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爱,以前我没有专门的感受,或说没有专门在意。在我内心感悟最深的是母爱,因为从小到大母亲老是以她的温柔、细腻和无微不至的关切让我感受到母爱的一般和伟大。一直以来与父亲交流的机遇不多,加上父亲比较沉默寡言,因此父女间的情感就显得平常、平淡了许多。
那天,我在书店读了周国平的《妞妞》一书,当即被周国平那如火焰般灼人如大山般厚重的父爱所深深感动。一个一岁半的小婴儿,刚来到世上就被绝症盯上了,以致后来的时刻就完全陷入一场与同病魔周旋、抗争的战斗当中。可怜那幼小的生命,哪里经得起就连成年人也难于应付、招架的病痛折磨。周国平目击着女儿这朵本来娇艳、水灵的小花一天天干枯、凋落,他心急如焚却爱莫能助。一个父亲对女儿深深的挚爱在女儿患病后流露无遗,焦虑、惶恐、无助、满腹忧愁,如天地将塌陷,如日月将无光。女儿的离去更是让那个十分珍爱女儿的慈父如万剑穿心般痛不欲生。即便在失去女儿好久后,噩梦还一直缠绕着他。女儿的哭声如影子般一直跟从着他,让他走不出那段经历。这是如何的一个男人?什么缘故如此柔弱,如此不堪一击?但恰正是如此一些令人惊悸难安的画面勾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父亲形象。立时让我顿悟:原先父爱竟能够如此深沉、厚重,一如那巍然挺立
的高山巨石!
从周国平写给妞妞的诗作里或许能够让咱们更进一步触摸和感悟到一个父亲的真实内心世界。 《女儿》 女儿是水
在父亲的内心温柔 把荆棘丛生的经历 温柔成一种倒影 女儿是春天
在父亲的岁月里鲜艳 把没有彩虹的道理 鲜艳成一片风光 女儿固然不是插曲 女儿是父亲的宿命 使生存和死亡 都足够安静
女儿我的女儿是沙滩上
一串小小的脚印 我徒劳地阻挡海潮 我的徒劳是不朽的碑铭 女儿我的女儿没有故事 留下了许多灿烂的笑容 一生只有一次生日 也只有一次飘零
原先女儿能够在父亲的心目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原先父爱是如此不容轻忽和轻慢。如此的父亲,如此的父爱,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我由此想到了我的父亲——那个已变得衰老矮小,失去了旧日风度的老头。
曾经在我的经历里父亲都是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幼时自己体弱有病,成天慵懒地蜷缩在火炉旁不想动弹,父亲见了,老是没有好声气,常厉声命令道:“去把××给我拿来!”“去买××来!”“走开,别老呆在那个地址不动!”。后来,只要父亲一显现,我就以为大难临头般赶紧躲开。即便父亲和颜面悦色地端了饭菜送到我眼前,我也仍是没有一丁点感动,因为内心认定了父亲是不喜爱自己的,他只爱姐姐和弟弟。再加上有邻居在一旁煞有介事地说他不是我的生父。这加倍
深了我与父亲之间的隔膜。
常常与妈妈、姐姐、弟弟在一路有说有笑,而换了与父亲在一路时却变得沉默寡言,埋头尽管做自己的情形,什么都不睬不睬。我不明白父亲是不是发觉到这些情形。只是有一次母亲对我悄声说道:别相信那些乱说,他怎么会不是你的亲爸呢?其实他挺疼你的。母亲的话在我内心漾起一点点涟漪,但旋即又逝去了。
因为父亲仍是一如既往的严厉,一如既往的一本正经令人难于接近。姐弟几人中只有最小的那个弟弟能够在父亲眼前肆无顾忌,想哭便哭,想闹便闹。虽说在我的眼里父亲老是一副凶相,但却不轻易动手打人,通常只是皱着眉头恶狠狠地吼几声,或吼怒一通便罢。但确实是那一惊一乍也足以令我惶惶不安、魂飞魄散。以致成年后我将自己碰到困难时表现出的怯懦与畏缩都一并归罪于父亲,以为是小时候他给我幼小的心灵涂上了难于抹去的阴影,从而致使了我个性上的一些欠缺。我以为自己是在没有父爱的坏境中长大的,因此才变得胆小怕事和缺乏拼搏精神。每每想到这些,我内心就对父亲充满了怨恨。
因此好久以来我与父亲宝贵说到一块,去外地工作后我也少同他有联系。有情形也只同母亲说。而此刻我突然发觉自己错了,对父亲的怨恨和不满也一下子烟消云散。我想:
父亲作为多子女家庭中的顶梁柱,他的粗鲁是能够同情和明白得的。那个时候家中经济窘迫,要照顾好老老少少一家子,父切身上的担子何其繁重。而他自己躯体不行,吃得少,睡眠差,工作又十分忙碌,加上家庭杂事和各类应酬,已经够累够烦的了,他哪还有精力来管他这大大小小的几个娃娃。记得很多时候父亲回抵家里总爱躺在椅子上半闭着眼睛养神,可见他是何等疲惫啊!
