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纳税筹划习题答案

纳税筹划习题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纳税筹划?纳税筹划的特点有哪些?

纳税筹划指的是纳税人为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和使合法权利得到充分的享受和行使,在税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约税收成本的税收收益的一种理财活动。 (一)纳税筹划的主体是纳税人,而不是政府部门

(二)纳税筹划的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使纳税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的享受和行使

(三)纳税筹划是在既定的纳税环境下进行的

(四)纳税筹划的实质是纳税人的一种理财活动,而不是一种纳税现象 (五)财务策划手段是纳税筹划的途径

2、你认为纳税筹划应包括哪些方式,它与逃避缴纳税款、避税与节税的关系如何?

一是采用合法的手段进行的节税筹划;

二是采用非违法的手段进行的避税筹划;

三是采用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手段进行的税收转嫁筹划。 四是归整纳税账目,实现涉税零风险。

此外,合理安排企业的现金收支,保持适当的对外偿付能力,避免税收滞纳金和罚款等,也是纳税筹划的重要内容。

偷税:指的是以非法手段逃避税收负担,即纳税人缴纳的税少于他按规定应纳的税收。

避税: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和不成熟之处,打“擦边球”,钻税法的空子,通过对其经济行为进行巧妙安排,来谋取不正当的税收利益。尽管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其内容却有悖于税法的立法意图;纳税筹划从形式到内容完全合法,反映了国家税收政策的意图,是税收法律予以保护和鼓励的。

节税: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税法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纳税人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经营活动的巧妙安排,达到不缴或少缴的目的。 区别:

1、经济行为上,偷税是对一项实际已发生的应税经济行为全部或部分的否定,而纳税筹划则只是对某项应税经济行为的实现形式或过程在事前进行某种安排,其经济行为符合减轻纳税的法律规定。

2、行为性质上,偷税是公然违反税法与税法对抗的一种行为。其主要手段表现为纳税人通过有意识地谎报和隐匿有关纳税情况和事实,达到少缴或不缴税款的目的。其行为具有明显的欺诈性质。但有时也会出现纳税人因疏忽和过失即

非故意而造成纳税减少的情况,这种行为曾称为漏税。

纳税筹划是尊重税法,是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利用法律规定,结合纳税人的具体经营来选择最有利

3、法律后果上,偷税行为是属于法律上明确禁止的行为。因而一经税务机关查明属实,纳税人就要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纳税筹划是对过某种合法的形式来承担尽可能少的税收负担,其经济行为对于法律规定的要求,无论在形式上还是事实上都是吻合的。

3、进行纳税筹划应具备哪些条件?

(一)纳税人身份存在选择的余地 (二)计税依据存在可调整的弹性余地

(三)税率存在高低差异 (四)税收优惠的大量存在诱发避税

4、纳税筹划原理的内容?

国际上对纳税筹划的定义一般都只是提及减少缴纳税收,而不涉及它是否合法。但是以遵循税法和其中的反避税条款来进行纳税筹划,已经在实践中和理论上发展了多年,并为大多数国家政府所接受和认可。所以纳税筹划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几乎等同于节税。 (一)合法性 (二)政策导向性

如果纳税人通过纳税筹划最大限度利用税法中固有的优惠政策来享受其利益,其结果正是税法中优惠政策所要引导的。因此,节税本身正是税收优惠政策借以实现宏观调控目的的载体。

(三)策划性

纳税筹划需要纳税人充分了解现行税法知识财务知识,结合企业全方位的筹资、投资和经营业务,进行合理合法的策划。没有策划就没有节税。纳税筹划不完全同等于节税,节税仅是其中一部分。

5、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并不违反国家税收法律,但是否会损害国家利益?

