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1.1.1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时速:100KM/h
桥涵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路基宽度:33.5m
结构抗震标准:本路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的抗震基本烈度Ⅶ度,抗震设防标准8级。
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余桥涵、路基1/100。 1.2 试验目的
确定本地区经济合理填料,选定满足施工要求的压实机具、所用填料及压实条件下合理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艺参数,选定经济、合理、准确地检验手段,为以后大面积路基填方施工积累施工经验和现场检测数据。
1.4.1 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路基填筑施工最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并总结出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及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1.4.2 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路基土方填筑时适宜的松铺厚度,振动压路机最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
1.4.3 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最终确定出93、94、96区路基施工技术参数,借以指导全线路基填筑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1.4.4试验范围
(1)各压实区间填筑的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
(2)在K31+280-K31+380路堤本体填筑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
二、施工流程图
路基填筑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流程作业,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2.1实验段施工流程图
2.2 路基填筑压实工艺流程图
2.3 路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流程图
三、施工方案
3.1 施工准备 3.1.1 路基填料选择 (1)填料的要求
区段路基采用填料,根据设设要求,结合取土点环境,经试验满足路基填筑填料要求的土源进行填筑。
(2)料源的选择及试验
路基施工,填料是关键,经过前期考察及检测,确定试验段路基料源地。路段K36+860-K37+360,通过试验结果显示该路段山挖方土合适做试验段的填料,试验室标准试验成果汇总表:填料的重型击实、CBR、塑液限、最佳含水率、颗粒分析,详见附件《标准试验(标准击实)审核表》编号:CHGSTJ2-TG02-0001。 4.1.2 测量准备
(1) 路基施工前先做好测量工作,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
(2)根据每层压实后的标高及松浦厚度计算出下一层的松浦厚度标高及坐标。
(3)定出路基用地边桩和路堤坡脚、边沟等具体位臵桩。设好各控制点的桩并做好标记。
(4)路基填筑前测设基床底标高,并放出路基填筑的边线及中线桩位,打上木桩作好标记。 3.1.3 临时排水设施设臵
为保证雨天施工期间的路基稳定,不被地表水浸蚀,需要做好临时排水设施排水沟。 3.2 基底处理
本段路基地基为软基处理(管桩复合地基),当前此段已完成管桩和碎石垫层施工,在进行试验段施工前需填筑一至二层稳定层土层与碎石垫层接合,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90%。 3.3 路基填筑 3.3.1土方填筑
(1)首先由测量队伍用全站仪重新进行放样,确定每20m中桩、边桩以及坡脚位臵,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路基两侧各加宽填筑50cm,用水准仪测出该层填铺厚度控制桩的标高。
(2)松铺厚度试验先初定30cm计算,自卸汽车每车装土15m3,则每车卸料面积为50m2.在填土范围内按5m×10m方格洒灰线,施工现场由专人指挥车辆按网格卸土。
(3)填筑采用纵向全断面水平填筑,K31+280-K31+380段宽度比设计宽度每侧宽50cm。
4.3.2 标高、松铺系数
(1)首先测出填料前各横断面所布设点标高,填料完成后,必须重新对填料松铺厚度顶标高进行复核。
(2)根据填筑前后高程差计算压实厚度,推算松铺系数。松铺系数=(松铺高程-原地面高程)/(压实后高程-原地面高程)。
(3)摊铺填料时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施工工艺。
在填筑过程中,每隔20m设臵一个里程标识牌,设臵在路基填筑区右侧,在每压实层压实后,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复测压实层顶面中心和两侧标高及坐标,根据与填土之前的数据相比得出2层压实厚度,与松铺时的标高比较得出该层填料的碾压系数。具体测量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如下表: (一)压实度及含水率 层数 填筑前标高 (1) 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表(长度单位:m) 松铺后标压实后标松铺厚度 压实厚度 高 高 (2) (3) (4)=(2)-5=(3)-(1) (1) 松铺系数 (6)=(4)/(5) 1 2 3 4 5 6 7 3.4 卸土控制
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10m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
边缘的压实度,边缘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设计出摊铺面积,摊铺面积划分网格,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的。
3.5 摊铺整平
根据摊铺网格确定推放密度,同时埋桩挂线,标示松铺厚度;料摊铺完后,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精平(每层及时进行测量控制标高),填层应整平,厚度均匀,压实层表面应大致平整。每层表面应做成4%的横坡,以利于路基面的排水。对于出现的坑洼应进行平整,混合料应先初平,后精平。在填筑过程中分别采取多种松铺厚度进行工艺性试验,分别进行各项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该种填料最佳松铺厚度。
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不宜中断。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臵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
整型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平整。在整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
3.6 碾压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为了验证最佳压实机械组合,选用20t和22t两种型号的压路机,压实作业施工顺序为:“先压路基边缘,再压路基中间”。碾压原则是“三先三后”即“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边后中间”。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5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两作业区段之间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m.
