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动态可视化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动态可视化分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9年第7期总第685期

MODERN CHINESE

现代语文

No.7

General No.685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动态可视化分析

刘田雨1,马 蓉2

(曲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摘 要:针对1999至2018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国内知名学术期刊的相关论文数据及关键词,运用CiteSpace这一新兴的信息可视化技术,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突变探测以与聚类分析,并绘制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1.词汇教学研究近二十年的发文量整体呈先升后降趋势;2.词汇教学研究内容具有多元性且不断深化、拓展,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会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3.词汇教学的研究方法从单一的质化研究或量化研究向质化量化相结合的混合设计发展。

关键词:英语词汇;词汇教学;可视化分析

词汇在语言学习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国从应用语言学视角来看,Meara(1980)对词汇的记忆、储存、教学以及词汇量的测试工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来看,语音、语义等领域的深入探讨也对词汇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Lakoff & Johnson,1980;Lindstromberg & Boers,2005)。

在国内,词汇教学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二语词汇附带习得(苗丽霞,2013;陈莉萍,2015)、英语词

的论文只是进行了描述性研究,而缺乏系统性的计量1999至2018年国内英语词汇教学期刊论文,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分析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研究数据来源与方法(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库进行检索,以“摘要=词汇教学、词汇习得”为检索式,搜索1999至2018年间的相关期刊,并将

外学者曾从不同视角入手,对词汇教学进行了探讨。分析。有鉴于此,本文研究借助CNKI数据库,梳理

汇学习策略(王文宇,1998;马蓉、秦晓晴,2016)、期刊来源限定在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共检索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宋岳礼,2003;朱志敏,2010)、出相关期刊文献673条,然后对检索结果进行手动筛英语词汇记忆(吕文澎,2001;范琳,2008)等。还2007;任春燕,2013)。这些综述类的研究对我们了解词汇教学领域的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论文所引文献时段较早,之后的研究文献需要进一步补充;有

选,即删除与英语词汇无关、与词汇教学关系不密切导入CiteSpace进行操作与分析。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5.3.R4软件进行

有一些学者对词汇教学进行了综述研究(徐密娥,的文献,最终确定500条文献数据作为研究的样本,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通用学术词表创建与应用研究”(18BYY107)

作者简介:1.刘田雨,女,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2.马 蓉,女,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112

可视化分析。使用该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关键词(Key words)进行共现分析,使用Excel对关键词词频、聚类结果等进行数据统计。通过可视化分析所呈现的知识图谱来描述我国近二十年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二、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现状(一)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概况

综观20年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可以发现,相关论文发表量整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英语词汇教学论文发表年度分布(1999~2018)

从图1可以看出,1999至2002年,论文发表量呈上升趋势,每年平均发表5至20篇;从2003至2004年呈持续平稳发展状态,2004年后持续上升,到2007年,论文发表量达到55篇;然后经过短暂的小幅下降后出现急剧上升,到2009年发表量达到65篇,为20年的最高峰;3年后论文发表量减少至50篇,2012年后的论文发表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即便如此,2013年后论文发表量大都维持在15篇以上。由此可见,英语词汇教学研究仍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不过,可研究的视角与可拓展的领域在不断减少。

(二)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热点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作为文章的核心与精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与内容,而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可以看作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徐锦芬,2015)。笔者利用CiteSpace抽取这些论文的关键词,然后将关键词按年份进行归类,同时排除了关键词中诸如词

从表1可以看出,1999~2008年为第一阶段,该阶段研究内容呈现多样性特征,搭配、自主学习、信息技术、构词法、语料库等都是这一阶段的研究热

表1 英语词汇教学关键词词频统计

阶段序列123456710

1999~2008

(第一阶段)关键词语料库搭配学习策略隐喻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词汇记忆多义词构词法教学策略

2009~2018(第二阶段)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义韵心理词库多模态任务型教学词块词汇呈现构建主义文化因素语境理论

汇教学、英语、外语教学、词汇习得等较为宽泛的名词,点。从词汇本身出发,词汇搭配与联想影响着学生词

汇运用水平的高低(李文中,2003);构词法对提高最终提出每个年份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来代表该阶

段词汇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笔者以10年为一个阶段,学生词汇学习兴趣以及增强单词记忆的持久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魏红,2009);多义词教学不仅可以利用Excel进行词频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11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唐 从图2可以看出,“词汇”在2000年出现了突明凤,2008)。研究热点的背后也有国家的支持,变,突变值为5.3329,即2000~2007年间出现了大

如自主学习教学理念是国家所一直提倡并积极引导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词汇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手段(朱武汉,2006),可以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知识的延展性。因此,我们不能单一地从某个角度看待词汇教学,而是全方位、整体上看待某一研究热点。