6、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

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一是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使部分应交纳的税收不需交纳,从而减少应纳税款;二是利用现行财务会计制度,通过合理筹划推迟纳税时间,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

7、纳税筹划有哪些基本技术? (一)税基减税技术

税基减税技术:指通过各种税收政策合理合法地运用,使税基由宽变窄,从而减少应纳税款的技术。纳税人应合理安排有关活动,创造符合税法关于增加费用列支的条件,以尽量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二)税率减税技术

税率减税技术:指通过各种税收政策合理合法地运用,使纳税人的使用税率由高变低,从而减少应纳税额的技术。通过条件的改变,或创造符合税法要求的条件,使收入性质发生变化,从而适用较低税率。

(三)应纳税额减税技术

应纳税额减税技术:指利用各种税收优惠使应纳税额由大变小的技术。利用税款抵免政策主要是创造满足税款抵免政策所要求的条件来享受这一政策。 (四)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减税技术

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减税技术:指通过财务核算方式或销售结算方式、经济活动的事先安排使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向后推迟,以达到延迟纳税的目的。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减税技术可以通过推迟税法上收入实现时间减税技术和费用提前扣除减税技术来实现。

8、纳税筹划基本方法有哪些? 1.充分利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

2.选择最优纳税方案

3.充分利用税法及税收文件中的一些条款 4.充分利用财务会计规定 5.税负转嫁

9、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选择筹划的依据是什么?

当两者税负相等时,其增值率则为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即: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增值率=销售额×征收率。所以,增值率=征收率÷增值税税率,在销售价格相同的情况下,税负的高低取决于增值率的大小。

一般来说,增值率高的企业适于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反之,适于选择作为一般纳税人。

10、设立子公司与分公司会给企业带来哪些不同的影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

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如果盈利或亏损,均不能并入母公司利润,应当作为独立的居民企业单独缴纳企业所得税。当子公司微利的情况下,子公司可以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使集团公司整体税负降低;在给母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应补税差,则设立子公司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说,其税负为子公司缴纳的所得税和母公司就现金股利或利润补交的所得税差额。

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不形成所得税的居民企业,其实现的利润或亏损应当并

入总公司,由总公司汇总纳税。如果是微利,总公司就其实现的利润在缴纳所得税时,不能减少公司的整体税负;如果是亏损,可抵减总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巨额亏损的情况下,从而达到降低总公司的整体税负。

11、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筹划方法有哪些?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采用以上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是指: 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12、个人与雇佣单位或非雇佣单位签订用工合同时,应采取哪些节约个人所得税的措施?(答案不准)

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税率,即对不同的所得项目,分别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

二、计算题

1、某投资者依据现有的资源欲投资于商品零售,若新设成立一家商业企业,预测每年可实现的销售商品价款为300万元,购进商品价款为210万元,符合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条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若分别新设成立甲、乙两家商业企业,预测甲企业每年度可实现的销售商品价款为160万元,购进商品价款为112万元;乙企业每年度可实现的销售商品价款为140万元,购进商品价款为98万元。甲、乙企业只能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 缴纳率为3%。

请采用增值率筹划法为该投资者进行纳税人类别的选择。

该企业不含税增值率(R)=(300-210)÷300=30%

当企业的实际增值率(30%)大于平衡点的增值率(23.53%)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企业应当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以降低税负。

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300×17%-210×17%=15.30(万元)

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160+140)×4%=12.00(万元) 因此,成立一家商业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5.30万元,分别成立甲、乙两家商业企业共计应纳增值税额12万元,可降低税负3.30万元。

2、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主要耗用甲材料加工产品,现有A、B两家企业提供甲材料,其中A为生产甲材料的一般纳税人,能够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税率17%;B为生产甲材料的小规模纳税人,能够委托主管税局代开增值税缴纳率为3%的专用发票; A、B、企业所提供的材料

质量相同,但是含税价格却不同,分别为1330元、1030元。

请计算确定企业应当与A、B两家企业中的选择哪一家签订购销合同适合? 采用甲材料

不含税价格 1330/(1+17%)=1136.75元 可以抵扣增值税193.25元

采购 乙材料

不含税价格 1030/(1+3%)=1000元 可以抵扣增值税30元。 如果不考虑其他税费,从不含税价格来讲,应该采购乙材料 如果考虑其他税费 假设销售价2000元(不含税)

