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简介
在假期里,我看了一部小说,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其作者就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写于1863年前后,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统治的遭到残酷事件发生之后。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乘大漩涡之机逃离了船长尼摩的控制,回到了家乡。
二、读书的收获和思考。
看一本书不仅只是读懂它的字句,理解它的意思,而更加重要的是理解其内在更深层次的内涵,在合上书之后闭上眼,在自己的思想上加以拓展和思考,思想作者之思想,品味主人公之情感,查漏补缺,这才是真正地“消化”完一本书。而《海底两万里》正是一本承载人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的书。
首先粗粗地浏览一遍,你能在书中看到的是精妙无比神奇美丽而充满神秘的海洋世界,作者以自己的参观角度来描写,向读者真实有厚度地传达了阿龙纳斯在鹦鹉螺号潜艇上所观所想。仿佛一翻开书页,就穿越进了阿龙纳斯的意识中,伴随他阵阵震惊的想法,一睹大海这生命起源地的传奇瑰丽。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大海的瑰丽壮阔气宇轩昂。
随后,再仔细地参阅第二遍,我发现了一些隐藏在作者华丽笔调之下的东西。那就是人物的种种情感纠葛。讲道人物,就不得不提起一个在书中传奇而又神秘的人物——尼摩船长。
在一次次给鹦鹉螺号带来危机的事件中,阿龙纳斯或是陷入深深的恐惧而颤栗,或是跌坐在床上思想些没用的想法,又或是看向自己的仆人康塞尔和同伴尼德·兰求助。但是作为鹦鹉螺号的灵魂尼摩船长的表现却和这个胆小的学者有着天壤之别,他冷静、沉着、自信、无畏,在鹦鹉螺号的旅程中披荆斩棘,解决一个个危机和困难。如果说鹦鹉螺号是一把锋利无比的神剑,能够斩断一切艰难困苦,那么尼摩船长一定就是那个使剑的武者,举手投足间尽显强者的威严。
但是这样的形象并没有在读者眼中存留很久。在文章的收尾的部分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尼摩船长。这个尼摩船长他不复从前的冷静与沉着,整个人就如同复仇之灵一般浑身烧满复仇的火焰将理智烧灭殆尽,不顾阿龙纳斯的劝阻誓要将一艘不明战舰击沉。在他指挥下,鹦鹉螺号顺利的像之前的几次摧毁其他船只一样摧毁了这战舰。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完成所谓的复仇后的尼摩船长却没有丝毫复仇成功的快感,有的只有无尽的疲惫。或许是自己水手的牺牲,又或者是自己空虚的心灵无法被同样空虚的复仇所填满,尼摩船长悲伤地在一个妇人和两名孩子的相片前啜泣。一个流血不流泪的汉子就这样颓唐地坐在客厅哭泣。这让我了解到他脆弱的一面以及对他复仇原因的猜测——他的妻子(也就是相片里的妇人)和他的孩子(也就是相片里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永远离开了他而原因很可
能和那些战舰有关系。结合写作背景,我猜测他的妻子和儿女是因为沙皇的残暴统治而永远离开了尼摩船长。
最后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装上了大漩涡而不知下落。难道精明的尼摩船长真的不知道大漩涡的存在吗?他难道不知道阿龙纳斯试图离开吗?答案就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至于第三遍,我所重视的是大海(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
这部书重新提起了人类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我不知道大章鱼,鲨鱼群,抹香鲸群,巨大的冰川,海上死火山是否存在,但是我知道,鹦鹉螺号只是一个幻想。在鹦鹉螺号被困在冰川底部的时候,阿龙纳斯带领我们所领受的那震撼人心的恐惧以及面对自然力量的时候,人类的无力和渺小。人类相比自然,相比大海的惊涛骇浪鲸波万仞,实在是渺小如同灰尘。但是阿龙纳斯一行人活了下来。我觉得这不是靠着先进的鹦鹉螺号,也不是靠着某个人的聪明才智,而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美好品质令天地也为之动容。当我看到阿龙纳斯的小仆人康塞尔把自己的氧气给予阿龙纳斯的时候,我的心弦好像是被什么巨大的力量狠狠地拨了一下,空空的心房里却早已装满名为感动的泪水。正是这种精神,这种品质,这种力量才能在自然界中占到一席之地。否则大自然终究会收回她给予人类的种种。
三、结尾
所以,《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文笔丰厚内容详实,内涵深远,每一个人看都有各自的见解和感动。你看完之后,又是怎样的思考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