到功能区“插入”选项卡,单击“文本”选项组中的【文档部件】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域”命令。在打开的“域”对话框中,选择“类别”为“日期和时间”,“域名”为“CreateDate”,任意选择一种日期格式,如图 1-11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118 使用“域”插入日期

步骤4:选择该文档内容,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样式”选项组中的“正文”按钮,确认其样式为“正文”(默认的样式为“正文”)。保存该文档并关闭。

(2)步骤1:同(1)中的步骤1和步骤2,在Sub2.docx的第一行中输入“Sub2”,设置“2”为上标,并换行。

步骤2:(光标定位在第二行),切换到功能区“插入”选项卡,单击“符号”选项组中的【符号】按钮。

在打开的“符号”对话框中,选择“符号”选项卡,“子集”为“箭头”,如图1-119所示,单击【插入】按钮,

并关闭该对话框。

图1-119 “符号”对话框

步骤3:同(1)中的步骤4,确认其样式为“正文”(默认的样式为“正文”)。保存该文档并关闭。 (3)步骤1:双击打开Sub3.docx,在第一行中输入“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确认其样式为“正文”后(默认的样式

及为“正文”),选中文本“办公软件高级应用”,切换到功能区的“插入”选项卡,单击“链接”选项组中的

【书签】按钮1-120所示。

,打开“书签”对话框,在“书签名”文本框中输入“Mark”,单击【添加】按钮,如图

图 1-120 “书签”对话框

步骤2:书签标记在默认情况下是不显示的。若要显示书签标记,切换到功能区的“文件”选项卡,单击该选

项卡左下方的【选项】按钮。在打开的“Word选项”对话框中,单击“高级”,拖动该对话框右

侧的滚动条,找到“显示文档内容”。

步骤3:勾选“显示文档内容”下的“显示书签”复选框,如图 1-12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原文本变为“

”。

图 1-121 “Word选项”对话框

步骤4:按回车键换行,再按回车键换行产生一空白行。

步骤5:将光标定位在第三行。切换到功能区的“引用”选项卡,单击“题注”选项组中的【交叉引用】按钮

,打开“交叉引用”对话框,按图 1-122所示选择“引用类型”、“引用内容”、“引用哪一个书签”。

单击【插入】按钮,则插入了书签Mark标记的文本“办公软件高级应用”。单击“关闭”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保存该文档并关闭。

图 1-122 插入书签所标记的文本

(4)最后建立主控文档。

步骤1:单击“文件”选项卡中的【新建】按钮,双击【空白文档】按钮,新建一个空白文档。

步骤2:切换到功能区的“视图”选项卡,单击“文档视图”选项组中的【大纲视图】按钮,打开“大

纲”选项卡。单击“主控文档”选项组中的【显示文档】按钮步骤3:单击“主控文档”选项组中的【插入】按钮

,展开其余按钮。

,打开“插入子文档”对话框。在打开的“插入子

文档”对话框中,选择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的“Sub1.docx”文件。单击【打开】按钮。

步骤4: 同理,重复步骤2,依次把Sub2.docx和Sub3.docx插入到新文档中,并把新文档保存到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取名为“Main.docx”。 2.邮件合并

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建立考生信息(Ks.xlsx),如表1所示。要求: (1) 使用邮件合并功能,建立成绩单范本文件Ks_T.docx,如图1所示; (2) 生成所有考生的信息单“Ks.docx”。

表1

准考证号 姓名 性别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年龄 22 18 21 20 21 19 8011400001 张三 8011400002 李四 8011400003 王五 8011400004 赵六 8011400005 吴七 8011400006 陈一 准考证号:«准考证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姓名» «性别» «年龄» 图1

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新建Excel文档——Ks.xlsx(考生信息)。在Sheet1工作表中(作为

数据源文档),输入如表1所示的数据。单击快捷菜单栏中的【保存】按钮,保存设置。关闭Excel程序。 步骤2: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新建Word文档——Ks_T.docx(成绩单范本文档),输入如图 1-123所示的表格。