利润1=(2000-1136.75-(2000*17%-193.25)*(3%+7%))=848.58 利润2=(2000-1000-(2000*17%-30)*(3%+7%))=969

可见,应采购乙材料

3、张先生1—8月每月工资收入8000元,在8月分得前八个月资金30000元,同时当将自有房屋出租,每月取得出租居民住房租金收入6000元(按市场价出租,当期未发生修缮费用)。 根据以上业务,请计算张先生8月份应纳税的个人所得税。

因为奖金不是年终一次性奖金,所以不能按照年终奖的方法计算 工资加奖金纳税 (8000+30000-3500)*25%-1005=7620元

租房收入纳税(6000-6000*3%*(1+10%)-6000*4%)*10%=556.2 4、某生产企业某年度实现销售净收入20000万元,企业当年发生业务招待费160万元,发生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3500万元。根据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其扣除限额。 招待费扣除限额20000*0.5%=100万元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20000*15%=3000万元

5、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借方余额为5000万元,经税务机关批准同意按5‰计提坏账准备。2008年10月10日发生坏账损失10万元,经税务机 关批准同意核销。下表是两种核算方法下费用列支与纳税情况比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核算方法 直接冲销法 备抵法 费用列支额 10 25 (5000×5‰) 减少纳税额 2.5 6.25 6、某商店某年12月甲商品的收入发出情况如下表所示。该企业12月份共销售甲商品5000件,销售收入50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企业存货的收、发、存情况如下表所示:

1 5 0 5 0 5 1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数量(件) 单价 金额 数量(件) 数量(件) 单价 金额 1000 400 400000 月初结存 2000 400 800000 购入 销售 2000 4000 500 2000000 购入 3000 销售 购入 1000 600 600000 7000 3400000 5000 3000 本月合计 请根据不同计价方法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及不同计价方式下企业应纳税额。

先进先出法

第一次销货成本2000*400=800000

第二次销货成本1000*400+2000*500=1400000 全部销货成本为2200000

应缴纳所得税(500-220)*25%=70万元

加权平均法

第一次销货成本2000*400=800000

第二次销货成本=3000*(1000*400+4000*500)/(1000+4000)=1440000 全部销货成本为2240000

应缴纳所得税(500-224)*25%=69万元

7、某作家是自由撰稿人,经常向某报纸投稿,平均一个月稿酬收入9000元(每篇稿酬900元,一个月发表10篇)。现在该报社计划聘请该作家作为本报社的正式记者,那么他的工资加奖金收入刚好也是每个月9000元。那么该作家是否该接受这份聘请呢?

如果受聘,作为工资薪金所得(9000-3500)*20%-555=545元 作为稿酬每月纳税9000*(1-20%)*20%*(1-30%)=1008元

如果该作家平时向该报社自由投稿,其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是: (900-800)×20%×(1-30%)×10 =140(元 ) 所以该作家不应该接受这份聘请,而应该作为自由撰稿人

8、甲、乙、丙为集团公司内部三个独立核算的企业,彼此存在着购销关系。甲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作为乙企业的原材料,而乙企业制造的产品的80%提供给丙企业。有关资料见下表:

甲、乙、丙三个企业的存在状况表

企业名称 增值税税生产数量正常市价转移价格所得税率率(%) (件) (元) (元) (%) 甲 17 1000 500 400 25 乙 丙 17 17 1000 1000 600 700 500 700 25 25 注:以上价格均为含税价格 假设甲企业进项税额为40 000元,市场年利率为24%,如果三个企业均按正常市价结算货款,请计算该企业的应纳增值税额 按照正常市价计算

甲 500*1000/1.17*17%-40000=32649.57 乙(600-500)*1000/1.17*17%=14529.91

丙(700-600)*1000*80%/1.17*17%=11623.93 合计增值税为=58806.41元

三、筹划案例

1、某年6月,A股份有限公司为进行技术改造,需增加一条自动化流水线,而该市的经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可以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线。该租赁公司按A公司的要求设计了2套方案,详细资料如下:

