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2期 小动物疾病防治方向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孙永学,曾东平,李守军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摘 要:对小动物疾病防治方向的兽医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理论 课教学内容的措施,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整体素质高和临床用药能力强的专业兽医人才。 关键词:小动物疾病防治方向;兽医药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12)02—0166—02 近年来,国内一些高、中等农牧院校相继设立了动物 医学专业的小动物疾病防治方向。小动物疾病防治是针 对小动物尤其是宠物产业快速发展和健康养殖的要求. 以研究常见小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诊断和防 治的综合性学科,基本任务是有效地防治特种经济动物、 伴侣动物、医学实验动物及其他观赏动物的疾病,保障健 康养殖和公共卫生安全。兽医药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中 小动物疾病防治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与药学、基础兽医学 及临床兽医学均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整个动物医学 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该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 生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及减少不良反应,为进 一步进行临床药理研究、开发新兽药等打下基础。但由于 兽医药理学涉及内容多、涵盖知识面宽,而且教材内容主 要针对家畜与家禽,有关小动物的常用药物及药理知识 很少,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枯燥乏味、抽象、难理解、难记 忆。我们近年来一直担任小动物疾病防治方向《兽医药理 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迫切感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兽医药 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尤为重要。本文对小动物 疾病防治方向的兽医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整体素质高和临床 用药能力强的专业兽医人才。 1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理论课教学内容 1.1调整教学重点.补充教学内容 目前,新版《兽医药理学》教材中虽然增加了少量小动 物药理知识,但绝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家畜和家禽用药物【lJ. 且以用于规模化养殖群防群治的抗微生物药、消毒防腐 药、抗寄生虫药等非功能性药物为主。小动物用药以功能 性药物为主,如神经系统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 影响代谢与生殖的药物及消化、呼吸与泌尿系统药物。一 般是针对个体用药,药物选择、给药途径及药物不良反应 等均与畜禽用药存在差异,因此在兽医药理学教学重点上 应作相应的调整。力求学生学完课程,能对小动物常用药 物、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中面 对小动物的疾病能够正确选药、合理用药。在调整教学重 点的同时,要适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兽医药理学》教材 出版、更新往往滞后于新药的研发和上市应用圜,尤其小动 收稿日期:20l1-12—06 作者简介:孙永学(1969一),男,博士,副教授,E-mail:sunyx@sc au.edu.cn 物用药更是日新月异。为增加同学们对一些新药的了解和 感性认识,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增加非班太尔、双羟萘酸噻 嘧啶、沃尼妙林等宠物专用药物和新药的讲授。这些新内容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2增加药理基础知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小动物由于品种多,个体差异大,且部分动物名贵,为 确保小动物临床给药剂量准确,给药途径和疗程正确.可 在教学过程中补充相关兽药剂型、给药剂量及药物含量换 算、不同给药途径或给药方式的特点等知识。如青霉素G 不宜内服,只能注射给药;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息斯敏、 胃舒平、大部分中药或中成药等宜在空腹时给药,而青霉 素V钾、阿司匹林、安定、复方新诺明、磺胺吡啶、环丙沙 星、扑尔敏、助消化的胃蛋白酶等宜在饱腹时给药:口服苦 味健胃药时忌吃糖或甜食: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掰碎后由于 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而在胃中即被溶解,不仅无法发挥疗 效,还能刺激胃黏膜;内服给药需用温度适中的白水送药, 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易与药物发生相互作 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等等。同一药物的不同给 药途径可能产生不同的作用,尽管药理作用相同,但作用 强度可能不同,如内服硫酸镁产生下泻作用,而注射给药 时则产生镇静作用;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会出现麻 醉的深度和持效时间不同等。一般药物的吸收速率顺序 为:注射剂>溶液剂>散剂>片剂、丸剂。多药同服,药物之 间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甚至可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因此, 要牢记用药基础知识才能确保小动物的临床用药安全 1.3突出小动物的用药特点 与家畜、家禽相比,小动物在解剖生理、生化和饲养管 理等方面有其特性,应根据小动物的特点选用药物。小动 物给药多为个体给药,给药方式包括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气管注射、关节内注射、灌胃和灌肠等。临床可根据具体需 要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但必须确保给药浓度准确。避免 药物中毒。小动物味觉和嗅觉都很发达,可能拒绝混入了 带刺激性气味或味道的药物的饲料和饮水。小动物(尤其 犬)容易呕吐,因此小动物内服药物或其他毒物产生中毒 时,可使用催吐药物(如硫酸铜、阿朴吗啡等)以排除毒物。 个别小动物对外界刺激敏感、胆小怕生,容易发生应激,不 宜频繁给药,宜采用长效制剂。肉食性小动物的尿液一般 呈弱酸性,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乙酰化磺胺在酸性尿液 中会出现结晶,从而导致肾损伤,因此在应用磺胺类药物 时,要适当添加一些碳酸氢钠(小苏打),以减少乙酰化磺 l67 胺结晶,减轻对肾的损伤。 1.4强调小动物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 小动物对某些药物有特殊的敏感性,犬、猫常见的药 吐时机?如何合理应用止吐药?