图 1-123主文档内容

步骤3:切换到功能区中的“邮件”选项卡,单击“开始邮件合并”选项组中的【开始邮件合并】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信函”命令,如图 1-124所示。

图 1-124 “开始邮件合并”菜单

步骤4:单击【选择收件人】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使用现有列表”命令(如图 1-125所示),打开“选取数据源”对话框。

图 1-125 “选择收件人”菜单

步骤5:在 “选取数据源”对话框中,选择步骤1中新建的数据源文档Ks.xls。再单击【打开】按钮,打开“选择表格”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Sheet1”(如图 1-12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126 “选择表格”对话框

步骤6:将光标定位在文本“准考证号:”之后,切换到功能区“邮件”选项卡下,单击“编写和插入域”选项组中的【插入合并域】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准考证号”,如图 1-127所示。

图 1-127 “插入合并域”菜单

此时,文本“准考证号:”之后出现了“«准考证号»”。 同理,在“姓名”、“性别”、“年龄”之后分别插入合并域。插入全部域之后的效果如图1所示。将文件保存到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按题目要求取名为“Ks_T.docx”。 步骤7:单击“完成”选项组中的【完成并合并】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编辑单个文档”命令(如图 1-128所示),打开“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确认选择单选按钮“全部”(如图 1-129图 1-12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生成一个合并后的新文档(该新文档的各页分别保存了各个考生的情况,默认的文件名为“信函1”)。

图 1-128 “完成并合并”菜单

图 1-129 “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

步骤8:将新文档保存到指定的位置,按题目要求取名为“Ks.docx”。 3.页面设置

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建立文档“考试成绩.docx”,有三页组成。其中: (1) 第一页中第一行内容为“语文”,样式为“标题1”;页面垂直对齐方式为“居中”;页面方向为纵向、

纸张大小为16开;页眉内容设置为“90”,居中显示;页脚内容设置为“优秀”,居中显示。 (2) 第二页中第一行内容为“数学”,样式为“标题2”;页面垂直对齐方式为“顶端对齐”;页面方向为横

向、纸张大小为A4;页眉内容设置为“65”,居中显示;页脚内容设置为“及格”,居中显示;对该页面添加行号,起始编号为“1”。 (3) 第三页中第一行内容为“英语”,样式为“正文”;页面垂直对齐方式为“底端对齐”;页面方向为纵向、

纸张大小为B5;页眉内容设置为“58”,居中显示;页脚内容设置为“不及格”,居中显示。

操作步骤如下:

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新建文档“考试成绩.docx。 (1)步骤1:打开文档,在首行中输入“语文”。默认的样式为“正文”。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样

式”选项组中的【标题1】按钮。

步骤2:切换打功能区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在“页面设置”选项组中单击“对话框启动器”按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①单击“版式”选项卡,选择页面的“垂直对齐方式”为“居中”,如图 1-130所示;②单击“页边距”选项卡,确认“纸张方向”为“纵向”(默认的纸张方向是纵向),如图 1-131所示;③单击“纸张”选项卡,选择“纸张大小”为“16开”,如图 1-13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1-130 设置页面垂直对齐方式

图 1-131 设置页面方向

图 1-132 设置纸张大小

步骤3:切换到功能区的“插入”选项卡,在“页眉和页脚”选项组中单击“页眉”按钮,从弹出菜单中选择第一种居中显示的页眉,如图 1-133所示(此时同时打开了“页眉和页脚工具”选项卡)。 在页眉的“键入文字”提示处输入“90”并删除多余的空行。

图 1-133 插入页眉

步骤4:将鼠标定位在页脚区,输入“优秀”。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段落”选项组的【居中】按钮

使其居中。切换到“页眉和页脚工具”选项卡,单击“关闭”选项组的【关闭】按钮关闭该选项卡。

(2)步骤1:切换到功能区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选项组的【分隔符】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下一页”分页符,如图 1-134所示。在空白页中输入“数学”。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样

