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肋骨骨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肋骨骨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损伤疼痛(肋骨骨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2019 年)

一、 中西医病名:

(一) 中医病名:损伤疼痛(TCD编码:BGU050) (二) 西医病名:肋骨骨折(ICD编码:S22. 300) 二、 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9-94)》。

(1) (2)

有明确外伤史。

局部肿痛,咳嗽、深呼吸及活动时疼痛加剧,受伤部位压痛明显,或触 及骨擦感,胸廓挤压征阳性。

(3) 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及了解是否合并气、血胸。

2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进行诊断。

(1) (2)

病史:可有外伤史。 临床表现:

① 主诉:胸痛、气促、咳嗽、呼吸困难;

② 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 ), 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 X线胸片检查或CT可观察骨折情况并了解胸内脏器有无损伤或其他病 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 骨折分类

1 •少数(W2)肋骨一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少数肋骨。局部肿痛,压痛,胸廓 挤压征阳性,少见并发气、血胸者。

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多根肋骨。除肿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外, 常岀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

3•肋骨多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多根、多处肋骨。除肿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外, 表现为反常呼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常可岀现连枷胸。

(三) 骨折分期和证候分型

1・早期:伤后2〜3周内

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损伤早期,胸胁部肿、痛并见,气促,呼吸困难。 或胸胁满闷、胀痛,痛处不定;或胸胁刺痛,痛有定处,拒按拒动。舌淡红,苔 薄白,脉弦或紧。

2. 中期:伤后4~8周

营卫失调,瘀血凝滞:损伤中期,胸胁瘀血未尽,筋骨未坚,胸胁刺痛,夜 间隐痛、胀痛,夜寐不安。舌暗红,苔薄,脉弦而涩。

3•后期:伤后8周以上

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损伤后期,胸胁部隐隐作痛。或伴面色少华,头晕心 悸,

呼吸气短,舌淡,苔白,脉虚细;或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淡红,苔少, 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肋骨一处骨折,无明显移位,一般不需整复;多数肋骨折,成角、移位较多 者选择进行复位。肋骨骨折患者往往疼痛剧烈,病人呼吸困难,影响咳嗽排痰, 易并发血气胸、肺部感染等。因此,肋骨骨折治疗重点在于固定制动、消肿止痛, 预防血气胸并发症的发生。

(一) 外固定

1 •肋骨固定带、胸部支具固定法

适用于肋骨一处骨折或多处骨折但无连枷胸者,包括普通多头带、弹力固定 带、弹力钢片固定带等,具有操作简便、舒适有效和不易松动的特点。患者坐位, 于骨折处敷贴伤药,棉垫保护,以骨折区为中心,多头带环胸包绕,各接头分别 打结包扎固定。U前多选择成品肋骨固定带,一般为搭扣式弹力固定带,对于多 根肋骨骨折、损伤严重者,可选用带钢片支撑的弹力固定带,固定时间3〜4周。

2.

胸壁牵引固定法

适用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引起浮动胸壁,连枷胸患者。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必 须迅速固定胸壁,减少反常呼吸引起的生理障碍,此时可行胸壁牵引固定术。其 方法是:在浮动胸壁中央,选择1〜2根下陷严重的肋骨,在局麻下用布巾钳夹 住下陷的肋骨,将软化胸壁提起,用牵引绳通过滑车进行重量持续牵引,从而消 除胸壁浮动,牵引时间为2〜3周。临床上只有多数肋骨骨折或肋骨多处骨折, 移位明显、其至造成浮动胸壁时,需予复位治疗。复位时应注意动作轻巧,切忌 粗暴,避免增加损伤。

(二)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

治法: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推荐方药:伤气重者,复元活血汤加减。柴胡.瓜篓根、川楝子、丹参、当 归、红花.炮甲、大黃、桃仁、枳壳.青皮、甘草等。伤血重者,血府逐瘀汤加 减。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川茸、牛膝、款冬、杏仁、 桔梗、甘草等。

中成药:通痹胶囊等。

2•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

治法: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推荐方药:三棱和伤汤(《中医伤科学讲义》)加减。三棱、莪术、青皮、 陈皮、白术、枳壳、当归、白芍、党参.乳香、没药、甘草等。中成药:通痹胶 囊、大活络丸、复元活血汤等。

3•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偏气血不足者,八珍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川写、当归、熟地、 芍药、党参、口术、茯苓、柴胡、陈皮、香附、枳壳、桔梗、甘草等。偏肝肾亏 虚者,六味地黃汤加味。当归、芍药、熟地、川茸、杜仲、续断、香附、枳壳、 甘草等。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人参养荣丸、复元活血汤等。

(三) 中药外治

1 •中药敷贴:止痛膏外用,化瘀止痛。

2•热敬灸:温补气血,舒筋活络,改善气血运行,减轻局部肿胀特工 3•中药离子导入: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四) 其他疗法

1 •中药熏洗治疗:骨折中后期,瘀血阻络,局部仍有疼痛者,可选用海桐皮 汤

等中药熏洗治疗。

2•物理疗法:适用骨折中后期,如红外线照射、中频电疗法等。 3•胸膜腔穿刺抽气.抽液及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五) 并发症及防治

