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 No.4 TIME EDUCATION irl 物理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自制教具 黄海勇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自制教具可以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看边学、边思考、边讨论、边进行实验时,使学生对实验内容 和原理理解透彻,掌握牢固。 关键词:物理教学自制教具的作用恰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1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的必要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仪器短缺的年代或一些边 远的山区,许多物理教师通过自制教具,将学生带进了物理的领 域。现在虽然实验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各种各样设计精巧的现 代教学仪器,还有丰富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可供教师使用。但 是,自制教具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仍然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1.1自制教具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做出这样的结论:“在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 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 要则特别强烈”。在中学实验室里教学仪器的使用都是有规章制 度的,使用一般都强调要按步骤操作,如果非正常损坏,则要批 评,甚至按价赔偿。因此,学生在使用仪器前,一般先接受教师的 教育才让其使用,所以学生在使用仪器时都小心翼翼,生怕把仪 器搞坏。因此,学生处于被动实验状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 观能动性受到了压制。但自制教具一般使用是我们生活中常用 的材料,制作简单方便,损坏了可以再制作,这是实验室配给仪器 无法所比拟的。同时,通过自制的教具,能加深对物理规律和物 理现象的深入理解。 1.2自制教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自制教具从猜想开始到多方面论证,并动手设计、制作、反复 步形成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养成事事思考的习惯。培养了学生 敢于大胆想象中,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科学态度。 2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自制教具 很多老师一提到自制教具的使用就不知道从何着手?这是 绝大部分教师面临的难点,也是自制教具得不到众多教师青睐的 原因。根据笔者的经验,自制教具在课堂中的运用应放手让学生 自己去边学边实验,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要 设计好边学边实验的阶梯,帮助学生步步深入。 2.1自制教具在导入部分的使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的一开始,出示与教学 相配合的自制教具,因为自制教具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既能够达 到良好的引入效果,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 他们对科学奥秘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 性想象能力。 如:笔者在教授 通电导线在磁 场中受到力时, 制作了图 9.6—1的装置, 试验,到最后确定实验模型,都是经过深入思考和对物理规律和 概念的理解。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创造性地设计 出新教具。学生的能力和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从学习 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无穷魅力。 把导线ab,放 在磁场里,接通 电源,让电流通 过ab,观察它 图9.6—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 1.3自制教具利用学生喜欢“玩”的特征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美国 t2,理学家布鲁姆指出:“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 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资源, 根据课本和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中都要最大限度的使用师生自制 的各种教具做演示实验,努力使物理课节节有物有理,由物到理 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讲摩擦力的相关因素 时,先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问题进行猜想,接着学生利用生活 中一切可能的物品设计实验,学生们热情很高,利用很多自制仪 器进行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4自制教具能有效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自制教具符合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实际,提高了教学 效率和教学有效性。而新课标则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实验、探究,给学生们创造了动手动脑的环境。 学生在动手制作、探究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积极乐观、 迎难而上的价值观。因为,师生们共同自制教具摆脱了枯燥无聊 的理论学习,物理的趣味性必定会被体现出来,学习物理就会变 成了乐趣。其次,在制作、探究试验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自我发现 问题,并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学 生们就会初步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设备, 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实验数据对问题做出简单但合理的 解释或回答;用自己的语言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 t2,得,展示成果。同时,也能将学过的物理知识与感性认识联系 起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学生掌握物理概念,认识物理规 律,并巩固、深化和灵活运用知识提供了纽带和连接点。再则,通 过制作中的分工合作,与其他学生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 等等,对学生健康人格形成、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有极大帮助。 而制作、试验过程中的一次次的失败磨练了学生的意志,使之初 —的运动的实验中,我们发现让导线ah运动比较困难,而且不一定 成功,虽然笔者已经有很好的方法解决,但笔者不会马上说出来, 而是让我们的同学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何办法去解 决?于是我们的同学纷纷动脑筋想办法开展探究活动,自制教具 起到了很好的激趣作用。 2.2自制教具在探究实验部分的使用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会受到现有条件的限制,不能 很好地达成实验目标。这时就需要我们充分根据教学实际,利用 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材料进行教具制作了。还是以“通电导线在磁 场中受力”为例,当让学生们去解释出现“ab”不动的现象时,也许 他们的答案千奇八怪,这时笔者并没有说他们错了,而是说他们 的答案很接近现实了,继续让我们的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当 然,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提示一下,并且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做 实验,并不停的用不同的材料去试验。在恰当的时候,笔者展示 了通电导体由导线改成香烟铝箔纸时的实验,并解释了实验原理 和现象“磁场由碲形磁铁提供,通电导体由香烟铝箔纸构成回路, 通电导体是由铝箔纸制成,导电好、重量轻,一旦两导轨上通电, 在磁场力作用下,它会迅速向某一个方向滚动。”笔者的实验改进 获第一届广州市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实验改进比赛的二等奖。 因此,我们使用自制教具时,应该特别强调“活用”。教师要 充分利用这个“立体教材”,形象化的教材,多向学生传递一些信 息和方法。这种形象化了的信息,能让学生很自然地懂得更多的 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振海.教具的制作与使用【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A.R, ̄--g出版社,1993,5. 作者简介:黄海勇,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花地中学,广东广州 510000 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