年轻时的父亲十分英俊、潇洒,略带凹陷的一双眼晴和高而挺直的鼻梁和一头乌黑疏松的漂亮卷发让他显得不同凡响。父亲是教数学的,但却写得一手好文章,口才也很出众,而且教育、教学水平在学校师生中有口皆碑,直到此刻他的学生回忆起他时仍是一脸的崇拜。
我想:父亲对自己的严厉和苛刻应该是出于一片爱心吧。他没有时刻和精力去慢慢开导、教育自己的小孩,而他急躁易怒的个性让他只能靠发火和吼叫来转达自己的意思。连年后的今天,我才从一些细小的旧事中慢慢悟出了那深藏于冷峻外表之下的深挚父爱,我为自己长期以来的愚钝而羞愧,为误解了父亲而心怀歉意。当那些在岁月长河中浸泡着至今仍清楚可见的旧事如幻灯片般再度浮现于脑际时,我感到有一股温暖、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刹时便包围住了我,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愉快、惬意,仿佛倘佯于浩瀚无边的父爱海
洋。记得在我临近高考时父亲特地为我请来教师指导我的作业。每次补习完后他总要向教师刺探我的学习情形,而后吩咐我要怎么怎么做,可那时的我却不领他的情,只是一味的反感,以为他太罗嗦。在我高考那天早晨,他特意起了个大早,走了很长的路到街上给我买来我最喜爱吃的凉米皮,然后才匆匆去上班。那时,我对父亲为我做的这些情形并无丝毫的感动,只以为是理所固然。可此刻回忆起来,内心竟生出一丝丝不安,又似有说不出的滋味萦绕心头。
经历中最为深刻的是父亲出差去外地那一次,他回来后给家里每人都买了一件礼物,给我的是一条鹅黄底色上印着许多翠绿色叶片和白色小花朵的百折裙。我穿上那条裙子去学校,引来很多女同窗艳羡的目光。父亲对穿着很有鉴赏力,他同时给我姐姐买的是一条样式完全不同的天蓝色短裙,也很漂亮。记得那时我以为姐姐那条裙子更好看一些,就很想与姐姐调换,父亲却说,你穿这条更适合。结果真的如父亲所言,我穿上那裙后,人家都说我像个漂亮的小公主,美得我一出门就必然要穿那条裙子。但那裙子却并无让我对父亲滋长出专门的好感,恰恰相反,因为父亲给我和姐姐买的裙子不一样,让我心生疑窦,以为父亲内心偏爱姐姐,故意要买两条不同的裙子给咱们。有了如此的方式后,我再看那条裙子时就感觉那个地址不对,那里不是,后来干脆就再也不穿了。此刻想起这些,感觉是冤枉了父亲!
印象中家里的采购几乎都是父亲承担着。全家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亲在置办。而烧饭、炒菜、洗衣等一切内务那么由母亲打理。父亲有空也会帮母亲做一些。等到我和姐姐稍大一点时,咱们就开始帮母亲干活和带弟弟了。 父亲在家的时刻少,他老是很忙,要上课,要忙班级的大小事,还要为一些找上门来的亲戚办事。父母皆来自农村,乡下人进一次城不容易,要么看病,要么买什么,要么卖什么,要么为小孩念书,要么只是想到城里逛一逛。而每逢有乡下亲戚或熟人找上门来,父母老是热情地接待他们,并赶紧忙着去为他们筹备情形。母亲因为要忙着做饭招待,办事一样都落到父切身上。父亲办事的效率是极高的,有时候一眨眼功夫他就替他人办好了。假设碰到难办的事,他也不怕麻烦一趟接一趟地跑,直到大功告成为止。
父亲闲下来与朋友谈天时,却是一个十分幽默、风趣的人,他常常自创一些生动、俏皮的语言,逗得大伙儿开怀大笑。这时父亲在我的眼里是十分睿智、机敏的。他的学生都喜爱他,尽管他常常发火训斥他们。每到周末,我家里就变成了父亲与学生干部商讨班务的临时场所。开会或讨论,父亲都从不赶咱们姐弟走,只要不作声,坐在隔壁听,他就当没看见似的。我想:他可能是想借此机遇让咱们这些小娃娃开开眼界,长大后也像他的几位得意门生一样能干,有魄力。
说来父亲实际上是很重视对咱们的启发教育的,只是实在没有多少时刻和精力。记得在我参加工作后,父亲多次对我说要增强学习,不要浪费时刻去做无心义的情形。可那时只把父亲的话当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工作只是随意应付,一到节假日就跑出去疯玩,全然不把工作和事业当回事,以致后来见有同窗考研出国什么的,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是在虚度光阴,内心便生出许多怅惘和忧虑来。再后来经历了一道道“关卡”,磨损了一些皮肉,品尝到各类酸甜苦辣后,方熟悉到父亲的话是何等正确而实在。但是时刻已不允许再转头观望了,即便对曾经走过的路不那么中意,也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好在已经醒悟,好在脚下的路也还长。但父亲却在一天天衰老下去,他可否坚持到目击他的儿女们高飞的那一天呢?
我想:我将为此而祈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