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机电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以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为例

中国机电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以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为例

来源:筏尚旅游网
174

现代交际• 2017年14期

中国机电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

以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为例

孙建兴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兰州730101)

摘要: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是重新审视国际分工与合作背景下国家和企业发展过程的新兴理论。文章基

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阐述了当前中国机电企业价值链治理状况,并以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为例,探究

我国机电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机电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治 理中提供指导。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治理机电产业中美贸易

中图分类号:F11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 (2017) 14-0174-02

的高附加值产品,如集成电路、微电子元件、高技术仪器 设备等信息技术产品组成。

(三)中国机电产业价值链治理现状

当前世界机电产品市场上,发达国家垄断了高附加值 的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低附 加值的传统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 电产品出口国,但我国机电产业在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 等方面仍然依赖于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进,在贸易中只能 获得从事组装加工的低收益。此外,在全球机电产品的博 弈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控制市场,导 致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机电产业对其产生依赖,缺 乏独立性。

近年来,机电产品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中国机电产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在国际市场逐渐活 跃,但是中国机电企业发展至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 节,在国际市场上缺乏主动权与话语权。文章试图通过研 究中国机电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即价值链治理现状, 探究国内企业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寻求中国机 电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可行策略。

一、中国机电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现状

(一)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持续增 长,1996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482.03亿美元,2014 年这一数值为13107. 57亿美元,增长近26倍,年均增长 率高达20. 14%。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机电产品出口 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在我国货物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96年的31. 91%上升到2014年的55. 96%

二、中国机电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 交易成本提高,利润空间缩小

长期以来,中国机电企业依靠国内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优势从事加工贸易,在世界市场上崭露头角,但由此导致 国内机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 牌。近两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造成外需不足,同时国内劳 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使得长期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支 持的中国机电企业成本逐渐上升,导致机电企业的利润空 间不断被压缩。

(二) 自主创新能力低

中国机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集中体现为技术研发投 人不足和缺乏自主品牌。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机电企业的 研发投人占其销售额的比重尚不足1%,企业人均研发投人 仅为3. 9美元,而美国这一指标为645美元,日本为597 美元。技术研发投人不足造成中国机电企业在核心技术方 面受制于人,并向发达国家支付高额专利费,更是限制了 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品牌培育。

(三) 产品标准和质量标准难以和世界标准接轨发达国家的机电企业凭借自身在技术、品牌方面的优 势,在全球机电产品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主导机电行业 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但中国机电企业及相关协会由于缺 乏这一领域的专业型人才,对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和市场 的变化难以及时作出准确的预判和采取有效的措施。由此 导致中国机电企业进人国际市场时经常因不能满足发达国 家的标准而只能以加工贸易的方式融人机电产品全球价值 链。

图1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趋势

美国是中国机电产品的重要出口国,中国对美国的机 电产品出口额从1992年的20. 82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 2323. 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3. 9%,2014年美国自中国 进口的机电产品占其全部机电产品进口的份额达到了 36.4%,占美国自中国货物进口总额的49. 8%。虽然近几 年中国对美机电产品出口额在中国机电产品总出口额中的

比重有所下降,但这一比重仍保持在15%以上。

(二)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结构

机电产品往往集货物、服务和技术于一体,机电产品 进出口既能促进一国的对外贸易,而且对出口商品的结构 升级和附加值的提升有积极作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以船 舶、机械设备、加工代工的电子设备及通讯设备等传统的 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产品为主,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 办公用品及电讯产品及移动通讯产品所占比重甚少。

我国进口的机电产品主要由位于全球价值链上游环节

(下转第173页)

作者简介:孙建兴,兰州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对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和意见

文一直是教学难点。对于理解难度较大、篇幅较长的文言 文,教师可以采取将课文改编成情景剧的方法让学生通过 角色扮演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在对具体的词汇、句 型进行详细讲解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整体认知之后,可以 采用此方法。在准备情景剧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 自主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对会有很大提高,很好地体现了素 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4. 提高教师教学管理能力

作为专职教师,教学管理能力的体现主要表现为课堂 管理。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那么如何有效 提高课堂教学的管理?

