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作者:袁丽

来源:《大观》2014年第10期

摘要: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大学生实际工作,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探索

A Probe into Strengthening and Reforming the Work of the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Yuan Li

HENAN UIVERSITY Art college P.O.475001.Henan.Kaifeng.P.R.Chian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re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mad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face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How to strengthen and refor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to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has been put onto agenda. The paper will combine the actual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robe into the new method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Key Words: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probe 2005年1月17 日至18日,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政治合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是高校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乃至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就业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当前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思想活跃,情感丰富,观念在不断更新,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复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对一些大学生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对于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面临新的挑战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大学生的信仰危机,部分学生道德水平的滑坡等说明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客观上滞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薄弱,教育观念更新迟缓、教育目标的细化量化流于形式,科研与教学的脱节,教育教学责任与奖励机制的不完善,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不够、教育与大学生思想状态新特点结合有待提升等,实践形式落后日益凸显。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活动新特点不断出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提出了新的任务。 (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些干部由于忙于事务性工作,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力度不够;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学力层次不同,知识不全面,又缺乏与时俱进;目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数量有限,工作量大,又有不被重视的自卑感和想改行的心态,以至于思想政治工作常常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

(四)网络的普及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课题

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对当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更深深的影响着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青年大学生思想认识和日常生活等。普及的网络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引导得当,它的丰富及时大量的信息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提高认识的重要来源和渠道,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思想文化阵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天地。同时,网络的普及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网上良莠混杂的思想,各种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甚至消极、不健康和的观点随时存在,各种势力在网络领域日趋激烈的争夺,又由于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致使大学生思想认识混乱,道德一定程度滑坡现象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新挑战。

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江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高校要充分发挥德育对人才成长的动力、方向和保证作用,以及在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诸方面的作用。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在理想信念、道德人格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良好品质,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同时,也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之中,专业课教师要结合专业知识的传授,渗透“为人”、“做人”的道理,特别要结合实习、实验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真正能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激发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热情。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创新运行机制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关键在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创新理念,首先要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大学生思想实际状况出发,发现问题,积极启发、引导,发挥大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树立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建立目标责任制,创新教学激励措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社会发展新需求,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愉快的获得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再次,树立服务学生的教育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青年大学具有希望被尊重、被理解的心理,掌握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渴望探索客观世界本质的愿望,理解由于缺乏社会实践大学生具有敏感、心理极不稳定,观念易变化等青春期思想特点,这样在教育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服务于学生,成为学生师长和朋友,使学生在温暖关爱中自觉主动的转变观念,提升思想政治认识。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要靠人来做,没有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有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知识,不仅要了解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信息学等现代知识,还要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转变工作观念,由管理型向引导型转变,提高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队伍的培训,每年对新上岗工作者进行一次岗前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政工干伍参加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不断充实和壮大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高校要在福利、待遇上给予思想政治工作者适当的倾斜,增强吸引力,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学校要作为党政管理干部的后备力量予以重点培养。

(四)加强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它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要以学报、校报、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为宣传阵地,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弘扬主旋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同时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利用网络有利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网页,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流量,通过疏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促使大学生自觉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高校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逐步完善网络管理制度,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江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江.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人民日报,2000-03-01(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作者简介:袁丽,女,(1965-)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学专业,讲师,工作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