从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学 生能够把握大纲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呕吐的意义、长期剧烈 呕吐对机体的危害、止吐药的选择和应用时机有了更深刻 的理解。从理论上来讲,上述提出的问题具有代表性;从实 践来看.问题的解决对于临床上止吐药的选择和应用注意 事项作了全面的指导,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3比较归纳法教学 物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 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荨麻疹最为常见,以过敏性 休克最为严重,应用药物时必须慎重圈。引起犬、猫过敏反应 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拉霉素、洁霉素、维 生素B 、地塞米松、维丁胶性钙、柴胡、红花、银黄、板蓝根、 维生素K、疫苗等。青霉素的过敏反应率居各种药物的首 每讲完一章后及时比较归纳,要求学生课后总结归纳 该章不同药物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归纳的知识点作讲评, 列出表格以比较各种药物。比如,“传出神经药物比较”、“常 用局部物比较”、“不同种类利尿药比较”、“不同子宫 位.表现为呕吐和过敏性休克;链霉素过敏主要为过敏性 休克,猫较犬敏感;庆大霉素的血药峰浓度超过12 ̄g/mL 或谷浓度超过2 Ixg/mL时。犬、猫皆可出现明显的毒性反 应,除肾毒性及耳毒性外,可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及血压 下降,可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洁霉素对犬、猫副作用较多, 除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舌炎、肛门瘙痒外,还可 导致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多形红斑等;犬、猫对柴胡 和穿心莲过敏反应表现为精神不安,而后沉郁,头部肿大; 对板蓝根注射液过敏反应表现为头与躯干部皮肤出现荨 麻疹[41;苏格兰牧羊犬易对清开灵过敏;多个品种牧羊犬如 柯利牧羊犬、澳大利亚牧羊犬、苏格兰牧羊犬、喜乐蒂牧羊 犬等都对伊维菌素敏感,极易引起中毒。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兽医药理学涉及学科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点多、难理 解、难记忆,难以将书本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学生对兽医药 理学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 兴趣.使学生“听得懂、记得牢、用得活”,提高兽医药理学的 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寻求好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我 们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1问题导航法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被动式教 学,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要改用“以问题为中心” 的问题导航法教学I5J。围绕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由药 理学常识和相关案例导入教学内容,适当设置疑问,启发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思考。比如:为什么空腹和饱腹 状态时药效发挥时间不同?为什么有的药物妊娠动物禁 用?为什么有的药物肝、肾功能不全者慎服?为什么有的 药物幼龄和老龄动物要酌情减量?为什么不同的药物给 药的间隔时间不同?问题导航法教学使学生将用药常识 与药动学知识紧密结合,既体现了临床用药中的实际问 题,又将药动学理论融合其中,以这样的问题作为学生自 学和讨论的导航。可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发挥主观 能动性,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 2.2学导式讨论教学 学导式讨论教学要求学生按大纲自学一首次质疑提出 问题一教师公告问题一讨论交流一再次质疑提出问题一教 师再次组织讨论一教师解疑与精讲一教学效果检验(笔试 及问卷)吗。比如,选定兽医药理学的“止吐药”内容,学生按照 大纲要求。经过首次质疑、再次质疑,最后共同讨论的问题 有:“见吐就止”有何弊端?“见吐不止”有何弊端?如何把握止 收缩药物比较”、“不同类别健胃药的作用特点”、“各种泻药 的泻下作用机理”等。另外,以药物的应用为依据,横向比较 不同章节.比如“肾上腺素、安钠咖及强心苷等药物的强心作 用比较”、“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钙剂及抗组胺药的抗过敏 作用比较”、“甾体类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比较”、“催产药物比 较”。通过纵、横向联系和比较归纳,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知识,使其做到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4师生易位法教学 在部分章节或专题教学中“让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 讲解给大家听。学生可按照教师提供专题讲座的线索或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上台讲解的内容。学生自主形 成小组,利用网络资源等查阅文献资料,写出与药理学相 关的专题论文。论文在组内讨论成熟后,提交教师审阅。 定稿后,学生将论文内容制作成PPrr,利用多媒体进行讲 述.教师在台下与其他学生一起倾听.同时对所讲内容进 行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创造活 跃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新奇感。“让学生登上讲台”的 尝试.对“教”与“学”都起到促进作用,在促进学生积极主 动地思考问题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 而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 2.5病例分析法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各章节讲述中, 注重联系临床病例。引发学生思考。如在讲述解热镇痛抗 炎药物时.先列举犬瘟热等导致体温升高的病例,描述症 状让学生诊断可能的病因(回顾传染病学知识),然后让学 生找出可能治疗该病的药物种类及其机理(复习兽医药 理学知识),再分析动物发热的机理、发热的利弊和宜退热 的情况(复习病理学知识),最后讲述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 用机理、临床应用以及与氯丙嗪退热的区别。再如由支原 体引起的小动物呼吸道病可选用哪些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等,同时引入沃尼妙林等新药。设置类似的思考题,培养 学生对兽医药理学知识的总结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6反复强化式教学 在教学中发现,教师通常注重精心设计课程的导入, 而忽视课堂上章节间的总结和巩固;学生较少在平时上 课过程中记忆课程内容.大都习惯在考试前进行集中突 击复习记忆.这样短时间的复习记忆会大大影响考试成 (下转第171页) l71 表7土地要素在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上的差异 民工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定性和安全性的加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新生代农民 工工作本身的满意度。 