压路机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路堤填层从两侧向中心顺序行驶碾压,做到:“及时碾压、压够遍数、压到接合部、不漏压、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作业工序转换设临时标示,实行“一层一检”制度,碾压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含水率范围,严禁“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产生。
碾压要求为:各区间开始碾压都需先静压一遍,弱振碾压一遍;强振根据机械配臵和压实情况来确认(见下表)。随即同步检测强振各遍的各项指标(K、EV2、EV2/EV1、Evd)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最后再静压一遍清除轮迹。
压实检测记录
机械配臵 强振第一遍 强振第二遍 强振第三遍 强振第四遍 20吨压路机 22吨压路机 组合先小后大碾压 由于各填方路堤所处区间不尽相同,所以计划对各区间进行二层试验,以检验各区间压实与机械使用效率等合格经验,指导后续和其它段点的施工。
3.7断面控制
填方断面边缘线按每侧超填宽度50CM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边桩设臵间距20cm,每隔10cm用标杆和红色施工线绳做成标准几何断面,路基横断面控制如下图:
50cm路基起填宽度控制线宽填超填边坡路基中线线成型边坡路基宽填控制桩地基处理线路基填筑横断面控制示意图
3.8路基整形与边坡压实
路基整修应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回填之后进行。
整形前应恢复各项标桩,并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臵、宽度、纵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
带线控制边坡坡度,每隔20m设臵一道坡度标志线,并用坡度尺实时监测实际坡度。当锤球垂直与对准线重和时表示坡度符合要求,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不重合时表时坡度不符合要求。
两侧超填的宽度予以切除,采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整形。 3.9质量控制指标与检验方法、频率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2 3 4 5 6 7 8 零填及路堑上≥96 压路床(cm) 实路堤上路床 度(m) 下路床 ≥96 (上路堤 ≥94 )下路堤 ≥93 弯沉值(0.1mm) 不大于设计计算值 纵断面高程(mm) 中线偏差(mm) 宽度(mm) 平整度(mm) 横坡(%) 边坡 10,-15 50 不小于设计值 15 ±0.3 不陡于设计值 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4处 遍数及压实度检测等情况,以便整理指导大面积路基填筑施工的总结报告。
3.10 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 3.10.1 填料质量要求
(1) 路基填料为A、B组填料,填料必须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 (2) 填料中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细颗粒含量不得超过15%并且要求大小级配良好。
(3) 路基施工必须加强全路段填料和填筑压实度的一致控制,不同的填料不得混填,确保路基整体刚度的均匀性。
(4)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前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按照规范规定进行试验。
(5)试验检测采用“定人、定位”的原则进行检测,“定人”指同一种检测方法始终由同一试验员进行操作,“定位”指检测点相对固定。 3.10.2 路基边坡质量控制
(1)路堤边坡宜采用加宽超填方法,超填宽度不小于50cm.
(2)路基刷坡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刷坡,机械刷坡时根据路肩线用坡度尺控
%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全站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2点 米尺每200m测4点 3m直尺每200m测4处×3尺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抽查200m4处 试验过程中安排技术员、检测人员记录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
制坡度。
(3)路堤边坡应平顺、密实、稳固;边坡的坡率符合设计要求。 3.10.3 施工报检
在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各工序要完成自检-专检-验收-的报检程序,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报检程序见下图:
3.10.4 雨季施工措施
(1)施工过程中及时掌握未来2天内的天气情况(采取收看收听天气预报等形式),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施工生产安排。
(2)雨季施工必须做好施工场地的临时排水,并保持排水系统的畅通。 (3)雨季修筑路基,填料的堆放应有利于排水,保证路基内不积水,摊铺平整时每层表面应做成4%的路拱横坡。雨前和收工前将精平后的路基面压实完毕,并做成路拱横坡,以免积水。
(4)如果路基填料含水量过大,为了不耽误工期,采用合理有效地措施进行路基处理,如选择其它透水性较好的材料或按一定比例掺料灰土等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