方案一:与A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明确融资租赁价款为1200万元,租赁期为8年,A公司每年年初支付租金150万元,合同期满付清租金后,该生产线自动转让给A公司,转让价款为10万元(残值)。

方案二:与A公司签订经营租赁合同,租期8年,租金总额1020万元,A公司每年年初支付租金127.5万元,租赁期满,租赁公司收回设备。假定收回设备的可变现净值为200万元。

租赁公司可以从境外购入生产线,价值800万元,并支付境内外运输费和保险费、安装调试费及税金共计200万元,与该生产线有关的境外借款利息为20万元;也可以从国内购买到类似生产线,价格为819万元(含增值税),境内运输费和安装调试费20万元,国内借款利息15万元。

请分析租赁公司在两种方案下的各项税负和总收益,并确定该公司从何处购买生产线。

1.选择从境外购买:

应纳营业税=[(1200+10)-(800+200+20)]×5%=9.5(万元)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费及教育费附加=9.5×(7%+3%)=0.95(万元) 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对银行及其它金融组织的融资租赁业务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应按借款合同征收印花税,对其它企业的融资租赁业务不征印花税。 应纳印花税:1200×0.5÷10000=0.06(万元) 所以,租赁公司获利是:

1200+10-1020-9.5-0.95-0.06=179.49(万元)

2.选择从境内购买:

应纳营业税=[(1200+10)-(819+20+15)]×5%=17.8(万元)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费及教育费附加=17.8×(7%+3%)=1.78(万元) 应纳印花税=1200×0.5÷10000=0.06(万元) 所以,租赁公司获利是:

1200+10-854-17.8-1.78-0.06=336.36(万元)

因此,虽然境外购买设备的实际成本报扣的营业额更多,银行可以少缴一部分营业税费,但选择从国内购买设备的综合收益更高,权衡之下银行应选择从国内购买设备。

根据方案二,经营租赁应按其营业额缴纳营业税,不得抵扣成本费用支出。 应纳营业税=1020×5%=51(万元)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费及教育费附加=51×(7%+3%)=5.1(万元) 由于租赁合同的印花税率为千分之一,所以: 应纳印花税=1020×1÷1000=1.02(万元)

租赁公司获利=1020+200-854-51-5.1-1.02=308.88(万元) 因此,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税负更轻,综合收益更高。

2、韩国LPDK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显示器回扫线圈的电子企业。2004年,该公司与北京某国有电子集团合资成立了中韩合资北京LPDJ电子部品有限公司。由于韩国LPDK公司的技术在世界属于领先地位,技术成分较高,因而在北京公司投产经营之初,双方约定每季度由韩国LPDK公司派专门技术人员来华对北京公司的技术骨干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并组织一场全体技术人员的培训。对于韩国技术人员来华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北京LPDJ公司每次向LPDK公司支付技术指导费5.7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1.35万元。截止2007年年底,北京公司累计向韩国LPDK公司支付技术指导费661.6万元人民币。

对于这笔技术指导费支出,北京LPDJ公司在每次向韩国公司支付时,依据营业税税目中的“服务业”按照5%的税率代扣了营业税,即每次代扣韩国LPDK公司在华技术指导服务的营业税=41.35×5%=2.07(万元),四年累计代扣税款33.08万元。

对于该公司的这笔涉税业务操作,你认为,应通过怎样的合理筹划,达到减少税款支出的目的。

对于这笔技术指导费支出,北京LPDJ公司在每次向韩国公司支付时,依据营业税税目中的“服务业”按照5%的税率代扣了营业税,即每次代扣韩国LPDK公司在华技术指导服务的营业税=41.35×5%=2.07(万元),四年累计代扣税款33.08万元。

