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新人教版2018学年八(上)期中试卷

语 文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祝你成功! 一、书写。(3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25分)

1.阅读下面文字,请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汉字。(4分)

岁月在流转,回忆不停zhì( )。鲁迅深情回忆仙台医专的藤野先生,朱德回忆母亲年老仍不chuò( )劳作,茨威格回忆列夫托尔斯泰xī( )利的目光,居里夫人的女儿回忆父母几年如一日在沥青铀矿的残渣里提炼镭……刹那感动,已成永héng( )。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3)此物何足贵, 。(《庭中有奇树》) (4)_______________ 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南行》)

(5)古人善于触景抒情。崔颢《黄鹤楼》中“ , ”,借景表达游子悲苦的思乡心情;王维《使至塞上》中“ , __ ”,对大漠边关绮丽风光的赞美;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 , ”,借“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3.名著《红星照耀中国》。(4分)

(1)斯诺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中文译名是《 》。(1分) (2)下面句子中的“他”是谁( )(1分)

他给我的印象是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3)鲁迅《朝花夕拾》的书名含义是“在他的晚年回忆他的童年故事(或从记忆中抄出来)”,而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名含义是 。(2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 共 8 页

4.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内)(3分) 浙江在线 2017年9月9日电 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公布2017年“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名单,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获奖,引发全国关注。

1895年,瑞典企业家诺贝尔在去世前一年写下遗嘱,以毕生财产成立诺贝尔奖。120年后,一群中国企业家萌生出同样想法。他们联手一批优秀华裔科学家,共同设立未来科学大奖,并在次年就结出成果。取名“未来”,寓意科学是种向未来的希望、具象未来的坐标、驱向未来的动力。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失去了的书桌(15分)

◎冯骥才

(1)我有张小小的书桌。它又窄又矮,破旧极了。在外人眼里简直不成样子。上边的漆成片地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黯发黑,连我自己都认不准它最初是什么颜色。桌面又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别看它这副模样,三十年来,却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

(2)记忆里,幼时的事,都是穿不成串儿的珠子。这珠子却在记忆的深井的底儿滴溜溜、闪闪发光地打转,很难抓住它们——

(3)我把“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 (4)我一排排地晾干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 (5)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6)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对此,我很少用湿布去拭抹它。

(7)只有一次例外。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她年龄与我一般大,个子却比我矮一头。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没听讲,却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头痛得大叫。我的语文老师姓李,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连脸颊上都是。一副黑边的近视镜混淆了他的眼神,使我头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挺凶,其实他温和极了。他对我们调皮的忍耐限度比别的老师都大。但不知为什么,那天他好厉害,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他真生气呢!气呼呼地直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我离开了课堂,一路跑回家。我手疼倒没什么,但当众挨打受罚,我的自尊心受不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我写得那么痛快和解气,好像这几个字给我报了什么“仇”似的。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

(8)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事也懂得多了。桌上那几个字却不那么神气了。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

(9)真奇怪!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

(10)有一天我画画。画幅大,桌面小。不得不把一半画纸垂到桌下,先画铺在桌面上的一半;待画得差不多时,再拉上纸来画另一半。这样就很难照顾到画面的整体感,我画得那么别扭,真急了,止不住愤愤地骂道:“真该死,这破桌子!”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2 页 共 8 页

(11)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儿,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地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12)它就摆在我窗前。从窗子透进的光笼罩着它。我窗外是一棵大槐树的树冠。这树冠摇曳婆娑的影子总是和阳光一起投照在我这小小的桌面上。

(13)每当这树冠的枝影间满是小小的黑点点时,那是春天;黑点点儿则是大槐树初发的芽豆豆。这期间,偶尔还有一种俗名叫做“绿叶儿”的候鸟,在枝间伶俐地蹦跳的影子出现在桌面上。夏天来了,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荫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等到这块厚厚的荫凉破碎了,透现出一些晃动着的阳光的斑点儿时,秋风还会把一两片变黄的叶子吹进窗;像几只金色的小船,落在我这如同无风的水面一般平光光的桌面上。随后该关窗子了,玻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气。那片叶无存、光秃秃、只剩下枝丫的树影,便像一张朦胧模糊的大网,把我的小桌罩住……

(14)我终于失去了它。在地震中,塌落下来的屋顶把它压垮。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给它保住了生命。它才是真正地为我献出了一切哪!等我从废墟中把它找出来,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条和木块了。

(15)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5.全文以书桌为线索。从文章内容上看,作者详写了与书桌有关的三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另外两件事概括出来。(4分)

(1) (2)在“书桌上画画 。 (3) 6.联系文章内容,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表现了人物置身于环境中的感受。文章第(13)段对四季景色描写看似与书桌关系不大,但仔细想来却很有韵味,请你说说这样写的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生活,你真迷人”。本文与书桌有关的故事真迷人、鲁迅笔下藤野先生的故事真迷人、朱德书写母亲的一生真迷人、陶弘景遁迹山林寻求精神上的解脱真迷人……就你读过的课文或课外书,说说你对“真迷人”的思考与感悟。(100字左右)(5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3 页 共 8 页