2009~2018年为第二阶段,该阶段研究内容不断深化,不断吸取新的理论,比如语境理论(夏文静,2014)、多模态理论(陈焕红,2016)、构建主义理论研究者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视角切入。例如,文化因素、背景知识、跨文化交际对词汇教学的推动作用(徐密娥,2007);构建适合不同学生水平的心理词库,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徐欢,2017)。该阶段提出的教学法如任务型教学法、叙事教学法等都对英语教学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叙事在词义联想、搭配和语体特征等方面影响学生对词汇的综合运用能力(郭红霞,2011)。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语言水平来设置任务,帮助学生进行单词记忆以及缩短记忆所消耗的时间(刘敬华,2010)。此外,该阶段研究者们还将词汇的不同分支进行结合,如将词块教学与二语写作结合起来(何玲子,2014)。

2.关键词时间突变分析

通过关键词突变探测(Burst Detection)可测

得某一领域的研究趋势(李杰,2016),借助突变词term)不仅可以得知特定时间出现的新趋势,还可以探测与研究前沿密切相关的突变(burst)。我们对英语词汇教学排序前五的关键词的突变探测进行了统计,具体如图2所示:

Top 5 Keywords with the 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

图2 英语词汇教学Top5关键词突变探测统计114

量以“词汇”为关键词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搭配”在2003年出现了突变,突变值为3.2165,即2003~2004年间出现了大量以“搭配”为关键词的相关论文。同样的,在2012~2014年间出现了大量以“应用”为关键词的相关论文;在2013年出现了以“英语词汇教学”为关键词的相关研究;在2015年出现了以“语料库”为关键词的相关研究。同时可以发现,每个阶段出现的关键词都不一样,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在2000~2007年内是以“词汇”为热点,大多从词汇本身出发,围绕着语义、词汇量、词汇表、搭配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领域较为单一;2002年后,则强调“应用”与“英语词汇教学”,强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不再是单纯地对学

生进行词汇的输入,而更加看重学生的输出,如“输入”“输出”“交互”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刘敬华,2010)。2015年至今,“语料库”深受研究者的喜爱,大量研究都建立在语料基础上,然后进行数据处

理与统计,如王瑞(2016)使用三种语料库,即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弗雷堡语料库(FLOB)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的语料,比较中国学生与英语作为母语的学生英语学习的差异。

三、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趋势(一)研究主题:聚类宏观分析

通过聚类宏观分析,我们可以梳理不同研究领域的演进历程,还可以看出正在兴起的新课题并了解该领域最前沿的思想现状(冯佳,2014)。笔者利用CiteSpace的LLR算法对共引网络进行自动聚类

构成,每一个聚类有其精确的标签,本文的数据集共形成0~5个聚类,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主要聚类包括:词汇教学(#0)、词典(#1)、应用(#2)、搭配(#3)、认知(#4)、教学策略(#5)。笔者采用Excel,对每个算法下排序前三的主要标签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2所示:

词汇教学聚类:本聚类主要围绕组块构建、多模态理论、系统理论、词汇的输入与输出展开。在认知心理学下进行组块构建对词汇记忆策略有很重要的影响(洪显利,2003)。在系统理论下将英语词汇教学

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词汇的感知、认读、理解、

(黄乐平,2015)等。研究内容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cluster)运算,聚类的划分由共引关系密切的文献(burst 运用、复习与归纳(刘志云,2010)。从多模态理论视角下来看,教师利用不同媒介或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来呈现学习资料,可以提高学生词汇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陈焕红,2016)。

图3 英语词汇教学聚类知识图谱

表2 聚类标签统计

聚类大剪影其他标签(LSI、号小度标签(LLR)MI)

词汇教学、大多模态理论、系0

18

0.711

学英语、组块统理论、输入与构建

输出

词汇表、词1120.584

典、英语词汇语料库、积极词教学

汇、词汇记忆应用、词汇学教学与测试、隐280.826

习、学习策略喻能力、有效运用

搭配、类联记忆策略、认知370.695接、联想语言学、课堂学习

4

6

0.780

认知、产出性中心主义、词语词汇、学习者联想、英语教学策略、英词汇系统认知、560.834

语词汇习得、翻译教学、英语英语词汇

教学

词典聚类:本聚类主要围绕词典、积极词汇、词汇记忆展开。其中,词典作为中介进入外语词汇教学,对扩大学生词汇量以及词汇运用能力有显著影响(魏向清,2010)。词典的介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一些具有词典功能的软件应运而生,人

们对它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但其对词汇的语释存在误差,有时会对学习者产生误导。此外,在词汇教学中,学生的词汇记忆以及对积极词汇的运用能力一直备受关注。死记硬背式的记忆法逐渐被淘汰(余杨,2008),为了提高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效率,作为教师要探索更有效的单词记忆和教学方法。

