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众传播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

大众传播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3年2月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Feb.2O13 第32卷第1期 Joum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I.32 NO.1 大众传播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 方 正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生处,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在当前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大众传播的发展趋势将以流媒体电视、手机多媒体、网络广播、报纸小型化为 特征。手机多媒体将逐渐取代电视的位置,进而成为最主要的传播媒体,传统电视逐渐进化成为流媒体电视,广播将在 数字技术的支持下重现活力,报纸则逐渐向数字化转变。 关键词:手机多媒体;流媒体电视;网络广播;数字化报纸 中图分类号:G2o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3)01—0125—03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 信系统(3G)技术的普及,手机媒体互动性强、传 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手 播快、范围广。可以说,我们已经步人了以手机为 机也由于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技术上的不断突破, 主体的“掌媒”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人们 以“第五媒体”的形象闪亮登场。网络传播的飞 利用手机多媒体这一可以随身携带、随手操作的 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从一个比较长 媒介,进行无线上网,浏览视频,炒股票,接发电子 的时间段来看,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为手机媒体 邮件,订机票,支付网上银行,还可以写“微博”, 提供进一步的技术支持。虽然现在的网络在普及 正所谓一切尽在“掌”握。 范围和受众人数方面还不能跟其他传统媒体完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平起平坐,尤其是在广大欠发达地区,但其广阔的 高,高节奏的生活方式也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向高 发展前景已经彰显出网络媒体的无穷生命力。基 速和快捷转变。毫无疑问,80后的上班族、90后 于受众需求、发展前景等因素方面的考量,在互联 的学生军已经成为市场上数码产品的主力消费群 网时代,未来大众传播的媒体格局将是以手机为 体,也是手机多媒体的最主要的受众。尤其是在 主要传播媒介,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将 大学里,学生人人有手机,并且他们的手机的硬件 逐渐失去统治地位。 和软件配置也是较为先进的。他们思维活跃,消 一、第一媒体:手机多媒体的普及化 费意识超前,喜欢并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作为 就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性而言,手机多媒体的 便携式电子产品代表的手机多媒体,必将会在年 发展毫无疑问一马当先。手机多媒体广阔的发展 轻人的热捧下,掀起新一轮的流行热潮。根据工 前景和生命力,正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展现出 信部公布的数字,2012年,中国的手机用户突破 来,并逐渐超越其他传统媒体。当前是一个信息 10亿,而手机多媒体的用户已达1.4亿。 技术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手机也能实 然而,手机多媒体因信源内容丰富、传播方式 现信息的传播和媒介的监督。智能手机不仅能够 多样、缺少约束的特点,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 为移动互联网提供更便捷的硬件、软件支持,而且 应。不法分子使用专用工具,向大量的用户发出 有足够的屏幕技术来支持传统电视所提供的画 各种“不请自来”的垃圾信息。此外,由于手机多 面,因此逐渐成为重要的多功能媒介融合体。 媒体电脑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原本只出现 从目前的最新情况来看,随着第三代移动通 于电脑上的木马软件和病毒也开始对手机多媒体 收稿日期:2012—08—06 作者简介:方正,男,安徽铜陵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生处教师,传播学硕士。 ・126・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用户进行攻击,从而窃取用户的私人资料,在一定 程度上,对手机多媒体的用户安全造成了威胁。 因此,在手机多媒体逐渐普及化的网络时代, 我们需要制定行之有效法律法规对手机多媒体的 失范行为进行监管和纠正,并从技术层面采取一 系列措施,增强手机多媒体的安全保障性能,同时 呼吁手机行业加强自律,净化手机多媒体的网络 信息环境。这样才能为手机多媒体在网络时代的 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健康的环境。 二、第二媒体:流媒体电视 高科技的突飞猛进,除了让手机媒体横空出 世之外,也让流媒体电视走向时代的前沿。它是 由传统电视技术的发展和高清数码技术快速普及 共同作用的产物,也代表了电视媒体未来发展的 潮流。所谓流媒体,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宽 带建设的普及而兴起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以实时 数据流的方式发布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的媒 体。一般来说,流媒体分为三种:个人流媒体,即 MP3等家庭数码产品;网络流媒体,即可以在网 上下载的;移动流媒体,即以移动硬盘和u盘等 移动存储器的存储资源。在网络时代,这些流媒 体已经不局限于单单在电脑上播放,而是可以实 现网络、电视和数码设备之间关联互动,于是,应 运而生的流媒体电视实现了让以前在MP3、摄像 机、照相机、u盘里的各种各样的内容在电视机上 直接播放,做到设备的集成和信息的共享。 流媒体电视并不是单纯的电视,实际上是指 一种产业体系,需要整合各种相关资源,由产业政 策、上下游关系、终端设备和用户等诸多要素组 成,而电视机只不过是这套体系中的一环,是一个 具有显示功能的终端设备而已。 简而言之,与普通电视相比,流媒体电视最大 的优点在于克服了普通电视只能单向收看电视节 目,并且节目内容和时间都是固定的短板。流媒 体电视不仅可以收看清晰度更高的电视节目,还 可以播放数码设备里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使 原来只能局限于在电脑上播放的内容可以在电视 上播放,甚至可以兼容1080P等高清格式,从而体 验到影院的享受。普通电视观众,如果错过电视 节目,只能看电视台在固定时间段播出的录播,而 流媒体电视则可以进行随时暂停和存储,以便可 以随时继续观看,大大满足了人们对信息量便捷 性的需求。此外,流媒体还具有网络搜索、网络新 闻、网络视频电话等各种应用服务,成为继计算 机、手机之后的第三种信息访问终端,让传统电视 单向的信息传播转变成双向的互动性交流。 