式”选项组中的【标题2】按钮。

图 1-134 插入“下一页”分隔符

步骤2:双击第二页的页眉,进入页眉和页脚的编辑状态,此时也打开了“页眉和页脚工具”选项卡。单击“导航”选项组中的“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按钮删除文本“90”,输入“65”。

步骤3:将鼠标定位在页脚区,单击“导航”选项组中的“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按钮

,使

,使之处于未选中状态,取消与上一节相同的格式。

之处于未选中状态,取消与上一节相同的格式。删除文本“优秀”,输入“及格”。

步骤4:重复(1)中的步骤2,切换打功能区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在“页面设置”选项组中单击“对话框启动器”按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①单击“页边距”选项卡,选择“纸张方向”为“横向”(默认的纸张方向是纵向);②单击“纸张”选项卡,选择“纸张大小”为“A4”;③单击“版式”选项卡,选择页面的“垂直对齐方式”为“顶端对齐”,选择“应用于”为“本节”;④单击“行号”按钮,打开“行号”对话框,勾选“添加行号”复选框,并设置“起始编号”为“1”,如图 1-135所示。

图 1-135 设置页面对齐方式和行号

步骤5:单击【确定】按钮返回“页面设置”对话框,再单击【确定】按钮关闭“页面设置”对话框。

(注意:只有在页面视图下才可以看到这个效果,方法如下:切换到“视图”选项卡,单击“文档视图”选项组的“页面视图”按钮就可把文档设置为页面视图)

(3)步骤1:重复(2)中的步骤1,插入“下一页”分隔符,在首行中输入“英语”。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

项卡,单击“样式”选项组中的【正文】按钮。

步骤2:双击第三页的页眉,进入页眉和页脚的编辑状态,此时也打开了“页眉和页脚工具”选项卡。单击“导航”选项组中的【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按钮删除文本“65”,输入“58”。

步骤3:将鼠标定位在页脚区,单击“导航”选项组中的【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按钮

,使

,使之处于未选中状态,取消与上一节相同的格式。

之处于未选中状态,取消与上一节相同的格式。删除文本“及格”,输入“不及格”。

步骤4:重复(1)中的步骤2,切换打功能区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在“页面设置”选项组中单击“对话框启动器”按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①单击“页边距”选项卡,选择“纸张方向”为“纵向”(默认的纸张方向是纵向);②单击“纸张”选项卡,选择“纸张大小”为“B5”;③单击“版式”选项卡,选择页面的“垂直对齐方式”为“底端对齐”,选择“应用于”为“本节”;④单击“行号”按钮,在打开的“行号”对话框中取消“添加行号”复选框。

步骤5:单击【确定】按钮返回“页面设置”对话框,再单击【确定】按钮退出“页面设置”。 单击快捷菜单栏中的【保存】按钮4.样式设置

,保存设置。

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建立文档“都市.docx”,共有两页组成。要求: (1) 第一页内如如下:

第1章 浙江 1.1 杭州和宁波 第2章 福建 2.1 福州和厦门 第3章 广东 3.1 广州和深圳

要求:章和节的序号为自动编号(多级符号),分别使用样式“标题1”和“标题2”。 (2) 新建样式“fujian”,使其与样式“标题1”在文字外观上完全一致,但不会自动添加到目录中,并应用于“第

2章 福建”;

(3) 在文档的第二页中自动生成目录。

(4) 对“宁波”添加一条批注,内容为“海港城市”;对“广州和深圳”添加一条修订,删除“和深圳”。 操作步骤如下:

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新建文档“都市.docx”。 (1)(参考综合题中的1(1))

步骤1:打开文档,在文档的第一页输入内容(编号不用输入)

步骤2:切换到功能区中的“开始”选项卡,在“段落”选项组中单击【多级列表】按钮

,打开“多级列表”