应用聚类:本聚类主要围绕学习策略、隐喻理论、教学与测试展开。从学习策略层面来看,我们提倡学生要找寻适合自身的词汇学习策略(马川冬,2007)。在隐喻认知理论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词汇理解,以此来提高词汇记忆的效率(李争艳,2003)。在词汇教学中词汇测试工具较为单一,大多是书面形式,缺少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李跃平,2003),因此,教师要学会利用科学统计法对测试成绩作出全面、准确的分析。

搭配聚类:本聚类主要围绕认知语言学、搭配、翻转课堂展开。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的理据解析法可以被很好地用来讲解词汇(王改燕,2012)。从搭配方面

来看,学习者在词汇知识的深度、广度上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与是否掌握词汇类联接、搭配有着直接关系(濮建忠,2003)。翻转课堂一词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郑艳(2016)探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内涵以及如何平衡课堂主体之间与课堂环境之间的关系。

认知聚类:本聚类主要围绕学习者、中心主义、产出性词汇展开。该聚类从学习者主体出发进行研究,关注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运用情况(谭晓晨,2006)。此外,在英语教学中,句子中心主义备受关注,郑显臣(2002)提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句子中的词汇、词块、结构进行分析,不断推进词汇教学的深入发展。

教学策略聚类:本聚类主要围绕翻译、教学法展开。从翻译与词汇教学角度来看,通过建立不同的词汇衔接模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句与句之间的深层大意,提高翻译的准确性(金铠,2009)。教学法在英语词汇上得到广泛应用,如刘晓红(1999)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联想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这也体现了英语词汇教学向跨学科发展的趋势。

(二)研究方法:高被引文献阅读分析下面主要通过高被引文献阅读分析来探究词汇教学的研究方法。笔者选取引用频次较高的文献进行阅读、归类,这些文献多为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又包括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量化研究的数据来源以数字

115

形式呈现,质化研究以文字陈述形式呈现(文秋芳,2001)。笔者发现,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方法由最初单一的量化分析或质化分析发展到目前的量化与质化分析相结合的混合设计。

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方法起初较为单一,多采用实验或测试的方法,对实验组或控制组进行样本T检验(Student's t test)对比统计。将学生划分为实验组、控制组进行实验(前、中、后测),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肖福寿,2000;章柏成,2004)。但这种方法所花费的时间较长,研究对象不可控因素较多,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出研究结果,并且难以对研究问题进行论证。

随着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扩大,使用的研究工具、统计方法也不断增多,呈现出以量化为主,质化不断丰富,质化量化相结合的趋势。研究方法趋向多样性和系统性(于涵静、戴炜栋,2016),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调查问卷、访谈法、语料库等。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Wordsmith索引软件来提取词汇的词簇,这一方法是对国内词汇研究方法的突破和创新(李文中,2007;马广惠,2009)。针对不同词汇教学研究,研究者可以采用不同方法,提高了研究结果的信度、效度,也大大节省了时间、精力等物质层面的损耗。

四、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启示

本文研究借助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国知网对近二十年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得到以下结果与启示:

首先,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论文发表量整体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英语词汇教学一直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近二十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仍存在着研究视角、内容、课题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可研究、可拓展领域不断减少。实际上,英语词汇教学不是一个的版块,该领域中每个单元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已有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热点与热点的联系、领域与领域的沟通,寻找新的研究增长点,推动词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具有多元性且英语词汇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语言研究中的学科交叉融合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徐泉,2012)。从关键词词频统计结果来看,初期词汇教学研究热点局限在单纯的词116

汇、教学等方面。随着其他研究领域不断扩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实施科研资助力度的加大,英语词汇教学研究也向多方面发散、扩展,如心理词汇、认知语言学、学习策略、语料库统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领域与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信息技术、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后期,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热点呈减少趋势,说明这个阶段的研究已经到了亟需突破的“瓶颈期”,即使如此,仍产生出一些创新点、增长点,其中,跨学科研究体现得尤为突出。

再次,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多以单一的量化研究或综述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较少。在已发表的相关论文中,有些研究步骤描述不够详细、清晰,一些综述性文献也没有对后来的研究提供帮助,文献缺乏可信度。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扩大,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工具和统计方法也日渐丰富。我们知道,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来自于平时的教学实践,反过来也会对教学实践产

生深远影响,尤其是该领域中的一些实证研究、应用研究或理论性、经验性的探讨,对英语词汇教学实践均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会成为今后该领域研究方法的首选,质化研究将继续呈现多样性的特点,更多的量化研究方法也会被不断发现、验证、使用。

参考文献:

[1]Lakoff,G. &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Lindstromberg,S. & Boers,F.Means of mass

memorization of multiword expressions, part one: The power of sound patterns[J].Humanising Language Teaching,2005,(1).

