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论坛 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4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hF0卧一ATION Feb・200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公路设计阶段环境保护的探讨 赵蕾廊坊市交通勘察设计院065000 摘 要 现代公路设计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性,实用性,环境保护的设计也应突出在设计阶段。 关键词:环境保护:敏感点:绿化 公路的环境保护问题贯穿于公路建设项目的 全过程,公路环境保护主要从两方面采取措 施,一方面降低使用材料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提高材料的环保性减轻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二 方面保护现有自然社会环境不被公路建设所破 坏。设计阶段是环境保护的统筹规划阶段,是 整个公路环保工作的重要阶段。环境保护工作 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始进行,在公路建 设前期为保证公路建设工程与现有自然景观环境 相结合,促进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 展,必须评估开发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的相关 影响,危害程度,预先采取措施,以其有效的 把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公路环境评价在此阶 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公路详细设计阶段,设 计人员为更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公路环境质量, 从工程设计开始即从主观上考虑公路建设工程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保护问题,通过设计人员 的努力,达到避免引起环境破坏、污染进而保 护环境的目的,提供最经济有效的环境保护措 施,形成一整套的环境保护方案。 保型沥青材料,提高公路等级,设计时速减少 汽车运营时的污染,筑路材料的选用应考虑环 境影响,在不很大程度提高造价的情况下,选 用对开采地、生产地破坏小,以及对公路建设 地环境污染小的新兴材料。公路环境保护设计 宜结合不同的区域环境分段因地制宜的作出相应 的建筑风格设计,使公路工程与自然环境融为 体,达到充分利用环境,美化环境而减少破 一坏环境的目的。 3,公路工程具体设计中的 环境保护要点 3.1公路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贯穿干主体工程 设计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公路工程路线设计工程 中,应结合项目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遵守以维护 生态平衡、尽量降低环境污染为宗旨,以敏感点 为主,点线结合保护沿线环境为对象,确定总体 设计方案。应全面的调查沿线的土地利用情况, 尽量利用荒地、产量低的地段,遵照节约用地的 原则,少占优良耕地、果园,尽量减小对农田水 利排灌系统的影响,绕离水环境敏感点避免将来 路面径流对水体的破坏。在山岭重丘区高填、深 挖对自然景观、植被的影响很严重,环境的破坏 程度很高的路段就需要公路的绿化美化工作,以 恢复缘由的自然环境,对破坏环境的修复设计单 位可根据公路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设计 公路绿化美化方案,在公路的挖方边坡上,如果 边坡高时一般情况下在接近公路边坡上种植草本 植物,以防止乔、灌木枝叶对行车的影响,在草 本植物之上的边坡上栽种灌木,可以减少绿化植 物的管养工作,节约投资。对于坡面高、坡度陡 的坡面工程常采用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并 达到绿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目的,如喷附绿 化、袋筋绿化、岩盘绿化及防灾绿化等坡面绿化 工程技术。公路建设可能会分割与阻断动植物资 源,这就需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例如瑞士在 修建高速公路时为防止动物移动离群,采取了建 设替代栖息地的措施,根据动物出没的路线,为 动物修建专门的跨线桥,在桥上覆土种植与周围 环境相似的植物,利于动物通过,保证动物应具 1,公路设¥-I-阶段环境保护的原则 公路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应贯彻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并结合工程设计开 发利用环境,改善和提高公路环境质量。在设计 中做到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及对环境敏感点的 避让。环境敏感点包括(1)水环境敏感点如河流 源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鱼虾产场及鱼类保护 区等;(2)气、声环境敏感点如居民集聚地,学 校、医院、疗养院及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区域等; (3)生态环境敏感区如森林、草原、水土流失自 然防护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在公路环境保护工作中,始终贯彻以防为主 的原则,但公路设计同时涉及到诸多方面,一旦 采用避让措施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相关功能、相关 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时在设计中尽可能从路线方案 的选择,技术指标的运用上合理取舍,对局部环 境造成较大影响的工程,应尽可能不破坏现有的 生态平衡,进行多方案设计优选,如不可避免应 做好主体工程方案与采取的环保措施间的方案比 宜小于100米,公路中心线位距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为I一Ⅲ类水质的水源地应大于l O0米。当路 基边缘距饮用水体小于100米,距养殖水体小于20 米时,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桥位轴线距自来水厂取 水口上游应大于1000米,距下游应不小于100米。 线位设计尽可能占用非耕地、荒地,植物不宜生 长地区或生物种群单一的将来易于恢复的地区, 避让生物种群多的地区,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3路基路面设计的要点是结合公路沿线的地 址条件,就地取材尽可能的减小生态环境的破坏, 取土应采用宽挖浅取的做法,同时表土回填铺装草 皮,达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绿化环境的目的。对 于弃方应尽可能的将弃土沿公路两侧对筑成与公 路走向相一致的土堤,在土堤上进行绿化工程, 不仅解决了弃方问题,且通过绿化补偿了公路建 设的施工占地造成的植被破坏,同时美化了路容, 减少了公路行车对空气环境和声环境的污染。采 取适当的公路排水系统减小对周边环境及灌溉系 统的影响。路基路面设计过程中对于材料选用应 不在大幅度提升造价的情况下,采用质量好的环 保沥青、石料。 3.4互通式立交设计时应在满足功能的前提 下,注意形式、布局的美观,与周围环境的搭接, 进行绿化设计,时人为结构物与自然环境自然融 为一体和谐优美,减小人为雕琢痕迹。形成可供 人欣赏的人为景观。 3.5桥梁隧道设计中要注意桥址的选择,结合 考虑接线设计,保持与水源保护地、饮用水的集 中取水口保持足够的距离,并注意排洪、防涝等 环境问题,隧道设计中要注意对排水系统,弃渣 处理,通过有害气体、矿床的地段等采用有效的 环保措施。 3.6服务区、管理设施环境保护设计应注意对 污水、污物等污染物难题的防治,结合当地的环境 特征进行井观与绿化工程的专项设计。提高服务 区、花园式治理,形成环境亮点,增强环境的保护。 3.7施工组织设计应注意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 防止和减缓一切环境影响,尽量限制有声环境影 响的施工机械在夜间施工,使沥青混合料及稳定 土等拌和厂的位置应远离居民区,爆破作业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