1 •气胸:肋骨骨折使胸膜腔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胸膜腔内积气则为气胸。轻 者可无症状,重者呼吸困难,或见纵膈摆动(开放性气胸),或见纵膈偏移(张 力性气胸);X线:肺萎陷、胸膜腔积气、可有少量积液。

(1) 闭合性气胸:如胸腔积气较少者(肺萎陷<30%),对肺功能影响不大, 不需特殊处理,积气往往能自行吸收;若积气较多(肺萎陷>50%),有胸闷、 气急、呼吸困难,可在第二肋间隙锁骨中线处行胸腔穿刺,抽出积气。

(2) 开放性气胸:先以凡士林油纱布等填塞伤口包扎,阻止胸腔与外界空气 相通,变开放为闭合,待病情好转后,再进行清创术,注意内脏是否损伤。

(3) 张力性气胸:紧急降低胸腔内压力,之后再行胸腔闭式流术治疗。 2•血胸:胸膜腔内积血则为血胸,常合并有气胸,称气血胸。可见胸闷、气 促、休克等低血容量表现;X线可见液平面;胸膜腔穿刺可明确诊断。

(1) 非进行性血胸:小量血胸(<0. 5L),无需特殊处理;伤后12-14小 时后复查,血胸达中量(0・5~l・0L)以上,则在腋后线第1、8肋间隙进行胸 膜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积极预防休克和感染治疗。

(2) 进行性血胸:持续脉搏加快、血压降低,或虽经扩血容量血压仍不稳定, 或经闭式胸腔引流量每小时超过200ml.持续3小时,或胸腔引流血液迅速凝 固者,应考虑进行性血胸,应积极抢救、抗休克,进行开胸探查。

3. 肺部感染:多发性肋骨骨折多因肋骨骨折断端刺激肋间神经产生局部疼痛, 呼吸受限,病人不敢咳嗽,痰液储留,从而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引起肺部 感染,表现为胸闷、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引起呼吸和循 环功能障碍。早期预防以加强止痛,预防并指导咳嗽、排痰练习;治疗以清热解 毒、止咳祛痰为主,并合理运用抗生素治疗。

(六) 健康指导

1 •情志调摄:肋骨骨折患者多见疼痛剧烈、呼吸困难,患者多有焦虑、急躁, 并对疾病预后有惊恐心理。故应详细了解病情、争取合理治疗措施,同时给予心 理调摄,耐心细致安慰和解释,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帮助了解损伤修复过程和 治疗措施,以配合治疗。

2•体位指导:嘱咐患者卧床制动,定时翻身,并请家属定时按摩紙尾部,预 防压伤和褥疮。只能健侧斜向翻身,注意保护胸肋部,以免加重损伤。

3•外固定护理:多根肋骨骨折应绝对卧床6周左右方可下床活动。绷带和支 具固定松紧要适宜,必要时给以调整;观察固定胶布有无脱落、过敬,过敬轻者 给局部涂氟轻松软膏,起水泡或溃破者,可涂以龙胆紫或无菌敷料覆盖,并更换 绷带纸夹固定。强调患者即使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可以随意下床活动,不可私自 去除肋骨外固定,以免骨折断端刺伤肺脏。

4 •饮食调理:

早期: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的饮食或者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

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必要时以大承气汤煎服泻热通便。

(1)

中后期:饮食应以营养和钙质丰富的食物为主,按照健脾和胃,补益肝

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

(2) 5.

并发症的护理

咳嗽、咯痰不爽:嘱多喝水,鼓励并指导咳嗽、排痰,在病情允许情况

下,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2) 腹胀、便秘:自行按摩腹部,每日在右下腹顺着结肠向上.向左、向下 按摩,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3次,可预防腹胀便秘。

(3) 血.气胸以及肺部感染:维持有效的固定,半卧位有利于患者咳出痰液, 注意患者面、唇颜色,注意呼吸情况变化。

6. 功能锻炼 (1) 早期指导:①指导腹式呼吸;②指导咳嗽、排痰;③锻炼患侧肢体,包 括被动运动患侧上肢,使之能从头顶达到对侧的耳廓。

(2) 中期指导:①深呼吸、吹气球训练,增加肺活量;②四肢关节屈伸功能 锻炼,渐进式行扩胸运动;③少数肋骨单处骨折患者保护下可在按医嘱下床功能 训练。

(3) 后期指导:下床训练,扩胸运动,步行有氧训练。 三、 疗效评价

(一) 评价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9-94)进行评价。

1•治愈:骨折对位满意已愈合,局部肿痛消失,咳嗽及深呼吸无疼痛。

2.好转:骨折对位好,基本愈合,局部有轻微疼痛及压痛,胸廓挤压征(士)- 3•未愈:骨折未愈合,局部肿痛无改善,或仍见反常呼吸,胸廓挤圧征阳性。 (二) 评价方法

一般根据患者主诉疼痛、局部压痛、胸廓挤压征等,治疗后X线片骨折 愈合等情况,进行评价。

四、 难点分析

1.部分严重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影响中医治疗的疗效判断。 2•中药辨证论治存在个体化,无法完全按照该诊疗方案使用。 3•患者往往提出中药外治疗效缓慢,接受度不高。

4•该类患者往往因外伤存在纠纷,往往会要求执行一些自己的治疗意见,不 满足时即岀现不满情绪,对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