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发展与道德伦理两者关系如何权衡的分析 长沙民政学院 (一)背景介绍
腾讯QQ和奇虎360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两个客户端软件。
腾讯以QQ为基础,向各个方面发展。以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强大的客户群体,几乎人手一号的资源,不断发展吞噬着互联网各个领域。
奇虎360是以安全闻名的企业。其360安全卫士永久免费的策略,使得以很短的时间,占有了绝大多数安全市场份额,也成为了继腾讯之后第二大客户端软件。
根据官方数据,腾讯即时通讯服务的活跃账户数达6.125亿。凭借庞大的用户规模和天然的客户端资源,腾讯也逐步将业务延伸到互联网的诸多领域,如网络游戏、新闻门户、电子商务、电子邮件、影音、播放等等,均抢下较大的市场优势,让人不得不感叹腾讯的扩张力之大。
360公司于2006年7月推出主打互联网安全的\"360安全卫士\"软件,不到一年即成为国内最大的安全软件。据官方数据,其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亿,覆盖了75%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成为国内第二大桌面客户端软件。以该客户端为基础,360延伸出免费杀毒软件、浏览器等产品,均获得了成功。
(二)事件经过
2010年9月27日,360安全卫士宣布发布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窥私软件,而这款软件仅支持监控一款软件,即腾讯QQ即时通讯软件。10月29日,360宣布推出“扣扣保镖”360称该工具将全面的保护QQ用户的安全。11月3日腾讯向其用户发布消息称,将在装有360系列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360与QQ的网络大战正式影响到网络用户正常的上网体验。期间,QQ和360通过各种途径相互的抨击,引起了网民的热议。百度,金山等网络厂商也纷纷表明态度,3Q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最终,引起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高度重视,介入3Q大战,11月21日,腾讯和360同时发布致歉声明,腾讯和360的网站和软件全面兼容。3Q大战告一段落。
事件经过图
(三)留给我们的思考 虽然3Q大战已然结束,但这场互联网大战却引发了我们的深思,腾讯和360作为我们国内知名的网络厂商,为了企业的利润,不顾网民们的感受,在没有征得网民的许可下以网民的用户体验为代价展开所谓的维权战争,这样的行为让我们广大的网民们感到心寒,当然,在现今我国网络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无法说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但毫无疑问的,这是不道德的。
腾讯与360同属我国大型网络企业,其旗下的产品都拥有广大的用户群,他们为了企业的利润,不顾广大用户的感受,或许这样的做法能使企业的短期利润得到提升。但在道德理论方面却是不得人心的。企业在发展和道德伦理两者之间应该如何取舍呢?
企业是以利润为目的的营业机构,我们当然不能要求它摒弃利润,但一味的追求利润,不顾道德伦理也是不得人心的。我觉得若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社会效应,只有社会效应上来了,才会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够持续的发展下去,企业的主体是人,企业的消费对象也是人,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人的。同时,道德伦理的主体也是人。这样来看我们完全是可以兼顾道德伦理和企业的发展的。道德伦理完全是可以作为企业发展的前提的!道德是一个企业的基本素质,企业究其根本是为了社会而存在,并不是为了利润。如果一个企业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伦理,那么势必被消费者所反感,一个被消费者反感的企业当然是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的。所以说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基础上的。
如今的海尔闻名世界,消费者信任的就是海尔这个品牌。海尔也是不负所望,一直以品质服务大众。当年的海尔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海尔刚起步的时候,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了保证海尔出厂产品的质量,为了对得起消费者,曾亲自砸毁海尔的76台不合格冰箱。在当时物资匮乏的时代,企业开工资都困难,莫说是毁坏产品了。海尔的举动无疑是张瑞敏在企业道德和企业发展之间做出的选择,但毫无疑问的,这是一次正确的选择。海尔当年对道德的坚持,成就了现在消费者对它的信任。张瑞敏后来在上海《财富》论坛上说“这把大锤在海尔走向世界,是立了大功的。”所以,可见道德伦理和企业的发展是可以共存的,企业想要长期的发展下去,也必须两者统一发展。
若是必须在伦理道德和企业发展中选择一个,伦理道德无疑是我们应该选择的。就360和QQ的大战来说。3Q大战开始后,网络上出现了一大堆的投票。
据有关统计,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不支持QQ的。我们且不说这件事是谁对谁错,就从这个支持率来说QQ明显是不得人心的,QQ的收费名目众多。各种各样的QQ业务都是要收钱。而360一直以免费的模式在消费者中取得了众多的好评。可见企业道德对企业有多大的作用。
360和QQ的所谓权益之战,都没有顾及到消费者的感受,是一种企业道德的丧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