企业财务可通过重新签订技术服务合同,约定韩国技术人员每次来华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主讲一次培训会议,中方就这两项服务分别支付劳务费0.58万美元和5.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17万元和37.18万元。这样,中方每次代扣韩方技术劳务的营业税=4.17×5%+37.18×3%=1.33(万元),比筹划前少缴税款0.74万元。按照此方法操作,以北京公司之前支付给韩国LPDK公司的661.6万元技术指导费为例,只需缴税21.17万元, 合计节税=33.08-21.17=11.91万元。

3、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某企业集团决定通过本县民政部门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人民币。该集团下属企业中,只有两家公司具备捐赠该项赈灾款项的经济实力。甲、乙两公司预计2008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1 000万元和800万元,如何进行捐赠,既能够实现捐赠200万元的目标,又能够把集团费用降到最低,有以下方案摆在了集团决策者的面前,请你计算一下各方案的纳税状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方案1:由甲公司单独捐赠 方案2:由乙公司单独捐赠

方案3:由甲、乙公司共同捐赠

甲企业可以税前扣除捐赠支出限额 1000*12%=120万元 乙企业可以税前扣除捐赠支出限额800*12%=96万元 (96+120)万元〉200万元〉120〉96万元 所以应该选用方案3

4、某锅炉生产厂,有职工240人,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为2704万元,其中安装、调试收入为520万元。该厂除生产车间外,还设有锅炉设计室,每年设计费收入为1976万元。另外,该厂下设6个全资子公司,4个联营公司:其中有建安公司,运输公司等。实行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该厂被其主管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每年应缴增值税:(2704+1976)×17%-321.78=473.82(万元);增值税负担率为:473.82÷4680×100%=10.12%。你能否帮助该设计一个更加合理的纳税方案,以降低公司的税收负担。

将该厂设计室划归A建安公司,随之设计业务划归立新建安公司,由建安公司实行独立核算,并由建安公司负责缴纳税款。

将该厂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划归A建安公司,将安装调试收入从产品销售的收入中分离出来,归建安公司统一核算缴纳税款。 该锅炉厂产品销售收入为:2704-520=2184(万元); 应缴增值税=2184×17%-321.78=49.5(万元)

A建安公司应就立新锅炉设计费、安装调试收入一并征收营业税,应缴纳税金为:(520+1976)×5%=124.8(万元) 此时,税收负担率为:(49.5+124.8)÷4680×100%=3.72%,比筹划前的税收负担率降低了6.40个百分点。

5、企业C投资设立了两家子公司,分别为A公司和B 公司,C公司的主要职能包括市场开发、技术革新、人员培训、外界协调、投资和财务规划等等,在实行集中管理的过程中,C产生了大量的管理费用。由于C公司不经营具体业务,所以没有收入可以弥补其发生的大量的管理费用,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两家子公司由于不承担上述费用,利润很高,税负很重。假设C公司的所得税率为25%,它发生的管理费用为600万,其中:直接费用30万,间接费用570万。子公司A的收入总额为1000万,费用为500万,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125万,子公司B的收入总额为1000万元,费用为400万,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50万元,无纳税调整项。如何使企业的整体税负下降?

方案一:C公司分别与A、B公司签订服务费用分摊合同或协议,以其实际发生

的实际费用并附加一定比例利润作为向子公司收取的总服务费,在A、B公司之间合理分摊,并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假设按照成本与预期收益相配比的原则,子公司A、B应分别承担270万元、300万元的管理费用(为了体现独立企业的公平交易原则,在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成本上C公司附加10%的利润率,由此得出分摊金额)。

签订服务分摊协议后C公司提供专业服务收入应纳的营业税为: 627×5%=31.35(万元)

A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为:

(1000-500-297)×25%=50.75(万元) B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为:

(1000-400-330)×25%=67.5(万元)

方案二:C公司可以与子公司签订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服务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提供服务的内容、收费标准及金额。 采取这种筹划方案,C公司应在收取子公司的服务费时,向子公司开具服务发票,作为子公司税前可扣除费用的凭证。C公司应就该服务收入缴纳5%的营业税。

6、请为以下两个人的工资薪金进行纳税筹划:

(1)公民小黄月薪是5800元,全年年终奖10000元。 他的年终奖采用何种发放方式更省税?公民小王月工资9000元,年终奖24000元,他的年终奖采用何种发放方式更省税?

