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影响的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影响的分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影响的分析

作者:揭蔚然

来源:《新经济》 2016年第16期

揭蔚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业的的到来迅猛的发展,其发展对我国传统银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若能优势互补共同合作,我国金融业应该会发展的更好。本文通过介绍互联网的发展进程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分析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状况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银行业 金融创新

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以现代信息科技为典型代表的互联网技术融入各行各业的趋势日趋明显,“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也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媒介的作用下,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等优势,同时直接和间接融资相同的资源配置效率可被资金交易双方获得,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标志着传统银行业金融服务的垄断将逐步被打破,金融资源调配不再处于核心主导地位,使金融业形成优化竞争的格局。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给传统的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樊志刚等(2014)指出互联网企业在支付结算、存款理财等局部市场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将会夺取银行金融机构更多的客户资源。与此同时,林雪(2014)也表明互联网金融依靠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够提高金融的普惠程度,牢牢占据长尾市场的市场份额,使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范围无法更好地拓展。为此,互联网金融进行了金融创新的手段,促进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来自金融体系外部的互联网行业嫁接金融功能而带来的“倒逼式”金融创新,形成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冲击(褚蓬瑜、郭田勇,2014)。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它更能使交易成本降低,更好的处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金融体系起一个推动作用,使其逐步趋于一个充分高效的理想目标。

因此,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影响的研究,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发展规划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程,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影响,以及传统银行业的应对措施几个方面来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银行业的发展规划的意义。

1、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进程

1.1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迅速提升,使互联网金融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大众对金融业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传统银行业已无法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此外互联网金融的习惯正悄然形成,新的支付方式正迅速兴起,“无钱包”时代的到来大大节约了用户的交易成本,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大了对互联网金融的依赖;同时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采取了十分明确的积极态度,2013年国务院部署了“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研究课题,还制定了相关发展中小企业及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导向的支持。

1.2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的迅速崛起,各种模式竞相发展,迅速改变金融业的面貌。当前互联网金融由两部分组成:传统金融机构及非传统金融机构。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创新及电商化创新是构成传统金融机构的主要部分,非传统金融机构则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挖菜类的手机理财APP,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

当前,大多数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等,都在积极准备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于正规的金融企业,搭建自己的P2P平台,不仅仅是传统银行业的想法,其他金融行业也都正积极筹备搭建综合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陆金所属与平安集团创设,为满足大众理财和信贷需求,其在资金融通过程中加入了担保、资产组合、标准化切割等环节,最终既向借款方提供贷款,又向出资方提供标准化理财产品。主流的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搭建互联网金融的平台。阿里巴巴成立了阿里金融和阿里小贷;新浪建立了“微银行”;腾讯推出了财付通和微信支付;支付宝的余额宝等。而我国三大移动运营商,中国联通、电信、移动也都获得了人民银行发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在将来不久,手机也将取代银行卡完成支付。

2、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分化将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银行卡、代理业务等手续费收入直接降低,吸引的人群主要是对互联网接受程度高的和不愿意承担一定风险同时还注重资金回报的人。而这一类人主要是拥有一半收入水平且财富积累还不算多的年轻客户。与此同时,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的便捷性也将有可能造成个人存款以及理财资金的流失。由于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申赎费率低,手续简便,部分风险偏好稍高且注重投资回报的投资者会更倾向于加入这种模式。此外,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促成的多功能融合的互联网金融穿新产品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发展也有着不小的冲击。余额宝、陆金所也从最根本的业务——存款业务,对银行构成一定的威胁。有平安金融集团强大支撑的情况下,陆金所4亿注册资本和平安担保的全额本金保障加在一起,资金的安全性是其他网贷平台所不可比的,这已与银行理财相差甚少,而8%以上的收益率又高于银行理财,能够全方位的抢占回报率要求不高、不排斥网贷平台的银行年轻客户的市场。而网贷平台对于传统的银行业冲击较小,因为银行经营性贷款主要面向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优质客户,而且机构忘带平台与银行更多的是合作和互补的关系,所以影响较小。

3、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发展对策

3.1 传统银行业尽快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从而有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互联网金融接受的人群增多,客户理财观念逐渐向年轻化观念转变,年轻客户群财富的逐渐增加,银行受威胁的负债资金范围扩大是必然趋势,只有银行主动提高利率水平,才能更好的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各方面的竞争。

3.2 互联网金融创建创新的金融系统

互联网金融模式被称为第三种金融模式,传统的金融业的两种模式分别是银行模式和资本市场模式(即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金融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而金融存在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中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互联网精神是开放、共享、去中心化、平等、自由选择、普惠、民主。这些刚好更能体现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优越性,将这些互联网精神运用到互联网金融中去,必然切实普惠大众。同时互联网金融不再需要资本市场和银行的支

撑,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又可以提高效率,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金融系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3.3 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相互融合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撼动了传统银行业发展的根基,在这种情况下,若想共赢,必须优势互补,共同合作。对于传统银行业,应扩展银行业务,加大对信息科技的痛入,发展电子银行等线上服务范围,满足客户需求,稳定现有的客户源;其次商业银行可以与互联网企业加强管理方面合作,以提升管理的扁平化、柔性化和精细化的水平。如银行风险管理可以学习P2P的模式,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在众多交易数据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原出客户。对于互联网金融,可加强其与传统银行业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在融资领域,传统银行业的资金充足,但受成本和技术限制所涉及领域难以延伸至贷款金额较低的长尾市场,而P2P平台客户数量多,但资金有限,又没有充足的存款去吸收以补充资金,所以二者可以进行合作实现共赢。而且在与数据方面,传统银行业有大量资金优质的客户,互联网金融拥有的是大批量财富积累尚未太多的年轻客户群体,因而在数据管理方面,双方可通过数据共享与合作共同开发市场。

4、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迅速,对促进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也不乏对传统银行业的一定冲击,而这种冲击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甚至可以通过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共同合作和优势互补继续发展我国金融业想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J].新金融,2014(4)

[3]尹龙.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管问题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1(1)

[4]谢平,尹龙.互联网金记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M].经济研究,2011(4)

[5]樊志刚,黄旭,谢尔曼.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J].金融论坛.2014(10)

[6]林雪.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4(10)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山东济宁市 272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