3.3建设和完善国家的相关、制度。大力推动农民工 融入城市的步伐 3对策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因 素.既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也有用工企业和现行制 度不健全等社会因素。因此。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 满意度,必须多管齐下,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实践意义所在。 3.1新生代农民工从自身入手.加强个人资本积累 大力发展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就业服务体系:一 是劳动力流出地,和服务组织应该健全公共就业服 务体系和信息渠道,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并搞好 输出后的服务。二是劳动力流人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本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人际关系满意度和自我 要普遍向城外农民工开放,免费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职 业介绍等基本服务,尽可能地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在计 划生育方面,还要继续提倡晚婚晚育。为了使新生代 发展满意度均较高.反映了研究主体对于自身人力资本 和社会资本的关注。一是要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在 接受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 育.意识到培训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二是要加强与人沟 通的能力,注重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脉不仅有 益于自我发展.同时也对工作满意度的提升有很大的帮 助[51。 农民工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应在积累一 定资本的前提下再考虑婚姻问题.确保其工作满意度能 够在一种良性循环中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姜颖.从“用工荒”透视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EB/OL].Http:// politics.people.corn.ca,2011-03—18. 3.2用工企业需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回报 一方面,要改善农民工的工作条件。对于从事服务业 【2]刘大海,李宁,晁阳.SPSS15.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o08:296—328. 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在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好的服 务、而自己的工作条件却不佳的情况下,更会加剧他们对 其工作条件的不满意,因此,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条 件首当其冲。另一方面,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回 [3]杨春华.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J1.农业经济问题,2010 (4):80—84. 【4]秦海霞,刘博.服务业农民工日常生活境遇与弱势地位的形成『J]. 报,能够及时合理地发放基本工资,并尽可能地提高他们 的福利待遇;在保证物质回报的同时,适当适时地给予他 们精神上的奖励,以提高工作回报满意度[61。此外。改善工 作本身的性质也不容忽视,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的稳 j 业 j ’’奎 r・:§ ’9 , ’窜 , kr— rj ,窜 一 —9kr k 奎‘ ,窜 中国青年研究,2009(1 1):48—55. [5】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1.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6】孙永正.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课题——企业内农民工满意度实证 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5(9):8—11. 9 r , k- 9k 业 窜 —9 r业—9 专k | kr业jkr,夸kr业—9 (上接第167页) 环节的各个方面不断探索总结,传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实际用药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 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 参考文献: 绩和对课程的掌握质量。鉴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对兽 医药理学知识理解和记忆的负担分摊在每节课。强调每 节课当场理解、消化和记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在每节课 前,利用少量时间对上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思考题进行提 问和回顾,注重各药物间的横向比较和各章节之间的纵 向联系。并在后面章节的授课中,及时巩固和反复强化前 【1]陈杖榴.兽医药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刘晓强,李引乾,蒿彩菊.提高《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的探讨与实 面章节所涉及的知识,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3结语 小动物疾病防治方向兽医药理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 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遵循本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教学 践[J】.高教论坛,2010(5):34—36. 【3】李发志.犬猫常见药物过敏反应及其防治【J].四川动物,2000,19 (1):46—47. 【4】罗政宏,杨永清.犬猫对某些中药注射液的过敏反应[J].中兽医学 杂志.2010(2):40. 【5] 张玉科.浅谈问题导航法在兽医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 外教育。2011(8):73. 【6]李丽,王金莉.SGD教学法在兽医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1. 实践,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目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教育 中国校外教育.201 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