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小女孩悲惨的生活。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创造情境,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及现实的残酷。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和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1.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小子孩的内心世界。
2.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故事内容,引出“幸福”。
1.上节课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卖了一整天的火柴,最后却冻死在了街头,这情景化为了永恒的痛,打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每读一次,心就痛一次。
2.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课题我们就会发现,在这矮小的、瘦小的、弱小的生命里,对应着我们读到的,却是那些看得见的“大”-----那双可以用来做摇篮的(课件:大鞋),那两辆冲过来的(课件:大马车),那些不肯买火柴的(课件:大人),还有那堵(课件:高大的墙)。
3.这都代表着小女孩所生活的是一个强大的冷酷的世界,透过这个强大的世
界,我们还读到了那些看不见的大——无尽的寒冷,无边的饥饿,无尽的恐惧,难掩的孤独和无限的痛苦。有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小男孩,在读完这个童话后,写下了这段文字,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课件显示,学生齐读。
4.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已忘却了同情,为什么,天堂的
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课件)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读完此句,我相信,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生齐读。
二、解读“幸福”
(一)温暖(第一次憧憬)
1.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看看小女孩所获得的幸福是从哪里来的?
2.小女孩在自己的幻象中都看到了什么呢?
3.课件显示:“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4.请女生读第一句话,男生读第二句话,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小女孩这一
刻的温暖吧!生读。
(二)满足(第二次憧憬)
1.小女孩从幻象中还看到了----?
2.安徒生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这里需
要注意的是,小女孩那么饥饿,可烤鹅是主动走上来的,那么烤鹅该怎样从盘子里跳下来,怎样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呢?用你的朗读和动作告诉我们吧!(学生朗读,配以形体的动作,体会“摇摇摆摆”的样子)
3.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它要带给
小女孩什么呢?(直接问刚才朗读的学生)
4.小女孩不再饥饿了,此时的她是多么的幸福。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1.小女孩还看到了什么?
2.出示课件:这是一棵怎样的圣诞树呀!能不能读给大家听一下。
3.圣诞树上那许许多多美丽的画片,它们正向小女孩眨眼睛,每张画片都
写满了祝福,假如你们就是那一张张的画片,你们在向小女孩眨眼睛,你们想送给这个小女孩怎样的祝福呢?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1.小女孩不仅要获得这些物质上的满足,她还要追求更大的精神上的满足所
以,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出示句子,生读)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3.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无论我们怎样想象,怎样朗读都无法完全再现当时的
时刻,那就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出示课件)
(五)快乐(第五次憧憬)
1.就这样,小女孩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出示课件,学生朗读)
2.小女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俩在光
明和快乐中飞走了(板书:快乐)
三、梳理“幸福”
1.故事结束了现在再回顾一下课文,然后回过头来再看题目中的“小”通过
朗读,原来小中还包含着这些我们读到的,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得见的“大”(课件)大大的火炉、(课件)大大的圣诞树、(课件)大大的烤鹅,(课件)还有高大的奶奶。
2.透过这些看得见的“大”的阅读中,我们批注出了这么多看不见的“大”
——无限的温暖,无比的满足,永久的安宁,永远的慈爱和永恒的快乐。
四、“幸福”来源
1.那么是什么让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
2.你们再来对比课文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对照黑板两
节课批注的词语)
3.(对比左右概括总结)寒冷与温暖,恐惧与安宁,痛苦与快乐——同学们
发现了课文的内在结构,让我们懂得了小女孩的渴望源于内心,并获得一次次升华,到此,我想你的思考一定没有停止,你一定还会产生追问,小女孩这份幸福的获得,难道仅仅是因为小女孩对梦想的渴望吗?
4.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中,进行角色转换只改名称,假如把小女孩换成你,
(课件)试想:大家都在欢度大年夜,可你却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5.当你好不容易有了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可是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
你把鞋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让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你是什么情绪?
6.当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你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你一个钱……当你
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你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你的时候,你的心情又会怎么样?
7.当你一次次点燃火柴,可是火柴一次次熄灭,你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
墙……此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
8.苦难把小女孩放到尘埃里,却开出了幸福的花儿。原来,心怀渴望并不难,
而在苦难中拥有一颗隐忍之心,才是这小小的女孩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啊!
五、提升“幸福”
1.小女孩也许不懂这些,可正是因为我们的阅读赋予了小女孩这么高贵的形
象,她就是我们人间的天使!正是如此,她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飞到的是什么地方呢?
2.课件出示叶君健的话,学生齐读。
3.上帝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所以有着西方文化信仰的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
后,批注过这样的一句话——(出示课件)。
4.小女孩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最终她来到了上帝身边,正因
为是这种力量,故事读来就不再凄惨,而是凄美。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安徒生这样写到(出示课件)。
六、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1.那些冷漠的人,他们只看到小女孩的尸体,却不曾看到她的灵魂,不知道
她是幸福的,但我们却知道——(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朗读)。
2.故事不再凄惨,而是一种凄美在心头。在小姑娘所获得的这份“幸福”中,
我们已经学到了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力量。我相信,即使生活遇到磨难,你们也能够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只要你拥有一颗隐忍之心,并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你就能获得幸福!(和学生一起总结板书)
七、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 温暖
饥饿 幸福 恐惧 孤独 隐忍 痛苦 快乐
满足
安宁
慈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