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嘶.

哑(sī)

娉.

婷(pìng)

丰润.

(rùn) B.姹.紫(chà) 飘逸.

(yì)

今朝.

(zhāo) C.呢.

喃(ní)

嫣.

红(yān)

摇曳.

(yè) D.冠.

冕(guàn)

分.

外(fèn)

枉.然(w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妖娆 契机 挚爱 一代天矫

B.薔薇 悲奋 腐烂 江山多娇

C.海峡 凝望 一枚 风流人物

D.喉咙 墩厚 坟墓 稍逊风骚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1 / 13

惟余莽.

莽(mǎng) 成吉思汗.

(hàn)

顿失滔.

滔(tāo) 红装.

素裹(zhuāng)

A.《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诗的上阕以“望”字领起,写北国风光的壮丽雪景;下阕以“引”字领起,纵论历史,歌颂无产阶级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B.《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现代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等。

C.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选取“春”“笑响”“细雨点”“鹅黄”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温馨、美好、洋溢生机的画面。

D.台湾诗人、散文家余光中的《乡愁》,以时间的变化组诗,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A.“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且已经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B.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C.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和平是世界最大的希望。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5.名句默写。(6分)

(1)《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我死了,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2 / 13

(3)后来啊,____________________。(余光中《乡愁》)

(4)____________________,你像;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6.名著阅读。(4分)

艾青,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号海澄。艾青的成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对抚养他的养母大堰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单元是一个诗歌单元,我们学习了《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著名诗篇。今天让我们漫步于诗苑,含英咀华,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某校九(1)班为了营造高雅的班级文化,开展一次“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9分)

(1)现代诗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又一座丰碑,可谓是群星璀璨,其中以郭沫若、艾青、闻一多、徐志摩、林徽因、穆旦等为代表的诗人受到大家的青睐,请你从中选出一位你喜欢的诗人,写出他的代表作及其中的名句。(3分)

(2)现代诗歌人才辈出,流派众多,根据你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写出你所知道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及作品。(3分)

(3)在学习过程中,班级决定开展一次“诗歌吟诵会”,大家推举你做主持人,你打算用怎样的开场白调动学生热情?(50—70字)(3分)

二、阅读(43分)

(一)沁园春·雪(14分)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3 / 13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词中“风骚”原指《________》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________》。上阕所使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下阕为________________。(4分)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4 / 13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2分)( )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4.作者评价几位帝王,在用词上有什么不同?(2分)

5.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乡愁四韵(15分)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5 / 13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6 / 13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1.从诗歌的形式特点看,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四韵”?(3分)

2.四个意象各有什么具体的内涵?(4分)

3.这些物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分)

4.第4小节的句式为什么要改动?(3分)

5.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的共同主题。请你摘录一句古诗词中关于“乡愁”的句子。(2分)

(三)新 叶(14分)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窗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得眼睛刷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面前拂过。“啊,你好,新叶!”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7 / 13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把燕子飞来当做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定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当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待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远,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或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于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它扶持着艳丽的花朵、香甜的果实,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荫,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持,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齐齐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大地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祥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8 / 13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1.通读全文,第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2.文中赞美了新叶诸多可贵品质,请你简要写出其中四种。(4分)

3.作者赞美新叶的目的是什么?(2分)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再写出包含这一词语的一句诗词或仿照这个句子再另写一句话。(3分)

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 ....

绿肥红瘦:

诗句:

仿句:

5.按下面例子,请另找--处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简要说说好在哪里。

示例:第①段“光秃秃的枝条上”与“淡绿、鹅黄色的嫩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嫩芽\"的勃勃生机。(3分)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9 / 13

三、作文(50分)

任选一题作文。

1.春,来了,悄悄地,静静地。来的时候,大自然还没有苏醒,一切生物还在冬眠。春来了,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似乎一夜之间,冬天已经离去,春天悄然降临。春来了,真好。

请以“春满大地”为题写一首诗,不少于20行。

2.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我们感受到祖国江山的雄奇壮丽;从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娇美;从穆旦的《我看》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机勃勃……

请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表达你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悟。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10 / 13

参考答案

一、1.C 2.C 3.A 4.C

5.(1)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4)雪化后那片鹅黄 新鲜初放芽的绿

6.蒋正涵 大堰河——我的保姆 深深的挚爱 无尽的怀念

7.(1)示例:徐志摩《再别康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示例:新月派代表作家:徐志摩、孙大雨、饶孟侃、林徽因、于赓虞、刘梦苇、闻一多、朱湘、邵淘美、卞之琳。作品:闻一多的《死水》。

(3)示例:同学们,大家好。许多诗句像阳光一样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为之鼓舞,让我们漫步诗歌天地,展示我们的风采,“诗歌吟诵会”现在开始。

二、(一)

1.诗经 离骚 描写 议论、抒情 2.C 3.C

4.评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分别用“略输”“稍逊”,表示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评价成吉思汗时,用“只识”,不但有“可惜”的意思,而且有近乎嘲讽的意思,批评得就更严厉一些。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11 / 13

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

(二)

1.【答案】本诗每节一韵,4节“四韵”。每节首尾呼应,使每节都像一个独立“乐段”,四个乐段之间结构相似,形成回环复沓、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其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一个“啊”不仅舒缓语气,更有一种情深意切的味道。

2.长江水——醉酒——滋味:是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乳汁,它是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海棠红——沸血——烧痛:极富古典韵味,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热爱。雪花白——家信——等待:以雪花的洁白无瑕隐喻游子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腊梅香——母亲——芬芳:预示春天来临,统一是人心所向,母亲对游子永远具有吸引力。

3.诗人刻意选取的这四个物象,以形式之美承载思想情感的美,无一不深深地刻有中华民族的印记。它们都有表现“乡愁”的具体内涵,恰到好处地与诗歌主题相符合。

4.作者第4小节的句式未按照前三节的句式写,而改成“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这是为了突出诗人思念母亲就是思念家乡,母亲的芬芳就是家乡的芬芳。这样表达让读者更容易了解乡愁的滋味,是乡愁滋味的具体化。

5.示例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示例二: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示例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12 / 13

(三)

1.承上启下

2.提示:①一生短暂,热爱生活。②不惧环境恶劣。③忠于岗位。④与地不争,与人有益。⑤辛勤工作。⑥美化环境。⑦从不炫耀。⑧知恩图报。

3.赞美像新叶一样青翠、蓬勃、谦逊、诚恳的人生。

4.绿叶多红花少。诗句示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仿句示例略。应符合“也许是因为……的缘故,比……更……”的句式。

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三、略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13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