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感悟亲子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2010

感悟亲子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2010

来源:筏尚旅游网


感悟亲子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摘要:

对爱心亲子园,我有爱。就像对自己的孩子,总觉得做的还不够,总觉得还可以再为她做些什么,总觉得她应该还可以再完美些。报着这样的信念,在担任亲子园教师的几年中,对活动的组织策略我也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与思考中,我也正在逐步成长。

关键词:亲子活动 指导策略

正文:

从2008年至今,我已担任了三年的亲子园教师,承担过不同月龄段宝宝的教学工作,对如何让亲子活动真正成为家长科学育儿的重要途径做了尝试和探索,现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交流。

1、沟通是根本

亲子活动时教师要及时地与家长交流宝宝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宝宝在家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建议,提升家长的家教水平。

如在亲亲热热环节中,果果还是扭扭捏捏,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发现,父母在宝宝很小的时候便告知宝宝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其实,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世界,但是由于父母对陌生人的不断提醒,所以当身旁有陌生人或刚进入

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就会比较敏感,再加上他们对父母有一定的依赖性,所以会出现紧紧贴在父母身后不愿意表现的情形。

如何易霖小朋友非常聪明,逻辑智能是他的最大优势,其发展明显的超出了与他同龄的宝宝,但他的运动智能发展不足,跑、跳、爬都较落后,身体协调能力也欠缺。针对他这种情况,我与家长多次交流,提出在家进行运动的若干建议,家长非常赞同,并表示要有目的地予以实施。

2、游戏是关键

宝宝参与活动最离不开的就是游戏,游戏能让宝宝在自然的状态下,自然的活动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发展。如:我为宝宝每人准备了一彩纸,请宝宝们练习剪纸,我采取的方式是吃面条,请宝宝用剪刀剪直线,面条做好被放在盘子里,宝宝们介绍着自己的面条是什么味儿的,还给家长们尝一尝,通过这个活动,宝宝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家长们说:“我们家宝宝现在在家也爱用您教的方法练习剪纸了,知道怎么拿,怎么放,在家里也是按老师的方法做,原来我们从来都不让宝宝动剪刀,怕有危险,现在我们也给宝宝卖了新剪刀,在家里按照老师的方法指导宝宝,将活动延伸到了家中。我们宝宝的剪纸在家园的共同指导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总之,抓住宝宝的年龄特点,让宝宝在玩中快乐成长是组织活动的重要原则。要采取多种适宜宝宝年龄特点的游戏形式,指导宝宝有目的的进行活动。实践证明,只有丰富多彩的亲子游戏、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才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实现亲子双方同乐、同学、同步成长。

3、注重家长的主体性

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措施调动家长主动参与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如玩音乐游戏“我的身体都会响”时请家长与宝宝面对面表演,玩滑板时与宝宝交换玩,与宝宝共同参与感统训练,亲子游戏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如“猫捉老鼠”中的大猫、“袋鼠”中的袋鼠妈妈、大灰狼等。家长在与宝宝同乐过程中不仅增进了亲情关系,也亲身感受到宝宝的学习历程,进一步了解了宝宝的成长发展规律,更新了育儿理念。

4、斟酌指导性语言的表述

在活动做做玩玩环节中,宝宝们对制作水果皇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都愿意自己剪剪、贴贴、画画,他们的小手创作出了许多图案,如红红的太阳,清清的小河,弯弯的月亮,还有能干的何易霖和石悦澎都会写数字了,他们欣喜的和我讲述着他们的作品。但是依然还有些家长比较急于求成,如洪琛沣的妈妈一直忙着在自己涂色,遇到这样的现象,我并没有立刻制止或纠正她的行为,而是换了一种方法,我说:“哦,筱雯在自己涂了,多能干啊,王子钦也在自己涂了,老师表扬你!”听到这,洪琛沣妈妈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立刻把手中的油画棒递给了洪琛沣,让他自己涂。由此可见,指导家长的方法有很多,有时,开门见山的说教可能会让家长觉得尴尬。