,在打

的下拉菜单,先在样式列表库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样表,使之成为当前列表。再单击【多级列表】按钮

开的“多级列表”下拉菜单中选择“定义新的多级列表”命令(如图 1-136所示),打开“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如图 1-137所示)。

图 1-136 “多级列表”的下拉菜单

图 1-137“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

步骤3:单击“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中的【更多】按钮,打开完整的“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在“输入编号的格式”中输入“第”和“章”(带灰色底纹的“1”,不能自行删除或添加);将“将级别链接到样式”选择为“标题1”,将“要在库中显示的级别”选择为“级别1”,“起始编号”为“1”,如图 1-13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在“开始”选项卡的“样式”组中,可看到设置好的标题1。

图 1-138 完整的“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设置标题1)

步骤4:按步骤2的方法打开完整的“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选择“单击要修改的级别”为“2”;保持默认的“输入编号的格式”;将“将级别链接到样式”选择为“标题2”,将“要在库中显示的级别”选择为“级别2”,“起始编号”为“1”,如图 1-13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在“开始”选项卡的“样式”组中,可看到设置好的标题1。

图 1-139 完整的“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设置标题2)

步骤5:将光标定位在文档的章(或节)所在的行,再单击应用“样式”选项组中的样式“标题1(或标题2)”,就应用了标题1(或标题2)的样式。 (2)(参考综合题中的1(2))

步骤1: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样式”选项组中的【样式】按钮,打开“样式”窗格。

步骤2:单击“样式”窗格中最左下角的【新建样式】按钮

,打开“根据格式设置创建新样式”对话框。

步骤3:在“根据格式设置创建新样式”对话框中:“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文本“fujian”,“样式基准”选择为

“标题1”;再单击该对话框左下角的【格式】按钮,选择“段落”选项,如图 1-140所示。

图 1-140 建立新样式

步骤4:在打开的“段落”对话框中,在“缩进和间距”选项卡下,设置“大纲级别”为“正文文本”,保证应用该样式的文字不会添加到目录中,如图 1-141所示。连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fujian”样式的建立。

图 1-141 设置新样式的大纲级别

步骤5:将光标定位于文本“第2章 福建”,单击“fujian”样式应用该样式。 (3)(参考综合题中的1(3))

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第一页的最后,按回车产生换行。

步骤2:切换到 “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选项组中的【分隔符】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分节符“下一页”,产生了一空白页。

步骤3:将光标定位在第二页,切换到功能区的“引用”选项卡,单击“目录”选项组中的【目录】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自动目录1”命令(如图 1-142所示),自动生成了目录。

图 1-142 自动插入目录

(4)步骤1:选择文本“宁波”。切换到“审阅”选项卡,单击“批注”组中的【新建批注】按钮开的批注框中输入文本“海港城市”,效果如图 1-143所示。

,在打

图 1-143 插入了批注

步骤2:选择文本“和深圳”。在“审阅”选项卡中,单击“修订”组中的【修订】按钮的上半部,进

入修订状态。按Delete键删除。效果如图 1-144所示。

图 1-144 添加了一条修订

单击快捷菜单栏中的【保存】按钮,保存设置。

5. 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建立文档“MyDoc.docx”,共有两页组成。要求:

(1)文档总共有6页,第1页和第2页为一节,第3页和第4页为一节,第5页和第6页为一节。 (2)每页显示内容均为三行,左右居中对齐,样式为“正文”。第一行显示:第x节;第二行显示:第y页;第三行显示:共z页。其中,x,y,z是使用插入的域自动生成的,并以中文数字(壹、貮、叁)的形式显示。 (3)每页行数均设置为40,每行30个字符。每行文字均添加行号,从“1”开始,每节重新编号。 操作步骤如下:

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新建文档“MyDoc.docx”。

(1)步骤1:双击打开该文档。切换到“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选项组中的【分隔符】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分页符“分页符”,如图 1-145所示。此时插入了第2页,和第1页为同一节。

