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22卷第1期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及方式
12
张小次,赵雪丽
(1.洛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洛阳471000;2.河南省第一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9)
摘
对路基传递的要: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是根据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所修筑而成的带状构造物,
荷载进行承受,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由于公路地形有特殊性存在,沿线路基下经常出现较厚的软土层,在
修建软土地基道路时,很可能会由于较大的地基沉降或差异沉降导致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受到影响。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5.01.03611.1
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强夯法
强夯法又称之为动力固结法或动力压实法。该方法主要是提高重锤至一定高度后将其自由落下,对该动作进行反复重复,使地基的夯实得到实现,从而不断提升地基的强度,并有效降低地基的压缩性。通常情况下,强夯法简单地在砂石和碎石的地基处理中得到应用,目前在施工过程中也广泛应用于改善施工方法和排水条件,并在细粒土地基处理中得到逐渐运用。强夯法的操作方法相对简单,并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存在,同时具有设备简单、适用土类广、节省劳力、节约材料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当前施工中。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对该项技术进行引入,并成功应用于南方较多地区,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存在,随后逐渐向全国进行推广,特别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
表层处理法
在路基填筑之前,在地面进行挖沟,使地表水得到排除,同时将地基表层的含水量降低,确保施工机械能在施工平台内得到运作。在施工中,为了使开挖水沟发挥盲沟的作用,通常运用良好透水性的砂砾进行回填。1.3
砂垫层法
在软土地基顶面对厚度为0.6~1.0m的砂垫层进行选用,使其作为软土层固结所需的上部排水层,加速沉降的发展速度,并将固结过程得到有效缩短的方法。1.4
抛石挤淤法
在路基底部对一定数量的片石进行投入,将淤泥从基底范围内挤出,使地基的强度得到提升。该方法具有施工迅速、简单且便捷的优势。在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难度大、厚度较薄,变成不存在硬壳,片石能沉底的泥沼或厚度为3~4m的软土中得到适用。22.1
软土地基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处理方式
软土地基在投资决策阶段的处理方式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处理投资阶段的项目管理对软土地基
是确定选用设备、公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地点、生产工艺、生产
布置、公路施工地区的标准以及公路施工软土地基项目等。公路施工单位可以委托设计及勘察设计单位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公路施工过程中,研究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拟建的效益、技术及市场等因素。要想使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达到合理及可靠,就必须运用细致合理的计算和设计方法,估算公路施工,而估算并非是越低越好,应与数据资料相结合,确保数据资料来源达到极为可靠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合理、可靠的施工方案。2.2
软土地基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处理方式
作为整个设计方案的第一步,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
案也是整个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中的一项关键。要想使工程的质量及效率得到保障,提升施工方案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合理性,就不得不对项目设计阶段的软土地基处理进行重视。在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通过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原理及方法对目标关系的协调进行设计。通过完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使设计得到优化。推广优秀的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标准和标准设计。通过应用技术经济对哪些因素会对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造成影响的问题进行确定及分析,从而将公路施工成本的具体措施得到降低及控制。2.3
软土地基在项目实施阶段中的处理方式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阶段是软土地基方案中的关键和主要阶段。只有具备一个合理化的处理方案,才能有针对性地将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得到解决,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设计单位提出的变更,都应对为什么进行变更的书面报告进行出示,将施工中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造成影响的说明书和工程量计算书进行提供等。在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管理和编制软土地基方案,要求施工单位应有效控制公路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并妥善处理好索赔的费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得到顺利实施。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作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中的一个主要特点,处理方案本身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动态控制的层次性,与质量控制、
(下转第63页)
处理方案的质量提升造成较大影响。决定和选择投资行为方案的过程是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投资阶段。通常软土地基处理投资阶段是研究投资机会的重要阶段,在对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工艺和规范进行编写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
61
技术与市场技术研发
4
结语
在桥梁工程建设中,每个施工阶段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其中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极大的损失。后张法预应力技术作为桥梁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为防止任何安全事故出现在施工中,相关部门及施工企业必须重视预应力施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及当地自然条件、地质等条件,提高其技术水平,规范施工工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参考文献:
[1]楚立民,李雅莉,万德辰.后张法预应力钢铰线张拉施工
J].林业建设,2005(3).技术[
[2]刘德银,赵伟霞,张广林.某跨铁路线桥主桥后张法预应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力施工控制[
2015年第22卷第1期
3提高桥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1)对桥梁建筑工程秩序加大整顿力度及规范其市场环境,
确保桥梁工程建设市场的有序性。对建设单位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对项目法人的职责进行有效落实,作为项目建设责任主体,项目法人必须对工程质量负相应的责任。
2)为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提升,必须确保预应力施工的科学性、合理性。作为关系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内容,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确保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3)张拉设备在张拉作业前要进行标定,配套进行千斤顶和压力表的检验,并对千斤顶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行确定,配套使用的千斤顶和压力表不能进行互换,压力表的刻度必须在1.5级以上。
(上接第60页)
5)钢板桩支护。堰体内侧坡脚处打一排6m长间隔10cm的刚板桩,实测实量淤泥深1.2~1.5m,水深0.6~1m,实际钢板桩入土深度5m,并用土袋填充堰体育钢板桩之间部分,起到防止围堰滑移的作用以确保堰体的稳定性。施工方法先将水抽干,然后清淤泥,整理一条能走挖掘机便道,然后打钢板桩。
6)淤泥清除。在围堰完成后用人工挖井字沟排水、沥水,一周后开始用人工配合机械清除淤泥,淤泥上车运离施工现场。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围堰,坡度1∶1,顶部高于流水面50cm,保证草袋堆叠整齐、密实,遇到渗水等情况要及时上报并处理,作业人员在水下进行作业时,应穿戴胶鞋、安全帽。严禁抽水时在基槽内作业,以防触电事故。
机械在清淤过程中,需保持安全距离不小于10m,清淤时
要保持平稳作业,先用斗对淤泥深度进行检查,不得盲目进入淤泥内,防止机械深陷。基槽边和堰体附近应设置防护措施,防止坠落伤害和溺水。3
结语
围堰技术导流工程建筑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核心,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实现资源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在高山狭谷河流上进行水电开发,首先要做好截流工作,故围堰的设计和施工往往不可忽视,确保围堰的稳定并具有良好的抗渗和防冲性能是前提,要经过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及时实施,才能充分发挥围堰的作用。参考文献:
[1]李晋平.淜头水电站工程施工导流方案设计[J].科技
2008(34).情报开发与经济,
(上接第61页)
合同控制及进度控制产生一定联系,从而使公路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整体处理方案得以形成。33.1
公路软基处理中的质检与监测工艺地表和土体竖向位移的监测
运用沉降板对地表的竖向位移进行观测,对于底层软土而言,应运用分层沉降标观测土体竖向变形。3.2
土的侧向位移
土体侧向变形是对路堤填筑速率进行控制的重要参数。通过设置在坡角的边桩对地表的侧向位移进行观测,运用测斜仪对上体内部的侧向位移实施观测。
在设计的过程中,虽然对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运用,但由于不合理的施工管理,导致地基处理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软基处理施工必须对施工质量得到保障,科学地将
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加强工地技术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使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认真做好。4
结语
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对路基的基础承载力造成直接影响,也使道路建成后的安全及高效运营得到保障。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施工条件以及物理和力学性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彻底改善软土地基,消除隐患,使公路路基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参考文献:
[1]陶云峰.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J].科技传
2012(14):117+114.播,
.[2]滕万里,张杰.论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J]
2012(21):228.黑龙江科技信息,
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