(二)落叶是疲倦的蝴蝶(10分)

①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②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③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④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⑤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⑥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⑦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结满冰凌,夏天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这个屋檐。

⑧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母亲在灶坑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⑨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⑩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⑾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⑿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⒀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⒁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选文有删节)

9.从全文来看,标题“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有哪两层含义,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① ② 10.请你从修辞手法角度品析文中划线的语句。( 3分)

11.第⑨段中画线句与我们传统观念里的“事业不成誓不回”有较大矛盾,请你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4 页 共 8 页

四、古诗文阅读。(17分)

(一)东 坡(5分)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荦(luò)确:怪石嶙峋的样子。铿然:象声词。

12.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 的环境特点。(2分)

13.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热爱自然、豁达乐观的思想情趣?联系诗歌内容简要分析。(3分)

(二)(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①。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②,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③。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④。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⑤。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

王卫军云:“酒正引人着胜地⑥。”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⑦。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子猷(yóu):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尔:这样。山阴:会稽山北面(在今浙江绍兴市)。②啸咏:吹口哨并吟诵;君:③因:于是。左思:西晋文学家;戴安道:字安道。④剡(shàn):今浙江嵊州市;就:拜访。⑤宿:一夜;造:到。⑥王卫军:王荟,死后赠卫将军;引人着胜地:引人进入佳境。⑦渚(zhǔ):码头。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 ) ..(3)人问其故( ) (4)造门不前而反( ) ..15.下列加点词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啸咏良久 .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何可一日无此君 吾日三省吾身 ...

C.素闻王名 素昧平生 D.闻君善吹笛 闻道龙标过五溪 ....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5 页 共 8 页

16.用“/”符号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夜 大 雪 眠 觉 开 室 命 酌 酒 四 望 皎 然。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

18.【甲】【乙】两文写的都是夜寻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结合访友目的、原因、结果、情感等方面考虑)(5分)

五、作文。(30分)

19.风轻云淡的秋天里,我不知道落叶飘向何方,但知道它自有它的方向;在寂寥无星的天空中,我不知道星星藏匿在何处,但懂得自有它们的快乐;在崎岖艰难的学习之路上,我不知道前方的道路有多坎坷,但明白自己前行的脚步依然铿锵……

以《我不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捕捉独到的生活体验,抒发最真挚的情感或表达个性化的思考。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6 页 共 8 页

答案:

3、

(2)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红军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英勇

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

(一)

5、借书桌发泄自己对李老师的怨恨(或回答“在书桌上写下辱骂李老师的话” ②书桌保住了孩子的性命。

6、围绕“书桌的忠诚与宽容”之意回答即可。

7、这段文字写岀了小桌陪我度过了美好的四季生活,渲染了有小桌相伴的温馨气氛,烘托了我对小桌的喜爱之情。

8、围绕“作者叙述了自己和小桌之间的快乐、幸福以及忧愁、愧侮的往事,虽然时光流转,小桌也在地震中毁于一旦,但是小桌以及有小桌陪伴的那些美好岁月,成为永远的回己,叫人难以忘怀”。

(二)

9、(1)落叶指秋天被风吹下的树叶相似疲倦的蝴蝶一样。 (2)比喻“我”漂泊他乡是一只飞倦了想要飞回家的“蝴蝶”,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眷念和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10、“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句子运用比喻兼拟人的修辞方法,将人的情感赋予落叶,以“呻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疲倦”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我”在外漂泊的疲惫。

11、示例:无论我们在外面闯荡世界成功与否,心里都要永远装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如果为的是“大家”的利益而舍家忘身是值得提倡的,如果仅仅是为“衣锦还乡”而“不破楼兰终不回”则不宜大加赞扬。

四、 (一) 12、清幽、寂静

13、形象的描述出了月光的澄澈与拐杖著地声音的明晰(或作者运用视角写月光澄澈、野人行走和路面崎岖状况,再用听觉写拐杖著地声音),视听结合营造东坡路头的宁静与道路不平坦的环境恶劣,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享受宁静、热爱自然、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怀(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乐观情趣)。

(二)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7 页 共 8 页

15、B

18、相同: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目的和起因不同:甲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欣赏美景,以闲适之情排泄被贬抑郁之苦闷,最终找到了;乙段文字注重找友的过程,重在想念好友,最终没见到。

目的:他们两个人的目的应该是相同的,就是看着一些景色,想起了某个人,于是就去拜访,是兴致所至。

原因:苏轼应该是因为孤独吧,他被贬了,想找个志同道合的人聊聊天;但是我不知道王的背景,他应该是因为一时的兴致所至。

结果:苏轼见到了张怀民,两个人一起在庭院里散步聊天赏月等等,彼此寒暄寻找一份闲适。而王并没有见到好友,就没有兴致了。

情感:苏轼很寂寞吧,被贬了。而王可能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没了,自然也就不见戴安道了。

王子猷(yóu)住在会稽山北面,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于是他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没了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