首先,要求教师对教育对象做全面的了解,包括性格、 学习、交友、家庭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这是能和学生 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其次,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遇 到问题要坦诚、耐心的与学生进行沟通,针对不同学生的 需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是激励的前提。最后,教师提 出的要求,能对学生达到一种激励作用,从而达到教学的 目的。

5. 注重多媒体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 段也不断提高,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人教育教学过程, 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有声读物、 动画、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从多角度、多感官 去认知。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 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 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 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173

三、结语

学生如何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更好、更有效地学习一 直是我们不断探索解决的重大课题。正如前文所提到的, 课堂不是老师的,也不完全属于学生。整个课堂教学需要 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通力合作才能完成。问题是存在 的,小学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就是有效性,我们不能回避, 要直面应对,着力解决。同时要辩证地看待在教学中出现 的问题,找出问题源头,是在学生,还是在老师。发现问 题就要解决问题,教师应该顺应形势,把握教育方向,本 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调整和完善教学模式, 以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 道德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者,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成 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最后要坚定职业理想和信念,以饱满 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教育事业。既要 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

参考文献:[1] 寇东亮.学术权力:中国语义、价值根据与实现 路径田[J].新华文摘,2007 (7): 117-119.

[2] 周海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认识 [J].考试周刊,2011 (20).

[3]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 苑出版社,2001: 25.

[4] 李朝辉.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 范大学,2003: 19.

[5] 从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策略研究 [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6): 151.

责任编辑:杨国栋

(上接第174页)

(四)主导企业对价值链的严格控制

利润分配决定了各国机电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发达国家的机电企业为维持其主导地位,处心积虑地遏制 发展中国家同行企业的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发达国家 主导企业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巧立名目,申请建立对 机电产品进口的各种贸易壁垒,压缩外围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是严格限制高新技术对中国的出口,阻碍中国机电企业 研发创新。由此既导致发展中国家为满足苛刻标准而花费 高额费用购买国外生产设备,但又无法获得产业内最先进 的核心技术。

三、中国机电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 企业要加强“干中学”的自主创新能力

全球价值链中产品生产的国际化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这些企业通过对上 述外来要素的消化、吸收和学习能够将这种正向外部效应 发挥到更佳,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少走一些弯路。就中国 机电企业自身来说,企业要重视科研投人力度,把产品的 研发创新和自主产权与品牌建设放在首位,培育企业可持 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 争取机电产品国际质量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国际质量标准是机电产品进出口的标尺,当前发达国 家的主导企业凭借技术和研发优势操控着机电产品国际质 量标准的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只能扮演规则的 服从者,使得国内的机电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 恶化。中国机电企业应该在提高产品质量层次和技术标准 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参与机电产品国际质量标准制定的途 径,争取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更多话语权。

(三) 与主导企业构建良好的协作关系

与主导企业构建良好的协作关系,既可以为国内机电 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可以稳定双方合作关系, 简化交易程序,削减交易费用。国内机电企业与主导企业 可以通过价值链内部交易,简化信息传递,提高交易效率 和交易质量;同时着眼于水平方向上价值链的调整,逐渐 参与到机电产品全球价值链的更多环节尤其是上游环节, 拓宽国内机电企业参与价值链的平台。

(四) 建立与机电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相适应的政府机制

在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稳定有序的外部环 境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发挥“无形的手”的作用。建立与 机电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相适应的政府机制。首先要转变 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扮演好信息提供者、秩 序维护者和市场服务者的角色;其次政府要在政策规章层 面给予机电企业技术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创新 和品牌建设经营,对高新技术企业予以奖励和税收优惠政 策倾斜,为国内机电企业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创造有 利条件。

参考文献:[1] 吴建新,刘德学.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综述[J]. 经贸论坛,2007 (8) : 23.

[2] 陈柳钦.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J]. 重庆工商大学学,2009 (6): 26.

[3] 程新章.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质量惯例[J].中 国工业经济,2006 (5).

责任编辑:杨国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