(2)公民李莉是一企业的部门经理,年薪为18万元,她的这份年薪在工资和奖金间如何分配才能实现少缴税?

(1)小黄按月发放计算(5800+10000/12-3500)*10%-105=208元

年终一次发放(5800-3500)*10%-105=125元

10000*3%=300元 合计125*12+300=1800元 〈208*12=2496元 应采用年终一次发放 小王

按月发放(9000+24000/12-3500)*20%-555=945元 年终一次发放(9000-3500)*20%-555=545元

24000*10%-105=2295元 合计545*12+2295=8835元〈945*12=11340元 所以应采用年终一次发放

(2)按每月3500开支其余138000以年终奖的形式发放

138000*25%-1005=33495

按月平均支付

( 180000/12-3500)*25%-1005=1870元 全年纳税1870*12=22440元

按每月5000元支付,其余120000在年终支付 (5000-3500)*3%=45元

120000*25%-1005=28995元 全年纳税45*12+28995=29535元 所以应该按照每月平均支付开支

7、远大购物中心新年期间为了吸引顾客,争夺市场决定搞让利促销活动,其基本情况是:商品销售利润率为40%,销售1000元商品,其成本为600元,商场

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货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欲采用三种方式: 一是商品7折销售;

二是购物满1000元者返还300元现金;

三是购物满1000元者赠送价值300元的商品(成本180元,均为含税价)。 要求解答:远大购物中心选择哪种让利促销方式?

第一种方式 1000*70%=700元

利润(700-600)/1.17-(700-600)/1.17*17%*10%=84.02元

第二种方式

利润(1000-600)/1.17-300-(1000-600)/1.17*17%*10%=36.06元

第三种方式(1000-600)/1.17-(1000-600)/1.17*17%*10%-180/1.17-(300-180)/1.17*17%*(1+10%)=163.04元 应该选择第三种方式

8、某国有企业,将下属一家开工不足的工厂出租给一民营企业。双方谈定厂房连同设备一年的租金是2 000万元,然后签订了租赁合同。内容大致是:甲方同意将厂房连同设备租给乙方,乙方支付厂房和设备租金一年2 000万元,合同签订后,乙方先付一半的租金,年底再付另一半租金。按合同约定,甲方要缴纳的房产税240万元(2 000×12%);营业税100(2 000×5%),合计为340万元。企业的此项出租业务税负达17%。该单位采用什么的方式可以降低税收负担。 公司可以与对方签订2份协议,厂房租金500万元,设备租金1500万元

这样公司交纳房产税500*12%=60万元 营业税2000*5%=100万元 合计160万元,综合税负为160/2000=8%,降低9%的税负。

9、某企业集团于2008年8月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为保障生产安全,准备于2008年12月购置一大型安全生产专用设备,该设备价款为300万元。企业按规定可于2008年至2013年五年期限内抵免所得税300×10%=30(万元)。因该企业生产产品为新型产品,预计未来3年企业将面临亏损,至第四年起企业将逐渐盈利,2008年及未来六年的预计利润额(假设无任何纳税调整事项)见下表。该企业应如何进行筹划,才能最大程度地节税?

企业2008~2014年预计利润额 (单位:万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利润额 -200 -120 -50 80 130 250 400 2008~2010年为亏损年度,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2011年~2012年弥补前三年的亏损后仍未有盈利,也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2013年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利润额为90万元,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90×25%=22.5(万元),扣除购置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抵免额后,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2014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400×25%=100(万元)。

如果企业经过筹划,将该安全生产设备的购置时间推迟一个月,即在2009年1

月份购买,则企业2008~2013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不发生变化;

企业2014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还可以扣减安全生产设备的剩余抵免额7.5万元,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减少为92.5万元,企业由此获得7.5万元的节税收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