图 1-145 插入分页符

步骤2:在第二页按换回车产生一空行。再次单击【分隔符】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分节符“下一页”。此时插入了第3页,另起一节。 重复步骤1和2,插入6页空白页。

(2)步骤1:在第1页中输入三行内容“第节 第页 共页”,并居中对齐,确认样式为“正文”。

步骤2:将光标定位在文本“第节”的中间。切换到功能区的“插入”选项卡,单击“文本”选项组中的【文档部件】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域”命令(如图 1-146所示),打开“域”对话框。

图 1-146“域”命令

步骤3:先设置x的“域”对话框:“类别”为“编号”;“域名”为“Section”;“格式”为“壹,贰,叁…”,如图 1-147所示。

图 1-147 设置节的“域”

步骤4:重复以上的步骤2和步骤3,设置y的域为“编号”类别下的“Page”;设置z的域为“文档信息”类别下的“Numpages”;格式同图 1-147。

步骤5:复制第1页中的文本,粘贴到其余5页中。

步骤6:在其余页的域(带灰色底纹)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更新域”命令,如图 1-148所示。

图 1-148 更新域

(3)步骤1:切换到功能区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组中的【页面设置】按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在“文档网络”选项卡中,根据题意要求设置网格、字符数、行数和应用范围,如图 1-149所示。

图 1-149 “页面设置”的“文档网络”选项卡的设置

步骤2:再选择“版式”选项卡,设置应用范围为“整篇文档”;单击【行号】按钮打开“行号”对话框,设置添加

行号的信息,如图 1-150所示。连续单击【确定】按钮设置。

图 1-150 设置行号

单击快捷菜单栏中的【保存】按钮,保存设置。 6. 会议邀请函

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建立文档“SJZY.docx”,设计会议邀请函。要求: (1) 在一张A4纸上,正反面书籍折页打印,横向对折后,从右侧打开。

(2) 页面(一)和页面(四)打印在A4纸的同一面;页面(二)和页面(三)打印在A4纸的另一面。 (3) 四个页面要求一次显示如下内容:

* 页面(一)显示“邀请函”三个字,上下左右均居中对齐显示,竖排,字体为隶书,72号。 * 页面(二)显示“汇报演出定于2013年4月21日,在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敬请光临。”文字横排。 * 页面(三)显示“演出安排”,文字横排,居中,应用样式“标题1”。 * 页面(四)显示两行文字,行(一)为“2013年4月21日”,行(二)为“学生活动中心”。竖排,左右居中显示。 操作步骤如下:

在考生文件夹的Paper/Dword下,新建文档“SJZY.docx”。

步骤1:打开该文档。切换到功能区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组中的【页面设置】按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在“页边距”选项卡中,页码范围选择“多页”下的“反向书籍折页”;在“纸张”选项卡中,“纸张大小”选择“A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步骤2:单击“页面设置”组中的【分隔符】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下一页”。重复该步骤2次,插入3页。 步骤3:在第1页中,输入页面(一)的内容“邀请函” 步骤4:选中文本“邀请函”,切换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在“字体”组中设置其字体和字号;在“段落”组中设置其居中方式。

步骤5:切换到功能区的“页面布局”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组中的【页面设置】按钮,打开“页面设置”对

话框:在“版式“选项卡中,设置页面的“垂直对齐方式”为“居中”,“应用于”中选择“本节”;在“文档网格”选项卡中,设置“文字排列方向”为“垂直”,“应用于”中选择“本节”。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步骤6:在第2页中,输入页面(二)的内容。

步骤7:在第3页中,输入页面(三)的内容,使其居中并应用“标题1”样式。 步骤8:在第4页中,输入页面(四)的内容。设置方法同步骤5。

步骤9:切换到功能区的“文件”选项卡,选择“打印”菜单。选择“手动双面打印”,并输入页数,如图 1-151所示。

图 1-151 设置打印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