虽然流媒体电视正在蓬勃发展,然而也遭遇 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目前市面上的流媒 体电视大多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而让这种系统 完美支持当前的流媒体电视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其次,流媒体电视主要面向普通家庭,可以提供丰 富的应用软件,人们在家里就可以自由下载打造 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流媒体电视,而目前流媒体电 视的应用程序可选择范围较为狭窄,在应用方面 还不是很人性化,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总体上看,在网络时代的消费环境下,流媒体 电视满足了数码家庭的需要,流媒体技术的发展 模糊了电视和网络之间的界限。随着技术的进 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流媒体电视将会充分发挥电 视普及性的优点,逐步发展成为家庭数字娱乐平 台,加速家庭多媒体娱乐的普及,不仅便捷了广大 受众的生活,也为彩电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 展空间。 三、第三媒体:广播网络化 广播曾经是最普及,受众面最广的传统媒体, 而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广播在现今 的社会生活中又逐渐迎来了它的第二春。现在已 经出现了网络广播、数字音频广播等多种新形式。 为什么这一颇具历史感的传播媒介会在网络 时代再次焕发出生命力?首先,广播具有易接收、 成本低、针对性强等特点。由于当今快节奏的生 活方式,分工愈加明细的社会结构,受众群体的细 分也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一特点,广播进行了分 众化的处理,可以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适应不 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其次,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 小功率、多布点的小调频广播开始展现出其特有 的长处。现在广东等省市已经建立了健康咨询、 股市咨询等多家小调频广播电台。 网络时代受众的细分和科技的进步让广播抓 住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而我国正处于数字化广 播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 验,在起步之初就积极建立规划管理机构,为数字 化广播技术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相关 设备的价格,同时引导业界白发有序地进行宣传 活动,在充分吸引老年人这一收听广播最多群体 的基础之上,让更多的受众了解,从而能够更主动 地使用这一媒介,提供更适合国人的广播节目。 四、第四媒体:数字化报纸的兴起 第1期 方正:大众传播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 ・127・ 据全球报纸协会提供的报告,报纸发行量的 原创能力恰恰是很多网络时代的新媒体难以望其 项背的,提供给受众的信息资源也是更值得信赖 的。数字化报纸将传统报纸和数字化技术的优点 兼收并蓄,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为基础,积极对报 纸进行数字化改革,走出一条更为受众所接受也 不断减少,是时代发展的总趋势。20世纪60年 代,80%的美国人每天阅读一份报纸,而现在读报 的人数不到当时的一半。菲利普・梅耶在《正在 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报业》一书中说,按 照这种趋势,2040年4月全球将会无人阅读报 更具有生命力的发展道路。 纸。而在中国,“报纸的冬天”也已经来临,互联 五、结语 网正逐渐取代报纸的地位。 然而,已经兴盛百年的报纸,真的会在新兴媒 在网络时代,大众传播正向全方位、立体化、 多层次的交互传播方向发展。以手机多媒体为代 体的竞争中完全消失吗?我们不要忘了,当电视 诞生的时候,人们普遍预言广播会消失,但是广播 仍然在继续发展着,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 对于菲利普・迈耶的预测,我们也可以持怀疑的 态度。 不可否认,报纸的受众群体正越来越多地被 网络和电视所吸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 购买力的增强,广大学生群体已经开始逐渐放弃 报纸,转而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面对新兴媒体 的强大攻势,自2O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报业也 开始逐步开展必要的行业改革,于是数字化报纸 应运而生。 数字化报纸包括电子报纸、手机报等形式。 《解放日报》已于2006年4月14日推出了我国第 一张电子报纸,电子报纸阅读器则像一本小册子 一样轻盈小巧,便于随身携带。而手机报则逐渐 成为一种更流行的媒介,《浙江手机报》就是由浙 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浙江在线网站和浙江移动联合 创办的。 目前,数字化报纸正在蓬勃的发展,各国的传 统报业都已经开始发展数字化报纸的业务。从本 质上看,数字化报纸实际上是将传统报纸和数字 化技术结合的产物,外在表现为用互联网的方式 来承载传统报纸版面。虽然在网络时代,众多新 媒体和运作模式层出不穷,然而这并非意味着报 纸的消亡,因为无论技术如何革新,媒体如何进 化,文章的内容永远是传媒的核心,而报纸的新闻 表的新兴媒介,正以其便捷而充满活力的优点,引 导着媒介的发展方向。然而新兴媒介的主体隐匿 性、自由性强等特点也带来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内容分散、多元复杂的舆论生态丛林里,一些虚 假有害信息,借着新兴媒体传播快捷的特点在一 定程度上混淆了公众视听,甚至扰乱社会公共秩 序。中国作为互联网的后发国家,其互联网的发 展速度不仅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也超过发展中国 家,中国现今已拥有最庞大的新媒体虚拟空间,因 此如何规避新兴媒介的风险成为了最重要的时代 性课题。首先,有必要加大“绿色上网”的宣传力 度,积极引导,力促新兴媒介的使用者遵守基本的 社会公德,发布真实合法的信息,不造谣、不信谣、 不传谣,使新兴媒体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其次, 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监督措 施,根据新兴媒介的基本属性和运行规律,进一步 加强为新兴媒介立法,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法律 保障体系,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发展营造健 康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行 业以及公众信息发送行为,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 引导下,制定新兴媒体自律公约,以规范化的手段 净化媒介环境,贯彻“谁经营,谁接人,谁负责”的 原则,强化公众以及媒体行业的自律意识,保持新 兴媒体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校:徐希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