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来源:筏尚旅游网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随着语文“五个一”工程的深入开展,我们每天cháng yáng 于书林之中,líng tīng 先哲的教诲,感受语文的魅力。 2.(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使人们对未来的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0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读者深受喜爱的鲁迅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随着我县“阳光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阅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3.(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B.《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C.《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手法,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D.《与朱元思书》一文生动而简洁地描绘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4.(2分)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国学经典《弟子规》中“首孝悌”的“悌”的意思是“敬爱兄长”。

B.今年中央电视台节目《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今年国庆节、中秋节两个传统节日相遇,所以有了八天的长假。 D.“汉族”‘汉语”这些称呼与我国的一个朝代﹣﹣汉朝有关。 5.(16分)按要求填空。

(1)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2)老骥伏枥, ;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第1页(共7页)

(3) ,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

(4) ,千丈见底。 ,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5)王绩的《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 。 (6)郦道元的《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 , 。

(7)《使至塞上》的颈联“ , ”被誉为“独绝千古”。

(8)《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景色的句子是:“ , ,盖竹柏影也。” (9)《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动物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是: , 。 二、文言文阅读.

6.(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 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②属引凄异 .③不及返顾 .

溯: 引: 顾:

第2页(共7页)

④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

即: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②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译文:

(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 7.(18分)

燕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

“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3页(共7页)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

“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注]席慕容,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1954年迁居

第4页(共7页)

台湾,1963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初中语文教材选了她的《乡愁》一诗。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两件事,请你各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2)本文以“燕子”为题,但第一件事与燕子没有关系。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3)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你认为“父亲”“可惜”什么?

(4)文中划线的一段文字连用了四个问句,你认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5)作者通过这两件事悟出了哪些道理?

(6)联系作者生平,说说作者为什么“舍不得”“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

(7)文中说:“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请你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作者的口吻写一段话,表达那种“朦胧的欢喜”和“朦胧的悲伤”。 8.(14分)

深夜,那盏灯

①那一年的春天,一场飞来车祸轧断了我的腿。医生说,治愈的希望很渺茫。除了整天瞪着天花板挨着以泪洗面的日子外,我还能做什么呢?

②在小学教音乐课的姐姐给我抱来高中课本,默默地放在我枕边。我怒气冲冲,一股脑儿地将它们撒了一地。姐姐弯下腰把它们一本一本拾起来,大滴大滴的泪水从她的眼睛里涌出来,我忍不住失声痛哭。

③一天夜里,姐姐突然推门进来,把我扶起,指着对面那栋黑黪黪的楼房,激动地说:“弟弟,瞧见那扇窗子了吗?三楼,从左边数第二扇窗户。”她告诉我里面住着一个和自己的盲人母亲相依为命的全身瘫痪的姑娘。姑娘白天为一家工厂糊鞋盒,晚上拼命地读书和写作,才17岁,已发表了十几万字的作品……看着那扇窗口的灯光,我的脸红了。 ④“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⑤打那时起,那扇窗口的灯光就时时陪伴着我。﹣只要看到那束柔和的灯光,我就不由自主地拿起身边的课本。

⑥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泪流满面。突然,一束灯光柔和地射在我脸上,我心里倏地起了个念头:我要见见那姑娘,把姐姐的故事讲给她听,还要……感谢她﹣﹣是她夜晚窗口的灯光,伴我度过了这个难熬的季节。我拄着双拐,跌跌撞撞地爬上那幢楼,轻轻叩响了门。

第5页(共7页)

⑦没有回音,我使劲敲了敲它。对面的房门打开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上下打量着我说:“小伙子,别敲了,那是间空房。”我呆住了。

⑧“……从前我儿子住在这儿,后来他调走了,这房一直空着。两个月前,一个长辫子姑娘赁下了它。可说也奇怪,她并不在这儿住,只是吩咐我晚上把电灯拉亮,第二天早上再把灯拉灭……”

⑨我突然手扔了双拐,跌倒在那扇门前,失声痛哭起来。耳畔似乎又响起姐姐的声音: ⑩“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摘自《小小说阅读》)

(1)下面一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它应归位于第 段和第 段之间。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姐姐为了抢救一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了!噩耗传来,全家人悲痛欲绝。

(2)从反映人物的性格来看,上面这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中的姐姐为什么要租赁对面那间空房子来“骗”自己的弟弟?如果她不那样做,你认为她还可以怎样做?两种办法中你认为哪种办法更合适?

(4)从全文来看,你认为文章的标题“深夜,那盏灯”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作文.

9.(50分)读提示,按要求作文。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著?是校内的阅读、思考、互助,还是野外的漫步、远足、探险?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是发现,是感悟,是挫败……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刷新着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选择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表达真情实感;恰当地使用标点符号;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600字以上。

第6页(共7页)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徜徉;聆听; 2.B; 3.B; 4.C; 5.万里送行舟;志在千里;烈士暮年;风声一何盛;水皆缥碧;游鱼细石;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文言文阅读.

6.逆流而上;延长;看,回头看;就是;A;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三、现代文阅读. 7. ; 8.5;6; 四、作文. 9. ;

第7页(共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