5、材料的可操作性是前提

在活动玩滑板时,活动指向是练习双臂撑行,可因为滑板宽度较宽宝宝很少能双臂撑行,坐在上面滑行家长操作时又比较累,所以游戏的时间较短,没有能够很好的去挖掘活动内容,所以我们应注意活动材料的可操作性。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总会华丽些,其实贴近宝宝经验的材料,宝宝更容易操作,如有一次,我们玩绳子,既简单又有趣,家长和宝宝们玩的不亦乐乎。平时不太愿意参加活动的爸爸也融入其中,把绳子系在身后做尾巴,让宝宝来抓,像个大宝宝一样奔跑着。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除了添置必要的设施外(现成的玩具,材料等),在生活中的许多废旧材料,都可以成为再利用的极好资源。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和自然物的使用,例如:各种物品包装盒,包装带,树的落叶,水果核等的巧妙运用。这些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省资金,更重的是有利于宝宝直接地感知和探索学习。

6、把握宝宝的月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有一次,我们的做做玩玩环节内容是夹珠子,指向是练习手部力量,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我让宝宝用筷子夹圆木珠,周诗玥因夹不起来,急得把小碗里的珠子打落了满地……

0-3岁是婴幼儿大脑、身体动作、感知觉、自我意识等发展的重要时期,亲子教育旨在促进宝宝这些方面的发展。婴幼儿喜欢自主、独立并“胜利”地完成一定的任务,因此,应允许他们在自己的发展水平上自主地与周围世界互动,为他们提供的教育内容要适合于他们的实际水平,千万不要过难,这样,他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胜任感、自主感。出生头三年是自信形成的关键期,如果教学内容脱离了婴幼儿的实际水平,使得他们总是在成人的帮助或包办代替下才能完成任务,则他们获得的学习体验是失败感和挫折感,不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我们要根据宝宝的月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发展需要的活动指向。适宜的指向应是既高于宝宝的现实发展,又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既考虑宝宝某一方面发展的需要,又要着眼于宝宝整体发展的需要。因此,亲子活动的指向一定要符合宝宝发展的需要,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7、理解宝宝的个体差异

教师控制活动的内容和时间的长短,带着所有的宝宝一起做同样的事情,这样做是基于班里所有的宝宝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可实际并非如此,尤其是有的班宝宝月龄差距较大,这样做容易带来以下问题:活动内容对有的宝宝过难,对有的宝宝又太简单,难以有效促进宝宝的发展;宝宝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教师很难通过个性化的选择活动观察宝宝的兴趣爱好、发展特点等个别差异和家教模式,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等等。这要求亲子教育应充分体现发展适宜性原则,一方面要适宜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适宜于不同的个体。教师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学习方式、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上的差异,考虑家庭背景、家长抚养方式、看护人的育儿水平、亲子互动模式上的差异等,多采取个别化或小组活动的形式。同时,教师要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宝宝准备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材料,让宝宝有自主选择的机会。教师要重视自身在小组和个别活动中的作用,做宝宝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和示范者。

8、及时调整活动策略

我们老师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要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觉得哪儿要改进就立即要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改进。如在泥工活动“做饼干”时,我们提供现成的模具让宝宝在饼干上创作,但发现宝宝们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然后就无所是事。于是,我们及时调整活动策略,投放铲子、小刀等模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导宝宝继续操作。果然,宝宝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活动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效果。

9、活动应具开放性

亲子活动不可能解决孩子所有的发展问题,也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的全部。因此,我

们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家长进行必要的示范和讲解,同时要考虑活动的指导性要向家庭延伸,每一次活动后要对家长提出,回到家中应继续完成的任务。在设计亲子活动时,要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让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到,对家长提出的要求要具体,有可操作性,鼓励他们举一反三,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方法。家长不仅是被动的学习者,他们也有许多丰富的经验和方法。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与他人分享他们的育儿方法,交流成功的育儿经验,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在设计亲子活动过程中,应了解家长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和经验,可以适当将家长的好做法引进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充分运用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亲子活动才鞥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亲子活动的方式应该是开放的,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可以根据季节不同适当安排在室内或室外活动。

亲子园的一切都会在宝宝们的童年生活中留下美好的回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能愉悦宝宝们的心灵,能增强宝宝们的自信,能唤醒父母的童心和责任心。在亲子教育这条路上,我将继续探索,继续前行,努力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与宝宝、家长们共同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