[3]Meara,P.Vocabulary acquisition:A neglected

aspec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J].Language Teaching,1980,(13).

[4]陈焕红.利用多模态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J].中国

教育学刊,2016,(11).

[5]陈莉萍,黄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和阅读任务中词

汇附带习得研究[J].海外英语,2014,(3).

[6]冯佳,王克非,刘霞.近二十年国际翻译学研究动态的

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1).[7]范琳,刘振前,李旭奎.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记忆策略

训练研究[J].外语教学,2008,(1).

[8]郭红霞.试论叙述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J].外国语

文,2011,(3).

[9]何玲子.英词词块教学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分析

[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报,2014,(1).[10]黄乐平,王俊超.建构主义视角下词汇教学模式新探索

——兼论英语词汇教学的理据性和建构性[J].外语学刊,2015,(5).

[11]洪显利,冉瑞兵.英语词汇学习中组块构建记忆策略的

理论基础及其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2).

[1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3]金铠.语篇的词汇模式与翻译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

究,2009,(4).

[14]吕文澎.英语难词记忆法: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

2001,(3).

[15]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16]李文中.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主题词研究[J].现

代外语,2003,(3).

[17]李文中.中国英语新闻报刊中的词簇分析[J].中国外

语,2007,(3).

[18]李跃平,邵永真.标准化统计分析法在大学英语教学测

试统计中的实践[J].外语教学,2003,(1).

[19]李争艳,汤永明.隐喻认知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5).

[20]刘敬华.“输入”、“输出”、“交互”理论在词汇教学中

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10,(12).

[21]刘敬华.运用任务型教学促进词汇附带习得[J].教学

与管理,2010,(33).

[22]刘志云.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J].现

代教育科学,2010,(10).

[23]刘晓红.联想式英语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7).

[24]苗丽霞.国内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现状与发展

[J].外语界,2013,(5).

[25]马川冬.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

[26]马广惠.英语专业学生二语限时写作中的词块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1).

[27]马蓉,秦晓晴.二语词汇学习的动机策略发展研究:动

机的动态视角[J].外语界,2016,(1).

[28]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及词块[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

[29]任春艳.第二语言词汇知识与能力研究综述[J].首都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1).

[30]谭晓晨.中国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J].外

语教学与研究,2006,(3).

[31]宋岳礼.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2).

[32]唐明凤.原型理论及词义扩展模式在英语多义词教学

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S1).

[33]王改燕.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词汇理据解析与二语词汇

教学[J].外语教学,2012,(6).

[34]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

研究,1998,(1).

[35]王瑞.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做”类动词语义

韵比较研究[J].外语学刊,2016,(6).

[36]魏红.构词法是迅速扩大英语词汇量的有效方法[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

[37]魏向清.外语词汇系统认知的教学策略与词典的介入

[J].中国外语,2010,(3).

[38]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

文写作(中文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9]肖福寿.用词型法进行英文词汇教学[J].外语与外语

教学,2000,(5).

[40]徐锦芬,聂睿.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二语写作研究

动态可视化分析(2004—2014)[J].外语电化教学, 2015,(4).

[41]徐密娥,李炯英.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回顾和前瞻

[J].外语界,2007,(3).

[42]徐泉,张维友.全国首届英语词汇学教学与研究研讨会

综述[J].中国外语,2012,(1).

[43]徐欢,贾冠杰.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库组织

及发展的实证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17,(2).[44]夏文静.语境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外国语文,2014,(3).

[45]余杨.探索大学英语的词汇记忆与教学[J].西南民族

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3).

[46]于涵静,戴炜栋.国外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趋势的可视化

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外语界,2016,(5).

117

[47]章柏成,韦汉.英语词汇教学的呈现方式研究[J].外

语与外语教学,2004,(4).

[48]郑艳.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生态的建构[J].外语学刊,

2016,(2).

[49]郑显臣,张智杰,塞煜.“面向对象”技术与英语教学

中的“句子中心主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

[50]朱志敏.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0,(30).

[51]朱武汉.多媒体辅助英语词汇教学探究——一项基于

大学英语教改模式下的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6,(3).

A Dynamic Visual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Research in China

Liu Tianyu,Ma Ro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aim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hot issu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research in China. This study uses CiteSpace as an emerging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key papers and keywords related to domestic well-known academic journals included in the CNKI database from 1999 to 2018. By co-occurrence analysis, keyword mutation detection and cluster analysis, we have drawn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research.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First, the vocabulary teaching research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has been increasing first and then decreasing; Second, the content of vocabulary teaching research is diversified and deepening and expanding; cross-development with other disciplines will become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Third, the research method develops from a singl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r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hybrid design.

Key words:English vocabulary;vocabulary teaching;visual analysis

1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